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羲黃大學 >> 學術之聲 >> 百家論道

    道德經(jīng)54章,善建者不拔譯文,注釋,評析,解讀

    網(wǎng)絡 2023-09-21 17:45:07

    道德經(jīng)》54章 善建者不拔


    譯文注釋引語評析

    善劍者不拔

    ,善抱①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②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鄉(xiāng)
    ,其德乃長③;修之于邦④
    ,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
    ,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
    ,以鄉(xiāng)觀鄉(xiāng)⑤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善于建樹的不可能拔除

    ,善于抱持的不可以脫掉,如果子孫能夠遵循
    、守持這個道理
    ,那么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身
    ,他的德性就會是真實純正的;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家
    ,他的德性就會是豐盈有余的
    ;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鄉(xiāng)
    ,他的德性就會受到尊崇;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邦
    ,他的德性就會豐盛碩大
    ;把這個道理付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會無限普及
    。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別身
    ;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
    ;以自鄉(xiāng)察看觀照別鄉(xiāng);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觀照天下
    。我怎么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
    ?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①抱:抱住

    、固定、牢固
    。②子孫以祭祀不輟:輟
    ,停止、斷絕
    、終止
    。此句意為:祖祖孫孫都能夠遵守“善建”
    、“善抱”的道理
    ,后代的香火就不會終止。③長:尊崇
    。④邦:一本作“國”
    。⑤故以身觀察,以家觀家
    ,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自身察看觀照別人
    ;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
    ;以自鄉(xiāng)察看觀照別鄉(xiāng)

    本章講“道”的功用,即“德”給人們帶來的益處

    。本章是四十七章和五十二章的重要補充
    。例如,四十七章說:“不出戶,知天下”
    ;五十二章說:“即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
    ,復守其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龅竭@一點
    ,還要做到“塞其兌,閉其門”
    。那么在本章里,老子講了修身的原則
    、方法和作用
    。他說,修身的原則是立身處世的根基
    ,只有鞏固修身之要基
    ,才可以立身、為家
    、為鄉(xiāng)
    、為天下
    ,這就是“道”。老子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認識方式和途徑

    本章說到“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
    ,以邦觀邦
    ,以天下觀天下”。這一句是從一身講到天下
    。讀此句
    ,使人不自覺地想起儒家經(jīng)典之一的《大學》中所講的“格物、致知
    、誠意
    、正心、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所謂“八條目”
    。這也是從一身講到天下
    。道家與儒家在修身問題上并不相同,但也不是完全不相同
    。這相同之處就在于
    ,他們都認為立身處世的根基是修身
    。稍后一些的莊子也說
    ,“道之真,以治身
    ,其余緒
    ,以為國”。所謂為家為國
    ,應該是充實自我
    、xiuchi自我以后的自然發(fā)展
    ;而儒家則是有目的性地去執(zhí)行
    ,即一為自然的,一為自持的
    ,這則是儒
    、道之間的不同點。


    道家醫(yī)學經(jīng)典.Cn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601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悟真篇14章,中卷.七言絕句.37-40在線注解
    道家養(yǎng)生功法及功家必備驗方
    道家主張遵循自然法則,按照自然規(guī)律處理問題
    ,這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道家養(yǎng)生功法更是人類用大自然來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方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游绻Φ兰茵B(yǎng)生功法
    ,按照宇宙運行規(guī)律和自然法則行功
    太乙寶誥(注解)
    峨眉道家秘傳養(yǎng)生六字訣
    《養(yǎng)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曰:“凡行氣
    ,以鼻納氣
    ,以口吐氣,微而引之
    ,名曰長息
    。納氣有一,吐氣有六
    易經(jīng)周易第60卦,水澤節(jié)原文卦辭爻辭卦象預測應用詳解
    《周易》第60卦 水澤節(jié)第60卦■■ ■■■■■■■■■ ■■■■ ■■■■■■■■■■■■坎上兌下水澤節(jié)節(jié):亨
    。 苦節(jié)不可貞
    。初九:不出戶庭,無咎
    。九二:不出門庭
    ,兇。六三:不節(jié)若
    ,則嗟若
    ,無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