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
按其臨床表現(xiàn),本病屬于中醫(yī)學“喘證”
病因病機
中醫(yī)認為
診斷要點與辨證分型
(一)診斷要點
病史具有反復發(fā)作性的哮喘癥狀,發(fā)病時肺部有彌散性的哮鳴音
,發(fā)作過后肺部體征可正常。(二)辨證分型
(1)實證(發(fā)作期):哮喘聲高氣粗
(2)虛證(緩解期):哮喘聲低氣怯
,氣息短促,體質(zhì)虛弱,脈象無力。兼見喘促氣短,喉中痰鳴,語言無力治療
(一)基本治療
1.實證
[治則]平喘降逆
,宣肺化痰。[處方]定喘
、肺俞、尺澤、列缺、豐隆、天突[加減]風寒犯肺加風池
[操作]以上諸穴均用瀉法留針,因于風寒者
2.虛證
[治則]扶正固本
[處方]定喘
[加減]肺氣不足加氣海
[操作]以上諸穴針用補法
(二)其他治療
1.灸法
[取穴]大椎、肺俞、風門
[操作]艾炷如棗核大,可直接灸5~7壯
2.穴位敷貼
[取穴]肺俞
[操作]用白芥子30克
3.耳針
[取穴]平喘
[操作]每次2~3穴
4.穴位注射
(1)撲爾敏穴位注射
[取穴]定喘
、肺俞、天突、膻中、中府、孔最、豐隆、身柱[操作]用撲爾敏注射液2毫升加注射用水至5毫升
,取背部一穴配孔最,或取胸部一穴配豐隆,兩組交替。每穴1毫升,每日1次(3)胎盤注射液注射
[取穴]足三里、定喘
[操作]用胎盤注射液
5.激光針
[取穴]定喘
[操作]應用小功率的氦-氖激光針照射
,也可用光導纖維對準穴位照射。照射距離一般為30~50毫米,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每日照射1次,每次取2~4穴,每穴照射2~5分鐘,10~15次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7~10天。也可在耳穴照射,取穴平喘、肺、內(nèi)分泌、腎上腺等。6.穴位埋線
[取穴]大椎
、肺俞、膻中[操作]在選定穴上,皮膚作常規(guī)消毒
,局部麻醉后,用縫皮針將“0”號羊腸線埋于穴位下肌肉層內(nèi),一般選用3~4穴,大部分用胸背部穴位,適用于哮喘的緩解期。7.皮膚針
[取穴]發(fā)作期治標
,以胸腰部、前后肋間為主,配肘窩、大魚際、小魚際、劍突下、氣管兩側、大椎、內(nèi)關、足三里、孔最。緩解期治本,以肺經(jīng)癥狀為主者[操作]發(fā)作期
,每日治療2~3次,用重刺激。緩解期,每日治療1次,7次為一療程。以后隔日1次,21次為一大療程,均為中等刺激。(三)適宜技術
1.天灸防治支氣管哮喘
[取穴]
(1)肺俞
、胃俞、志室、膻中(2)脾俞
(3)腎俞、定喘
背部穴位均取雙側,1次1組
[操作]將白芥子、細辛
2.清喘穴治療哮喘技術
[取穴]清喘穴(位于廉泉穴和天突穴之間
,環(huán)狀軟骨正中下方凹陷,以手指觸之有抵觸感)。[操作]患者取仰頭位
,用酒精(或碘伏)常規(guī)消毒針刺穴位,醫(yī)生以右手持針于清喘穴垂直進針0.2厘米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412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