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與大自然一樣
,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小時候,老家的附近有一個采石場,每天都有工人在山上開采石頭,然后有人運到鎮(zhèn)上,賣給建筑商
太爺常常叨咕著一句話:“再采下去這山就廢了
高中畢業(yè)后,上了大學
采石場就在路邊,我走在鄉(xiāng)間的馬路上
我問村里的老人
大自然的自身修復能力讓人稱奇啊!
人體與大自然一樣
回到城里后,我同朋友交流談心
朋友的一番話
后來遇到一位行醫(yī)的老者,他告訴我
這一番感悟也讓我受益匪淺
借用天人相應理論
刺激穴位,激發(fā)身體的自愈能力
一個6歲的男孩
我采用針刺右側(cè)合谷穴的方法來給他治療,入針時沉澀感明顯
合谷
,合,匯也,聚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合谷就是指大腸經(jīng)氣血會聚于此并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本穴物質(zhì)為至間穴天部層次橫向傳來的水濕云氣,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處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肌肉間隙較大,因而三間穴傳來的氣血在本穴處會聚,會聚之氣形成強大的水濕云氣場,故名合谷。大腸經(jīng)從手走頭,凡是顏面上的病
,像牙痛、頭痛、發(fā)熱、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疾病等,從大腸經(jīng)入手治療都有療效,因此中醫(yī)有“面口合谷收”的說法。針刺合谷穴“面口合谷收”為四總穴歌中的一句
,原四句為:“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四總穴是依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終始》“從腰以上者
,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演變而來的。人身體前面的疾患
,如脾胃、腸道功能失調(diào),出現(xiàn)腹痛、嘔吐、腹瀉等癥,應首選足三里治療。身體后面的疾患,如腰背部酸痛
,應取委中穴來治療。身體頭頸胸肺部位的病變,取列缺穴來治療
,因為列缺穴具有“疏解風寒,清肺止咳’’的作用。身體頭面部的疾患
,主要是口及顏面部的病癥,可取合谷穴來治療。后人在此基礎上
,又增加了內(nèi)關和水溝兩個穴位,成了六總穴歌:“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2010年的一個下午,一位患者因為哮喘發(fā)作呼吸困難兩天過來就診
患者胸部痰氣郁阻
隨后
在這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
人體這樣的穴位很多
有的穴位能補血
這里面關元和足三里
懂得這些穴位,就可以利用穴位來糾偏
充分利用人體的修復能力
生活中
很多時候
永遠不要小看了我們的身體
本文來自:余浩 鄭黎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5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怎么治?" rel="prev">
大便先干后稀
下一篇:
悟性篇:生活中的中醫(yī)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