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證釋恒卦詳解
網(wǎng)絡
2023-09-29 01:37:46
《易經(jīng)證釋》恒卦
孔子《宣圣講義》
易傳曰,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
,故次之以恒
,恒久也
,見周易下經(jīng)之序
,咸恒相繼之由來
,不獨以卦爻往來所關也
,恒上震下巽
,亦上下相對
,與咸同,咸為艮兌
,在西北與東南,恒則一居西南
,一居東北
,此就先天卦位言也,若后天卦
,則震為東方,而巽居東南
,二卦相接
,與先天對立者大異
,蓋以后天五行
,震巽皆木
,木屬東方
,故同在東,咸之后天方位上下
,猶相錯對,然以洛書位次
,坤艮異位,則艮兌亦復相聯(lián)
,上下相聯(lián)
,情志必合
,故咸為感
,而取喻于男女相投
,恒為久,而取喻于夫妻好合
,由卦先后言,咸為人道之始
,恒則人倫之成
,夫婦克諧,家室乃固
,人生孽息不絕,實以恒之繼咸
,而開家道之基
,奠人類之本也
,以卦象言,震為二陰一陽
,巽為二陽一陰,合成三陰三陽
,剛?cè)峋鶆颍诲e得當
,有如泰卦
,蓋以初易四
,則地天泰也
。震為雷,巽為風
,風雷相薄,而男加于女
,以震為長子
,巽為長女
,其分同
,其為匹,故如咸之少男少女
,易和而克配合長久者也
。除咸恒外,則為既未濟
,中女中男,相當相得
,而為人物生育發(fā)展之象,卻不限夫婦男女也
,與恒反者
,為風雷益
,與咸反者
,為山澤損
,損益既濟未濟
,雖皆三陰三陽卦,而因上下易位
,情志乃乖,既未濟姑弗論
,益之與損,正猶恒之與咸
,咸以男下女
,損則剛加陰
,恒以剛勝柔
,益則下抑上,此四卦各致其用而皆不同也
,恒以長男居外,長女居內(nèi)
,一內(nèi)一外,分別治事
,此如夫婦治家
,分司內(nèi)外之象,而卦爻上多陰
,下多陽
,以多從寡
,故震巽各以其道
,而致其功
,震動巽入
,巽弱震強,兩相和洽
,以劑于平
,此所謂天道之大則也
,人取之以為法
,故名恒
,猶常也
,三綱五常,千古不變,恒之為常
,正以其如既濟之定
,永不變易也。
傳稱
,咸速也,與恒久亦反
,速言其驟,久則永也
,速志其捷
,久則迂也
,以咸象少男少女
,情熱而意促
,恒則象長男長女
,心平而氣和
,故其名各不侔也
,然以恒震動于外
,以陰之表率
,巽順乎內(nèi)
,以為陽之仆從,是其孚于人道之正
,而原有可久可遠之義,如咸則以男下女
,以陽逐陰,反其主從
,是固不可久遠者也
,不過咸取感通為用
,僅在初交之時
,又以艮善止
,情動而弗越禮,故仍為人道所本始
,恒為震在外
,以剛行剛
,幸得巽順
,以柔濟之,方克諧和永久
,以齊其家,而大其姓
,故夫唱婦隨,家道之正
,男外女內(nèi)
,人生之防
,此固準情酌禮
,而為治世之大則也
。恒之為用
,有喻于日月常明
,晝夜不息
,以成其悠久之德
,為其能代明也,日月非同時明者
,同時爭明,則反不明
,惟能相繼代明
,始順承天道
,而永久常明
,恒之能恒
,亦以巽能順震
,柔能濟剛,兩不相猜
,各成其用,此所以能久也
。蓋上下陰陽,恰相匹配
,內(nèi)外情志,恰相孚應
,而中互兌乾,為澤天夬
,與天澤履
,夬則快于心
,履則立于禮
,是情已暢而性不失
,德已固而行有防
,宜其恒久而不變也
。
恒
,亨
,無咎,利貞
,利有攸往。
孔子《宣圣講義》
此恒卦彖辭也
。恒以久為用
,凡可久者必亨
,不亨則不久
,天地之道,以久不變
,而其德用,以亨不窮
,不息則久
,不窮則亨
,人物亦然
,恒之能恒,正以其亨通不窮
,故四德首亨,與咸有相同
,皆以情之動
,為用之先也
,咸為少男少女
,愛悅之情
,初動于心
,恒則長男長女,和樂之情
,終成于事,既為人情所發(fā),天下莫有不應
,既為兩志所同,天下莫不相從
,故其亨也自然
,而推之久且遠
,以迄無盡
,此亨之所見也
,天下人物眾矣
,茍情動以正,而處之以和
,則無賢愚貴賤,莫不由是以成其匹配
,大其族姓,此所以為大亨也
。以不屬先天不必著其性于外
,故四德亦略元
,明乎夫婦之道
,非如父子發(fā)于天性也。亨既為之首
,則推之行止,罔不順成
,故占無咎。既進而亨
,退而無咎
,可久可遠
,可為可守
,故行孚利貞
,明亨之道
,充乎性情也
。乾曰利貞者
,性情也
,有利足以和義
,立家道之正
,有貞足以干事
,守人道之常
,此恒之為家道人道之大本,而一切皆見夫利貞之德也
。四德有亨與利貞,且占無咎
,則進退有常,行止有方
,而卒致其用
,更有利于行
,故曰利有攸往
。蓋恒以可久成德,可久必可大
,可大必有為,有為必有行
,利有攸往
,言其可充其德,而致之遠大
,傳之無窮也,以震動于外
,而巽順之
,剛見于表,而柔濟之
,比于夫婦諧和,家室燕樂
,則由齊家推之治國平天下
,無不隨措而宜,所謂宜其家人
,可以教國人
,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者
,皆推恒之用
,而可證其利有攸往也。
彖曰
,恒久也,剛上而柔下
,雷風相與,巽而動
,剛?cè)峤詰?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恒亨
,無咎
,利貞,久于其道也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四時變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
,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
,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
孔子《宣圣講義》
此釋彖辭之義
,明全卦之大用也
。言恒之命名
,以其德用之能久
,何以能久,則由卦之剛上柔下
,因咸為男下女,陽反在下
,今恒承之
,陽出于陰
,女下于男
,乃為剛上柔下,以共致其能久恒之德用
,剛上柔下有二義,上為震陽也
,下為巽陰也
,一也
,震自咸之艮
,變而上升
,巽自咸之兌
,變而下降,二也
,故曰剛上而柔下,以一而字
,明其所自變也
,雷風相與雖先天居對位
,有相薄之象
,而后天則連接
,成相與之情
,以震巽同為木而同方,上下相連
,終始相續(xù)
,震起巽止,剛表柔里
,如日與月,晝夜繼明
,如冬與夏,寒暑繼行
,以孚于天地
,承順清寧
,以契于性命
,動靜利貞,此其所以稱恒
,而克達其久且大之名
。恒亙也,在天則日月連亙
,在地則水陸連亙,在卦則震巽連亙
,在用則剛?cè)徇B亙
,連則不絕
,亙則不歇
,不絕則終始如一
,不歇則變化無跡
,如人之至誠永不息,如道之至一永不二
,以二合一,以柔濟剛
,斯成恒久之德,而乃孚于天行
,故曰巽而動
,剛?cè)峤詰?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言恒之陰陽
,恰得其平也
,上下相匹
,往來相翕
,?nèi)外相協(xié),終始如一
,此由其上下震巽相應也。二者皆以木旺于春
,致其生成之功,達其繁育之能
,順其和諧之情,遂其進退之心
,故恒彖辭稱為亨
,無咎利貞
,以恒克久于其道也
,惟亨而利貞,宜其能久
,以其和于性情,宜其孚于道也
。道賅天地
,天地一成不改
,是其恒也
,博厚高明
,振古常新
,是其悠久無疆之德,而克稱恒久不已也
,因恒而久,久而遠
,遠而大,是以利有攸往
,言雖持久而不自畫
,有常而不自囿,是以日進不已
,而成其恒
,終則有始
,如天之行
,寒暑往來,日夕晦明
,皆以其恒而能進,久而能新
,此即終則有始之德用也,茍終而不復始
,是窮于其終也
,安得謂之恒乎
,如歲盡不春
,夜盡不明,是不能恒
,安得久且大乎,人或以為恒則不變
,而不知變乃恒
,或以為恒則不進
,而不知進即恒
,然變而不失其常
,進而自順其方
,正天地之道也,可徵夫日月之光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此天道之恒,以其能順變而循序以進
,合德而相與代明
,故以變成其恒
,進遂其恒
,圣人則之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此圣人至誠無息,以配天地之恒
,而德業(yè)常新
,教化永存,正人道之恒
,仍不外夫剛?cè)嵯鄳?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終則有始
,以孚于亨利貞者也
。觀其所恒二句
,以明證恒用之大,而恒之所發(fā)
,則莫不昭其情,情動而正
,志合而光明
,如夫與婦之齊其家
,以延其宗也
,此人之恒,亦人之情
,推之天地之情,萬物之情
,皆可于此恒中見之矣
。
《宗主附注》
恒卦義為久
,以恒字從亙從心
,古亦與亙字通
,亙有延長不絕之意
,如連亙橫亙互
,皆指長遠連接之象
,亙古猶永古
,亙天猶連天
,而恒又明指人有常心
,永久不斷息者,如恒心
,恒產(chǎn),皆長久持守不失不斷之謂
。在卦言
,震巽合
,震動而巽順之
,陽擧而陰從之
,故能永久相隨
,不致中途間歇,此易教以之比夫婦相處
,由兩情相協(xié),而成百年偕老之緣
,兩志相投,而啟一姓繁衍之業(yè)
,是因其有可久之道
,而后成能久之行,故名恒
,言其心如常,而行止如一
,雖經(jīng)歷事故
,而此心不渝,故字從心
,亦明其必先有恒心也
,恒與益,一正一反
,恒則就上,益則就下
,恒則益陽,益則益陰
,以其兩協(xié)
,而能共成德業(yè)也。由恒言
,夫唱婦隨,家道之正
,由益言,上安下樂
,世道之平
,此二卦皆取相得益彰為用
,而所成可同久大也
。恒則可久
,益則可大,可久可大
,人生德業(yè)
,孰有愈于此者乎
,此恒繼咸
,立家道之基,繼人道之本
,而為易下經(jīng)之首,實有其故矣
。
象曰,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孔子《宣圣講義》
此總釋全卦象辭
,以明人道也
。恒為久
,久必先不變
,而德尤以能久不變?yōu)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二三其德則事無成,信不立也
。書稱咸有一德,恒繼咸而明其大用
,亦以一德為則焉,傳曰
,恒德之固也
,恒以一德,可見恒之為德
,必一而固,能一則始終可守
,能固則動定不移,蓋即立不易方之謂也
。立不易方
,言其有守有為
,慎終如始
,處變而不變,應常而如常
,此致中之功,用極之道也
,故稱君子
,為其德足稱夫恒
,而行可協(xié)于咸有一德者也
。雷風之合,剛?cè)嶂?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乃能立不易方
,反此則否,故風雷益上爻辭曰莫益之
,或擊之,立心勿恒
,兇。更足明恒之可貴
,而見辭義必本諸卦象也
,以卦象雷風相薄
,風從雷為順
,雷下風為逆,以震陽巽陰
,震剛巽柔,陰必隨陽
,柔必協(xié)剛
,如恒為正
,若益則反矣
,況益上爻居窮地也乎
,故有立心勿恒之辭
,明其與恒恰反也。恒為常為久
,必先不二方能常
,先不變方能久
,以二則紛
,變則改
,紛則難守,改則難持
,此君子因恒而志于立不易方也。夫立必有與立,性命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