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里同病
表證和里證在同一時期出現(xiàn),稱表里同病
。出現(xiàn)的原因有兩類:一類是外感病,由表證發(fā)展至兼見里證;或外感病未愈,復傷于飲食勞倦等表里同病時
表里俱寒——里有寒而表寒外束,或外感寒邪
表里俱熱——夙有內熱
表里俱虛——氣血兩虛、陰陽雙虧時可見此證
表里俱實——外感寒邪未解,內有痰瘀食積
表寒里熱——表寒未解而里熱已作,或里本有熱而表受寒邪
,可見此證。癥狀有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口渴引飲、心煩等表熱里寒——素體陽氣不足
表虛里實——內有痰瘀食積
表實里虛——素體虛弱
(二)寒熱錯雜:
寒熱錯雜可分為表里與上下兩部分
。1.表里的寒熱錯雜表現(xiàn)為表寒里熱及表熱里寒(詳見表里同病)。
2.上下的寒熱錯雜表現(xiàn)為上熱下寒及上寒下熱
。(1)上熱下寒:患者在同一時間內
,上部表現(xiàn)為熱,下部表現(xiàn)為寒的證候。如既見胸中煩熱,頻欲嘔吐的上熱證,又見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證,即屬此類病證。(2)上寒下熱:患者在同一時間內
,上部表現(xiàn)為寒,下部表現(xiàn)為熱的證候。例如,胃脘冷痛,嘔吐清涎,同時又兼見尿頻,尿痛,小便短赤。此為寒在胃而熱在膀胱之證候?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上熱下寒
,上寒下熱病因多由寒熱錯雜,病理為陰陽之氣不相協(xié)調,或為陰盛于上,陽盛于下;或陽盛于上,陰盛于下所致。(三)虛實夾雜:
有實證中夾有虛證
,或虛證中夾有實證,以及虛實齊見的,都是虛實夾雜證。例如表虛里實、表實里虛、上虛下實、上實下虛等。虛實錯雜的證候,由于虛和實錯雜互見,所以在治療上便有攻補兼施法。但在攻補兼施中,還要分別虛實的孰多孰少,因而用藥就有輕重主次之分。俞根初《通俗傷寒論·氣血虛實章》說:"虛中夾實,雖通體皆現(xiàn)虛象,一二處獨見實證,則實證反為吃緊;實中夾虛,雖通體皆現(xiàn)實象,一二處獨見虛證,則虛證反為吃緊。景岳所謂'獨處藏奸'是也"。例如:婦女干血癆證,形容憔悴,身體尩羸,肌膚甲錯,五心煩熱,飲食少思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chu/1054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八綱證候關系之證候轉化
下一篇:
八綱證候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