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羲黃大學(xué) >> 學(xué)術(shù)之聲 >> 百家論道

      道德經(jīng)65章,古之善為道者譯文,注釋,評析,解讀

      網(wǎng)絡(luò) 2023-09-21 17:43:31

      道德經(jīng)》65章 古之善為道者


      譯文注釋引語評析

      古之善為道者

      ,非以明①民,將以愚之②。民之難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國
      ,國之賊④;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⑤,亦稽式⑥
      。常知稽式
      ,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
      ,與物反矣⑦
      ,然后乃至大順⑧。

      古代善于為道的人

      ,不是教導(dǎo)人民知曉智巧偽詐
      ,而是教導(dǎo)人民淳厚樸實。人們之所以難于統(tǒng)治
      ,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
      。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
      ,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
      ,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
      ,就是一個法則
      ,經(jīng)常了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
      。玄德又深又遠
      ,和具體的事物復(fù)歸到真樸,然后才能極大地順乎于自然

      ①明民:明

      ,知曉巧詐。明民
      ,意為讓人民知曉巧詐
      。②將以愚之:愚,敦厚
      、樸實
      ,沒有巧詐之心。不是愚弄
      、蒙昧
      。此句意為使老百姓無巧詐之心,敦厚樸實
      、善良忠厚
      。③智多:智,巧詐
      、奸詐
      ,而非為智慧、知識
      。④賊:傷害的意思
      。⑤兩者:指上文“以智治國
      ,國之賊;不以智治國
      ,國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藁剑悍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法則
      ,一本作“楷式”。⑦與物反矣:反
      ,通返
      。此句意為‘德’和事物復(fù)歸于真樸。⑧大順:自然

      本章主要講為政的原則

      。有一種觀點認為,從本章和下一章的內(nèi)容看
      老子這部書的性質(zhì)
      ,一言以蔽之,是謂“君人南面之術(shù)”
      。也就是說
      ,不外乎為統(tǒng)治階級出謀劃策,而且謀劃的都是陰險狡詐之術(shù)
      。對于這種觀點
      ,我們不敢茍同,我們的看法將在本章評析中詳述

      本章有“非以明民

      ,將以愚之”,“民之難治
      ,以其智多”數(shù)句
      ,從文字的表面意思上去看,很容易得出“為統(tǒng)治階級出謀劃策
      ,而且謀劃的都是陰險狡詐之術(shù)”的結(jié)論
      。自古及后的封建統(tǒng)治者對人民群眾實行“愚民政策”,與老子“非以明民
      ,將以愚之”不能說毫無干系
      ,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的結(jié)論。因為就老子的本意來講
      ,他絕對不是為迎合統(tǒng)治者的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術(shù)的。有的學(xué)者說:“他是愿人與我同愚
      ,泯除世上一切階級
      ,做到物我兼我的大平等
      ,這樣自可減少人間的許多齟齠紛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埬独献印返?0頁)也有學(xué)者認為
      ,老子的愚民思想,后來被法家所吸取
      ,成為越來越荒謬的愚民政策
      ;而且一脈相承下來,要對形成以阿Q精神和不怒
      、不爭為特點的國民性負責
      。對于這種論點,我們不能同意
      。正如陳鼓應(yīng)所說
      ,“老子認為政治的好環(huán),常系于統(tǒng)治者的處心和做法
      。統(tǒng)治者若是真誠樸質(zhì)
      ,才能導(dǎo)出良好的政風(fēng),有良好的政風(fēng)
      ,社會才能趨于安寧
      ;如果統(tǒng)治者機巧黠滑,就會產(chǎn)生敗壞的政風(fēng)
      。政風(fēng)敗壞
      ,人們就相互偽詐,彼此賊害
      ,而社會將無寧日了
      。居于這個觀點,所以老子期望統(tǒng)治者導(dǎo)民以‘愚’
      。老子生當亂世
      ,感于世亂的根源莫過于大家攻心斗智,競相偽飾
      ,因此呼吁人們揚棄世俗價值的糾紛
      ,而返樸歸真。老子針對時弊
      ,而作為這種憤世矯枉的言論
      。”(《老子注譯及評價》第315頁)對老子“非以明民
      ,將以愚之”的主張
      ,陳鼓應(yīng)先生有深入切實的評價,這個評價極為中肯
      。老子希望人們不要被智巧
      、爭奪搞得心迷神亂
      ,不要泯滅原始的質(zhì)樸、淳厚的人性
      ,要因順自然
      ,而本章所講的“愚”,其實就是質(zhì)樸
      、自然的另一表述詞句


      道家醫(yī)學(xué)經(jīng)典.Cn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601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悟真篇14章,中卷.七言絕句.37-40在線注解
      《悟真篇》14章 中卷.七言絕句.37-40三十七月才天際半輪明,早有龍吟虎嘯聲
      。便好用功修二八
      ,一時辰內(nèi)管丹成。三十八赫赫金丹一日成
      ,古仙垂語實堪聽
      。若言九載三年者,總是推延款日程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道家養(yǎng)生功法及功家必備驗方
      道家主張遵循自然法則
      ,按照自然規(guī)律處理問題
      ,這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道家養(yǎng)生功法更是人類用大自然來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方式?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游绻Φ兰茵B(yǎng)生功法,按照宇宙運行規(guī)律和自然法則行功
      太乙寶誥(注解)
      太乙寶誥(注解) ?來源:道醫(yī)學(xué)官網(wǎng)整理作者:閔智亭時間:2014-01-22 14:05:52 繁體中文版 太乙寶誥⑴至心皈命禮
      。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⑵
      。七寶芳騫林
      ,九色蓮花座⑶。萬真環(huán)拱內(nèi)
      人的入靜法,連接丹田的靜心
      道教修煉最講一個“靜”字
      ,靜字貫穿修煉之始終。筑基煉己講“靜”
      ,煉精化炁講“靜”
      ,煉氣化神講“靜”。道教認為
      ,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
      峨眉道家秘傳養(yǎng)生六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