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心湯
[組成用法]
大黃12g
、黃連6g、黃芩6g。水煎煮,頓服。[方證]
1.煩躁不安
,面部潮紅或為大黃體質(zhì)2.心下痞
3.舌質(zhì)暗紅堅老
4.脈實有力
5.吐血
[現(xiàn)代應用]
1.本方廣泛用于咯血、吐血
2. 以紅
、腫、熱、痛為表現(xiàn)的感染性化膿性炎癥多見本方證,尤其是頭面部的癤腫、結膜炎、扁桃腺膿腫等。3.廣泛應用于高血壓、動脈硬化
4.精神疾患多屬“心氣不定”,多見本方證
5.其他如便秘
[經(jīng)驗]
血證是本方的治療重點
例:一人逆經(jīng)
例:一積年吐血患者
例:趙某
例:某醫(yī)院耳鼻喉科醫(yī)生侯某,突患鼻衄
口腔科的一些疾病也可見到本方證,并不以血證為見
例:一男
例:一復發(fā)性口瘡,如屬虛寒者,則用附子理中湯加味
;而辨證屬實熱者,則用本方,或合用導赤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使用本方要注意腹證,其主要表現(xiàn)為心下痞
例:一男子
,年三十余患熱病不愈三十日許,背惡寒殊甚,皮膚燥熱,飲食不進。余診之,腹內(nèi)濡,唯心下滿,按之痞,與此方,汗大出,諸癥頓退,十五六日痊愈。本方與大黃黃連瀉心湯組成相近,功效有相通處,只是本方力量稍強,一取二味,一取三味;一用麻沸,一用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鄭欽安說:“凡證屬實熱而體屬陽虛之胃病或吐血鼻衄等病
例:一寧鄉(xiāng)工生
例:韓某,男
例:羅某
也有用于卒中和食厥的記載,如《芳翁醫(yī)淡》云:中風卒倒者
另外
,《日本漢方醫(yī)學精華》還載附子瀉心湯對于口腔炎、鵝口瘡陰陽虛實的中間型,略有慢性病變現(xiàn)象者,效果較好。編者也曾以本方治療—人,患胃脘隱痛不適多年,其舌淡胖苔薄白,每每以香砂養(yǎng)胃丸加減調(diào)治取效。忽一日前來訴舊癥復發(fā),本欲投以前方,但診其舌脈卻發(fā)現(xiàn)舌象大變,舌邊尖紅,苔黃,口稍千苦,此為典型素體陽虛,夾濕邪化熱,按本方方意組方投之取效。本方的煎煮法較為特殊[點睛]
1.心氣不足
2.婦人吐涎沫
,醫(yī)反下之,心下印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I廿湯主之。(《金匱要略》第二十二篇第七條)大黃二兩
、黃連、黃苓各一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7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每日學一方【茵陳蒿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