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雜談

      一剪梅花兩樣嬌

      佚名 2023-11-11 02:01:59

      一剪梅花兩樣嬌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詞牌名為《一剪梅》。荷殘香消
      ,竹席冷滑
      ,不覺已深秋。換下薄紗羅裙
      ,獨泛一葉蘭舟
      ,仰頭凝望遠(yuǎn)天,但見雁陣驚寒
      ,誰將錦書寄來
      ?空有月光皎潔,灑滿西樓
      。落花飄零
      ,秋水自流,離愁別恨兩地思悠悠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此詞作于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
      ,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此詞字字珠璣,句句動情
      ,堪為《一剪梅》詞牌中的翹楚

      自古以來,吟詠梅花的詩詞不計其數(shù)

      ,卻因北宋周邦彥詞中有“一剪梅花萬樣嬌”句
      ,取前三字為調(diào)名《一剪梅》,是為詞牌《一剪梅》的由來
      。后來
      ,又因南宋韓淲詞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和“不換金章”句,該詞牌又名《臘梅香》
      ,因為“金章”形容的是顏色蠟黃的蠟梅
      。一個詞牌,兩個名字
      ,但其實
      ,周邦彥“一剪梅花萬樣嬌”中的梅花,和韓淲“一朵梅花百和香”的蠟梅
      ,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
      。下面,我們從中醫(yī)藥的角度
      ,看看這兩種“梅花”有什么區(qū)別

      為薔薇科杏屬(或李屬)植物,是落葉小喬木

      ,高可達(dá)10米
      ,也叫酸梅、黃仔
      、合漢梅
      、白梅花、綠萼梅
      、綠梅花
      。梅的根(梅根)、葉(梅葉)
      、帶葉枝條(梅梗)
      、花蕾(梅花)、未成熟果實(青梅)、經(jīng)過熏焙的近成熟果實(烏梅)
      、經(jīng)過鹽漬的果實(白梅)
      、種仁(梅核仁)均可入藥。一種植物而產(chǎn)生8種中藥
      ,梅也算得上中藥材中的極品

      烏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

      !”《詩經(jīng)·周南》中的這句詩
      ,說的就是烏梅。樹上的烏梅成熟了
      ,紛紛掉落。小伙子拿著竹筐撿了滿滿一筐
      ,送給自己的心上人
      ,借以表達(dá)愛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对娊?jīng)》中的烏梅故事是如此的浪漫
      ,難怪現(xiàn)在超市里的蜜餞烏梅,仍舊是姑娘們的最愛

      除了食用

      ,烏梅還是一味重要的中藥。烏梅又名梅實
      、黑梅
      、熏梅、桔梅肉
      ,為梅的近成熟果實
      ,經(jīng)煙火熏制而成。烏梅性味酸
      、澀
      、平,歸肝
      、脾
      、肺、大腸經(jīng)
      ,具有斂肺止咳
      、澀腸止瀉、止血
      、生津
      、安蛔的功效,用于久咳不止、久瀉久痢
      、便血尿血
      、崩漏、虛熱煩渴
      、蛔厥腹痛
      、瘡癰胬肉等癥的治療。烏梅與紫菀
      、五味子
      、川貝母配伍,用于肺虛久咳的治療
      ;烏梅與訶子
      、肉豆蔻、川木香配伍
      ,用于久瀉久痢的治療
      ;烏梅與天花粉、麥冬
      、葛根配伍
      ,用于虛熱煩渴的治療;烏梅與干姜
      、細(xì)辛
      、檳榔、使君子配伍
      ,用于蛔厥腹痛的治療

      白梅 “若作和羹,爾唯鹽梅”

      ,《書經(jīng)》中的白梅是一種調(diào)味品
      ;“桃諸梅諸卵鹽”,在《禮記》中
      ,白梅也是不可或缺
      。白梅又名鹽梅、霜梅
      、白霜梅
      ,為梅的未成熟果實,經(jīng)鹽漬而成
      。除了作為調(diào)味品
      ,白梅還是一味中藥。白梅性味酸
      、澀
      、咸
      、平,歸經(jīng)肝
      、腎經(jīng)
      ,具有利咽生津、澀腸止瀉
      、除痰開噤
      、消瘡止血的功效,用于咽喉腫痛
      、煩渴嘔惡
      、久瀉久痢、便血
      、崩漏
      、中風(fēng)驚癇、痰厥口噤
      、梅核氣
      、癰疽腫毒、外傷出血等癥的治療
      。用白梅搗敷或煅存性研末調(diào)敷外用,有止血
      、收斂傷口的作用
      ;將白梅煎湯飲用,用來輔助治療霍亂吐利
      ;白梅與桔梗
      、白芷、防風(fēng)
      、豬牙皂角配伍
      ,用于喉痹的治療。

      梅核仁 1975年

      ,中國考古人員在安陽殷墟商代銅鼎中發(fā)現(xiàn)了梅核
      ,這說明早在3200年前,梅核仁已用于食品和醫(yī)療領(lǐng)域
      。梅核仁性味酸
      、平,具有清暑
      、明目
      、除煩的功效,用于暑熱霍亂
      、煩熱
      、視物不清等癥的治療
      。將梅核仁同絲瓜葉搗爛,用冷水調(diào)灌
      ,用于暑期霍亂的治療
      ;梅核仁熟搗,以淳苦酒和敷之
      ,可用來治療代指(代指即指
      、趾外傷感染或火毒蘊結(jié)而成的指甲兩旁及指甲內(nèi)急性化膿性感染)。

      青梅 1800年前

      ,在征張繡的路上
      ,曹操一招望梅止渴,口干舌燥的士兵頓時滿口生津
      ,津傷口渴之癥頓無
      ,不久,張繡歸附
      ,曹操完勝
      。《日用本草》說:“(青梅)生津液
      ,止焦渴”
      。原來,是青梅幫助曹操取得了勝利
      。許昌城中
      ,曹操和劉備一邊吃著青梅,一邊喝著小酒
      ,一邊品評天下英雄
      ,是為青梅煮酒,千百年來
      ,令多少英雄人物心馳神往
      。《藥性纂要》說:“(青梅)得木氣之全
      ,為肝之果
      ,肝病宜食”,喝酒不傷肝
      ,曹操和劉備想的挺周全

      青梅是梅的未成熟果實,性味酸

      、平
      ,有利咽生津、澀腸止瀉
      、利筋脈的功效
      ,用于咽喉腫痛
      、喉痹、津傷口渴
      、筋骨疼痛等癥的治療
      。青梅配伍木香、木通
      、黃芩
      、紫蘇、砂仁
      、薄荷
      ,可用于痢疾的治療;用青梅酒擦拭患部
      ,有治療風(fēng)濕骨痛
      、坐骨神經(jīng)痛、扭挫傷
      、腰肌勞損
      、腰痛的作用。

      梅花 “絕訝梅花晚

      ,爭來雪里窺”(南梁簡文帝蕭綱《雪里覓梅花》)
      ;“當(dāng)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庾信《梅花》)
      。南北朝時
      ,南朝君臣的注意力,突然從梅的果實轉(zhuǎn)移到梅的花蕾
      ,對這種原本“寂寞開無主”的花朵吟詠不絕?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皯浢废挛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折梅寄江北”,上行下達(dá)
      ,就連南朝的普通百姓
      ,也開始欣賞梅花。隨著隋唐的大一統(tǒng)
      ,南朝君臣投降的同時
      ,也將梅花文化帶至全國。隨后
      ,不僅培育出五顏六色的梅花
      ,梅花也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象征堅韌不拔
      、不屈不撓
      、奮勇當(dāng)先
      、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zhì),受到人們的贊美和愛戴

      梅花除了觀賞

      ,還可入藥。1月花未開時采摘梅花花蕾
      ,及時低溫干燥
      ,便得到中藥梅花,又名白梅花
      、綠萼梅
      、綠梅花。梅花性味苦
      、微甘
      、微酸、涼
      ,歸肝
      、胃、肺經(jīng)
      ,具有疏肝解郁
      、開胃生津、化痰的功效
      ,用于肝胃氣痛
      、胸悶、梅核氣
      、暑熱煩渴
      、食欲不振、妊娠嘔吐
      、瘰疬結(jié)核
      、痘疹等的治療。用梅花泡茶飲用
      ,有治療妊娠嘔吐的作用
      ;用梅花、玫瑰花泡茶飲用
      ,有治療咽部異物感
      、上部食管痙攣的作用。

      梅梗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北宋詩人林逋的這句詩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其中“疏影橫斜”指的就是梅梗
      。梅梗為梅的帶葉枝條
      ,具有理氣安胎之功效
      ,主治婦女小產(chǎn)?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毒V目拾遺》引《道聽集》保產(chǎn)神效方記載:“治婦人三月久慣小產(chǎn)
      ,梅梗三五條,煎濃湯飲之
      ,復(fù)飲龍眼湯
      。”

      梅葉 “浦邊梅葉看凋落

      ,波上雙禽去寂寥
      。”在唐代詩人李紳的 筆下
      ,西湖寂寥
      ,梅葉凋落,烘托出一片離愁別緒
      。7-10月采摘梅葉
      ,曬干或鮮用,就成了中藥梅葉
      。梅葉性味酸
      、平,歸胃
      、大腸經(jīng)
      ,具有清熱解毒、澀腸止痢的功效
      ,用于痢疾
      、崩漏的治療。梅葉120克
      ,水煎對白糖服用
      ,有防治麻疹的作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度杖A子本草》記載:“(梅葉)煎濃湯,治休息痢并霍亂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梅根 “縱之順之,毀其盆

      ,悉埋于地
      ,解其棕縛”,在《病梅館記》中
      ,龔自珍認(rèn)為
      ,梅花的根只有得到大地的滋養(yǎng)
      ,梅花才能健康成長。而古代的文學(xué)家更為苛刻
      ,認(rèn)為只有“移根上苑”才是梅花應(yīng)有的待遇
      。挖去梅樹的側(cè)根,切段曬干或鮮用
      ,就成了中藥梅根
      。梅根性味微苦、平
      ,歸肝
      、膽經(jīng),具有祛風(fēng)
      、活血的功效
      ,用于風(fēng)痹、喉痹
      、休息痢
      、膽囊炎、瘰疬等癥的治療
      。梅根加黃酒搗爛敷患處
      ,有治療牙痛的作用;梅根水煎服
      ,有治療膽囊炎的作用
      ;梅根以水磨服之,有治療喉痹的作用
      ;梅根煎濃湯
      ,有治療休息痢并霍亂的作用。

      蠟梅

      梅花雖好

      ,但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份
      ,所謂“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南方人為之深深自豪
      。廣大北方群眾,豈能忍受這種“有雪無梅俗了人”的生活
      ?于是
      ,北宋時候,大文豪蘇東坡挺身而出
      ,他將北方一種經(jīng)常能夠見到
      ,也在寒冬臘月開放的植物命名為“梅花”,為了區(qū)別南方的真正梅花,蘇東坡稱之為“蠟梅”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疤旃c酥作梅花,此有蠟梅禪老家
      。蜜蜂采花作黃蠟
      ,取蠟為花亦其物?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痹凇断灻芬皇踪涄w景貺》一詩中
      ,蘇軾正式提出來“蠟梅”的概念。

      蘇軾剛剛闡釋定名

      ,蘇門學(xué)士黃庭堅(號山谷道人)立即出來響應(yīng)
      。黃庭堅在《戲詠臘梅》詩自注中寫道:“京洛間有一種花,香氣似梅,亦五出而不能晶明
      ,類女工撚蠟所成,京洛人因謂蠟梅
      。”隨后
      ,王安國
      、楊萬里、晁無咎等大家紛紛寫詩吟詠蠟梅
      ,就連宋徽宗
      ,也頻頻也蠟梅為題材作畫,創(chuàng)作出《蠟梅山禽圖》《梅竹聚禽圖》《臘梅雙禽圖》等名作
      。蠟梅在當(dāng)時地位之尊
      、氣勢之盛,竟有和梅花并駕齊驅(qū)之勢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暗苫ǔ上灒€將蠟染花
      。一經(jīng)坡谷眼
      ,名字壓群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痹S多年后
      ,南宋詩人王十朋用詩記載了蘇東坡和黃庭堅的定名之功。

      蠟梅為蠟梅科蠟梅屬植物

      ,為落葉灌木
      ,高可達(dá)4米,也叫蠟?zāi)?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巖馬桑
      、荷花蠟梅
      、黃金茶
      、大葉蠟梅
      。蠟梅的花蕾和根均可入藥,分別叫作蠟梅花和鐵筷子

      蠟梅花 “枝橫碧玉天然瘦

      ,戀破黃金分外香”,蠟梅花也叫臘梅花
      、蠟花
      、黃梅花、鐵筷子花
      、雪里花
      、巴豆花。蠟梅花性味辛
      、甘
      、微苦、涼
      ,有小毒
      ,歸肺、胃經(jīng)
      ,具有解暑清熱
      、理氣開郁的功效,用于暑熱煩渴
      、頭暈
      、胸悶脘痞、梅核氣
      、咽喉腫痛
      、百日咳
      、小兒麻疹、燙火傷的治療。用蠟梅花泡水喝可治療久咳
      ;用蠟梅花、扁豆花
      、鮮荷葉泡水喝可治療暑熱心煩頭昏

      鐵筷子 為蠟梅科植物蠟梅的根,性味辛

      、溫
      ,具有祛風(fēng)止痛、理氣活血
      、止咳平喘的功效
      ,用于風(fēng)濕痹痛、風(fēng)寒感冒、跌打損傷
      、脘腹疼痛
      、哮喘
      、勞傷咳嗽
      、疔瘡腫毒等癥的治療。鐵筷子配伍石楠藤
      、兔耳風(fēng)泡酒服用
      ,有治療風(fēng)濕痛的作用
      ;鐵筷子配伍柳葉過山、一口血泡酒服用
      ,有治療跌打損傷的作用
      ;鐵筷子須根五分,為末
      ,酒吞服
      ,有治療哮喘的作用。

      梅花和蠟梅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植物

      ,但在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觀念里
      ,都被籠統(tǒng)的稱為“梅花”,賦以高貴的品質(zhì)
      。同時
      ,梅花和蠟梅這兩種植物,均可入藥
      ,具有不同的藥性和功效
      ,千百年來,給人帶來福澤和健康
      。一剪梅花兩樣嬌
      ,十味中藥百病消。梅花和蠟梅這兩種凌雪綻放的植物
      ,在歷史的長河里
      ,在古樸的中藥房中爭奇斗艷,共同演繹出一段千嬌百媚
      、芬芳馥郁的大好春光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譯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詞人與丈夫趙德甫離別之后的別情詞作。原文如下: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 ·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
      ,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譯文

      荷已殘

      ,香已消
      ,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
      ,輕輕地提著絲裙
      ,獨自登上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yuǎn)天
      ,那白云舒卷處
      ,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那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南歸時候
      ,月光皎潔浸人
      ,灑滿西邊的亭樓。
      ,自在地飄零
      ,水,自在地漂流
      。一種離別的相思
      ,你我兩個人,牽動起兩處的閑愁
      。啊
      ,無法排遣的是——這相思,這離愁
      ,剛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
      ,又隱隱地纏繞上了心頭。

      注釋

      (1)紅藕

      ,紅藕花之簡稱
      ,荷花亦稱藕花。此句似倒裝
      ,即下文“蘭舟”的形容語
      。船上蓋亦有枕簟的鋪設(shè)。若釋為一般的室內(nèi)光景
      ,則下文“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即頗覺突兀。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阂鬱iàn
      ,光華如玉的精美竹席。

      (2)“裳”
      ,古音cháng
      ,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3)錦書:前秦蘇惠曾織錦作《璇璣圖詩》
      ,寄其夫竇滔,計八百四十字
      ,縱橫反復(fù)
      ,皆可誦讀,文詞凄婉
      。后人因稱妻寄夫為錦字
      ,或稱錦書;亦泛為書信的美稱。

      (4)雁字:指雁群飛時排成“一”或“人”形
      。相傳雁能傳書
      。雁之關(guān)于書信有兩意思:一是雁足捎書;一是群雁的行列
      ,在空中排成字形
      。這句用第一義,次句改用第二義接

      (5)月滿西樓:意思是鴻雁飛回之時

      ,西樓灑滿了月光。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雁點青天字一行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毕膶毸蓴嗑洌骸把泔w南浦砧初斷,月滿西樓酒半醒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6)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對方
      ,可又不能互相傾訴
      ,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此句即承上“紅藕香殘”“蘭舟”來


      (7)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意思是,眉上愁云剛消
      ,心里又愁了起來
      。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
      ,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作品簡介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此詞作于詞人與丈夫趙德甫離別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

      ,反映出少婦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調(diào),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
      ,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xiàn)方式
      ,給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別情詞作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

      。這首詞在黃升《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
      ,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
      ,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
      。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
      ,以素淡的語言表現(xiàn)出具體可感
      、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上闋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寫荷花凋謝

      、竹席浸涼的秋天,空靈蘊藉
      。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
      ,它不僅點明了蕭疏秋意的時節(jié),而且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
      ,對作者的孤獨閑愁起了襯托作用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是寫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詞人解開綾羅裙
      ,換著便裝,獨自劃著小船去游玩
      。表現(xiàn)出生怕驚動別人
      ,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少婦心情。昔日也許雙雙泛舟
      ,而今獨自擊楫
      ,恩愛情深
      、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歸,怎不教她愁情滿懷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霸浦姓l寄錦書來?”惦念丈夫
      ,望眼欲穿
      ,真是一封“家書抵萬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把阕只貢r
      ,月滿西樓”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現(xiàn)的外在表現(xiàn)
      。作者借助于鴻雁傳書的傳說
      ,畫面清晰,形象鮮明
      ,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
      ,然而在喜悅的背后,蘊藏著相思的淚水

      下闋“花自飄零水自流”

      ,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飄零東流只要我們仔細(xì)玩味
      ,就不難發(fā)覺
      ,李清照既為自己的紅顏易老而感慨,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庇杉杭叭耍ハ嗨寄?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這是有情人的心靈感應(yīng)
      ,相互愛慕,溫存?zhèn)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樣因離別而苦惱著
      。這種獨特的構(gòu)思體現(xiàn)了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二人心心相印、情篤愛深
      ,相思卻又不能相見的無奈思緒流諸筆端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這種相思之情籠罩心頭
      ,無法排遣
      ,蹙著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
      ,其內(nèi)心的綿綿愁苦揮之不去
      ,遣之不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安畔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把真摯的感情由外露轉(zhuǎn)向內(nèi)向
      ,迅疾的情緒變化打破了故作平靜的心態(tài)
      ,把相思之苦表現(xiàn)得極其真實形象,表達(dá)了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
      ,獨守空房的孤獨與寂寞充滿字里行間
      ,感人至深。


      總之

      ,《一剪梅》筆調(diào)清新
      ,風(fēng)格細(xì)膩
      ,給景物以情感
      ,景語即情語,景物體現(xiàn)了她的心情
      ,顯示著她的形象特征
      。詞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耐人尋味。

      創(chuàng)作背景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李清照嫁與趙明誠

      ,婚后伉儷之情甚篤
      。而后其父李格非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連
      ,被迫還鄉(xiāng)
      ,與丈夫時有別離。這不免勾起她的許多思念之情
      ,寫下了多首詞篇
      ,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

      ,號易安居士
      ,北宋齊州濟(jì)南(今山東濟(jì)南章丘區(qū))人
      ,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

      李清照的作品豐富

      ,涉及詩、詞
      、文等類型
      。《宋史·藝文志》里收錄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
      ;明代陳第編寫的《世善堂藏書目錄》里則收錄了《李易安集》十二卷
      。限于歷史流轉(zhuǎn),其詞在各歷史時期
      ,被收錄量不一
      。南宋時期編撰的《樂府雅詞》中,設(shè)有《李易安詞》
      ,共收錄李清照的詞二十三首
      ;在明末毛晉汲古閣刊出的《漱玉詞》中,則僅收錄有李清照的詞十七首
      ;到了晚清
      ,王鵬運四印齋刊本的《漱玉詞》一卷中,收錄有五十首
      ;而在近代
      ,趙萬里的輯本《漱玉詞》一卷中,共收錄了六十首詞(其中有十七首作為附錄)
      ;在現(xiàn)代
      ,由中華書局所編的《李清照集》中,共收錄詞七十八首(其中存疑三十五首)
      、詩十五首
      、文三篇,此外
      ,還有《打馬圖經(jīng)》暨賦
      、序若干篇。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17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天冷為什么愛牙痛
      每年冬季
      ,尤其是在氣溫驟降的天氣里
      ,到牙科就診的就會明顯增多。是為什么呢
      ?一般來說
      ,引起牙痛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疾病,如齲齒、急性牙髓炎
      、牙周炎
      、急慢性根尖周炎、牙本質(zhì)過敏
      、牙齒隱裂或根折等
      安全使用甲硝唑
      近年來甲硝唑在臨床的應(yīng)用愈來愈廣泛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近20年來,更年期綜合征幾乎成了醫(yī)學(xué)上一個時髦的診斷
      。不少45~55歲的中年婦女
      ,因心慌、失眠多夢
      、潮熱
      雜談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