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雜談

    治療婦科病,要學(xué)會用這幾種中成藥

    荊十三 2024-02-05 19:28:53

    前言:中成藥具有簡

    、便、廉
    、驗的效果
    。單用或配合其他中成藥使用,都能收到較為滿意的療效
    。下列這些是婦科常用的中成藥
    ,各位書友可以學(xué)習(xí)、選用

    微信圖片_20240120113720.png


    婦科疾病用藥

    主編/史欣德

    1.大黃?蟲丸(膠囊)

    【藥品性質(zhì)】處方藥

    【方劑組成】熟大黃、炒土鱉蟲

    、制水蛭、炒虻蟲(去翅足)
    、炒蠐螬、煅干漆、桃仁
    、炒苦杏仁
    、黃芩
    、地黃
    白芍、甘草

    【劑型用量】

    水蜜丸:每次1袋(每袋重3g)

    ,日1~2次
    ,溫開水送服

    膠囊劑:每次4粒(每粒重0.4g),日2次

    ,溫開水送服。

    【適應(yīng)人群】成年人

    ,女性居多。

    【用藥指征】

    形貌:面目黯黑

    ,皮膚干而粗糙(肌膚甲錯)
    ,消瘦

    癥狀:

    ①腹部腫塊

    ,腹?jié)M

    ②經(jīng)閉不行

    ③潮熱

    ,不能飲食

    ④大便干結(jié)如粒

    舌象:舌體偏瘦

    ,苔薄

    脈象:脈沉澀

    【適用病癥】

    婦科疾病:子宮肌瘤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繼發(fā)性閉經(jīng)
    、繼發(fā)性不孕癥
    、盆腔包塊

    內(nèi)科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簠捠嘲Y

    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
    、肝或腹腔惡性腫瘤。

    皮膚科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狐S褐斑。

    【巧用活用】

    ①小腹冷痛

    ,脹氣,熱敷緩解者
    ,可配艾附暖宮丸同用

    ②手足冷

    ,失眠
    ,出汗異常
    ,胸悶
    ,可配血府逐瘀顆粒同用

    【注意事項】

    ①閉經(jīng)而面色蒼白無華

    ,食欲差,乏力
    ,大便稀溏者不宜用。

    ②月經(jīng)量多

    ,或淋漓不止,或崩漏者慎用

    ③孕婦禁用

    【類方鑒別】

    大黃?蟲丸——桂枝茯苓丸

    相同癥狀:

    子宮肌瘤

    、閉經(jīng)

    不同癥狀:

    大黃?蟲丸:面目黯黑

    、肌膚甲錯、不能飲食

    桂枝茯苓丸:盆腔有積液

    ,或腸道充血水腫

    【醫(yī)案舉隅】

    1.閉經(jīng)(劉渡舟醫(yī)案

    王某

    ,女
    ,28歲
    ,未婚
    。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閉經(jīng)三個月

    ,肌肉注射黃體酮無效
    。患者常感周身乏力
    ,心煩,性情急躁
    ,少腹拘急,大便干結(jié)不爽
    ,小便赤黃
    ,口唇干燥
    ,不時舐潤
    。望其兩目黯青
    ,面色不榮
    ,皮膚干燥角化,舌色紅絳
    ,無苔
    ,中有裂紋
    ,脈沉
    。劉老辨為血熱相搏,日久變成干血內(nèi)結(jié)
    。治當(dāng)瀉熱逐瘀,囑病人購服同仁堂產(chǎn)的大黃?蟲丸180g
    ,每次服6g
    ,日服3次。

    二診:服藥不久

    ,月經(jīng)來潮
    ,周期五天
    ,經(jīng)量中等
    ,顏色黯紅
    ,其他諸癥亦隨之減輕
    。視其舌色仍然紅絳
    ,脈沉而略澀。此乃干血尚未盡化
    ,瘀熱猶存之象。令其仍服大黃?蟲丸
    。觀其諸癥皆愈,又疏圣愈湯一方(黨參
    、黃芪
    、生地
    、川芎
    、白芍
    、當(dāng)歸)3劑
    ,以善其后
    。(《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

    2.黃褐斑(李海英等報道)

    觀察大黃?蟲丸對氣滯血瘀型黃褐斑患者的臨床療效

    。方法:將符合標(biāo)準(zhǔn)的60例患者隨機(jī)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口服大黃?蟲丸
    ,對照組30例口服維生素C片及維生素E膠囊,治療2個月后比較兩組的療效
    。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36.7%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
    。(《中外醫(yī)學(xué)研究》2015年第18期)

    3.上臂靜脈血栓(張敏醫(yī)案)

    趙某,男

    ,63歲
    。2012年3月初診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颊咭蛴沂帜粗副鶝?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色紫黯
    ,手臂輕度水腫1月余前來就診
    。1月前
    ,正值春節(jié)前夕,患者自覺右側(cè)手臂麻木不適
    ,未予重視,春節(jié)過后
    ,就診于當(dāng)?shù)乜h人民醫(yī)院,按“頸椎病”進(jìn)行治療
    ,但無效
    。逐漸出現(xiàn)右側(cè)拇指冰涼
    ,色紫呈缺血狀
    ,手臂輕度水腫,遂轉(zhuǎn)診于省醫(yī)學(xué)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確診為“上臂靜脈血栓”
    。因已錯過溶栓時機(jī),醫(yī)院建議手術(shù)治療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颊邞峙率中g(shù)
    ,遂求助于中醫(yī)

    筆者觀其面色黧黑

    ,形體消瘦,皮膚干燥粗糙
    ,納食一般
    ,平素嗜酒,睡眠差
    ,早醒,夜間燥熱盜汗
    ,大便溏。診其脈象細(xì)澀
    ,舌淡黯
    。想起《金匱要略》一條文:“五勞虛極羸瘦,腹?jié)M不能飲食
    ,食傷、憂傷
    、飲傷
    、房室傷
    、饑傷
    、勞傷
    、經(jīng)絡(luò)營衛(wèi)氣傷
    ,內(nèi)有干血,肌膚甲錯
    ,兩目暗黑。緩中補(bǔ)虛
    ,大黃?蟲丸主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被颊呙嫔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肌膚干燥粗糙實為肌膚甲錯之表現(xiàn)
    。遂囑其堅持服用大黃?蟲丸
    ,每次1粒
    ,日2次
    。服至半月余后告知大拇指已轉(zhuǎn)暖,紫色漸退
    ,右臂腫消
    。囑其繼續(xù)服用至完全恢復(fù)
    。3月后回訪右手皮溫
    、膚色已完全正常。

    附:

    【方劑來源】《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五勞虛極羸瘦

    ,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
    、憂傷、飲傷
    、房室傷
    、饑傷
    、勞傷
    、經(jīng)絡(luò)營衛(wèi)氣傷
    ,內(nèi)有干血
    ,肌膚甲錯
    ,兩目黯黑
    ,緩中補(bǔ)虛,大黃?蟲丸主之
    。大黃?蟲丸方: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
    ,甘草三兩,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藥四兩
    ,干地黃十兩
    ,干漆一兩
    ,虻蟲一升
    ,水蛭百枚,蠐螬一升
    ,?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
    ,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
    ,日三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作用原理】活血破瘀

    ,通經(jīng)消癥是本方的主要作用
    。方中主藥大黃
    、?蟲能破血逐瘀
    ,水蛭
    、虻蟲
    、蠐螬、干漆
    、桃仁均為活血化瘀、軟堅散結(jié)藥
    ;地黃
    、白芍既能養(yǎng)血潤燥
    ,又能活血
    ;杏仁潤下,與大黃配合冀瘀血從下而消
    ;黃芩清解瘀熱,甘草益氣護(hù)中
    ,兼調(diào)和諸藥。

    少腹逐瘀顆粒

    【藥品性質(zhì)】處方藥

    【方劑組成】當(dāng)歸

    、蒲黃、醋制五靈脂
    、赤芍
    、鹽制小茴香、醋制延胡索
    、炒沒藥
    、川芎
    、肉桂
    、炮姜

    【劑型用量】

    顆粒劑:每次1袋(每袋重1.6g)

    ,日2~3次,開水沖化
    ,待溫服。

    【適應(yīng)人群】成年女性

    【用藥指征】

    形貌:體壯,面色黯

    ,唇色紫

    癥狀:

    ①少腹積塊疼痛

    ,或不痛
    ,或痛而無積塊,或少腹脹滿

    ②婦人行經(jīng)腰酸,少腹脹

    ,或小腹冷痛;

    ③月經(jīng)不調(diào)

    ,一月數(shù)行或數(shù)月一行

    ④月經(jīng)色或紫

    ,或黑
    ,或有血塊,或白帶夾血

    ⑤崩漏

    ,月經(jīng)淋漓不止;

    ⑥無故流產(chǎn),甚則反復(fù)發(fā)生

    ⑦產(chǎn)后惡露不止

    ,色黑,小腹隱痛

    舌象:舌紫黯,或有瘀斑

    ,苔薄白

    脈象:沉弦

    【適用病癥】

    婦科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涸陆?jīng)不調(diào)
    、原發(fā)性痛經(jīng)
    、功能性子宮出血、習(xí)慣性流產(chǎn)
    、產(chǎn)后腹痛、藥流后子宮出血
    、慢性盆腔炎

    【注意事項】

    ①月經(jīng)量多

    ,色淡
    ,伴乏力甚,心悸氣短,汗多
    ,面色蒼白
    ,舌淡紅
    ,脈細(xì)弱者不宜服

    ②痛經(jīng),出血量大

    ,血色深紅黏稠,心煩失眠
    ,口干,小便黃赤,大便干結(jié)者不宜服

    ③產(chǎn)后腹痛不止,出血量多

    ,用藥1天后癥狀不緩解者當(dāng)去醫(yī)院就診
    ,排除胚胎或胎盤組織殘留

    ④孕婦忌服

    【醫(yī)案舉隅】

    1.寒凝血瘀型痛經(jīng)(馬新方等報道)

    觀察方法:將87例寒凝血瘀型痛經(jīng)患者隨機(jī)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運(yùn)用少腹逐瘀顆粒治療

    ,對照組40例用布洛芬治療,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經(jīng)周期
    。結(jié)果:治療組臨床治愈17例,顯效14例
    ,有效5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90%
    ;對照組臨床治愈10例
    ,顯效10例
    ,有效5例,無效5例
    ,總有效為82.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年第22期)

    2.藥物流產(chǎn)后陰道出血(師雪蓮等報道)

    觀察方法:將該院婦產(chǎn)科門診240例藥物流產(chǎn)后陰道出血不止,辨證屬寒凝血瘀證的患者隨機(jī)分為三組:單純藥物流產(chǎn)組縮宮素組

    、少腹逐瘀顆粒組每組80例
    。對比分析各組完全流產(chǎn)率以及藥流后陰道出血量
    、出血時間
    、轉(zhuǎn)經(jīng)時間
    。結(jié)果完全流產(chǎn)率3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藥流后陰道出量
    、出血時間
    、轉(zhuǎn)經(jīng)時間少腹逐瘀顆粒組較其他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認(rèn)為少腹逐瘀顆粒用于寒凝血瘀型藥流后出血安全、有效
    ,不良反應(yīng)小
    ,臨床療效顯著。(《光明中醫(yī)》2014年第1期)

    3.盆腔炎性包塊(代翠婷等報道)

    觀察方法:回顧性分析收治的60例盆腔炎癥包塊患者

    ,于非經(jīng)期口服少腹逐瘀顆粒聯(lián)合直腸放置野菊花栓
    ,連用半月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隨訪觀察炎癥包塊縮小情況
    。結(jié)果:痊愈23例(38.3%)
    ,好轉(zhuǎn)34例(56.7%),無效3例(5.0%)(后改為手術(shù)治療)
    ,總有效率為57例(95.0%)
    。認(rèn)為:少腹逐瘀顆粒聯(lián)合野菊花栓治療盆腔炎性包塊療效顯著,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臨床推廣
    。(《航空航天醫(yī)學(xué)雜志》2012年第7期)

    附:

    【方劑來源】本方出自清代王清任的《醫(yī)林改錯》

    。原方曰:“此方治少腹積塊疼痛
    ,或有積塊不疼痛,或疼痛而無積塊
    ,或少腹脹滿,或經(jīng)血見時
    ,先腰酸少腹脹,或經(jīng)血一月見三五次
    ,接連不斷
    ,斷而又來
    ,其色或紫,或黑
    ,或塊,或崩漏兼少腹疼痛
    ,或粉紅兼白帶
    ,皆能治之,效不可盡述
    。更出奇者
    ,此方種子如神
    ,每經(jīng)初見之日吃起
    ,一連吃五付,不過四月必成胎
    。…此方更有險而不險之妙
    。孕婦體壯氣足,飲食不減
    ,并無傷損
    ,三個月前后
    ,無故小產(chǎn)
    ,常有連傷數(shù)胎者,醫(yī)書頗多
    ,仍然議論滋陰養(yǎng)血,健脾養(yǎng)胃
    ,安胎保胎
    ,效方甚少。不知子宮內(nèi)
    ,先有瘀血占其地
    ,胎至三月再長,其內(nèi)無容身之地
    ,胎病靠擠
    ,血不能入胎胞
    ,從傍流而下
    ,故先見血
    。血既不入胎胞
    ,胎無血養(yǎng),故小產(chǎn)
    。如曾經(jīng)三月前后小產(chǎn)
    ,或連傷三五胎
    ,今又懷胎
    ,至兩個月前后
    ,將此方服三五付
    ,或七八付
    ,將子宮內(nèi)瘀血化凈,小兒身長有容身之地
    ,斷不致再小產(chǎn)。若已經(jīng)小產(chǎn)
    ,將此方服三五付,以后成胎
    ,可保無事
    。此方去疾
    、種子
    、安胎
    ,盡善盡美
    ,真良善方也。少腹逐瘀湯:小茴香七粒(炒)
    ,干姜二分(炒),元胡一錢
    ,沒藥二錢,當(dāng)歸三錢
    ,川芎二錢
    ,官桂一錢
    ,赤芍二錢
    ,蒲黃三錢(生),五靈脂二錢(炒)
    ,水煎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作用原理】本方主要治療瘀血結(jié)于下焦少腹的病證。方中小茴香

    、肉桂
    、干姜味辛而性溫?zé)幔脺貏t行
    ,故能溫通下焦血脈
    ,理氣活血,止痛消塊
    ;當(dāng)歸
    、赤芍養(yǎng)血活血止痛;蒲黃
    、五靈脂
    、川芎、元胡
    、沒藥均為活血理氣藥
    ,使氣行則血行,氣血暢行則痛止
    ,蒲黃同時又是一味止血劑
    ,能治療瘀血引起的各種出血

    烏雞白鳳丸

    【藥品性質(zhì)】非處方藥

    【方劑組成】烏雞(去毛爪腸)

    、鹿角膠
    、制鱉甲、煅牡蠣
    、桑螵蛸
    、人參
    、黃芪
    、當(dāng)歸
    、白芍
    、醋制香附、天冬
    、甘草、地黃
    、熟地黃
    、川芎、銀柴胡
    、丹參
    、山藥
    、炒芡實
    、鹿角霜

    【劑型用量】

    大蜜丸:每次1丸(每丸重9g)

    ,日2次,溫開水送服

    小蜜丸:每次1袋(每袋重6g/9g),日2次

    ,溫開水送服。

    【適應(yīng)人群】少年或成年女性

    【用藥指征】

    形貌:面色少華

    ,體型偏瘦
    ,精神不足

    癥狀:

    ①月經(jīng)先期量多,或后期量少

    ,或淋漓不止,經(jīng)色淡紅或清稀
    ,經(jīng)期或經(jīng)后腹痛

    ②頭暈

    ,氣短
    ,乏力
    ,自汗出

    ③潮熱,盜汗

    ,口渴,心煩,失眠

    ④勞累則腰酸腿痛,帶下淋漓不止

    ⑤乳房發(fā)育不良

    ⑥大便干結(jié)或大便稀溏

    舌象:舌嫩偏紅,苔薄或少

    脈象:細(xì)短弱

    ,或細(xì)數(shù)

    【適用病癥】

    婦科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涸陆?jīng)不調(diào)(月經(jīng)先期量多

    、月經(jīng)前后無定期
    、月經(jīng)過多)
    ,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癥
    、藥流或產(chǎn)后出血不止),帶下癥(慢性盆腔炎
    、慢性陰道炎),更年期綜合征

    內(nèi)科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涸偕系K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老年習(xí)慣性便秘。

    【巧用活用】

    ①更年期潮熱:汗多

    ,心慌氣短
    ,口渴明顯,可配生脈飲同用

    ②帶下:色黃量多,小便黃

    ,與知柏地黃丸同服

    ③老年習(xí)慣性便秘:大便干結(jié)如粒,小便頻多

    ,可配麻仁潤腸丸同用。

    ④失眠癥:經(jīng)前心煩

    ,乳脹
    ,小腹痛
    ,心煩失眠早醒
    ,可與加味逍遙丸同用。

    【注意事項】

    ①經(jīng)前失眠

    ,煩躁易怒,乳房脹痛
    ,脈弦有力者不宜服。

    ②經(jīng)前腹痛甚

    ,經(jīng)色紫黯濃稠
    ,有大血塊
    ,尺脈有力者慎用

    ③崩漏不止,心煩易怒

    ,失眠
    ,小便黃,大便干結(jié)
    ,舌堅老,脈有力者不宜服

    ④帶下色黃腥臭,陰癢

    ,小便黃赤者不宜服

    【類方鑒別】

    烏雞白鳳丸——艾附暖宮丸

    相同癥狀:

    體質(zhì)偏虛女性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

    不同癥狀:

    烏雞白鳳丸:月經(jīng)量多色鮮

    ,潮熱盜汗
    ,帶下量多,舌色偏紅

    艾附暖宮丸:經(jīng)前腹痛

    ,月經(jīng)量少色黯
    ,平時小腹冷痛,舌色偏淡

    【醫(yī)案舉隅】

    月經(jīng)不調(diào)(史欣德醫(yī)案)

    某女

    ,15歲。13歲月經(jīng)初潮后先后不定期
    ,短則20天左右,長則5個月一行
    ,月經(jīng)量多
    ,色鮮紅
    ,血塊不多,腹不痛
    ,行經(jīng)時間長至10天左右。體型瘦小
    ,乳房不豐滿
    ,面黃少華,睡眠不實
    ,食量偏小,喜歡甜食
    ,小便偏黃
    ,大便2~3天一行,質(zhì)偏干
    。舌嫩紅
    ,苔薄少,脈細(xì)弱
    。囑用:烏雞白鳳丸大蜜丸
    ,每次1丸,日1次
    ,早飯后溫水送服。遇感冒等新病停服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颊邎猿址?個月后,月經(jīng)時間
    、量
    、色完全恢復(fù)正常

    附:

    【方劑來源】本方出自《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原方組成:人參(去蘆)、鹿角膠
    、生白芍各八斤,當(dāng)歸九斤
    ,生牡蠣三斤
    ,甘草二斤,生黃芪二斤
    ,鱉甲(醋制)四斤,丹參
    、香附(醋制)各八斤
    ,天冬四斤
    ,桑螵蛸三斤
    ,烏雞三十二只(去凈毛、腸子
    、爪尖,凈重不得低于四十二斤)

    上藥用紹興酒八十四斤裝罐內(nèi)(或不生銹的桶亦可),將罐口封固

    ,隔水蒸煮
    ,至酒盡為度;再將以下鹿角霜三斤
    ,熟地十六斤
    ,生地十六斤,川芎四斤
    ,銀柴胡一斤十兩,芡實(麩炒)四斤
    ,生山藥八斤
    ,軋成粗末,再和所蒸的藥料共和一起
    ,攪勻曬干,共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
    ,三錢五分重
    ,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每服一丸,白開水送下
    。”主治:“婦女血虛
    ,月經(jīng)不調(diào)
    ,經(jīng)期腹痛
    ,白帶淋漓
    ,腰腿疼痛
    ,肢體浮腫,產(chǎn)后身體衰弱
    ,出虛汗發(fā)燒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作用原理】方中烏雞

    、制鱉甲
    、鹿角膠
    、鹿角霜為血肉有情之品,大補(bǔ)陰血
    ,滋養(yǎng)肝腎;人參
    、黃芪
    、山藥益氣健脾
    ,固澀精血
    ;熟地、當(dāng)歸
    、白芍
    、川芎
    、丹參養(yǎng)血活血
    ;生地、天冬
    、銀柴胡滋陰涼血,清退虛熱
    ;煅牡蠣
    、桑螵蛸
    、芡實收斂固澀
    ,止崩止帶;香附疏肝理氣
    ,調(diào)經(jīng)止痛
    ;甘草補(bǔ)氣調(diào)和諸藥。本方大補(bǔ)氣血津液
    ,偏于補(bǔ)陰
    ,兼清虛熱,藥性略偏涼

    艾附暖宮丸

    【藥品性質(zhì)】非處方藥。

    【方劑組成】艾葉炭

    、醋炙香附、制吳茱萸
    、肉桂
    、當(dāng)歸
    、川芎
    、酒炒白芍、地黃
    、蜜炙黃芪、續(xù)斷

    【劑型用量】

    小蜜丸:每次1袋(每袋重6g)

    ,日2~3次,溫開水送服

    大蜜丸:每次1丸(每丸重9g)

    ,日2~3次
    ,嚼碎后溫開水送服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具m應(yīng)人群】女性
    ,體質(zhì)偏虛、偏寒者

    【用藥指征】

    形貌:面色黯而無光澤

    ,體型偏瘦。

    癥狀:

    ①月經(jīng)后期

    ,量少色黯,有血塊

    ②痛經(jīng)

    ,小腹冷痛
    ,熱敷則緩

    ③久行久站則腰膝酸痛

    ④帶下色白量多

    ⑤神疲倦怠乏力,食欲差;

    ⑥婚后日久不孕

    舌象:舌淡黯

    ,苔薄

    脈象:沉細(xì)弦

    【適用病癥】

    婦科疾病:月經(jīng)不調(diào)

    、痛經(jīng)、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
    、慢性陰道炎
    、帶下癥、不孕癥等

    【巧用活用】

    ①合并卵巢囊腫

    ,月經(jīng)痛甚
    ,血塊大
    ,色紫黯者
    ,可配桂枝茯苓丸同用

    ②子宮內(nèi)膜增厚明顯,月經(jīng)量多色紫黯

    ,經(jīng)行痛甚者
    ,配大黃?蟲丸同用。

    【注意事項】

    ①子宮有熱

    ,小便色黃赤,心煩失眠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
    、痛經(jīng)、帶下色黃者不宜

    ②氣郁血瘀

    ,胸悶肩緊
    、經(jīng)前乳脹
    、煩躁易怒、大便干結(jié)的月經(jīng)后期
    、痛經(jīng)不宜。

    ③帶下量多色黃氣穢者不宜

    ④有感冒

    、腹瀉等新病時停服

    ⑤忌食生冷

    ⑥注意保暖,尤其下肢

    【類方鑒別】

    艾附暖宮丸——烏雞白鳳丸

    相同癥狀:

    體質(zhì)偏虛女性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

    不同癥狀:

    艾附暖宮丸:經(jīng)前腹痛

    ,月經(jīng)量少色黯,平時小腹冷痛
    ,舌色偏紅烏雞白鳳丸:月經(jīng)量多色鮮
    ,潮熱盜汗
    ,帶下量多,舌色偏淡

    【醫(yī)案舉隅】

    1.胚胎停育(李楠醫(yī)案)

    王某

    ,女
    ,25歲
    。結(jié)婚5年,懷孕2次
    ,皆于3個月內(nèi)停育,夫妻二人赴西醫(yī)院檢查
    ,皆未發(fā)現(xiàn)問題
    ,轉(zhuǎn)求中醫(yī)治療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颊咂剿卦陆?jīng)后期
    ,量少色黯
    ,小腹冷痛,四肢不溫
    。因兩次懷孕均十分困難,且發(fā)生胚胎停育
    ,導(dǎo)致情緒不安
    ,精神緊張
    。先予四逆散服用1周
    ,后轉(zhuǎn)服艾附暖宮丸
    ,期間注意避孕
    。2個月后月經(jīng)周期逐漸趨于正常,經(jīng)量漸增
    ,小腹冷痛明顯減輕
    ,手足轉(zhuǎn)溫
    。讓其繼續(xù)服藥
    ,可不再避孕
    。2個月后來電告知發(fā)現(xiàn)懷孕
    ,囑其停藥
    ,放松精神
    ,安心養(yǎng)胎
    。后產(chǎn)一女
    ,出生時體重7斤2兩,現(xiàn)(2016年初)已滿周歲

    2.痛經(jīng)(郝林蓮醫(yī)案)

    林某,女

    ,30歲
    ,2000年3月12日初診
    。經(jīng)期小腹作痛10余年
    ,喜熱喜按,腰酸如折
    ,經(jīng)色淡紫,量少
    ,平時肢冷
    。本次月經(jīng)來潮后疼痛劇烈
    ,持續(xù)2~3日緩解
    ,伴惡心嘔吐
    ,腹瀉
    ,頭暈,乏力等癥狀
    。嚴(yán)重時面色發(fā)白、出冷汗等
    。婦科檢查未見異常
    ,診斷為痛經(jīng)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诜悸宸移⒎夷撬崞Y狀減輕
    ,但每次月經(jīng)來潮后仍劇烈疼痛
    。舌淡苔少,脈細(xì)
    。辨證屬陽虛內(nèi)寒,治宜溫補(bǔ)下焦
    。囑其每晚臨睡服艾附暖宮丸1丸
    。經(jīng)前2天開始服溫經(jīng)湯
    ,每日1劑
    ,連服5劑
    。如此服用2個月經(jīng)周期后
    ,痛經(jīng)得痊。(《山西中醫(yī)》2009年12月第25卷增刊)

    附:

    【方劑來源】本方出自《仁齋直指方論附補(bǔ)遺·子嗣方論》

    ,原文如下:“艾附暖宮丸,治婦人子宮虛冷
    ,帶下白淫
    ,面色痿黃
    ,四肢酸痛
    ,倦怠無力,飲食減少
    ,經(jīng)脈不調(diào),血無顏色
    ,肚腹時痛,久無子息
    。服藥更宜戒惱怒生冷
    ,累用經(jīng)驗。艾葉(大葉者
    ,去枝梗)三兩,香附(去毛)六兩(俱要合時采者
    ,用醋五升,以瓦罐煮一晝夜,搗爛分餅
    ,慢火焙干),吳茱萸(去枝梗)
    、大川芎(雀胎者)、白芍藥(滿酒炒)
    、黃芪(取黃色
    、白色軟者)各二兩
    ,當(dāng)歸(酒洗)三兩
    ,續(xù)斷(去蘆)一兩五錢,生地黃(生用)一兩(酒洗
    ,焙干)
    ,官桂五錢。上為細(xì)末
    ,上好米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
    ,淡醋湯食遠(yuǎn)送下”

    【作用原理】方中艾葉溫暖子宮

    ;香附疏肝理氣
    ,氣順則血亦順
    ;吳茱萸
    、肉桂溫經(jīng)散寒、通脈止痛
    ;當(dāng)歸、川芎
    、白芍
    、地黃為四物湯之組合
    ,既能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
    ,又能活血祛瘀止痛;黃芪益氣以生血
    ;續(xù)斷補(bǔ)肝腎
    ,強(qiáng)筋骨,調(diào)血
    ,全方益氣養(yǎng)血,暖宮調(diào)經(jīng)
    ,總體偏于溫補(bǔ)

    婦科千金片

    【藥品性質(zhì)】非處方藥。

    黨參

    【方劑組成】千斤拔、金櫻根

    、穿心蓮
    、功勞木
    、單面針
    、當(dāng)歸、雞血藤
    、黨參

    【劑型用量】

    片劑:每次6片(每片重0.32g),日3次

    。溫開水送服

    膠囊劑:每次2粒(每粒重0.4g),日3次

    ,溫開水送服

    均連續(xù)服14天為1個療效。

    【適應(yīng)人群】成年婦女

    ,也可用于成年男性

    【用藥指征】

    形貌:面黯少華,精神不振

    癥狀:①婦人帶下量多

    ,色黃質(zhì)稠如膿,或赤白相雜
    ,臭穢

    ②陰道瘙癢;

    ③小腹部墜脹疼痛

    ,腰骶酸痛

    ④神疲倦怠,口苦咽干

    ,食欲差

    ⑤月經(jīng)量多

    ,或淋漓不盡
    ,或痛經(jīng);

    ⑥病情反復(fù)發(fā)作

    ⑦小便色黃。

    舌象:舌偏紅或黯紅

    ,苔根黃厚膩。

    脈象:細(xì)滑數(shù)

    【適用病癥】

    婦科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郝耘枨谎住⒆訉m內(nèi)膜炎

    、慢性宮頸炎
    、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

    男科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郝郧傲邢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巧用活用】

    ①小腹痛明顯,月經(jīng)血塊多

    ,大便干結(jié)
    ,舌紫黯,尺脈弦
    ,可配桂枝茯苓丸同用。

    ②帶下伴見經(jīng)前乳脹痛

    ,胸悶脅痛
    ,肩緊
    ,大便或干或溏
    ,可配逍遙丸同用。

    【注意事項】

    ①白帶量多

    ,色清稀
    ,面色蒼白,形體肥胖
    ,舌淡胖,苔白膩者不宜用

    ②中老年婦女帶下赤白相間

    、臭味重
    ,應(yīng)先做婦科檢查
    ,排除其他問題后再服藥。

    ③哺乳期婦女

    、孕婦慎用。

    【醫(yī)案舉隅】

    1.慢性盆腔炎(楊偉君報道)

    觀察方法:3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服用具有清熱除濕
    ,補(bǔ)益氣血作用的婦科千金片
    ,每日3次
    ,每次6片,口服
    ,并設(shè)30例吞服金雞片作對照組,以2周為一療程

    結(jié)果:治療組有效率83.33%

    ,對照組有效率63.33%
    ,P<0.05
    ,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中成藥》2003年第11期)

    2.慢性宮頸炎(鄭怡真等報道)

    觀察方法:選擇1996年9月以來

    ,在我科進(jìn)行多功能光譜治療的慢性宮頸炎患者13例,在外院愛寶療患者1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颊吣挲g27~42歲
    ,已婚已育
    ,其中宮頸重度糜爛2例,中度糜爛5例
    ,輕度糜爛6例
    。治療方法:對上述病例采用多功能光譜治療后,常規(guī)給予口服婦科千金片
    ,每日3次
    ,每次6片,4盒為1療程
    ,于治療后第2個月月經(jīng)干凈后復(fù)診,在服本藥期間
    ,未加服其他藥物

    結(jié)果:治療后第2個月復(fù)查:患者訴陰道排液約2周左右

    ,比以往未加服婦科千金片的患者排液時間有明顯縮短
    ,其中13例采用多功能光譜治療的患者,未訴腹痛及術(shù)后不適(1例采用愛寶療的患者除外)
    。盆檢:陰道分泌物不多
    ,宮頸糜爛表面消失者9例
    ,且表面光滑;5例宮頸重度糜爛的患者表現(xiàn)為宮頸糜爛面基本消失
    ,但表面欠光滑或仍有輕度糜爛,陰道有少量淡黃色分泌物(《福建中醫(yī)藥》1997年第4期)

    附:

    【方劑來源】現(xiàn)代經(jīng)驗方

    【作用原理】此方由兩類藥組成,一類為清熱類

    ,即金櫻根
    、千斤拔、功勞木
    、穿心蓮、兩面針
    ,其中金櫻根能清熱化濕止帶
    ,千斤拔
    、穿心蓮清熱利濕解毒
    ,功勞木清熱涼血,單面針活血散瘀
    、理氣止痛
    ;一類為補(bǔ)益藥,即補(bǔ)氣健脾的黨參
    ,養(yǎng)血活血止痛的當(dāng)歸、雞血藤
    。全方既能清利下焦?jié)駸狃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又能扶正托邪
    ,比較適合久治不愈的慢性炎癥

    坤寶丸

    【藥品性質(zhì)】非處方藥。

    【方劑組成】酒炙女貞子

    、覆盆子、菟絲子
    、枸杞子
    、炙何首烏
    、龜甲
    、地骨皮、南沙參
    、麥冬、炒酸棗仁
    、地黃
    、白芍
    、赤芍
    、當(dāng)歸、雞血藤
    、珍珠母、石斛
    、菊花
    、墨旱蓮
    、桑葉
    、白薇、知母
    、黃芩

    【劑型用量】

    水蜜丸:每次50粒(每100粒重10g),日2次

    ,溫開水送服。

    【適應(yīng)人群】中老年女性

    【用藥指征】

    形貌:形體偏瘦

    ,面黯少華或潮紅

    癥狀:

    ①圍絕經(jīng)期月經(jīng)紊亂

    ,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

    ②陣發(fā)性潮熱汗出,心煩易怒

    ,入睡難或早醒

    ③頭暈耳鳴

    ,頭發(fā)早白
    ,視物模糊,目紅多眵
    ,健忘

    ④咽干

    ,口渴欲飲;

    ⑤腰膝酸軟

    ,關(guān)節(jié)疼痛;

    ⑥小便偏黃

    ,大便偏干

    舌象:舌紅

    ,少苔

    脈象:細(xì)而數(shù)

    【適用病癥】

    婦科疾病:更年期綜合征

    【巧用活用】

    ①更年期潮熱,早醒

    ,胸悶
    ,乳脹者,可與加味逍遙丸同用

    ②更年期腰酸

    ,不能久站
    ,下肢浮腫明顯者
    ,可與六味地黃丸同用。

    【注意事項】

    ①惡寒怕冷

    ,關(guān)節(jié)疼痛,大便稀溏
    ,面浮肢腫者不宜服用

    ②汗多怕風(fēng)

    ,氣短乏力者不宜用

    ③月經(jīng)量多色鮮,小便黃赤

    ,白帶色黃,陰癢
    ,脈弦有力者不宜服

    ④服藥期間感冒者當(dāng)暫時停用。

    附:

    【方劑來源】本方為明代吳旻所輯《扶壽精方》中女貞丹(又名:二至丸)基礎(chǔ)上加味而成

    。二至丸原方組成用法:“冬青子去梗葉
    ,酒浸一晝夜,粗布袋擦去皮
    ,曬干為末。待旱蓮草出時
    ,采數(shù)擔(dān)搗汁熬濃
    ,與前末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夜酒送下一百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惫πВ骸盀醢l(fā)
    ,健腰膝,強(qiáng)陰不足
    。”

    【作用原理】此方主要治療中老年女性肝腎陰虧

    、虛火亢盛所致的病證
    。方中女貞子味甘性平,色青黑
    ,隆冬不凋,聚少陰之精
    ,益肝補(bǔ)腎
    ;旱蓮草味甘性寒,汁黑入腎補(bǔ)精
    ,益下而榮上
    ,強(qiáng)陰黑發(fā)
    。所加覆盆子
    、菟絲子、枸杞子
    、何首烏、龜甲均能補(bǔ)益肝腎
    ,滋陰養(yǎng)血
    ;地黃、白芍
    、赤芍
    、當(dāng)歸為養(yǎng)血活血名方四物湯的組合
    ,配雞血藤可緩解陰血虛所致的肌肉關(guān)節(jié)痛
    ;南沙參
    、麥冬、石斛益氣養(yǎng)陰
    ,清肺胃之熱;地骨皮、白薇
    、知母清透虛熱
    ;菊花
    、桑葉
    、黃芩清肝瀉火;酸棗仁養(yǎng)陰安神
    、珍珠母鎮(zhèn)心安神。全方作用:滋補(bǔ)肝腎
    ,養(yǎng)血通絡(luò)
    ,寧心安神

    坤泰膠囊

    【藥品性質(zhì)】處方藥

    【方劑組成】熟地黃、黃連

    、白芍、黃芩
    、阿膠
    、茯苓。

    【劑型用量】

    膠囊劑:每次4粒(每粒重0.5g)

    ,日3次,溫開水送服

    【適應(yīng)人群】成年人

    ,以女性居多。

    【用藥指征】

    形貌:體形偏瘦

    ,面色偏紅,唇紅

    癥狀:

    ①心煩易怒

    ,失眠多夢
    ,頭暈耳鳴
    ,心悸怔忡;

    ②潮熱面紅

    ,自汗或盜汗,手足心熱,口干口渴

    ③腰膝酸軟,下肢浮腫

    ,或小腹疼痛

    ④月經(jīng)先期,或閉經(jīng)

    ,或月經(jīng)淋漓不止;

    ⑤皮膚干燥

    ,或起皮疹
    ,紅癢

    ⑥小便黃

    ,大便干結(jié)。

    舌象:舌紅有齒印

    ,苔薄黃,或少苔

    脈象:細(xì)滑數(shù)

    【適用病癥】

    婦科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焊昶诰C合征

    、卵巢功能衰退、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
    、月經(jīng)不調(diào)、幼稚型子宮
    、高催乳素血癥

    內(nèi)科疾病:失眠癥

    、焦慮癥、甲狀腺功能亢進(jìn)癥

    【注意事項】

    ①更年期潮熱出汗

    ,汗出怕冷怕風(fēng)
    ,舌淡黯,苔薄白,脈浮緩者不宜用

    ②心煩失眠,多夢

    ,形體肥胖
    ,胸悶胃脹
    ,噯氣頻作
    ,舌胖大,苔白厚者不宜用

    ③以上見癥,若見舌紅赤

    ,舌體極瘦極薄者不宜用

    ④平素大便稀溏

    ,不可冷食者慎用

    【醫(yī)案舉隅】

    1.絕經(jīng)綜合征(陳春娟報道)

    觀察方法:將絕經(jīng)綜合征患者58例隨機(jī)分成兩組,治療組30例給予坤泰膠囊

    ,對照組28例給予替勃龍,治療3個月
    ,用藥前后進(jìn)行改良 Kupperman(K)評分
    ,評估藥物療效

    結(jié)果:治療3個月后

    ,兩組K評分較治療前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對于部分絕經(jīng)綜合征癥狀比較
    ,除陰道干澀坤泰組差于對照組外,其他無明顯差異(P>0.05)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年第7期)

    2.月經(jīng)先期(馬春芬等報道)

    觀察方法:63例陰虛血熱型月經(jīng)先期患者給予坤泰膠囊治療,3個月經(jīng)周期為1個療程

    ,共治療2個療程

    結(jié)果:63例患者總有效率為100%

    ;治療后月經(jīng)周期恢復(fù)至正常周期(P<0.05)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4年第8期)

    附:

    【方劑來源】本方實為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黃連阿膠湯的變方

    。原書曰:“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煩,不得臥
    ,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一云三挺)。上五味
    ,以水六升
    ,先煮三物,取二升
    ,去滓
    ,內(nèi)膠烊盡
    ,小冷
    ,內(nèi)雞子黃,攪令相得
    。溫服七合,日三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奔丛诖朔降幕A(chǔ)上去雞子黃,加了熟地黃
    、茯苓。

    【作用原理】本方由3味滋陰養(yǎng)血藥

    、2味清熱瀉火藥
    、1味健脾利水藥組成
    ,為一首滋陰瀉火方
    。方中熟地大補(bǔ)肝腎陰血;白芍養(yǎng)陰柔肝
    ,且能緩急止痛
    ;阿膠為血肉有情之品,除滋養(yǎng)陰血外
    ,尚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黃連清瀉心火
    ,安神除煩;黃芩清肝膽之火
    ,且能涼血止血;茯苓健脾利水
    ,針對腎虛水停問題
    ,同時能安神助眠,平心悸

    復(fù)方益母草膏

    【藥品性質(zhì)】非處方藥。

    【方劑組成】益母草

    、當(dāng)歸
    、川芎、白芍
    、地黃、木香
    、蜂蜜

    【劑型用量】

    膏劑:每次10~20g(每瓶裝100g)

    ,日1~2次
    ,開水沖化,待溫服

    【適應(yīng)人群】成年女性。

    【用藥指征】

    形貌:面色黯

    ,皮膚干

    癥狀:

    ①婦人產(chǎn)后惡露不止

    ,小腹疼痛

    ②婦人月經(jīng)先后無定期,量少色黯

    ,有血塊
    ,或淋漓不凈;

    ③經(jīng)前或經(jīng)期第1天小腹疼痛

    ④大便偏干或干結(jié)

    舌象:舌紫黯或有瘀點

    脈象:沉細(xì)或細(xì)弦

    【適用病癥】

    婦科疾病:產(chǎn)后子宮復(fù)舊不全

    、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
    、閉經(jīng)

    【巧用活用】

    ①產(chǎn)后惡露不止

    ,伴心悸
    ,失眠,氣短乏力者
    ,可配歸脾丸同用。

    ②痛經(jīng)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

    ,伴有胸悶
    ,肩緊,經(jīng)前乳脹
    ,大便或干或稀,可配逍遙丸同用

    【注意事項】

    ①痛經(jīng)

    、產(chǎn)后惡露不凈
    ,伴見大便稀溏
    ,舌苔厚膩者不宜服。

    ②月經(jīng)量過多

    ,色鮮,心煩易怒
    ,小便黃赤
    ,舌紅赤者不宜用。

    ③孕婦禁用

    【醫(yī)案舉隅】

    原發(fā)性痛經(jīng)(梁文郁等報道)

    觀察方法:105例患者均服用復(fù)方益母草膏治療

    ,每次10g,每日3次
    ,觀察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積分和痛經(jīng)持續(xù)時間的改善,并記錄不良反應(yīng)

    結(jié)果:治療總有效率為96.1%

    ,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明顯改善(P<0.05),痛經(jīng)時間明顯縮短(P<0.05)
    ,且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
    。(摘自《北京中醫(yī)》2006年第8期)

    附:

    【方劑來源】本方出自《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用法:益母草(鮮,干的亦可)四百八十兩
    ,川芎四十八兩
    ,白芍四十八兩
    ,當(dāng)歸四十八兩
    ,生地八十八兩,木香十六兩
    。上切,洗凈泥土
    ,水煎三次
    ,分次過濾后去滓,合并濾液
    ,用文火煎熬,濃縮至膏狀
    ,以不滲紙為度
    ,每兩清膏汁再兌煉蜜一兩成膏。每服三至五錢
    ,開水調(diào)下。功效:調(diào)經(jīng)
    ,祛瘀生新
    。主治:經(jīng)期不準(zhǔn)
    ,血色不正
    ,量少腹脹
    ,產(chǎn)后瘀血腹痛

    【作用原理】方中益母草為婦科要藥

    ,量最大,為主藥
    ,有活血祛瘀,下惡露
    ,調(diào)經(jīng)止痛作用
    。當(dāng)歸、川芎
    、白芍、生地即古代名方“四物湯”的全部組成藥味
    ,為養(yǎng)血活血的基本方
    。木香能理氣止痛
    ,常用于胃脘與小腹疼痛癥
    。藥味雖少,但力專效宏
    。為產(chǎn)后常用中成藥。

    桂枝茯苓丸(膠囊)

    【藥品性質(zhì)】處方藥

    【方劑組成】桂枝

    、茯苓、牡丹皮
    、赤芍
    、桃仁。

    【劑型用量】

    丸劑:每次1丸(每丸重6g)

    ,日1~2次,飯后溫開水送服

    膠囊劑:每次3粒(每粒重0.31g)

    ,日3次
    ,飯后溫開水送服

    【適應(yīng)人群】成年人,以成年女性居多。

    【用藥指征】

    形貌:體型偏胖

    ,外觀健壯,面色黯紅

    癥狀:

    ①婦人經(jīng)前或經(jīng)期小腹痛

    ,隱痛或刺痛、痛處拒按

    ②月經(jīng)先后無定期

    ,量少或多,或淋漓不止
    ,或閉經(jīng)

    ③行經(jīng)不暢

    ,經(jīng)色紫黯有血塊

    ④下腹包塊,壓痛或不痛

    ,界限清楚;

    ⑤產(chǎn)后惡露淋漓不盡

    ,量少色黯有塊;

    ⑥男子小腹或會陰部墜脹不適

    ,小便不暢;

    ⑦頭暈頭脹

    ,大便干結(jié)
    ,解而不暢。

    舌象:舌色紫黯或有瘀點

    脈象:沉澀,或尺脈弦而有力

    【適用病癥】

    婦科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鹤訉m肌瘤、慢性盆腔炎性包塊
    、卵巢囊腫、原發(fā)性痛經(jīng)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
    、繼發(fā)性閉經(jīng)、功能性子宮出血
    、輸卵管囊腫
    、藥物流產(chǎn)后出血不止、產(chǎn)后子宮復(fù)舊不全

    內(nèi)科疾病:高血壓病

    、梅尼埃病
    、肥胖癥、習(xí)慣性便秘

    男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

    【巧用活用】

    ①痛經(jīng)而伴有胸悶

    ,肩緊
    ,經(jīng)前乳房脹痛者,可配逍遙丸同服

    ②卵巢囊腫伴小腹冷痛,喜熱敷

    ,足冷腰酸者
    ,可配艾附暖宮丸同用。

    ③慢性盆腔炎疼痛

    、包塊明顯者,可配少腹逐瘀顆粒同用

    ④痛經(jīng)而伴有痤瘡

    ,瘡疹色紅,心煩易怒
    ,食欲差者,可配小柴胡顆粒同用

    【注意事項】

    ①痛經(jīng)

    、崩漏
    ,經(jīng)色鮮紅或淡紅量大
    ,無血塊
    ,腹不痛者不宜用。

    ②子宮肌瘤

    ,腹不痛,面色蒼白
    ,怕冷
    ,大便稀溏
    ,小便色清淡者不宜用

    ③閉經(jīng),面色無華

    ,乏力
    ,失眠
    ,舌淡嫩
    ,脈細(xì)弱者不宜用。

    ④孕婦慎用

    【類方鑒別】

    桂枝茯苓丸——大黃?蟲丸

    相同癥狀:

    子宮肌瘤閉經(jīng)

    不同癥狀:

    桂枝茯苓丸:盆腔有積液,或腸道充血水腫

    大黃?蟲丸:面目黯黑

    ,肌膚甲錯
    ,不能飲食

    【醫(yī)案舉隅】

    1.痛經(jīng)(大塚敬節(jié)醫(yī)案)

    25歲處女,每月因月經(jīng)而煩惱

    。婦科認(rèn)為由于子宮后傾
    ,與卵巢有粘連,需要手術(shù)治療
    。腹診,右下腹部有牽引性壓痛
    ,血色不佳
    ,故與當(dāng)歸芍藥散。服藥2個月病情無變化
    ,于是更方用桂枝茯苓丸
    。當(dāng)月行經(jīng)不痛,1年后結(jié)婚
    。(《臨床應(yīng)用漢方處方解說》)

    2.子宮肌瘤(趙明銳醫(yī)案)

    張某

    ,女,45歲
    。半年前發(fā)現(xiàn)腹部有一體積漸增之腫塊
    ,并伴有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
    、白帶多等癥
    。近來腫塊更日益增大,約有8cm×8cm×10cm大小
    。曾經(jīng)婦科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
    ,建議手術(shù)治療
    。患者擬去大醫(yī)院手術(shù)
    ,但因床位太緊,故先試以中藥治療
    。以桂枝茯苓丸
    、當(dāng)歸芍藥散制丸藥一付
    。服用一月
    。服完后,又到婦科檢查
    ,腫塊縮小到3cm×3cm×5cm
    ,已無做手術(shù)之必要
    。又照前方繼服二付丸藥
    ,腫塊消失,諸癥痊愈
    。(《經(jīng)方發(fā)揮》)

    3.不孕癥(矢數(shù)道明醫(yī)案)

    戰(zhàn)后不久1948年,山犁縣由不孕癥患者領(lǐng)來3人

    ,3人皆治療成功
    。這些人因為婚后4~8年間,一次未妊娠
    。皆體胖,外觀健壯
    ,顏色亦佳
    ,下腹臍旁有壓痛及抵抗,且有子宮內(nèi)膜炎與卵巢炎等既往史
    。斷定為瘀血
    ,3人皆服桂枝茯苓丸,1~2月內(nèi)妊娠
    ,非常愉快幸福。(《臨床應(yīng)用漢方處方解說》)

    4.更年期綜合征(矢數(shù)道明醫(yī)案)

    48歲婦女

    ,去年起月經(jīng)不調(diào)
    ,診為更年期綜合征,接受激素注射
    。主訴性急,外出顏面蓬亂
    ,蹣跚眩暈
    ,不能行走。天氣變化時
    ,則癥狀加劇。頭痛
    ,心動悸
    ,腰痛,左下腹?fàn)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頭昏眼花,頭部肌肉酸痛
    ,足部發(fā)熱浮腫
    ,苦不欲生。身體營養(yǎng)良好
    ,顏面色紅
    ,脈沉而堅,腹充實
    ,在臍旁至臍下不僅有硬結(jié),而且有抵抗壓痛
    ,瘀血癥狀顯著。數(shù)年前血壓約210/110mmHg
    ,初診時170/110mmHg。用桂枝茯苓丸10日
    ,上述癥狀減輕
    ,血壓降至140/95mmHg
    ,腹癥好轉(zhuǎn)
    ,服用數(shù)月痊愈
    。(《臨床應(yīng)用漢方處方解說》)

    5.白內(nèi)障及中心性視網(wǎng)膜炎(矢數(shù)道明醫(yī)案)

    30歲婦女,主訴去年11月視力障礙

    ,一般認(rèn)為白內(nèi)障及中心性視網(wǎng)膜炎。歷訪各醫(yī)院眼科及眼科名醫(yī)
    ,均宣告為失明不治之癥
    。頭痛,肩酸痛顯著
    ,月經(jīng)期更為劇烈
    。反復(fù)數(shù)次人工流產(chǎn),腹部臍旁有顯著瘀血癥狀
    。服桂枝茯苓丸料10日,肩酸痛
    、頭痛及頭頸酸均消失
    。20日后視力恢復(fù),1個月后能夠打乒乓球
    ,此后繼服2個月后,可以讀報
    ,4個月后視力恢復(fù)至0.9
    。經(jīng)治醫(yī)師甚為驚奇,大家確認(rèn)系中醫(yī)之效果
    。(《臨床應(yīng)用漢方處方解說》)

    6.梅尼埃病伴高血壓癥(矢數(shù)道明醫(yī)案)

    竹某,37歲

    ,女
    ,在學(xué)校工作。初診:1978年4月
    。體格肥胖,身高153cm
    ,體重60kg
    。有子女2人。8年前生第2胎后不久患附件炎
    ,從此開始發(fā)胖
    。主訴為眩暈及耳鳴,曾被診斷為美尼爾氏征(梅尼埃?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易上火
    ,有白帶
    ,自發(fā)胖后血壓也升高。初診所見為脈弦
    ,腹?jié)M有抵抗,呈瘀血證候
    。血壓175/110mmHg
    ,未服用降壓藥。根據(jù)腹證
    ,投給了桂枝茯苓丸料。服藥1個月后
    ,眩暈
    、耳鳴減輕,血壓下降到160/93mmHg
    ;2個月后降到140/85mmHg;一年后降到135/80mmHg
    ;一般癥狀好轉(zhuǎn)
    ,食欲良好,體重未減少
    。此為梅尼埃病及高血壓癥服用桂枝茯苓丸料而順利治愈的一例。(《漢方臨床治驗精粹》)

    7.腸炎便血(史欣德醫(yī)案)

    某男

    ,18歲。2016年5月15日初診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颊咦允欢q起,大便常少量出血
    ,今年2月開始出血量增多,便前便后肛門滴血
    ,色鮮
    ,便時不痛
    。腸鏡檢查提示:直腸炎癥改變
    ,距肛門6cm出充血水腫,有淺潰瘍
    。平素食欲正常,時有腹脹
    ,口干
    ,刷牙出血,手足冷
    ,汗多,喜歡辛辣飲食
    ,不喜歡冷食
    ,但食冷無礙,舌尖紅如楊梅狀
    ,苔白膩,脈弦
    。查體型中等
    ,面色偏黯,表情沉悶
    。追問情況發(fā)現(xiàn)自幼父母離異,由母親扶養(yǎng)
    ,學(xué)習(xí)與經(jīng)濟(jì)壓力大
    。因要去國外學(xué)習(xí),服湯劑不方便
    ,囑用:桂枝茯苓丸與加味逍遙丸,按說明書量
    ,每日2次
    ,空腹服。2016年7月12日來信告知
    ,陸續(xù)服藥近2個月
    ,大便出血痊愈。

    8.痔瘡(史欣德醫(yī)案)

    朋友趙某

    ,女
    ,42歲
    。2015年5月26日電話求診
    。主訴痔瘡發(fā)作,肛門痛甚
    ,有突出物
    ,大便帶血,解而不暢
    ,坐臥不安,非常痛苦
    。開湯劑乙字湯
    ,同時加服桂枝茯苓丸,按說明書量服
    。2015年5月31日來微信說:“藥已服完,血栓外痔有縮小
    ,不太疼了
    ,但腫塊還在,觸之有一個柱狀的結(jié)節(jié)
    ,最近這兩天大便很急,不太成型
    。在上周六突發(fā)血栓外痔前我本已有混合痔十幾年了
    ,平時不經(jīng)常出血。我覺得這次發(fā)病可能跟太疲勞有關(guān)系
    。”遂囑改用:早中飯前服補(bǔ)中益氣丸各1袋
    ,桂枝茯苓丸繼續(xù)按說明書量服

    結(jié)果:2015年6月11日來信:“服藥10天,血栓外痔基本好了

    ,摸著只有綠豆大一點的硬塊了
    。大便也成型了,不出血了
    。這么簡單
    、便宜就解決了問題,真是太感謝您了
    ,我還需繼續(xù)服藥嗎?”囑:停藥觀察

    附:

    【方劑來源】《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婦人宿有癥病,經(jīng)斷未及三月

    ,而得漏下不止
    ,胎動在臍上者
    ,為癥痼害
    。妊娠六月動者
    ,前三月經(jīng)水利時胎也
    ,下血者,后斷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
    。當(dāng)下其癥
    ,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丸方:桂枝
    、茯苓、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
    ,熬)、芍藥各等分
    。上五味
    ,末之,煉蜜和丸如兔屎大
    。每日食前服一丸
    。不知,加至三丸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作用原理】此藥主要治療下腹部瘀、熱

    、水互結(jié)造成的多種病證
    。方中桂枝辛溫
    ,能溫經(jīng)通絡(luò)
    ,血得溫則行;桃仁活血化瘀
    ,潤腸通便;芍藥養(yǎng)血活血止痛
    ;茯苓淡滲利水
    ,可解決下腹部器官組織的水腫、滲出問題
    ;丹皮瀉火涼血
    ,活血止痛
    ,改善局部組織的炎性發(fā)熱
    。丸劑緩圖,對人體下腹部器官的各種慢性炎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聲明:本文摘自《100首中成藥臨床巧用與解說》,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

    ,主編/史欣德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3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哪些兒童智商高(小孩智商高的表現(xiàn))
    哪些兒童智商高哪些兒童智商高誰都想自己的孩子更聰慧一些,可怎樣才能如愿呢
    春季吃野菜 時尚又抗癌
    春季轉(zhuǎn)眼之間就要到了,各種野菜長得蓬蓬勃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吃野菜也成為時尚之舉。野菜的吃法很多
    ,可清炒
    ,可煮湯
    ,可做餡
    ,營養(yǎng)豐富,物美價廉
    ,殊不知野菜在抗癌方面也有一手
    基因檢測結(jié)果可能影響乳腺癌患者對手術(shù)方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