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
注解:
“以道佐人主者
“佐”
為臣者,要順天理
作人君者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后,必有兇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師”:軍隊
。“荊棘”:有刺莉的灌木。因興兵革
,奪良民事農之力,服役于戰(zhàn)禍之中,干戈騷擾,庶民不能安居樂業(yè),農事必廢,田園荒蕪,荊棘叢生。在震撼山岳的殺聲中,無數(shù)軍卒傷亡,其隱惡含嗔之氣蕩于太空,留下的父母妻子無贍無依“故善者,果而已
,不敢以取強。”“果而已”:勝后即收兵
。既知興兵師
,動干戈,遭天人共怨,萬姓同誅,那么,在橫暴愚頑禍國殃民之時,鄰國恃強侵擾國土之際,不得已而用兵,戰(zhàn)勝之后,應立即停止戰(zhàn)爭。雖戰(zhàn)勝了,但卻不敢恃強多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
,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矜”:逞能?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征戰(zhàn)成功
,再不可以逞能、自夸、驕傲,而應該認為是這些橫行霸道、禍國殃民的愚頑之徒逼得我們不得已才這樣做。“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物壯大了
此章經義涉及于養(yǎng)生
。人君者,是喻心。天下者,是喻身。人素日應懷念仁慈,潛認憤怒,以柔和誠意而輔之于心,言行舉止,不可狂妄粗暴。如此這般不求長生而自長生。相反,如為求其生而喜怒哀樂過甚,舉止蠻橫粗野,便似用兵力強制一樣,必然無形中促使心情躁動,百脈不調,疾病來攻,有不幸還報于身。每當劇烈地舉心運念之后,渾身感覺不快,就是本章中所講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等喻。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598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上一篇:
任法融道長注解道德經之第三十三章
下一篇:
任法融道長注解道德經之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