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 河南中醫(yī)學院
甘草的別稱較多
甘草藥膳
1.甘草蜜棗湯:蜜棗10枚
,生甘草6克。將蜜棗此湯補中益氣、潤肺止咳
2.綠豆甘草湯:綠豆100克
養(yǎng)生經(jīng)驗方
1.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生甘草10克,大棗10枚(擘,去核)
,小麥50克。將上3味放入鍋內(nèi),加水煮至小麥開花,去大棗即可食用此湯益氣養(yǎng)血
2.甘桔湯(《傷寒論》):生甘草10克,桔梗15克
,加沙糖少許,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濾汁。再加水煎煮,濾汁。將兩次藥汁混合,頻頻飲用。此湯清熱解毒
3.炙甘草湯(《傷寒論》):炙甘草、生地各15克,黨參
從中醫(yī)角度來看
說到中國人的 健康 情況
中醫(yī)認為“心主神明”,人體的一切思維活動均需要由心來掌控
在五行中
隨著現(xiàn)代 社會 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
很多人習慣通過自身癥狀和舌脈表現(xiàn)來判斷自己是否脾虛。
而對于沒有受過醫(yī)學專業(yè)訓練的人來說
因此
足三里是我們常用的一個健脾要穴
在這里摸到有凹陷
,就可能預示脾虛。如果還伴有腹脹腹痛
、大便不成型中醫(yī)中有四位君子
這四位君子分別是:黨參
、茯苓、白術(shù)、甘草。沒錯
,正是這中藥材中的四位君子,天地間的物華天寶,相互配伍組成了鼎鼎有名的四君子湯。稍微懂點中醫(yī)的都知道四君子湯
,這個風度翩翩的方子,堪稱千古第一補氣方。四君子湯是補氣健脾方的鼻祖
,后世成千上萬個補氣健脾的方子無一不是在它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四君子湯猶如厚德載物的君子
,歷經(jīng)千年而不衰,默默守護中國人的脾胃數(shù)千年。四君子湯的配伍非常精妙
,堪比排兵布陣,主副相配非常講究。其中
,黨參就好比陣營中的主帥,主帥出馬,令敵人聞風喪膽。所以主帥黨參藥力是最大的,補氣的作用最強,能夠提振脾胃陽氣,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白術(shù)也是健脾的高手,來做副將正合適。白術(shù)不僅能夠健脾
一個軍隊中除了要有主帥和副將以外,也需要有輔佐的將士
最后一個味藥為甘草
以上四味藥配合得簡直是天衣無縫 1 2 3 4 5 6、四肢乏力 7、下肢是容易水腫的 8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二卷》引甄權(quán)語:“諸藥中甘草為君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8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松子仁食療法
下一篇:
長壽功法:助療食道癌
甘草雖解百毒
至今醫(yī)界多有“甘草調(diào)和諸藥”、“甘草和百藥”的說法。故而不少人多習慣在中藥處方中加入甘草。任何藥物都有其適應證
一
甘草,別名蜜甘
為何甘草能調(diào)和諸藥呢
現(xiàn)代應用甘草配伍
二、酸甘化陰法的四點應用
1
酸甘化陰柔肝法
用于各種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各種因肝陰虛而致的各種內(nèi)科、婦科病變。常用甘草、白芍
2
酸甘化陰止痛法
用于各種頭痛、身痛、腹痛、女子痛經(jīng)等屬于陰虛筋脈失養(yǎng)者。常用方為白芍甘草湯。
3
酸甘化陰安神法
多用于心腎陰虛而致的心煩,心悸,少寐,頭痛頭暈,雙目干澀,手足心熱。舌紅苔薄白,脈細或細弦。常以酸棗仁湯治療
4
酸甘化陰平子時發(fā)病法
以酸棗仁、甘草兩藥配伍,治療夜半子時發(fā)病的脅腹痛、抽搐、哭泣、潮熱、心胸痞滿、泄瀉、牙痛、心悸、失寐、腦鳴等。
三
1
2、 藥物配伍得當
3
4、 寒濕壅滯中焦而胃脘脹滿者不宜用
5、 熱證實證需清熱時要用生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