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至樂無有哉
莊子妻死
,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支離叔與滑介叔觀于冥伯之丘
,昆侖之虛,黃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支離叔曰:“子惡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惡!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莊子之楚
,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鋮之誅而為此乎?將子有不善之行顏淵東之齊
列子行
,食于道,從見百歲髑髏,攓蓬而指之曰:“唯予與汝知而未嘗死《古代兵法散文·戰(zhàn)國兵法·莊子》原文鑒賞
[原文](節(jié)選)
徐無鬼
武侯曰:“欲見先生久矣
。吾欲愛民而為義偃兵,其可乎?”徐無鬼曰:“不可。愛民
,害民之始也; 為義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為之,則殆不成。凡成美,惡器也。君雖為仁義,幾且偽哉!形固造形,成固有伐,變固外戰(zhàn)。君亦必無盛鶴列于麗譙之間,無徒驥于錙壇之宮,無藏逆于得
列御寇
圣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
,故多兵;順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則亡。[鑒賞]
《莊子》
,亦稱《南華經(jīng)》。道家經(jīng)典之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莊子
,名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史記》說莊子“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莊子的文章汪洋放縱
《莊子》一書很少正面涉及戰(zhàn)爭和軍事
第一則選自雜篇《徐無鬼》,此段內(nèi)容的核心是反對一切戰(zhàn)爭
第二則選自雜篇《列御寇》。這是莊子學派對戰(zhàn)爭起源的基本看法
《莊子》通行本,有晉郭象注《莊子》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
這句話的意思是
擴展資料
《莊子》一書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
,意象的雄渾飛越,想象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志著先秦散文已經(jīng)發(fā)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參考資料:-莊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601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