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堅教授出生于中醫(yī)世家,是政協(xié)湖南省第九屆常委
,我國中醫(yī)臨床名家、湖南省名老中醫(yī)
,中醫(yī)臨床經(jīng)驗十分豐富
。筆者日前訪問了他。
彭堅著名中醫(yī)師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教授
,非常實用
!.png" />
看到我們老百姓因為缺乏醫(yī)學知識
,經(jīng)常被頸椎病、冠心病
、糖尿病等慢性病折磨
,他特意公開幾十年醫(yī)學研究成果,他說:
“此次
,我不想過多地講授空泛的中老年保健常識
,側重講些實用中醫(yī)食療保健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 彭堅教授在接受央視訪問
。)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彭堅教授的10個研究成果。
延壽:打老兒丸
助你活百歲
配方:懷山藥
、山萸肉
、茯苓、牛膝各45克
,熟地、杜仲
、肉蓯蓉
、巴戟天、楮實子
、枸杞子
、五味子、小茴香
、遠志
、石菖蒲各30克,
制作方法:研末
,加適量煉制過的熟蜜
,制成蜜丸。
★用量:每服10克
,每日2次
。
★彭堅教授指導:這個蜜丸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打老兒丸”
,據(jù)傳說出自華佗
。
★有古書甚至記載,按此方調(diào)理的老人多長壽
,經(jīng)?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钥吹?20歲的老母親拿著掃帚追著百歲老兒打。
心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簠⑵呱?/p>
打通血管
配方:西洋參600克
,三七
、丹參、紅景天
、天麻各150克
。
★用量:研末,每天兩次
,每次5克
,飯后開水送服,一料藥大約可服三個月
。
★彭堅教授指導:參三散很多中醫(yī)老前輩例如岳美中
、鄧鐵濤等都喜歡用。這道方藥著眼于心腦的綜合調(diào)節(jié)
,益氣活血對心臟病有好處
。
糖尿病:石斛茶
降糖護眼
配方:耳環(huán)石斛3克(或金釵石斛30克)煎開后
,當茶喝
。
★彭堅教授指導:石斛有顯著降低血糖作用,還可以防治多種眼科疾病
,特別是老年白內(nèi)障
。
★另外,我國名醫(yī)施金墨有個糖尿病的通用方:
施今墨糖尿病通用方
配方:黃芪
、葛根各30克
,山藥、生地
、玄參各15克
,蒼術、丹參各10克
。煎湯服用即可
。
痛風:百合茶
護腎降尿酸
配方:百合、車前子各30克
,煎水當茶喝
。
★彭堅教授指導:我(將此方)用于患者,有明顯的降尿酸的作用
,加5-10克蛹蟲草可以保護腎臟
,防痛風性腎病。
★此方得自律師舒先生
,他患有痛風
,發(fā)作服后小便增多,病即緩解
。
頸椎?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焊鸶鶞?/p>
舒筋活絡
、解痙止痛
配方:葛根50克,白芍
、黃芪30克
,炙甘草、蒼術
、威靈仙15克
,桂枝、附片
、羌活
、生姜、大棗各10克
,麻黃5克
,煎湯服用即可。
★彭堅教授指導:這是治療頸椎病最常用的藥方
。多年來
,我用它來治療頸椎病引起的頸肩疼痛、頭痛
、手臂疼痛
,都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感冒:蔥豉湯
感冒初期最有效
蔥豉湯
配方:豆豉30-50克蔥白連須5-10根
,煎煮10分鐘,取一大碗
,趁熱服
。
★用量:每日三次。
★彭堅教授指導:▲蔥豉湯自創(chuàng)方以來
,備受歷代醫(yī)家推崇
,對風寒、風熱兩類感冒均有良效
。
▲感冒后
,如不發(fā)熱只畏冷,服湯后立刻全身溫暖
,連服一兩天就可將感冒消于無形
。
▲如果感冒咳嗽較久,但是咳嗽有好轉
,這時可用觀音應夢散來對咳嗽進行收尾
。
觀音應夢散
配方:取黨參50克(或西洋參10克),生姜100克
,蜂蜜250克
,生姜刨去皮
,切薄片,與黨參同煎15分鐘
,加蜂蜜煮開即可
。晾涼裝瓶中。
★用量每日沖服三五次
,每次一匙
,約可服5天。
脂肪肝:白背黑木耳粥
溶解膽囊結石
配方:白背黑木耳每天10克
,泡發(fā)后煮爛
,做早餐,可以加入麥片
、雞蛋等
,長期食用。
★彭堅教授指導:白背黑木耳有軟化血管
、溶解血栓的作用
,同時可以通便、溶解膽囊結石
。
夜尿:一道甜點
堵住小出口
配方:白果5-8個
,芡實30克,枸杞子15克
,煮粥
,可加糖,作甜點食用
。
★彭堅教授指導:1.生白果含有氰甙
,須煮熟吃,并且一次服食量不宜過大
,最好不要超過10個
,以免中毒。
2.帶殼的生白果跟板栗相似
,有很硬的外殼
,可先用刀將每粒砍開一條裂縫
,放高壓鍋內(nèi)
,加閥在火上搖動,幾分鐘后白果就會膨脹裂開
,剝?nèi)ず髠溆谩?/p>
3.白果鎖小便的功能是強大的
,尤其是咳喘伴有夜尿多的老年人,可常服。
口干:秘制枸杞茶
連喝半個月
配方:耳環(huán)石斛3克
、枸杞15克泡水喝
,一連喝半個月。
★彭堅教授指導:對于老年人夜間口渴
、舌干有效
,同時可以預防糖尿病、白內(nèi)障
。
腰腿痛:青蛾酒
補腎強身又健骨
配方:紅葡萄酒2斤
,杜仲100克,續(xù)斷100克
,補骨脂100克
,核桃仁10個,紫皮大蒜10個
。
★用法用量:一同浸泡七天即可喝
,每天一次,每次一小杯
,臨睡前服
。
★彭堅教授指導不僅對腰膝酸軟疼痛有效,治療腿腳無力也有效果
。
老中醫(yī)的養(yǎng)生秘方
老中醫(yī)的養(yǎng)生秘方
老中醫(yī)的養(yǎng)生秘方
,心態(tài)好生活好,那么人的狀態(tài)看起來就會很好
,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外表上都能說明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非常幸福
,因此養(yǎng)生很重要,下面分享老中醫(yī)的養(yǎng)生秘方
。
老中醫(yī)的養(yǎng)生秘方1 1、除了喝酒外,少吃涼菜
在古代
,人們吃到?jīng)霾耍欢ㄊ窍戮朴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因為無論白酒、黃酒都是溫熱之物,有涼菜相伴,正好中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代人吃涼菜成了習慣,在我看來倒是不健康的
,并不利于腸胃
。
2、絕對不吃苦瓜炒雞蛋
中國人的確有愛吃雞蛋的傳統(tǒng),早上煮雞蛋
,中午西紅柿炒蛋
,晚上苦瓜炒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喙闲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雞蛋也是寒涼之物,這兩者加在一起
,非常嚴重
,在我看來就是毒藥,奉勸大家千萬不要吃
。
3、早餐尊崇傳統(tǒng),白粥、油條或者煎雞蛋
吃什么健康
,很多人抨擊油條不健康,是垃圾食品
,我覺得食物沒有“美惡”
,關鍵在于適度,白粥
、油條
、小菜,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
,吃著舒服
。煮雞蛋寒冷,我是不吃的
,油煎一下就中和了
,所以我是吃煎雞蛋的。
4、飲食有節(jié)
道家有個觀點
,人這一輩子,吃的飯是有定數(shù)的
,早吃
,多吃,你就早完蛋
;慢慢吃
,悠著點吃,你就能活得長久
。所以我絕對不暴飲暴食
。
5、現(xiàn)代人一大病癥是不饑不餓
饑餓連在一起用多了,大家都分不清楚其本意了
。其實兩者有本質差別
,“饑”是攝入食物量不足,就是肚子空了
,而“餓”是主觀感受
,是想吃東西的欲望。頻繁的過于強烈的餓的感覺是心水太旺
,不覺得餓的狀態(tài)屬于心氣不足
。
不饑不餓是現(xiàn)代人的通病,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孩子
,肚子里面塞滿食物
,老是處于積食的狀態(tài)。他們的腸胃相對滿實
,口臭
、咽喉反復發(fā)炎感染、腹脹
、不放屁
、晚上睡覺蹬被子,甚至磨牙
、流口水
。不饑而餓,則是現(xiàn)代肥胖人的常見癥狀
,這些人吃得很飽
,但總是感覺餓。這個病機則在于心火過亢
,情緒和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或者內(nèi)心存在深刻不滿足感,以致出現(xiàn)食欲亢進
。中醫(yī)治療一般用黃連
、梔子等苦寒泄心的藥物。
6、早晨不餓吃雞蛋牛奶
,那是毒藥
很多人問我吃什么有益健康,我說吃什么不重要
,怎么吃
,什么時候吃才是關鍵
。不饑不餓時候不吃
,哪怕到了吃飯的時候,外界的時鐘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鐘
。很多人在規(guī)勸人們要吃早飯
,沒有人關心早晨起來,當事人是不是饑餓
,頭天晚上的飯還在胃里沒有消化
,一點食欲都沒有的人,又要塞進去一堆牛奶雞蛋
,不就是毒藥嗎?
早餐清洗腸胃可以喝碗丁家鋪五谷粉
,是用五谷雜糧磨成細粉,方便沖泡
。他們的各種配方都是遵循老中醫(yī)認可的配方來的
。多吃五谷雜糧有利每天腸胃運轉,排便排毒
,長喝可延年益壽
。餓而不饑的時候,應該吃點點心
,三口就得
。饑而不餓的時候,就要去看醫(yī)生
,調(diào)節(jié)情緒
。
7、不要大量喝水,嚴重的還會造成腎虛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
,出現(xiàn)了所謂健康理念,一天八杯水
,多喝水可以排毒
,還可以沖刷大腸什么的。其實
,這樣喝水
,非常傷腎,嚴重的還會造成腎虛
,憋不住尿
。
喝水要小口,三口即止
,留有余地
,方便消化吸收。現(xiàn)代人光圖快
,灌水牛飲
,結果導致胃中存有大量冷水
,不是尿出去,就是存下來
,沒有辦法成為體液
。喝水的學問還在于不喝淡水,淡水副作用就是利尿
,淡水穿腸子過
,體液無處留。所以古人要在淡水中加上苦味的茶葉
,在吃西瓜時候加入微量鹽
,目的就是防止津液流失。
8、不喝凍水 、凍飲料
冷飲喝到胃里,就要靠胃的熱氣
,把它溫到36
、5℃跟人體一樣的溫度。日積月累
,胃受不了
,肺胃相連,肺也受不了
。有人喜歡吃飯之前先來杯凍飲料
,那就完了,等你吃飯的時候
,任你吃多少
,任你吃到多撐,都會沒感覺
,時間長了
,你就變得奇胖。一般人吃到七八分飽就差不多了
。
中醫(yī)養(yǎng)生有5忌
1 、忌早起科頭
科頭即不戴帽子。早晨是陽氣初生的時間
,這時的陽氣像樹苗
,雖然生長勢頭很旺,卻十分柔弱
,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
。陽氣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從人體來講
,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
,如果早上出門不注意頭部保暖
,很容易讓寒邪入腦,造成疾病
。
2、忌冷著汗衣
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
,一出汗衣服會馬上變得濕冷
,此時皮膚的毛孔是張開的,對外邪的抵抗能力下降
,寒濕很有可能乘虛而入
。因此,出大汗以后要及時把汗擦干
,并更換干燥衣物
。
3、忌熱著曬衣
久曬之衣有熱毒
,不宜立刻上身
。這可能有些夸張了,衣服曬得干爽以后
,即使還有一定熱度
,也不至于對身體健康造成什么危害。當然如果是患有熱病還沒有痊愈的人
,可能就要適當注意
,不要穿剛曬過或烤過的衣服。
4、忌陰室貪涼
人的身體要保持健康
,必須陽氣旺盛,而陽氣很怕受到陰邪的侵犯
。如果一個房間不能受到陽光的照射
,就會陰氣較重
,氣溫較低,寒邪容易侵襲體表,甚至由表入里造成一系列疾病
。當然,現(xiàn)代人居住樓房
,很難保證每間房屋都有陽光
,這時就需要借助暖氣或空調(diào),保持房間溫度
。
5、忌濕地久坐
有些人對潮濕致病不太理解,認為身體有皮膚保護
,皮膚又不透水
,外界的濕氣怎么能影響到體內(nèi)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濕氣當然不能直接進入體內(nèi)
,但機體之氣和外界之氣是相互感應的,外界之濕是一種滯緩之氣
,感應到體內(nèi)則使機體的氣機也運行緩慢
,從而在體內(nèi)生成濕邪。因此要避免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停留過久
。
老中醫(yī)的養(yǎng)生秘方21
、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眠好第二天才能精力旺盛
。睡時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
,此最耗神。
2
、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治本
,是藥三分毒,盡量少用藥
,人的健康狀況的調(diào)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diào)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
,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3
、一切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
,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
,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
。
4
、人在生病的時候,心里要安定
,心定則氣順
,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
5
、人的健康離不開足夠的氣血和暢通的經(jīng)絡,這樣給身體供應養(yǎng)分才能充足
,排泄垃圾的通道才能暢通
。
6、足夠的氣血靠適量的食物
、膽汁
、必要時間內(nèi)優(yōu)質的睡眠、良好的生活習慣來獲得。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
,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
7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加氣血
,也需要減少血氣的損耗,過度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
,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
,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它們清理掉。
8
、人要想健康必須使體內(nèi)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這樣體內(nèi)才不會積累垃圾
,不會有多余的食物來釋放虛火損害臟器
,虛火會損耗氣,現(xiàn)代人生病大多是飲食不節(jié)的緣故
。
9
、人要想健康不衰老,就要減少體內(nèi)的垃圾
、增加血脈經(jīng)絡的暢通
、增加體內(nèi)的氣血。
10
、心亂了對外紊事對內(nèi)擾血氣
,凡惱怒恐懼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
,不但養(yǎng)病時不應亂
,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11
、多嗔傷肝
,多淫傷腎,多食傷脾胃
,憂思傷脾
,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
12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
,氣虧則病
,氣滯則病,欲治其病
,先治其氣
。
13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
,凡人久視則傷血
、久臥傷氣、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
、傷心腎
。
14、治五臟之病
,莫先于補氣
,補氣勿動心,心動則肝旺
,各脈震驚
,真水耗損。
15
、心定則氣和
,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
,精足神旺者
,內(nèi)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
。
16
、運動可以生陽,散步可以生陰
。
17
、運動可以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nèi)的垃圾排出體外
,并打開皮膚的毛孔
,吸收天地精氣,但過度運動就會消耗人的氣血
。
18
、散步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
,神安則氣足
,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
,不足可以補充
,已足可以增長。
19
、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
;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運動。
20
、人在平靜放松的狀態(tài)下
,深呼吸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
21
、陰陽兩虛先補陽
,氣能生水,陽能生陰
,神能生精
。要先有能量才有辦法搬運物質的營養(yǎng)去滋養(yǎng)身體、排除毒素
。
22
、中庸是養(yǎng)生的根本原則
,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
,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
。氣不足
,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
、血栓等
;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
。只有氣血平衡才能健康
。
23、平衡就是陰陽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約
,哪一方太過或不及都會失去平衡
。怎么會傷元氣,失去平衡就是在傷元氣
。經(jīng)常處于平衡的狀態(tài)
,元氣就會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
24
、中醫(yī)的最高境界是養(yǎng)生,養(yǎng)生的最高境界是養(yǎng)心。下士養(yǎng)身
,中士養(yǎng)氣
,上士養(yǎng)心?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匆粋€人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