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yī)疾病分類
醫(yī)案日記
2023-06-11 08:02:59
藏醫(yī)疾病分類
藏醫(yī)學(xué)雖沒有明細的分科
,但臨床上也將疾病分為二十一大類進行診治:
龍 病
疾病分類.png)
過食味苦、性輕而粗糲的食物
,空腹勞動或過度勞累
、心情壓抑,長期缺乏營養(yǎng)等都易誘發(fā)龍病
。龍病脈象空如皮囊,小便清如水
,攪動后稀而不粘
,乏力
、耳鳴、頭暈?zāi)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口干舌燥
、游走性疼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褒垺鼻秩爰∧w時
,皮膚粗糙,周身疼痛
,有時出現(xiàn)痘瘡
。侵入脂肪后
,身體腫脹
,出現(xiàn)脂肪疣
。侵入脈道時
,脈象虛而粗,腫脹隆起
。侵入血液時,嗜睡
,血色暗淡
。侵入筋絡(luò)時,肢體僵硬
,腿酸腳跛
。侵入骨時
,劇痛,消瘦乏力
。侵入關(guān)節(jié)時
,空虛腫脹,易轉(zhuǎn)為傴僂病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褒垺鼻秩胨钑r,失眠不安
。侵入精液時
,身體干瘦
,遺精。侵入心臟時
,胸部脹滿,喘氣不舒
。侵入肝臟時
,身體一側(cè)疼痛
,易肌。侵入脾臟時
,身體腫脹
,腸鳴
,上半身疼痛
。侵入腎臟時腰痛
、耳聾
。侵入飲食,進食后胃部疼痛
。侵入未消化的部分
,則打呃、嘔吐
、食欲不振
。侵入飲食已消化部分
,則腸鳴
、腹痛
、大便秘結(jié)、小便閉塞
。侵入膽時
,腹痛,消化不良
,眼睛呈黃色
。侵入肛門時
,大便干燥
。侵入尿道時
,腹脹,尿閉或尿頻
。侵入子宮時
,宮體變硬
,宮血閉塞或崩漏
。侵入頭部時
,頭部眩暈
,神志不清。侵入鼻腔時
,鼻腔阻塞
,流涕。侵入眼睛時,眼有下墜感
,畏風
。侵入耳部時
,耳鳴
,刺痛
。侵入牙齒時,齒齦酸麻
,疼痛腫脹
。
概括起來,分為頭龍、心龍
、肺龍、肝龍
、腎龍
、腸龍、胃龍七種
。
赤 巴 病
由于飲食不當,偏咸偏酸
,飲食不潔
,消化不良,易怒
,神附鬼擾等原因
,影響膽腑及全身
,可產(chǎn)生多種赤巴病。赤巴病侵入皮膚
,皮膚奇癢
。侵入肌肉,癥狀是生瘡
、生癤并發(fā)癢
,搔破則出現(xiàn)黃水和鮮血
。侵入脈道
,四肢關(guān)節(jié)發(fā)癢,皮膚和眼睛都呈黃色
。著于骨骼,所有關(guān)節(jié)疼痛
,身體分片作痛
,干瘦,關(guān)節(jié)腫大
。侵入肺臟
,鼻涕和痰液皆呈黃色
。侵入肝臟
,肌肉顏色發(fā)青,肝區(qū)疼痛
。侵入脾臟
,舌苔斑剝
,便血
,左腳腫脹
,關(guān)節(jié)疼痛。赤巴病侵入腎臟時
,腰背疼痛
,足重而麻木
,耳殼背面的皮膚呈黃色
。侵入胃時,癥狀是吐瀉膽汁
。侵入腸時
,瀉下膽汁而上部無恙。侵擾膀胱時
,小便閉塞或淋漓。侵入子宮時
,膽汁下瀉或淤積
。竄入頭部時,囪門與頭頂疼痛
。侵入眼睛時
,眼呈黃色,發(fā)熱
,多淚
。侵入耳部時
,耳內(nèi)發(fā)熱
、劇痛
,漏出黃水。潛入鼻腔時
,鼻腔阻塞,鼻涕呈黃色
。侵入舌部時
,舌色發(fā)黃
,諸味皆苦
。
培 根 病
過量進食味苦或甜
、質(zhì)重性涼多油膩的飲食后,活動少
、居住潮濕,或進食了不潔食物
、形成食積
,這些都可以是培根病的形成原因
。培根病是一種寒性疾病
。診脈沉而弱
,口臭
,舌苔和牙齦灰白,眼瞼浮腫
,鼻涕與口涎多,頭暈
,全身沉重
;胃有淤積感覺
,胃部脹滿、呃逆
,腫硬疼痛
,消化力衰弱,食欲不振
,上吐下泄,針刺放血時血色淡紅而粘性大如粥樣;尿液發(fā)白
,味臭及蒸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身體腫脹
,頸生癭瘤;健忘
、嗜睡
;關(guān)節(jié)腫大
,屈伸困難
,小腿發(fā)酸
,皮膚角化
,肢節(jié)難以舒展。
木 布 病
培根
、血液
、赤巴、龍等四種疾病至發(fā)時的綜合癥
,稱為木布病。木布病患部位有本系部位和旁系部位兩種。本系部位有胃
、肝
、大腸
、小腸四處。在胃發(fā)病時
,癥狀猶如培根病
。在肝發(fā)病時
,癥狀似血病,在小腸發(fā)病時
,癥狀如赤巴病的癥狀
。在大腸發(fā)病時
,癥狀和龍病相似
。木布患病在旁系者
,有內(nèi)外兩種
。外部的,傳入肌肉
,擴散至皮膚時
,似地祗作祟
;傳于脈道時
,似毒癥
;散于關(guān)節(jié)時
,似痛風
。木布病傳入內(nèi)部,則侵犯命脈
、肝臟
、血液
。木布向上侵入頭部則頭痛
,侵入肺則是肺病,淤積心臟則成心風病
,侵入脾臟為脾病
,侵入腎臟為腎病
。
痞塊病
人體的風
、膽
、涎
、血等失調(diào),蟲疾
、黃水癥可誘發(fā)痞塊病
。癥狀為脈象弱而濡,尿液呈現(xiàn)出魚目樣點滴,何處患痞塊
,該處就積有污垢
。飲食不消化,因寒而致呃逆
、嘔吐,嘔吐物如腐肉
、酥油和酸水
。大便干燥秘結(jié),有時可出現(xiàn)腹瀉
。身體消瘦
,體力衰弱
,受寒則腹痛。用力過多時
,易使疾病發(fā)作
。
浮腫病
由于飲食起居失調(diào),未消化的飲食精微在肝臟未被轉(zhuǎn)化成精華
,病血和黃水偏盛
,被體內(nèi)的風驅(qū)使遍布全身而發(fā)病。癥狀為面部與眼瞼
、腳背腫脹顫動
,活動時疼痛
,氣喘心悸,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舌
、唇
、牙齒皆無光澤,體力衰弱
,脈象沉細
。尿色黃,身體極度困乏
。肺腫病
,多咳嗽
,痰液多泡
,帶血色
;肝腫病
,腹脹、多虱
,舌
、唇呈灰白色,尿黃,周身發(fā)癢
;龍型浮腫病
,則睡眠少
,腫脹現(xiàn)象變化多端
。
水腫病
水腫病可由龍病
、赤巴病、血液病
、培根病
、中毒等病因誘發(fā)。癥狀是脈象急速,發(fā)熱
,身體及四肢倦怠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周身浮腫
,肌肉皮膚之間充盈黃水,特別是腳背
、胸
、腹
、尿道口等部位
。龍型水腫病
,身體顫抖,肌肉緊縮
、腫脹
,皮膚粗糙
,白天水腫甚于夜間;赤巴型水腫病人
,眼睛與皮膚皆呈黃色
,溫暖時病情加重
;血水腫病
,脈管疼痛
,眼淚赤色
;培根型水腫病,身體發(fā)冷
,白天腫甚
;受傷形成的水腫病受傷處發(fā)熱,色紅
;中毒水腫病,身體內(nèi)部水腫
,有中毒征狀
。
肺癆病
肺癆病起病則傷風打噴嚏
,體溫下降
,食欲不振,進食時大汗出
,心悸
,嘔吐,腳背
、臉部浮腫,指甲容易長,常作惡夢
。肺癆病中期主要病變部位在上半身
,。癥狀是傷風多痰
,呼吸不暢
,肩部與頭部疼痛
,聲音嘶啞
,胃口呆滯
。末期病患于下半身時
,病及大腸
、小腸
、胃,上吐下瀉
,大便干燥
。
熱癥
可分為以下六種:
一.未成型的熱癥。由于人體的龍和培根失調(diào)而致病
,癥狀為脈象細而數(shù),尿色赤黃、渾稠而濁
,舌苔蒼白
,紅色風疹密密生出
,體溫不穩(wěn)
,黃昏時發(fā)熱
,呵欠多,懶散
,口苦
,頭痛
,小腿肚與關(guān)節(jié)疼痛
,惡寒喜暖
,心煩多夢,不思飲食
。
二.擴散熱癥
。由于人體赤巴過量所致
,高熱
,脈象洪而有力、實而緊速
,尿色赤黃
、味濃、蒸氣大
,痰多
,色赤黃如煙汁
,氣短,刺痛
,口干
,齒銹厚
,身體沉重
,食欲不振
,劇渴
,喜涼
。
三.虛熱癥
。由人體的“龍”紊亂失調(diào)而致病。發(fā)熱
,脈象虛而數(shù)
,尿色黃赤
、多泡沫,呼吸短促
、氣壅塞
,視物模糊
,舌苔紅而干燥
,痛無定處
,煩渴,睡眠輕,有恐懼感,汗毛直立
,按壓風竅感覺疼痛
。
四.伏熱癥。心伏熱則指甲發(fā)白
,夜間常失眠,白晝貪戀蔭涼處
,前胸后背及面部不斷生瘡疹
;胃伏熱癥
,癥狀是寒熱兩者皆有害
,特別是過熱時,刺痛劇烈
,不宜進食新鮮肉類
,多食性溫之品
;腎伏熱癥
,淋尿轉(zhuǎn)為血尿病
,行走或飲酒之后雙腳沉重難移步
,腎脈延伸到哪里,哪里就疼痛
。
五.陳舊熱癥。由于熱疾施治不及時而致病
,脈細而緊,尿色赤而蒸氣長盤旋,面生油膩
,口粘
,顎后干燥且硬
,眼有紅絲且有斑點
,常流淚
,肌肉呈現(xiàn)青色
,身體干瘦,動則心悸
,上半身疼痛,四肢與上半身疼痛且發(fā)木。
六.濁熱癥
。本病是熱邪與黃水病的二合病
,尿色紅如茜草根汁
,脈象細而疾數(shù)
,深處游走
,面目黃腫
,動則氣喘
,體力衰弱
,渾身汗津津
,口干舌燥
,嗜睡
,多咳嗽
,眼皮與腳背皆顫動。
瘟疫癥
勞損
、忿怒
、恐懼、愁苦等折磨或飲食失而變生疫癘
,由此誘發(fā)了赤巴之熱
,降于汗腺
,又誘發(fā)了“龍”與“赤巴”,或被氣味擊中
,疫癘逐漸傳染開來
,就形成了瘟疫
,有時疫
、痘疹
、腸痧
、喉蛾毒
、流感五種
。癥狀為長期寒栗
,身體沉重,懶惰
,頭痛
,口渴,食欲不振,脈象細數(shù)而浮
,尿色渾濁不清
,體表高熱等
。
不消化癥
病因是人體的涎分失調(diào)紊亂
,或進食了生硬
、油膩、未熟的食物等致病
。癥狀是大便秘結(jié)或不時解便
,腸鳴
、腹鳴
,懶惰
,不思飲食,進食時頭痛
,呃逆
。初期脈象實而粗
,久病身體乏力、脈象細
,飲食不消化
,尿略臭味。
心臟病
由于心情抑郁
、煩亂
,飲食失調(diào),失眠
,易怒等原因造成
。包括心悸
、心絞痛
、心熱
、心臟積水
、心悶、心臟蟲病
、心怒癥等七種疾病
。
肝病
進食酸辣食物、過度勞累均可致病
。癥狀為肝臟、肋間疼痛
,身體和囟門沉重
,食欲不振
,飲食不消化,進食時疼痛
,肌肉呈現(xiàn)黃色
,腰部不適等
。
疝氣
飲食起居不當
,吐塞龍紊亂返逆時進入外腎而引起腫脹
。癥狀為陰囊突然腫大疼痛
,或小腸墜入陰囊,刺痛
,腸鳴等。
白脈病
由于劇烈活動
,瘟疫和熱毒等侵入脈道
,遭遇外傷,“龍”紊亂侵入脈道等原因而致病
。癥狀為口眼歪斜
,頭昏
,記憶力減退
,不能端坐
,失眠
,嘔吐
,身體麻木腫脹,大小便失禁或尿閉
,便秘
,發(fā)熱如火焚或發(fā)冷似寒石,身體彎曲如弓或強直如角
。
黃水病
由于食入無營養(yǎng)的飲食
,血液中的廢物積聚于膽,膽汁的精華變?yōu)辄S水
,擴散至肌肉
、骨骼與臟腑內(nèi)外,多見于皮下和關(guān)節(jié)腔內(nèi)
。癥狀為皮膚發(fā)癢
,出現(xiàn)斑塊
;或渾身腫脹,肌肉呈青色
、粗糙
,出現(xiàn)皰疹
。觸及谷芒、麥糠皮等異物時
,便引起發(fā)癢
。
蟲病
飲食起居不當而引起。分內(nèi)外兩種
。外部寄生蟲病有虱病與蟣病,內(nèi)部則包括寄生在胃
、牙
、眼
、腸道
、肛門
、生殖器
、血液等處的寄生蟲
。蟲病的共同癥狀為膚白,味覺甘,腹脹
,陣痛
,情緒急燥
,寒冷
。
小兒疾病
小兒疾病包括聾
、啞
、瞎
、免唇等先天性疾病及后天性的緩
、急
、寒
、熱等各種疾病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偘Y狀為經(jīng)?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摁[
,手按痛處時更為厲害,眼睛不睜
,面色呈黑色
,食欲不振,呼吸困難
,聲音低微,指甲尖削下陷等。
婦科疾病
多由飲食不潔
、起居失常等所引起
。由于婦女具有男子所沒有的乳房、子宮
、月經(jīng)等器官和生理功能
,也就有了一系列的婦科雜病。包括五種子宮疾病
,十六種血脈病,九種痞塊病
,兩種蟲病。
產(chǎn)科常見疾病
婦女從懷孕到臨產(chǎn),一般?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茧y的疾病有八種
,即妊娠反應(yīng)
、難產(chǎn)
、胎位不正
、胎盤不下
、子宮脫垂、產(chǎn)后失血、產(chǎn)后瘀血陣痛
、產(chǎn)后毒攻
。
創(chuàng)傷
是指突然遭受意外打擊,致使機體的任何部分造成的各種傷害
。癥狀為腫脹、疼痛
、腸鳴、小便禁閉等
。
請問藏醫(yī)與中醫(yī)有什么區(qū)別
藏醫(yī)診斷方法亦采用望聞問切
,尤其重視舌苔與早晨首次小便的變化
。將疾病分為熱癥與寒癥兩大類
,并將病人分為“隆”型、“赤巴”型和“培根”型
。藥物治療分內(nèi)服和外治兩種
。內(nèi)服藥物采取“熱者寒之”、“寒者溫之”的原則
。外治有灸療、放血
、拔罐、熱酥油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