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和:約公元前六世紀,春秋時期秦國名醫(yī)
扁鵲:本名秦越人(約公元前407年前310年),春秋時期渤海莫郡(今河北任丘縣)人
倉公:名淳于意(約公元前215-前155年),山東臨淄人
華佗:名敷
張仲景:名機
王叔和:名熙(公元
?-265年),漢末晉初高平(今山東濟寧,一說山西高平)人。曾任太醫(yī)令,著有《脈經(jīng)》10卷,為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脈學著作。皇甫謐:字士安,號玄晏先生(公元214-282年)
,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人葛洪:字稚川
陶弘景:字通明(公元456-536年)
,丹陽秣陵(今江蘇句容)人,好養(yǎng)生,善于避谷、導引,著有〈本草經(jīng)集注〉、《肘后百一方》。巢元方:(約公元550-630年),隋太醫(yī)博士
,曾主持編寫中國第一部論述疾病病因和癥候的專著〈諸病源候論〉,提出傳染病與氣候、傳染有關。孫思邈:(約公元581-682年)
,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被尊為"藥王"。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是集唐以前醫(yī)學大成的名著。孫思邈對醫(yī)藥學的重大建樹是他首創(chuàng)"復方"這個概念。王燾:(約公元670-755年)
,眉(今陜西眉縣)人,曾為徐州司馬。著有《外臺秘要》40卷,唐前方書多賴此書而能流傳。錢乙:字仲陽(約公元1032-1113年)
,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被尊"兒科之圣"。所著《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tǒng)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fā)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劉完素:字守真,號通玄處士(公元1120-1200年),金代河間(今河北河間)人
,故又稱劉河間張從正:字子和
李杲:字明之,號東垣老人(公元1180-1251年)
,元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元四大家之一。用藥不拘于方,主張"人以胃氣為本",是"補土派"創(chuàng)始人。朱震亨:字彥修
,號丹溪(公元1281-1358年)王肯堂:字宇泰,號念西居士
李時珍:字東壁(公元1518-1593年),蘄州(今湖北蘄州)人
張景岳:名介賓
吳有性:字又可,江南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葉桂:字天士,號香巖
王清任:字勛臣
吳尚先:名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390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漫話仲景時代藥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