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臨泣穴別名臨池穴
頭臨泣。頭
臨池名意與頭臨泣同
附注:足太陽
穴位含義:膽經(jīng)經(jīng)氣在此冷降為寒濕水氣并由天部降落地部
頭臨泣穴,屬足少陽膽經(jīng)
何為頭臨泣穴?
以“臨泣”命名的穴位也只有兩個
那什么情況下是將要發(fā)生呢
在這里
,天部和地部都是相對位置而言的。雖然頭臨泣的氣血來自于其下部的陽白穴,但在氣血吸熱上行的過程中,受重力的影響其上升的勢頭會非常困難,就相當于我們開車要“坡起“一樣,所以,大部分氣血又都回流下來了,只有少部分氣血繼續(xù)上行至目窗穴,這也才有了經(jīng)絡(luò)運行規(guī)律所言:“大部分化雨冷降歸地取穴方法:頭臨泣穴位于人體的頭部
功能作用:降濁升清
主治疾病:頭痛
穴位配伍:
頭臨泣配頭維
,治淚出。頭臨泣配金門、合谷,治耳聾。頭臨泣配后溪、攢竹、合谷、小骨空,治眼赤腫痛。頭臨泣配風府、風池、陽谷、液門等,治目眩。頭臨泣配迎香、合谷、太沖等,治鼻淵。頭臨泣配臨泣、百會艾灸療法:艾條灸頭臨泣穴5-10分鐘
。我們在解讀上一穴陽白時,提到了額肌
。這塊肌肉雖然占頭部的面積不小,但因很薄,存儲的氣血也極為有限,完全無法和四肢,尤其是腿部的大肌肉群相比,也正因為如此,無論其上行天部,還是冷降地部,其氣血量之小,就如同淚滴一般膽經(jīng)在頭部有很多交會穴
頭臨泣穴的功效是“降泣升清”
,因為其大部分氣血都四散沉降了,濕濁也就降下去了,而能繼續(xù)上行的,均為陽氣十足的清新氣血,這就是升清的含意,作為三經(jīng)交會穴頭臨泣穴可以明目
肝開竅于目,目受血而視
頭臨泣作為膽經(jīng)上的穴位
按摩手法:正坐,舉起雙手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ngluo/573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足少陽膽經(jīng):目窗穴
下一篇:
足少陽膽經(jīng):陽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