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蒼性腎炎中醫(yī)治療
狼瘡性腎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累及腎臟所致的一種嚴重疾病
,多發(fā)于青壯年
,年輕女性多見
,若不進行積極治療
,會導致腎臟的進行性損害
,最終發(fā)展到尿毒癥。據統計狼瘡性腎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隨著人們對狼瘡性腎炎認識的不斷提高,對狼瘡性腎炎進行規(guī)范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
,特別是在此基礎上結合中醫(yī)中藥的治療
,狼瘡性腎炎患者的預后已經得到明顯改善
。由于中醫(yī)中藥對狼瘡性腎炎的治療有其獨到之處,恰當的中醫(yī)中藥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減少病情的反復
,改善患者的預后,因而許多狼瘡性腎炎患者求治于中醫(yī)
。然而
,我們在臨床診治狼瘡性腎炎的過程中,發(fā)現許多患者對中醫(yī)中藥治療狼瘡性腎炎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qū)
,有些患者由于這些認識上的誤區(qū)對自己的病情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
。所以有必要在這里談談如何正確認識中醫(yī)中藥對狼瘡性腎炎的作用,消除患者的誤解
,使患者更好的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
誤區(qū)之一:進行中醫(yī)治療,就可以停用西藥
。狼瘡性腎炎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規(guī)范的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然而,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使用后都可能出現嚴重的毒副作用
,有些患者出于對這些毒副作用的過分恐懼
,或者由于沒有規(guī)范的使用這些藥物,治療效果不好
,病情反復
,對這些藥物的治療效果喪失了信心
,從而希望單純用中藥進行治療。有些患者拒絕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或者自行減藥或停藥
,造成病情的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中藥網
治療.png)
患紅斑狼瘡病,能治嗎?怎樣治?
中醫(yī)治療紅斑狼瘡的方法有哪些
?
中醫(yī)治療紅斑狼瘡的方法有多種,其中有藥物療法及其它療法
。藥物療法就是平時大家常用的中藥
,其它療法包括針灸、按摩
、局部封閉
、理療等,這些療法大多是針對紅斑狼瘡的某一癥狀采用的對癥療法
。
口服中藥治療紅斑狼瘡又有中醫(yī)辯證論治法
,一病一方用藥法,單方驗方治療法及中成藥治療等
。其中辯論治方法照顧面廣
,靈活性大,又有求因治療的特點
,是值得采取治療措施之一
,但因系統性紅斑狼瘡損害廣泛,癥狀復雜多變
,臨床上每個醫(yī)生對本病的認識不盡一致
,因此各醫(yī)家在辯證分型及選方用藥上見解不一,根據全國多數醫(yī)家總結出的各種臨床辯證施治類型
,綜合各家的見解及臨床經驗
,中國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了紅蝴蝶斑辯證標準,辯證分為六個癥型
,分別為熱毒熾盛型
、陰虛內熱型、肝腎陰虛型
、邪熱傷肝型
、脾腎陰虛型及風濕痹型,大致包括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急性活動期
,穩(wěn)定期及臟器損傷的一些情況
,根據各癥型的臨床表現,分別選用不同的治療方劑及藥物
。一病一方用藥法則是根據紅斑狼瘡病的變化規(guī)律
,抓信本病的主要病機
,針對病機設定治療方劑,以一主統治
,其中有的用滋陰補腎法
,有的用活血化瘀法,有的用解毒清熱法
,有的用祛風除痹法等
。在分型施治及一病一方用藥中使用最多的傳統成方有清熱地黃湯、六味地黃湯
、補中益氣湯
、濟生腎氣丸、生脈飲
、歸脾湯
、牛黃清心丸、四物湯
、右歸丸
、左歸丸等。應用更多的則是每個醫(y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創(chuàng)制的自擬方劑
,在這些方劑中常用的藥物有生地
、元參、山萸肉
、枸杞子
、黃精
、麥冬
、百部、女貞子
、早蓮草
、太子參、人參
、黃芪
、茯苓、山藥
、白術
、黨參、黃連
、黃芩
、銀花、連翹
、石膏
、知母
、羚羊角、水牛角
、當歸
、紫草、赤芍
、丹參
、桅子、柴胡
、地骨皮
、蜈蚣、杜仲
、川斷
、附子、肉桂
、桂枝
、青蒿、丹皮
、甘草
、澤瀉、豬苓等
。常用的單方則有雷公藤及其制劑
。其中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甙片
、雷公藤糖漿
、三藤飲等;昆明山海棠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及盤狀紅斑狼瘡
,在20世紀70—80年代曾有約廠生產其片劑
,每片含生藥50mg;青蒿及其制劑
,對盤狀紅主狼瘡有一定療效
,其中制劑有青蒿丸、青蒿浸膏片等均為口服
,而青蒿素則為注射劑
,90年代應用已減少;另外有一些制劑如復方金蕎片
、三蛇糖漿
、五倍子和蜜陀僧散,紅花制劑、丹參制劑
、大黃制劑等也在臨床應用
。
除口服中藥湯劑及應用成藥外,尚有針炙療法
,耳針療法
、穴位封閉法、挑治法及食療
、體療等不同治療方法
。這些治療方法都可以做為系統性紅斑狼治療過程中的輔助療法。
綜上所述
,中醫(yī)中藥治療紅斑狼瘡的方法有多種
,在臨床應用中要根據患者出現的不同癥狀,分別選用一種或數種治療方法
。
關于紅斑狼瘡的治療
治療主要著重于緩解癥狀和阻抑病理過程
,由于病情個體差異大,應根據每個病人情況而異
。
一
、一般治療急性活動期應臥床休息。慢性期或病情已穩(wěn)定者可適當參加工作
,精神和心理治療很重要
,病人應定期隨訪,避免誘發(fā)因素和刺激
,避免皮膚直接暴露于陽光
。生育期婦女應嚴格避孕。
二
、藥物治療
(一)非甾體類抗炎藥這些能抵制前腺素合成,可做為發(fā)熱
、關節(jié)痛、肌痛的對癥治療
。如消炎痛對SLE的發(fā)熱
、胸膜
、心包病變有良好效果
。由于這類藥物影響腎血流量,合并腎炎時慎用
。
抗瘧藥氯喹口服后主要聚集于皮膚
,能抑制DNA與抗DNA抗體的結合,對皮疹光敏感和關
節(jié)癥狀有一定療效
,磷酸氯喹250-500mg/d
,長期服用因在體內積蓄,可引起視網膜退行性變。早期停藥可復發(fā)
,應定期檢查眼底
。
(三)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治療本病的主要藥物,適用于急性或暴發(fā)性病例
,或者主要臟器如心
、腦、肺
、腎
、漿膜受累時,發(fā)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減少作出血傾向時
,也應用糖皮質激素
。
用法有兩種,一是小劑量
,如0.5mg/kg/d,甚至再取其半量即可使病情緩解.二是大劑量,開始時即用10-15mg/d維持.減量中出現病情反跳,則應用減量前的劑量再加5mg予以維持.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可應用于暴發(fā)性或頑固性狼瘡腎炎和有中樞神系統病變時,1000mg/d靜脈滴注,3日后減半,而后再用強的松維持.其些病例可取得良好療效, 其副作用如高血壓,易感染等應予以生視.
(四)免疫抑制劑主要先用于激素減量后病情得發(fā)或激素有效但需用量過大出現嚴重副作用,以及狼瘡腎炎,狼瘡腦病等癥難以單用激素控制的病例
。如環(huán)鱗酰胺15-2.5mg/kg/d,靜脈注射或口服
,或200mg隔日使用
。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性腺萎縮
、致畸形
、出血性膀胱炎、脫發(fā)等
。應當注意的是
,細胞毒藥物并不能代替激素。
(五)其他藥物如左旋咪唑
,可增強低于正常的免疫反應
,可能對SLE患者合并感染有幫助。用法是50mg/d
,連用三天
,休息11天。副作用是胃納減退
,白細胞減少
。
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是近年大量用于治療生癥再障的免疫抑制劑,具有較高活力的T淋巴細胞毒性和抑制T淋巴細胞免疫反應的功能
,一些鹽水
,緩慢靜脈滴注,連用5—7天
,副作用是皮疹
、發(fā)熱、全身關節(jié)酸痛、血小板一過性減少和血清病
。若同時加用激素可使之減輕
。
(六)血漿交換療法通過去除病人血漿,達到去除血漿中所含免疫復合物
、自身抗體等
,后輸入正常血漿。效果顯著
、但難持久
,且價格昂貴,適用于急重型病例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簡稱狼瘡性腎炎(LN)
,是一種包括腎臟在內的多個臟器受累的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以發(fā)熱
、關節(jié)痛
、皮疹及腎臟損害癥狀為主要表現。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發(fā)病率約為70例/10萬人
。中醫(yī)學文獻中無狼瘡性腎炎的病名記載
。根據LN主要臨床特征,可隸發(fā)球中醫(yī)發(fā)熱
、紅蝴蝶
、日曬瘡、水腫
、虛勞
、懸飲等范疇。LN在臨床上病情復雜多變
,治療上較為棘手
。近年來我們在腎病臨床上總結出一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狼瘡性腎炎的方法,其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
1
、辨識動靜,重用清解:動即狼瘡性腎炎的急性活動期
,靜為狼瘡性腎炎的休止期或亞急性輕度活動期
。在狼瘡性腎炎的活動期,其臨床的顯著特點為熱毒熾盛
。熱毒可從肌表內陷深入
,始在衛(wèi)分,旋即進入氣分
,繼而內竄入營,甚則深入血分。亦可由藥食之毒
,從內而發(fā)
,初起即見氣分熱盛或氣營兩燔的臨床表現,由于熱毒致病傳變最速
,故病程中常見氣分熱盛和氣營兩燔證候
,尤以氣營兩燔證最為多見,而極少見衛(wèi)分證候
,多數病例初發(fā)即表現為氣營兩燔
,甚至出現熱毒深入血分的危重證候。對此
,我們強調重用清熱解毒之劑以清氣分熱毒
,并力倡不論有無營分證候,皆應伍以透熱涼營之品
,以氣營兩消
,迅速截斷扭轉病勢。臨床上我們發(fā)現:狼瘡性腎炎之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
,其活動期雖以標實為重
,但陰虛之本早寓其中,其陰虛質燥
,虛火內熾
,營血久受煎熬,則氣熱一至
,即翕然而起
,迅成氣營兩燔,熱毒燎原之勢
,故雖營分表現未著
,亦當先安其未受邪之地。在方藥的選擇上
,最適用清瘟敗毒飲
,該方集白虎湯、犀解地黃湯和黃連解毒湯之清氣
、涼營
、解毒于一方,與我們治療活動期狼瘡性腎炎的原則極為合拍
。當急性活動期已經控制
,進入亞急性輕度活動期或休止期,則標實之熱毒漸逝
,而本虛之證較為突出
,由于體質之陰虛質燥
,復因熱毒傷津灼液導致陰虛加重,或壯火食氣
,而出現氣陰兩虛的證候
,治當以滋陰養(yǎng)液或益氣養(yǎng)陰為主,但清熱解毒仍不可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