<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羲黃大學 >> 學術(shù)之聲 >> 百家論道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八十章

    網(wǎng)絡(luò) 2023-09-21 03:17:41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八十章

    ?作者:盧國龍時間:2016-12-08 09:29:57 繁體中文版

    原文: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
    ,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
    ,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注解:真能確認嗎

    ?本章《道德經(jīng)》所說的,是國家而不是某家老年公寓或者療養(yǎng)院
    ?單從描述來看,實在太像農(nóng)莊型的療養(yǎng)院了——地方不大
    ,居民不多
    ,有能力監(jiān)管十人、百人的干部一概不用
    ,就算有賽車
    、游艇也無人乘坐
    ,有武器也沒地方擺放
    ,不用拿著計算器總結(jié)盈虧,雞鳴狗吠
    ,田園風光
    ,各自享受著生活的現(xiàn)狀,不用串門推銷
    、傳銷。這景象
    ,對于打算安度晚年的人來說
    ,確實很有吸引力。所以
    ,誰要是計劃開辦那樣的老年公寓或療養(yǎng)院
    ,可以參照本章撰寫廣告詞。

    然而

    ,《道德經(jīng)》明明說的是“國”。這就奇怪了
    ,那么多章節(jié)都暢敘普世性“天下”的《道德經(jīng)》
    ,怎么突然就向往那么原始的生活?這個問題我們遇到了
    ,古代所有的《道德經(jīng)》注家也都遇到了
    ,而古人的解釋通常是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
    ,社會風氣太糟糕了
    老子想要矯世變俗,所以就提出這樣一種返樸還淳的主張
    ,希望全社會一起回到從前
    ,不要再惡性循環(huán)下去。還有另外兩種有趣的辯解
    ,其一是漢代河上公提出的,說“小國寡民”的小和寡
    ,當做動詞的意動用法
    ,就是不管國家多么地大,民眾多么地多
    ,都只當做國小人少
    ,不要被大國意識弄得很夸張
    。其二是北宋蘇轍的解釋
    ,說是老子在前面講了許許多多的道理,最后就想找到那么塊地方
    ,作為理論的實驗基地
    。這些善解人意的辯解都很好,都有助于理解老子思想的立體感

    我們也愿意為立體感做點貢獻,提出一種解釋

    ,即老子所暢敘的普世性“天下”
    ,本來就不是由大國擴張出來的
    ,而是處處都能自由自在
    、安居樂業(yè)的自然世界。因為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
    ,是諸侯們偏喜歡按照“以奇用兵”的招數(shù)“取天下”
    ,甚至用來衡量國家大小強弱的計量詞
    ,也都是指軍用馬車的“千乘之國”
    、“萬乘之國”,雖然不及現(xiàn)代的專業(yè)
    ,核彈比核彈
    、常規(guī)武器比常規(guī)武器,但以軍為國的氣氛也同樣濃重
    。針對這樣的現(xiàn)實
    ,還能想出什么辦法以達成普世性“天下”的共識?現(xiàn)代人擁有各種傳媒工具
    ,有條件舉辦各種宗教的
    、政治的、軍事的國際會議
    ,但同樣也無計可施
    ,更何況以牛馬代步
    、以竹簡傳書的古代呢
    ?所以,“小國寡民”是走出時代陷阱的可以想象的模式
    ,它不需要為創(chuàng)建大國
    、治理大國讓社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也不會讓大國的最高權(quán)力演變成群雄逐鹿的那只鹿
    ,所以站在老子的立場上看
    ,“小國寡民”其實是幸福指數(shù)很高的生活模式

    莊子·胠篋》引用這一章

    ,批評當時的某些學者在諸侯之間串聯(lián),兜售其知識和主張
    ,弄得諸侯蠢然騷動
    ,天下百姓也跟著寢食難安。為了說明遠古時期確實有那么一個“至德之世”
    ,民眾都“甘其食,美其服
    ,樂其俗
    ,安其居,鄰國相望
    ,雞狗之音相聞”
    ,《莊子》列舉出那些世代的名稱,容成氏
    ,大庭氏,伯皇氏
    ,中央氏
    ,栗陸氏,驪畜氏
    ,軒轅氏
    ,赫胥氏
    ,尊盧氏,祝融氏
    ,伏戲氏,神農(nóng)
    。這些世代
    ,在舊石器、新石器時代的考古中未必能夠被證實
    ,但通過這樣的歷史記憶
    ,道家相信人類其實可以在沒有兼并、沒有戰(zhàn)爭的模式下自然地生活著
    ,戰(zhàn)爭以及其他的種種紛爭,并不是人類群居生活的必需品
    。而擺脫戰(zhàn)爭和紛爭
    ,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的模式就是“小國寡民”。

    也許

    ,人類當真要實現(xiàn)“大同”
    ,就不能沿著大國擴張的邏輯一路推進,而必須有一個改造文明模式的“小國寡民”階段
    。只是這個階段如何出現(xiàn),是在大國擴張的文明模式自我摧毀之后
    ?還是在老子這樣的理性精神成了人類文明的主流之時
    ?不好說。

    當今世界上

    ,大國的軍事成本很高
    、社會治理的成本也很高,而軍事上中立的小國不需要軍事成本
    ,社會的治理成本也很低
    ,民眾的生活卻從容而幸福
    。如果春秋時代的人不跟著諸侯兼并的煙霧沉湎在大國夢里,又怎么會覺得“小國寡民”不好呢
    ?對于《道德經(jīng)》的“小國寡民”之說
    ,又有什么地方需要辯護的呢?

    所以

    ,大國的國家意識有些夸張
    ,大國的國民意識也同樣會有些夸張。只是大家都在夸張的時候
    ,很少有人能夠像老子這樣發(fā)現(xiàn)那就是個夸張而已

    附《詩譯道德經(jīng)》

    (圖文轉(zhuǎn)載自大道家園)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597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悟真篇14章,中卷.七言絕句.37-40在線注解
    《悟真篇》14章 中卷.七言絕句.37-40三十七月才天際半輪明
    ,早有龍吟虎嘯聲。便好用功修二八
    ,一時辰內(nèi)管丹成
    。三十八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語實堪聽
    。若言九載三年者,總是推延款日程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來源:赤城賓館微信作者:盧國龍時間:2016-08-30 09:18:24 繁體中文版 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者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道家養(yǎng)生功法及功家必備驗方
    道家主張遵循自然法則
    ,按照自然規(guī)律處理問題,這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道家養(yǎng)生功法更是人類用大自然來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方式
    。 子午功道家養(yǎng)生功法
    ,按照宇宙運行規(guī)律和自然法則行功
    太乙寶誥(注解)
    太乙寶誥(注解) ?來源:道醫(yī)學官網(wǎng)整理作者:閔智亭時間:2014-01-22 14:05:52 繁體中文版 太乙寶誥⑴至心皈命禮
    。青華長樂界
    ,東極妙嚴宮⑵。七寶芳騫林
    ,九色蓮花座⑶。萬真環(huán)拱內(nèi)
    人的入靜法,連接丹田的靜心
    道教修煉最講一個“靜”字
    ,靜字貫穿修煉之始終。筑基煉己講“靜”
    ,煉精化炁講“靜”,煉氣化神講“靜”
    。道教認為
    ,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
    ,晝夜隨起隨滅
    峨眉道家秘傳養(yǎng)生六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