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综合资源网,女人高潮娇喘抽搐喷水视频,久久精品这里精品,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ΑV一卡二卡三卡免费,午夜福利男女XX00动态图片,久久亚洲日韩精品,高清白嫩偷拍视频,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视频综合网,噜噜噜66网站,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深夜精品网站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經(jīng)絡(luò)穴位

足少陽膽經(jīng):輒筋穴(足少陽膽經(jīng)的準確位置圖 足少陽膽經(jīng)循行路線圖)

學(xué)穴位 2023-05-29 17:58:17

足少陽膽經(jīng):輒筋穴

穴位解析釋義

輒[zhé]筋穴別名神光穴。

1

、輒筋
。輒
,古指車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平板,其作用是防止車輪之泥水的飛濺
,此指膽經(jīng)氣血在此的變化為冷降下行。筋
,肝膽所主的風氣也,此指穴內(nèi)氣血為水濕風氣
。輒筋名意指膽經(jīng)的濕冷水氣在此吸濕后冷降歸地
。本穴物質(zhì)為淵腋穴傳來的濕冷水氣
,至本穴后
,因散熱吸濕而從天部降至地部,氣血的變化如同飛濺的泥水被擋下一般
,故名輒筋。

2

、神光
。神
,與鬼相對
,指穴內(nèi)氣血為天部之氣
。光
,明亮之意
。神光名意指膽經(jīng)氣血在此冷降
,天部氣血虛少并變得明亮清晰。理同輒筋名解

穴位含義:膽經(jīng)的濕冷水氣在此吸濕后冷降歸地。氣血特征:氣血物質(zhì)為天部的涼濕水氣

。運行規(guī)律:冷降縮合由天部歸于地部。輒筋穴
,屬足少陽膽經(jīng)。位于胸外側(cè)區(qū)
,第4肋間隙中
,腋中線前1寸

輒筋

。輒
,古指車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平板
,其作用是防止車輪之泥水的飛濺,此指膽經(jīng)氣血在此的變化為冷降下行
。筋,肝膽所主的風氣也
,此指穴內(nèi)氣血為水濕風氣
。輒筋名意指膽經(jīng)的濕冷水氣在此吸濕后冷降歸地。本穴物質(zhì)為淵腋穴傳來的濕冷水氣
,至本穴后,因散熱吸濕而從天部降至地部
,氣血的變化如同飛濺的泥水被擋下一般,故名輒筋

輒筋穴 人體穴位圖看上圖

,輒筋穴剛好處在肋骨條上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
,當瀑布從高山上飛流直下時
,如果遇到有巖石阻擋
,是不是會激起水花呢
?人的氣血也如是
,當膽經(jīng)的氣血自上而下運行時
,受到一條條肋骨的阻擋
,必會發(fā)生類似瀑布那種現(xiàn)象
,故此才有穴義所言:“本穴物質(zhì)為淵腋穴傳來的濕冷水氣
,至本穴后,因散熱吸濕而從天部降至地部
,氣血的變化如同飛濺的泥水被擋下一般,故名輒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爸袝小吧嵛鼭瘛币徽f
,是因為其靠近心臟
,當然左側(cè)的更近一些

“筋“這個字

,在本穴穴義中指的是肝的風氣
,氣血物質(zhì)為水濕風氣。肝膽互為表里
,所以很多肝經(jīng)上不好表現(xiàn)出來的物質(zhì)
,都轉(zhuǎn)化為在膽經(jīng)上表現(xiàn)
,畢竟
,除了67穴的膀胱經(jīng)以外
,44穴的膽經(jīng)就成為穴位第二多的經(jīng)脈
,其走向同樣是從頭到腳貫穿下來。

本穴中的這個“筋”的具體表象是什么呢

?我理解就是韌帶和肌腱
、即肌腱中富有彈性的白色物質(zhì)。給大家舉個例子
,可能很多人都吃過牛腱子
,大的筋如蹄筋;而小的“筋”
,就是在紅紅的肌肉貫穿中白色的條紋
,這個不是脂肪,而是“筋”

取穴

取穴方法:在側(cè)胸部

,淵腋前1寸,平乳頭
,第4肋間隙中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收引寒濁。

主治病癥:胸肋痛

,喘息
,嘔吐,吞酸
,腋腫,肩臂痛

穴位配伍:

輒筋配脾俞、胃俞

、膽俞
、巨闕
、內(nèi)關(guān)
,治嘔吐、吞酸
、胃痛。輒筋配陽陵泉
、支溝
,寬胸行氣止痛,治胸脅疼痛
。輒筋配肺俞
、定喘
、孔最
,降逆平喘
,治喘息不得臥
。臨床運用:現(xiàn)今常用于治療胸膜炎
、肋間神經(jīng)痛
、嘔吐、吞酸
、神經(jīng)衰弱、四治痙攣等

養(yǎng)生保健

艾灸療法:艾條灸3-5分鐘,艾炷灸1-3壯

1.護肝養(yǎng)筋

肝是非常難以調(diào)理的臟腑,而輒筋穴

,就是防治肝臟損傷的穴位
。肝病最常見的病因就是氣郁結(jié)不舒暢

而經(jīng)常刺激輒肝穴就可以把身體里的郁結(jié)之氣消散掉
,肝的功能自然就好了
,人也就健康了。

2.治療乳腺增生

淵腋穴和輒筋穴統(tǒng)屬膽經(jīng)要穴

,離乳房很近
。乳房毒素必經(jīng)膽經(jīng)排出。經(jīng)絡(luò)不通
,毒素不排,是乳腺增生的罪魁禍首
。因此,打通淵腋穴和輒筋穴對治愈乳腺增生非常有幫助!
按摩手法:用手指指腹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輒筋穴
,并作圈狀按摩。

足少陽膽經(jīng)的準確位置圖 足少陽膽經(jīng)循行路線圖

肝膽是表里相通的臟腑

,肝經(jīng)的濁氣毒素排泄到膽經(jīng)
,以緩解其自身壓力
,膽經(jīng)若是承受大量毒素
,就很容易瘀滯堵塞
,所以膽經(jīng)要經(jīng)常加以疏通
,那么足少陽膽經(jīng)的準確位置是哪里呢?

足少陽膽經(jīng)的準確位置圖足少陽膽經(jīng)開始于目外眥旁瞳子髎穴

,上行到額角
,繞耳前后
,頭側(cè)
,頸
,胸
,腹側(cè)面,至下肢外側(cè)正中嵴外踝前
,止于第4外側(cè)端足竅陰
,足背分支處足大趾交肝經(jīng)。

足少陽膽經(jīng)循行路線圖起始于目外眥(瞳子髎)

,向上至頭角(頜厭穴),再向下到達耳后(完骨穴)
,再折向上行至額部達眉上(陽白穴),然后向后折至耳后風池穴
,再沿頸部側(cè)面下行達肩部(肩井穴)
,于項后左右交會于大椎穴
,然后前行進入缺盆。

足少陽膽經(jīng)分支耳部的支脈:從耳后完骨穴分出

,經(jīng)翳風穴進入耳中,出于耳前
,過聽宮穴至外眼角后方。

外眼角的支脈:從外眼角分出

,向下到大迎穴
,與手少陽三焦經(jīng)在眼下會合,下行至頸部
,與前脈會合于缺盆,由此向下進入體腔
,通過膈肌,聯(lián)絡(luò)于肝
,屬于膽
,沿脅肋部
,向下繞 *** 毛際
,橫向進入髖關(guān)節(jié)部
,與前脈會合于此

缺盆部的支脈:從鎖骨上窩向腋下

,沿側(cè)胸部
,經(jīng)過脅肋
,向下與前脈會合于髖關(guān)節(jié)部
,再向下
,沿著大腿外側(cè)
,膝關(guān)節(jié)外側(cè)
,向下行于腓骨前緣
,直下到腓骨下段,下出于外踝之前
,沿足背到達足第4趾外側(cè)端

足背的支脈:從足背上分出

,進入足大趾端,回轉(zhuǎn)過來通過趾甲
,出于大趾背毫毛部,與足厥陰肝經(jīng)相接

足少陽膽經(jīng)腧穴瞳子髎,聽會

,上關(guān)
,率谷
,天沖
,陽白
,風池
,肩井
,環(huán)跳
,風市,中瀆
,膝陽關(guān),陽陵泉
,陽交,外丘
,光明
,陽輔
,懸鐘
,丘墟
,足臨泣
,地五會
,俠溪
,足竅陰等,共44穴
,左右合88穴

肝膽是表里相通的臟腑,肝經(jīng)的濁氣毒素排泄到膽經(jīng)

,以緩解其自身壓力
,膽經(jīng)若是承受大量毒素
,就很容易瘀滯堵塞
,所以膽經(jīng)要經(jīng)常加以疏通
,那么足少陽膽經(jīng)的準確位置是哪里呢?

足少陽膽經(jīng)功能主治主治肝膽病癥

,頭面五官病癥
,神志病
,熱病以及本經(jīng)循行路線所經(jīng)過部位的病癥。如頭痛
,目眩,煩躁易怒
,脅肋部疼痛,口苦
,失眠,神經(jīng)衰弱
,面色晦暗
,皮膚干燥
,下肢外側(cè)疼痛等

膽募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募穴之一·膽募 4.1日月穴的別名4.2出處4.3穴名解4.4特異性4.5所屬部位4.6日月穴的定位4.7日月穴的取法4.8日月穴穴位解剖 4.8.1層次解剖4.8.2穴區(qū)神經(jīng)

、血管 4.9日月穴的功效與作用4.10日月穴主治病證4.11刺灸法 4.11.1刺法4.11.2灸法 4.12日月穴的配伍4.13文獻摘要4.14研究進展 4.14.1治療慢性膽囊炎4.14.2治療膽石癥4.14.3對膽汁分泌的影響4.14.4收縮膽囊5經(jīng)穴別名 5.1日月的別名·膽募5.2輒筋的別名·膽募 5.2.1輒筋穴的別名5.2.2出處5.2.3穴名解5.2.4特異性5.2.5所屬部位5.2.6輒筋穴的定位5.2.7輒筋穴的取法5.2.8輒筋穴穴位解剖 5.2.8.1層次解剖5.2.8.2穴區(qū)神經(jīng)
、血管 5.2.9輒筋穴的功效與作用5.2.10輒筋穴主治病證5.2.11刺灸法 5.2.11.1刺法5.2.11.2灸法 5.2.12輒筋穴的配伍5.2.13文獻摘要6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膽募 1拼音 dǎn mù

2英文參考 Rìyuè GB24 [中國針灸學(xué)詞典]

3概述 膽募:1.募穴之一;2.經(jīng)穴別名

。[1]

4募穴之一·膽募 膽募為募穴之一,指膽的募穴日月[1]

。見《脈經(jīng)》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睹}經(jīng)》:“膽俞在背第十椎
,募在日月”

穴位 日月 漢語拼音 Riyue 羅馬拼音 Jinhyueh 美國英譯名 Sun Moon 各


號 中國 GB24 日本 24 法
國 莫蘭特氏 VB24 富耶氏 VB24 德國 G24 英國 G24 美國 GB24

日月為經(jīng)穴名(Rìyuè GB24)[2]。出《脈經(jīng)》

。別名神光[3]。屬足少陽膽經(jīng)[2]
。日月是膽的募穴
,足太陰脾經(jīng)
、足少陽膽經(jīng)的交會穴[2]
。日即太陽
,月即月亮
,日為陽
,指膽
;月為陰,指肝
,此穴為治肝膽的要穴,故名日月[2]
。日月穴主治脅肋,膽
,胃等疾患:如嘔吐呃逆
,反胃吞酸
,口苦多唾
,黃疸,胸悶
,胸肋疼痛
,四肢不收
,嘔吐
,脅肋疼痛
,呃逆
,脅肋脹痛
,胃脘痛
,現(xiàn)代又多用日月穴治療膽囊炎
,膽道蛔蟲癥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膈肌痙攣,肋間神經(jīng)痛
,急慢性肝炎,脅肋痛
,胃痛
,腹脹
,肝臟疾患等

4.1日月穴的別名

神光(《千金翼方》)
、膽募(《千金翼方》)

4.2出處

《脈經(jīng)》:膽俞在背第十椎
,募在日月

4.3穴名解

日即太陽
,月即月亮
,日為陽,指膽
;月為陰
,指肝,此穴為治肝膽的要穴
,故名日月[2]。

,《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從口一象形,凡日之屬皆從日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說文》:“月
,闕也,太陰之精象形
,凡月之屬皆從月?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比照蘸鯐?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月照乎夜
。同曜
,齊明。本穴為膽之募穴
,膽為中正之官,決斷所出
,十一臟皆取于膽
,決斷務(wù)求其明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懊鳌弊謴娜諒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日月本為太陽與月亮
,此指雙目及膽之臟象而言
。道經(jīng)以雙目為日月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肺部章:“日月之華救老殘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弊ⅲ骸白竽繛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右目為月
。目主肝
,配東方木行也
。”又曰:“外應(yīng)眼瞳鼻柱間
。”注:“外應(yīng)眼瞳
,目之所主于膽,膽之所仰于目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碧熘姓拢骸懊继柸A蓋覆明珠
,九幽日月洞空無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蹦I部章:“上致明霞日月煙
。”注:“日月即二目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彪p目為肝膽之所主
,而膽募乃名日月也。又
,山名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渡胶=?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山名日月山,天樞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庇制烀
!夺屆め尡罚骸熬牌熘赵拢瑸榈郛嬋赵掠谄涠?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天子所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膽部章:“雷電八振揚玉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弊ⅲ骸鞍朔嚼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威怒之貌也
。玉旗剛色之色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备螢閷④姡懼鳑Q斷
。其陽綱之氣
,自應(yīng)如山岳之高大,如旌旗之威武也
。[4]

日月又名“神光”

。神之光
,日與月也。[4]

4.4特異性

日月是膽的募穴
,足太陰脾經(jīng)、足少陽膽經(jīng)的交會穴[2]

4.5所屬部位

季脅[5]

4.6日月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日月穴在上腹部,當 *** 直下
,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膽的募穴[6]

日月穴位于胸部

,第7肋間隙中
,前正中線旁開4寸
。仰臥取穴[2]

日月穴位于 *** 直下

,當?shù)谄呃唛g處(《針灸甲乙經(jīng)》)[3]

另說“在期門下五分”(《備急千金要方》);“在期門旁一寸五分

,直下五分”(《循經(jīng)考穴編》)
;“在期門直下八分”(《針灸集成》)[3]

日月穴在足少陽膽經(jīng)的位置

日月穴在季脅部的位置

日月穴在季脅部的位置

日月穴在季脅部的位置(肌肉)

日月穴在季脅部的位置(骨骼

、內(nèi)臟)

4.7日月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臥位
,在 *** 下方,當?shù)?肋間隙處取穴

日月穴位于胸部,第7肋間隙中

,前正中線旁開4寸
。仰臥取穴[2]

仰臥位

,在 *** 下方,當?shù)?肋間隙取穴
;或 *** 直下
,期門下1肋處取穴
,女性在鎖骨中線與第7肋間隙交點處[7]

4.8日月穴穴位解剖

日月穴下為皮膚
、皮下組織
、胸部深筋膜、腹外斜?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炷ぃ⒏怪奔?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肋間外韌帶、肋間內(nèi)肌
、腹橫肌
、胸內(nèi)筋膜
。皮膚由第6
、7
、8肋間神經(jīng)的前皮支重疊分布
。胸膜薄而透明
,是非常堅韌的漿膜
。它可以分為內(nèi)、外兩層
。內(nèi)層包繞肺的表面,稱臟胸膜(肺胸膜)
;外層貼附于胸腔各壁的內(nèi)面稱壁胸膜。由于貼附部位不同
,壁胸膜又分為:襯于胸內(nèi)筋膜內(nèi)面的是肋胸膜
;覆蓋于膈肌上面,并與其緊密相貼為膈胸膜
;從兩側(cè)覆蓋縱隔器官的漿膜是縱隔胸膜
。此外
,胸膜壁層
,突出于胸廓上口
,第1肋上方的部分稱胸膜頂
,其突出的程度
,與胸廓的形狀有關(guān)
。胸膜壁的臟與壁層相互移動,形成潛在性間隙叫胸膜腔
。胸膜各部的相互移動行處,肺的邊緣不能伸入其內(nèi)
,這些空隙稱胸膜竇。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返折處
,是胸膜竇中最大
,而位置最低的
,其最低相當于第12肋處
,稱肋膈竇
。因此
,針刺該穴時,若盲目進針
,除穿經(jīng)上列結(jié)構(gòu)以外,可經(jīng)肋竇膈
、肺、膈達肝(右側(cè))
、胃(左側(cè))
,其后果是嚴重的

4.8.1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肋間外肌[2]。

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肋間外肌→肋間內(nèi)肌[8]。

4.8.2穴區(qū)神經(jīng)

、血管 淺層有第7肋間神經(jīng)前皮支分布;深層有第7肋間神經(jīng)和動脈分布[8]

布有第七肋間神經(jīng)和第七肋間動、靜脈[3]

4.9日月穴的功效與作用

日月穴具有利膽疏肝
,降逆和胃的功效

日月穴有疏肝利膽

、化濕和中的作用[2]。

足少陽經(jīng)“以下胸中

,貫膈
,絡(luò)肝
,屬膽”
,“循胸,過季脅”
,日月穴又為膽之募穴,故可和胃降逆
、疏肝利膽,主治肝膽
、胃病[9]

日月穴系膽與脾經(jīng)之會穴

,有疏調(diào)肝膽
、和中降逆作用[4]

本穴挨近期門

,本穴能佐期門,調(diào)月信
,更知日月之義。不僅取意之光明
,且寓意朝夕朔望之期也。[4]

凡屬募穴均在臟器之表,與本臟器內(nèi)外相對

。如肺之中府、腎之京門
、肝之期門
、脾之章門
、心之巨闕
,雖不直對,亦相距不遠
。[4]

又凡兩穴挨近,則治癥略同

。輒筋、日月兩穴所治之癥
,所差無幾
。[4]

4.10日月穴主治病證

日月穴主治脅肋
,膽
,胃等疾患:如嘔吐呃逆
,反胃吞酸
,口苦多唾,黃疸
,胸悶,胸肋疼痛
,四肢不收,嘔吐
,脅肋疼痛
,呃逆
,脅肋脹痛
,胃脘痛,現(xiàn)代又多用日月穴治療膽囊炎
,膽道蛔蟲癥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膈肌痙攣,肋間神經(jīng)痛
,急慢性肝炎
,脅肋痛
,胃痛
,腹脹
,肝臟疾患等。

日月穴主治脅肋

、膽、胃等疾患:如嘔吐呃逆
、反胃吞酸、口苦多唾
、黃疸
、胸悶
、胸肋疼痛
、四肢不收等[2]

日月穴主治嘔吐

、吞酸、脅肋疼痛
、呃逆
、黃疸[8]

日月穴主治  黃疸

,嘔吐,脅肋脹痛
;吞酸,呃逆
,胃脘痛[7]

現(xiàn)代又多用日月穴治療膽囊炎、膽道蛔蟲癥

、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膈肌痙攣
、肋間神經(jīng)痛等[2]。

日月穴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膽囊炎

、急慢性肝炎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膈肌痙攣
、肋間神經(jīng)痛等[9]

日月穴主治脅肋痛

,嘔吐,吞酸
,呃逆,黃疸
,胃痛,腹脹
;以及膽囊炎
,肝臟疾患等[3]

1.消化系統(tǒng)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狐S疸,膈肌痙攣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肝炎
,膽囊炎;

2.其它:肋間神經(jīng)痛

4.11刺灸法

4.11.1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2]

斜刺0.3~0.5寸[3]。

斜刺或平刺0.5~0.8寸[8]

沿肋骨間隙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局部有酸重脹感
,向四周放散[7]

注意:不可深刺

,以免傷及內(nèi)部重要臟器[8][3]

右側(cè)穴下為膽囊底部所在,故針刺時注意掌握針刺的角度、深度

;若進針過深
,可傷及膽囊和肝臟
,造成膽囊穿孔等意外事故
,故不能深刺[7]。

4.11.2灸法 可灸[2][7][8]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3]

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4.12日月穴的配伍

日月配丘墟
、陽陵泉
、支溝
,有疏肝理氣止痛的作用
,主治脅肋疼痛

日月配期門、陽陵泉

、丘墟、足臨泣
、支溝
、外關(guān),治脅肋疼痛[7]

日月配內(nèi)關(guān)、中脘

,有降逆止嘔的作用
,主治嘔吐

日月配內(nèi)關(guān)

、中脘、胃俞
,治嘔吐[7]。

日月配大椎

、至陽、肝俞
、陰陵泉
,有清利濕熱的作用
,主治黃疸

日月配大椎、至陽

、肝俞、膽俞
、陰陵泉、太沖
,治黃疸[7]

4.13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jīng)》:足太陰
、少陽之會

《針灸甲乙經(jīng)》:太息善悲,少腹有熱

,欲走,日月主之

《千金翼方》:嘔吐宿汁

,吞酸,灸神光(一名膽募)百壯
,三報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治太息善悲

,小腹熱
,欲走
,多唾
,言語不正,四肢不收

《醫(yī)宗金鑒》:嘔吐吞酸。

4.14研究進展

4.14.1治療慢性膽囊炎 取日月(雙側(cè))
,用1.5寸毫針,常規(guī)消毒后用夾持進針法
,沿肋骨緣斜刺0.5寸,行雀啄瀉法1 min
,以竄脹感至右上腹或背部為度,留針30 min
,留針期間不行針,每日1次
,每周治療5次
,連續(xù)4周。共治30例
,顯效18例,有效12例
,總有效率為100%。[9]

4.14.2治療膽石癥 日月用藥物外敷配合耳穴壓丸法可治療膽石癥

。消石散:金錢草500 g
,生大黃、玄明粉各600 g
,檳榔
、炮山甲、威靈仙各250 g
,郁金
、白芷
、木香
、虎杖各300 g,枳殼
、陳皮各200 g,薄荷冰50 g
,麝香少許
。將上述藥材用機器粉碎后拌和調(diào)勻
,過100目篩
,裝罐備用
。用時取該散20 g左右
,用蜂蜜適量調(diào)成膏狀攤在塑料薄膜上,將肝膽投影區(qū)用水洗凈擦干
,將備好的消石散膏貼于右日月,用布帶固定
,7d換藥一次,2周為一療程
。耳穴壓丸法:將王不留行粘于5 mm×5 mm醫(yī)用膠布上
,分別固定在肝
、胰
、膽、胃
、十二指腸、神門
、三焦、直腸穴處?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颊哂诿坎秃笞孕邪磯好垦? min
,隔日換貼另側(cè)耳穴
。6次為一療程
,一般1個療程內(nèi)見效
。治療期間囑患者早餐或午餐前20 min進食豬蹄1只
。共治536例,痊愈83例
,顯效211例,有效195例
,無效47例,總有效率為91.2%
。[9]

4.14.3對膽汁分泌的影響 電針日月對膽汁分泌有促進作用

,并可使膽囊收縮
,有利膽和排石作用
。取膽總管引流患者的日月,電針后30 min
,可見膽總管明顯規(guī)律性收縮,迫使膽道造影劑陣陣通過Oddi括約肌而進入十二指腸
。也有報道用皮內(nèi)針針刺日月
,在X線下可見膽囊縮小
,表示可促進膽囊收縮。還有報道針刺期門
、日月對膽結(jié)石有較好的臨床效果,針刺加口服硫酸鎂
,其排石率為69%,對照組為20.5%  (P <0.001)
。[9]

4.14.4收縮膽囊 針刺日月

、期門等穴,可引起膽囊不同程度的收縮
,又可使膽道術(shù)后置T管引流患者奧狄氏括約肌開放頻繁
;開放時間稍延長
,關(guān)閉時間稍縮短
,但對膽總管壓力無明顯影響[2]。

針刺膽石癥患者日月

、期門等穴,可在短時間內(nèi)引起膽囊顯著收縮
,促進膽囊排空[2]

5經(jīng)穴別名

5.1日月的別名·膽募

膽募為經(jīng)穴別名
。見《針方六集·神照集》
,即日月[1]
。日月為膽之募穴
,故名膽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睹}經(jīng)》:“膽俞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

5.2輒筋的別名·膽募

膽募為經(jīng)穴別名,《針灸聚英》作輒筋之別名
,非[1]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夺樉拇蟪伞分^輒筋穴為膽之募(膽之募穴應(yīng)為日月
,《脈經(jīng)》:“膽俞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
,故名膽募[4]。輒筋穴在第8肋骨上緣內(nèi)側(cè)端
,日月穴在第8肋骨下緣外側(cè)端
,兩穴相對只隔1條肋骨

穴位 輒筋 漢語拼音 Zhejin 羅馬拼音 Chechin 美國英譯名 Flank Tendons 各


號 中國 GB23 日本 23 法
國 莫蘭特氏 VB23 富耶氏 VB23 德國 G23 英國 G23 美國 GB23

輒筋為經(jīng)穴名(Zhéjīn GB23)[10]

。出《針灸甲乙經(jīng)》。別名神光
、膽募[11]
。屬足少陽膽經(jīng)[10]
。輒筋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
、足少陽膽經(jīng)的交會穴[10]。輒原指車兩旁靠板
,筋即筋肉,此穴當胸脅筋骨之間
,故名輒筋[10]。輒筋穴主治胸脅部疾患:如胸中暴滿
,喘不得息
,脅肋疼痛
,腹部膨脹
,瘰疬,嘔吐宿食
,吞酸,四肢不收
,胸滿
,脅痛
,氣喘
,腋腫
,現(xiàn)代又多用輒筋穴治療胸膜炎
,肋間神經(jīng)痛,乳腺炎
,胸膜炎
,支氣管哮喘
,神經(jīng)衰弱
,四肢痙攣抽搐等

5.2.1輒筋穴的別名 神光(《針灸大成》),膽募(《針灸大成》)

5.2.2出處 《針灸甲乙經(jīng)》:輒筋

,在腋下三寸,復(fù)前行一寸
,著脅。

5.2.3穴名解 輒原指車兩旁靠板

,筋即筋肉
,此穴當胸脅筋骨之間
,故名輒筋[10]

,即車耳
,可以憑倚,故引申為有倚恃而妄為之義
。筋,筋肉
。指穴在肋間狀如兩口之筋肉處
。本穴主治四肢不收
,喘息不臥
,針后可使疾病若失,亦可使筋有所依附:又輒與轍通
,以其穴在肋間若轍跡之故,故名之
。此穴在胸脅部,當?shù)?肋間之淵腋前1寸處
。是處如車之兩耳
,穴依其筋肉處
,故名輒筋
。《莊子》中載有:“輒然忘吾有四肢形體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蛟撗ㄖ髦嗡闹皇眨⒉慌P
,針后可使疾病若失,使人忘吾有四肢形體
,亦可使筋脈有所依附
,因名輒筋
。[4]

《針灸大成》謂本穴為膽之募

,故又名膽募[4]。

5.2.4特異性 輒筋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

、足少陽膽經(jīng)的交會穴[10]。

5.2.5所屬部位 脅[5]

5.2.6輒筋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輒筋穴在側(cè)胸部

,淵腋前1寸,平 ***
,第4肋間隙中[6]

輒筋穴位于胸外側(cè)區(qū),第四肋間隙中

,在腋中線前1寸
,側(cè)臥取穴[10]

輒筋穴位于側(cè)胸部

,腋窩中點直下3寸,再向前1寸處
,約平 *** [11]。

輒筋穴在足少陽膽經(jīng)的位置

輒筋穴在脅部的位置

輒筋穴在脅部的位置

輒筋穴在脅部的位置(肌肉)

輒筋穴在脅部的位置(骨骼

、內(nèi)臟)

5.2.7輒筋穴的取法 正坐或側(cè)臥位,在淵腋前1寸

,當?shù)谒睦唛g隙處取穴

輒筋穴位于胸外側(cè)區(qū)

,第四肋間隙中
,在腋中線前1寸,側(cè)臥取穴[10]

仰臥或側(cè)臥位,在淵腋前1寸

,平 ***
,當?shù)?肋間隙中取穴[12]

5.2.8輒筋穴穴位解剖 輒筋穴下為皮膚

、皮下組織
、胸部深筋膜
、前鋸肌、第四肋間結(jié)構(gòu)
、胸內(nèi)筋膜。皮膚由第3
、4
、5肋間神經(jīng)的外側(cè)皮支分布
。前鋸肌貼于胸廓的后外側(cè)面
,以肌齒起始上8至9肋骨的外面,在肩胛骨前外側(cè)
,止于該骨的內(nèi)側(cè)緣(脊柱緣)。前鋸肌由胸長神經(jīng)支配
。該神經(jīng)由腋動脈的第一段的后方入腋窩
,沿前鋸肌表面下降
,最后分成小支
,布于該肌各個肌齒
。該神經(jīng)與胸外側(cè)動脈
、靜脈伴行。胸腔內(nèi)相對應(yīng)的器官為胸膜及肺
。(參看淵腋穴)

5.2.8.1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前鋸肌→肋間外肌[10]。

皮膚→皮下組織→前鋸肌[8]

5.2.8.2穴區(qū)神經(jīng)

、血管 淺層有第4肋間神經(jīng)外側(cè)皮支分布
;深層有胸長神經(jīng)和胸外側(cè)動脈分布[8]

布有第五肋間神經(jīng)外側(cè)皮支;并有胸外側(cè)動

、靜脈及第五肋間動
、靜脈通過[11]。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BMI指數(shù)計算及評價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yù)產(chǎn)期計算器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價體溫水平評價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chǔ)代謝率計算補鈉計算器補鐵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藥代動力學(xué)常用符號速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yī)學(xué)百科

,馬上計算!

5.2.9輒筋穴的功效與作用 輒筋穴有疏肝和胃

、平喘降逆的作用[10]。

輒筋穴具有降逆平喘

,理氣止痛的功效

輒筋穴系膽與膀胱經(jīng)之會穴

,有寬胸理氣之功
。主治胸中暴滿,不得臥
,太息,善悲
,小腹熱
,欲走
,多唾
,言語不正,四肢不收
,嘔宿汁,吞酸
。[4]

5.2.10輒筋穴主治病證 輒筋穴主治胸脅部疾患:如胸中暴滿

,喘不得息
,脅肋疼痛
,腹部膨脹,瘰疬
,嘔吐宿食,吞酸,四肢不收
,胸滿,脅痛
,氣喘
,腋腫,現(xiàn)代又多用輒筋穴治療胸膜炎
,肋間神經(jīng)痛
,乳腺炎,胸膜炎
,支氣管哮喘,神經(jīng)衰弱
,四肢痙攣抽搐等。

輒筋穴主治胸脅部疾患:如胸中暴滿

、喘不得息
、脅肋疼痛、腹部膨脹
、瘰疬、嘔吐宿食
、吞酸
、四肢不收等[10]

輒筋穴主治胸滿

、脅痛、氣喘
、嘔吐、吞酸[8]

輒筋穴主治嘔吐,吞酸

,脅痛
;胸滿
,腋腫
;氣喘[12]

現(xiàn)代又多用輒筋穴治療胸膜炎、肋間神經(jīng)痛等[10]

輒筋穴主治胸滿,氣喘

、脅痛
,嘔吐
,吞酸
;以及乳腺炎,肋間神經(jīng)痛等[11]

1.呼吸系統(tǒng)疾病:胸膜炎

,支氣管哮喘

2.精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豪唛g神經(jīng)痛
,神經(jīng)衰弱,四肢痙攣抽搐

3.其它:嘔吐。

5.2.11刺灸法5.2.11.1刺法 一般斜刺0.3~0.5寸[10][11]

斜刺或平刺0.5~0.8寸[8]。

沿肋骨間隙向外平刺0.5~0.8寸

,局部有酸脹感[12]

注意:輒筋穴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內(nèi)部重要臟器[8][11]

5.2.11.2灸法 可灸[10][12]。

艾炷灸3~5壯

;或艾條灸5~15分鐘[11]

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5.2.12輒筋穴的配伍 輒筋配陽陵泉

、支溝
,有寬胸行氣止痛的作用
,主治胸脅疼痛。

輒筋配膻中

、陽陵泉
、支溝、外關(guān)
,治胸脅疼痛[12]。

輒筋配肺俞

、定喘
、孔最
,有降逆平喘的作用,主治喘息不得臥

輒筋配肺俞

、定喘
、孔最
、尺澤,治喘息不得臥[12]

5.2.13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jīng)》:胸中暴滿,不得眠

,輒筋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治胸中暴滿,不得臥

,喘息也。

《針灸大成》:主胸中暴滿不得臥

,太息善悲
,小腹熱
,欲走
,多唾,言語不正
,四肢不收
,嘔吐宿汁,吞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ngluo/573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足太陽膀胱經(jīng):睛明穴(睛明穴在哪里?)
足太陽膀胱經(jīng):睛明穴穴位解析釋義睛明穴別名:目內(nèi)眥
、淚孔穴
、淚空穴
、淚腔穴
、目眥外。1
、睛明
。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nèi)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
。明
手少陰心經(jīng):通里穴
穴位解析釋義1
、通里。通
,通道也
。里,內(nèi)部也
。該穴名意指心經(jīng)的地部經(jīng)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本穴物質(zhì)為靈道穴傳來的地部經(jīng)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于地之地部
手陽明大腸經(jīng):合谷穴
穴位解析釋義合谷穴(虎口
,容谷,合骨
,含口):1
、合谷:合,匯也
,聚也
。谷
,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腸經(jīng)氣血會聚于此并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
。本穴物質(zhì)為三間穴天部層次橫向傳來的水濕云氣,行至本穴后
足少陽膽經(jīng):肩井穴
穴位解析釋義肩井穴別名肩解穴、膊井穴
。1
、肩井。肩
,指穴在肩部也
。井,地部孔隙也
。肩井名意指膽經(jīng)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
督脈穴位:風府穴
,丘陵、土丘也 足陽明胃經(jīng):伏兔穴(髀關(guān)伏兔陰市梁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