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雜談

    伏氣溫熱派

    佚名 2023-11-11 05:26:20

    伏氣溫熱派

    清代后期,以葉天士《溫熱論》為代表的溫病學說巳得到普及

    ,同時
    ,也在實踐中暴露出存在的不足
    。針對《溫熱論》詳于新感而略于伏氣的問題
    ,晚清蘇南名醫(yī)柳寶詒提出了以伏溫證治為主要內(nèi)容的溫熱學說
    ,成為溫熱派的別派
    ,我們稱之為伏氣溫熱派

    柳寶詒

    柳寶詒(1842-1901),字谷孫

    ,號冠群
    ,又號惜余主人,江蘇江陰周莊人
    。清同治四年(1865)考中第一名秀才
    ,以優(yōu)貢入京,因見消廷腐敗
    ,無意于仕途
    ,遂拂然歸里研究醫(yī)道,不久便名聞遐邇
    ,家鄉(xiāng)方圓數(shù)十里
    ,皆呼“冠先生”而不名其姓,在江陰
    、無錫
    、常熟、蘇州一帶極負盛譽
    。著有《柳選四家醫(yī)案》《溫熱逄源》等
    。《溫熱逢源》是柳氏全面聞述其溫病學說的重要著作
    ,全書三卷
    ,上卷引錄《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傷寒論》中有關伏溫的論述,并博引諸家學說以資疏解。中卷逐條辨正吳又可
    、周禹載
    、蔣問齋諸家的有關伏邪的論述,以分別溫疫與伏邪
    。下卷則為柳氏對于伏溫證治的經(jīng)驗與認識
    。此書寫成后未即刻印,原稿被時醫(yī)爭相傳抄
    ,后浙江裘吉生將此書編入《三三醫(yī)書》
    ,初刻于1923年。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26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安全使用甲硝唑
    近年來甲硝唑在臨床的應用愈來愈廣泛
    ,不僅用于滴蟲病和阿米巴病的治療,還進一步用于慢性胃炎
    、潰瘍病的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
    基因檢測結(jié)果可能影響乳腺癌患者對手術方案的選擇
    《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報道,最近
    ,美國的研究人員提出
    ,新近確診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若其基因檢測結(jié)果提示存在BRCA1或BRCA2突變的話
    小兒腎炎
    疾病概述小兒腎炎一般指腎小球腎炎,是一種雙側(cè)腎臟的彌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