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療“三高”的西藥眾多
一
對血壓有調(diào)節(jié)作用的中藥283種,占1070種的26.45%
如解表藥中獨活
清熱藥中黃連、玄參
攻下藥中大黃
祛濕藥中獨活
溫里藥中附子
理氣藥中香附
理血藥中紅花
化痰藥中桔梗
平肝藥中羚羊角
扶正藥中生地、當(dāng)歸
此外
,一些不常用的中藥,如羅布麻、臭梧桐葉、薟草、夏天無、豬毛菜等,均有良好的降壓作用,應(yīng)選擇使用。與西藥截然不同的是
,中藥對血壓有雙相調(diào)節(jié)作用,即血壓高者可降低,血壓低者可升高,共33種,占11.66%。如人參、鹿茸、白芍、五味子、紅景天、浙貝母、蒼術(shù)提升血壓的中藥有34種
,占12.02%。如小薊、陳皮、枳殼、麻黃、阿膠、青皮、附子、紫河車、玉竹、金銀花、番瀉葉、馬兜鈴、款冬、麝香、伸筋草等,在中醫(yī)治療高血壓病時選藥當(dāng)注意。二
、調(diào)節(jié)血脂的中藥降低血脂的中藥有154種,占1070種的14.3%
。升高血脂僅1種,為丹皮。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中藥有124種,如決明子、首烏、金櫻子、澤瀉、郁金、生地、桑葉、柴胡、升麻、黃芩、黃連、萆、槐花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中藥有84種,如西洋參
、銀杏葉、冬蟲夏草、白術(shù)、甘草、骨碎補、夜交藤、女貞子、沙苑子、白首烏、熟地、茶樹根、麥飯石等。抗動脈粥樣硬化
,包括溶解動脈壁上斑塊的中藥有55種。如枸杞子、升麻、赤芍、忍冬藤、銀柴胡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常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隱患,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既能降血清膽固醇
、甘油三酯三
作用于血糖的中藥有111種,占1070種的10.38%
對“三高”均有作用的中藥
有25種中藥既能降血壓
小編提示:中醫(yī)治病講究辨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628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藥薄荷妙用(要關(guān)于薄荷的)
下一篇: 孕婦禁服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