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羲黃大學(xué) >> 學(xué)術(shù)之聲 >> 百家論道

    道家道教八大神咒注解及用法(二)

    網(wǎng)絡(luò) 2023-09-21 11:37:52

    道教八大神咒注解及用法(二)

    ?來源:大道家園整理作者:佚名時間:2012-11-17 16:56:58 繁體中文版

    【凈口神咒】

    (凈口咒:消口業(yè)

    ,對往后念咒有很大好處)

    凈口神咒:關(guān)鍵在于令口部諸神歸于正位

    ,消除口業(yè)
    ,滌蕩我們口中的穢氣,以便用清凈之口來諷誦靈章
    。因為我們在生活中
    ,避免不了吃肉、吃五辛三厭之類的食物
    ,而且還有諷刺
    、漫罵、兩舌
    、妄語等等口業(yè)
    ,需要用此神咒以清凈之。

    丹朱口神

    ,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通命養(yǎng)神。羅千齒神
    ,卻邪衛(wèi)真
    。喉神虎賁,炁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煉液
    ,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

    凈口神咒含有兩層真意

    ,一為:我人生于世俗,難免謗經(jīng)毀道
    ,妄言他人之過
    。更有世人不信鬼神,指天罵地
    ,綺語兩舌
    ,咒詛諛曲。此皆為口業(yè)
    。另居于塵俗
    ,三葷五腥難免避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跉庑忍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誦經(jīng)論法,污穢三寶
    。故應(yīng)常誦凈口神咒消除口業(yè)
    ,祈請正神,滌除口中穢氣
    。清靜口舌后方能誦經(jīng)念咒
    ,通真達道。

    語釋:按《黃庭內(nèi)景真經(jīng)》云:口神為丹朱

    ,舌神為正倫
    ,齒神為羅千,喉神為虎賁
    ,炁神導(dǎo)引津液
    ,心神固守丹元?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谥谐S蟹x氣故應(yīng)常吐故納新
    ,呼吐污濁之氣于外,吸引清新之氣于內(nèi)。其法有六:噓
    、呵
    、呼、呬
    、吹
    、嘻六氣之法,能使五臟六腑康泰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短接[》云:真人道士常吐納以和六液。另通過舌神吞咽津液
    ,可保津液
    。丹經(jīng)有云: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長年
    。這樣引吞津液直接人任脈化為陰精
    ,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
    ,故能通命養(yǎng)神
    。道家認為牙齒為堅硬之物,能摧萬物而食之
    ,故能驅(qū)除邪魅
    。喉為吞咽之重樓,口中之液為玄泉,故吞咽生津聚精
    ,滋養(yǎng)精氣

    心為五臟之主宰,丹元為體內(nèi)元神

    ,是主宰思慮意識
    ,體內(nèi)生機之神。思神是指存想體內(nèi)口部諸神
    ,煉液是運煉體內(nèi)玉液還丹
    。此咒令口齒喉舌心思之元神,除口中之罪業(yè)
    ,清口之濁氣
    。心神與道合一,存無守有
    ,長生久視
    ,道炁常存。

    “丹朱口神”

    卽(jí)口神名諱為丹朱

    “吐穢除氛”

    卽吐故納新,外引清炁之意
    。吐納之法有噓
    、吹、呵
    、呬
    、呼、嘻六字訣
    。按《抱樸子內(nèi)篇》云:“明吐納之道者
    ,則曰惟行炁可以延年矣?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庇帧短接[》云:“眞人
    、道士常以吐納以和六液?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舌神正倫”,卽舌神名諱為正倫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短宵S庭內(nèi)景玉經(jīng)》云:“舌神通命字正倫?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弊⒃疲骸把室阂陨?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性命得正其五味,各有倫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通命養(yǎng)神”,丹經(jīng)言

    ,能通命者保精也
    ,養(yǎng)神者煉性也,內(nèi)含性命雙修之意

    “羅千齒神”

    卽齒神名諱為羅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短宵S庭內(nèi)景玉經(jīng)》云:“齒神崿鋒字羅千
    。”注云:“牙齒堅利
    ,如劔崿刀鋒
    ,摧羅眾物而食之者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卻邪衛(wèi)真”在此之意卽:修煉好“齒神”

    ,使其歸其正位
    ,可以外邪不侵。

    “喉神虎賁”

    卽喉神名諱為虎賁

    “炁神引津”,《上清大洞眞經(jīng)》有云:“結(jié)喉

    ,一名金樓
    ,一名重樓,一名三思臺
    ,神有十二
    ,亭長眞人在其內(nèi),主通上下炁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贝司錇樾逕捴畷r如掌握和運用神、炁
    、精
    ,以達到上下通常。

    “心神丹元”

    卽心神名諱為丹元
    。《太上黃庭內(nèi)景玉經(jīng)》云:“心神丹元字守靈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弊⒃疲骸靶臑榕K腑之元,南方火之色
    ,棲神之宅
    ,故曰守靈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令我通真”

    此意在修道之人,要掌握心內(nèi)之元神
    ,以運用身中之精氣
    ,抱元守一,存無守有
    ,凝結(jié)成丹
    ,自然可以通眞。

    “思神”為存神守一之道

    “煉液”制保護

    、修煉好精炁,以達玉液還丹之妙

    “道炁常存”這里醞意

    ,如果按照此法不斷修煉
    ,卽可以與道合一,得長生久視之道

    總而言之

    ,如果認眞不斷修煉,把口
    、舌
    、齒、喉
    、炁
    、心、思各神仙歸還原位
    ,各司其職
    ,自然可以外邪不侵,內(nèi)神(三尸神
    。三尸即三彭
    。彭,鼓聲也
    ,有鳴鼓而攻人罪過之意
    。上尸青姑,名彭踞,
    ,居人首,令人多思欲
    ,眼昏發(fā)落
    ;中尸白姑,名彭躓
    ,居人腸
    ,令人嗜食多忘,好作惡事
    ;下尸血姑
    ,名彭蹻,居人足
    ,令人躭色喜殺
    ,肢臟擾動。人體內(nèi)有三尸之神
    ,專司人功過
    ,每庚申之日,卽趁人熟睡
    ,上天白人善惡
    。庚申日系天神罰惡降罪之日
    ,故三尸于此日言人罪過。)安靜
    ,以通道妙

    “丹朱口神”,卽口神名諱為丹朱

    。“舌神正倫”
    ,卽舌神名諱為正倫
    。“羅千齒神”
    ,卽齒神名諱為羅千
    。“喉神虎賁”
    ,卽喉神名諱為虎賁
    。我認為這樣是望文生義的解釋法,有所欠妥

    丹朱者

    ,離火之象。在中醫(yī)里
    ,口舌通心
    。心亦是離火?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暗ぶ炜谏瘛睉?yīng)是表達存口神赤服
    。以離明陽火化凈污穢,引納存菁
    ,所以下句則接“吐穢除氛”

    倫者,輩也

    。從人侖聲
    。一曰道也。正倫
    ,應(yīng)該是指端正次序
    ,順從節(jié)次?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吧嗌裾齻悺笔侵复嫔嗌癖旧砦慌c交接的位置
    ,只有遵從節(jié)次,安守本分
    ,輔助其它神祗
    ,才能夠“通命養(yǎng)神”

    羅者,舊字“羅”

    ,是四正四隅加上下的四維
    ,則是形容廣的意思。千為虛量詞
    ,指多
    ,古文法中百、千
    、萬等多不指具體數(shù)量
    。“羅千”指的是數(shù)量多范圍廣
    ,應(yīng)并不指具體某一神名

    虎賁者,指的是畫有老虎的紋飾

    ,多見于古代青銅器皿
    。則應(yīng)該表達的是,喉神服飾中有老虎的文飾
    ,而非具體喉神的名諱

    以上只為一家之言,謹作參考

    。曾記得翻閱《道臧》的時候不經(jīng)意間瞄見過口神
    、心神等的名諱,雖已忘卻目錄卷名與具體名諱
    ,但大膽作上文
    ,希望拋磚引玉。若有錯漏
    ,亦懇請各位同道不惜斧正。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599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來源:赤城賓館微信作者:盧國龍時間:2016-08-30 09:18:24 繁體中文版 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者
    ,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
    ,其神不傷人
    道家養(yǎng)生功法及功家必備驗方
    道家主張遵循自然法則,按照自然規(guī)律處理問題
    ,這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道家養(yǎng)生功法更是人類用大自然來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方式?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游绻Φ兰茵B(yǎng)生功法
    太乙寶誥(注解)
    太乙寶誥(注解) ?來源:道醫(yī)學(xué)官網(wǎng)整理作者:閔智亭時間:2014-01-22 14:05:52 繁體中文版 太乙寶誥⑴至心皈命禮
    。青華長樂界
    峨眉道家秘傳養(yǎng)生六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