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恒言》談養(yǎng)生
《老老恒言》為清初文苑之秀曹廷棟撰寫的一本老年養(yǎng)生專著。曹氏字偕人,號六圃,又號慈山居士
,1699年生于浙江嘉善鼎貴世家
,生性恬淡
,勤奮博學
,亦長書畫
,壽臻90余歲
。他于74歲生病之后
,在床第呻吟之際
,寫成此書。曹氏談養(yǎng)生具有如下特點:
1.認為養(yǎng)生指導思想惟在順應自然
。曹氏一生養(yǎng)生不求助于醫(yī)藥
,不求助于引導,惟以順應自然為宗法
,以求頤養(yǎng)天和
,克享遐壽。主張養(yǎng)生要適應日常生活習慣
,不可有半點勉強
。曹氏批判漢樂府詩所云“努力加餐飯”,認為“老年人不減足矣
,加則必擾胃氣
,況努力定覺勉強,縱使一餐可加
,后必不繼
,奚益焉”。他指出:“食取稱意
,衣取適體
。”即是養(yǎng)生妙藥
。
生.png)
2.強調養(yǎng)生著眼點在于起居飲食
。指出久坐則脈絡滯,閑居時在室內緩步盤旋數(shù)十周
,可使筋骨活動
,脈絡得以流通
,又能增強足力
,防止“久坐傷肉”之弊。書中說
,凡步行
,應當先起立,振衣定息
,進行導引
,徐徐行一度,然后從容展步
,則氣血不惰
,精力足力倍增。飯后食物停胃
,必須緩行數(shù)百步
,可以幫助消化
。在行步時,不宜與人語
,以防“氣遂斷續(xù)而失調”
。行走時應且行且立,且立且行
,須得一種閑暇自如之態(tài)
。散步之遠近,須自揣足力
,不宜勉強
,隨其意之所便。散步回家以后
,即應“就便榻眠”少頃
,并進湯飲以和其氣。這些方法
,對老人都很適用
。
3.重視調理脾胃對恢復元氣的作用。曹氏認為
,“脾胃乃后天之本
,老人更以調理脾胃為切要”。因為胃陽弱則百病生
,脾陰足則萬病息
,故而古人調理脾胃之法,注重飲食
,“服食即當藥餌”
。曹氏在書中將調理飲食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進食為例
,他主張在夏季早晨起床
,不要馬上進食物以實胃,而應先進米湯以潤肺
。若在冬季早晨
,應當擁被披衣坐少頃,先進熱飲如乳酪蓮子園
、棗湯之類以養(yǎng)脾
,或飲少量黃酒來鼓舞胃氣。在季節(jié)變換時
,更應重視調理脾胃
。夏至以后,秋分以前
,應注意勿進肥濃
,慎用瓜果生冷諸物
,以免傷及脾胃。平日進食
,老人總宜少食少飲為有益
,脾易運磨,乃化精液
。否則即便是補益力量很強的飲食
,也會導致脾胃受傷。假若老人偶患小病
,應當吃一些具有治病作用的食物
,一般食物應當少吃,使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則絡脈易于轉運,元氣漸復
,“微邪自退”
。4.推崇食粥對老人的調養(yǎng)療疾之功。曹氏指出
,粥能益人
,老年尤宜。每日空腹食淡粥一小盆
,能夠生津快胃
,“所益非細”。此法簡單
,易得易行
,無病可調養(yǎng),有病可療疾
。書中認為
,就調養(yǎng)而論,粥宜空心食
,或作晚餐亦可
,但勿再食他物加于粥后
。食粥勿過飽
,粥雖不至于停滯胃中,但覺上腹脹滿
,即是胃的功能受到損傷
。粥宜溫熱時進食,吃粥過程中微微出汗
,能起到通利血脈作用
。在吃粥過程中
,不要讓人奏樂或獻玉帛勸人進食,使粥不能收其益
。若嫌粥味太淡
,可咸味沾唇,稍稍改善一下口味即可
。此外
,在精神調養(yǎng)方面,本書要求老人應定心
、戒怒
、知足、善于自我排解
,才能保障身心健康
,壽度百歲。
摘自:《健康時報》文/中國中醫(yī)研究院西苑醫(yī)院 李春生
養(yǎng)生語錄經典語錄
1
、養(yǎng)生之道
,常欲小勞,但莫大疲
,及強所不能耳
。
——孫思邈
2、養(yǎng)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
,喜怒不除為二難
,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
,神慮精散為五難
,五者必存,雖心希難老
。
——孫思邈
3
、養(yǎng)生以不傷為本,積傷至盡則早亡
。
——葛洪
4
、善養(yǎng)生者:食不過飽,飲不過多
;冬不極溫
,夏不極涼。
——葛洪
5
、不欲極饑而食
,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
。
——葛洪
6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
,導引關節(jié)
,吐故納新。
——蘇軾
7
、養(yǎng)生之道
,至暮夜而虛其腹,元氣所以運轉不窮
。
——楊名時
8
、養(yǎng)生在動,養(yǎng)心在靜
;知足常樂
,無求常安。
——陳立夫
9
、老人之情
,欲豪暢,不欲郁郁閼
,可以養(yǎng)生
。
——明·胡文煥
10、凡養(yǎng)生
,莫若知本
,知本則疾無由至也。
——呂不韋
11
、治身不靜則身危
,養(yǎng)生之道在于動。
——曾國藩
12
、善養(yǎng)性者
,先饑而食,先渴而飲
,食欲數(shù)而少
,不欲頓而多。常欲令飽中饑
,饑中飽耳
。(《備急千金要方》)
解讀:善于養(yǎng)生的人, 先餓了才吃, 先渴了才喝, 吃飯要次數(shù)多而食量少, 不要一次吃得多, 否則難以消化, 要經常使自己飽中饑、饑中飽
。
13
、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yǎng)
,所忌最是怒
。(《老老恒言》)
解讀:養(yǎng)生貴在養(yǎng)氣,人的七情失常最易引起氣的運行失常
,尤其最忌諱的就是發(fā)怒
,怒氣最傷身。
14
、久視傷血
,久臥傷氣,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曹庭棟
15
、飽食即臥
,乃生百病。(《備急千金要方》)
解讀:飽食即臥
,食物未及消化
,積而淤滯,氣滯不行
,則脾胃受傷
、氣血痰食積聚,而致百病叢生
。
《老老恒言》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云資源
《老老恒言》(曹庭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s/1oWg72AcgtS_53PSkHN5D8A
密碼:im9a書名:老老恒言
作者:曹庭棟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6
頁數(shù):109
內容簡介:
《老老恒言》又稱《養(yǎng)生隨筆》
,清代著名養(yǎng)生學家
、文學家曹庭棟著,是匯集清以前各家養(yǎng)生思想
,并結合作者自己的切身體會
,總結編纂而成的養(yǎng)生學專著。分別從飲食起居
、精神調攝
、運動導引、服藥衛(wèi)生
、預防疾病等方面
,闡述老年養(yǎng)生的指導思想和具體方法。作者養(yǎng)生理論始終貫穿“ 道貴自然”的思想
,主張養(yǎng)生應順應自然
,生活習慣應合四時陰陽,并且緊密結合老年人自身的特點,把養(yǎng)生寓于日常生活瑣事之中
。全書共5卷
,前4 卷涉及飲食起居及日常用品的保健措施。第5卷為粥譜
,粥分上
、中、下三品
。作者非常重視養(yǎng)靜和顧護脾胃的重要性
,并力推粥食在養(yǎng)生中的重要地位。所述內容具體生動
、切實可行
。
古文中的養(yǎng)生詩句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
,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詩句吧
,詩句節(jié)奏上鮮明有序,音諧韻美
。那什么樣的詩句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古文中的養(yǎng)生詩句,歡迎大家分享
。
古文中的'養(yǎng)生詩句
一
、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
,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
。——元·王珪《泰定養(yǎng)生主論》
二
、若邪盛為害
,則乘元氣未動,與之背城而一決
,勿使后世生悔
,此神而明之之術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濉ば齑蟠弧夺t(yī)學源流論》
三
、人勤于體者,神不外馳
,可以集神;人勤于智
,精不外移,可以攝精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濉ち赫骡牎锻蒜蛛S筆》
四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獣x·皇甫謐《帝王世紀》
五、陰之所生
,本在五味
,陰之五宮
,傷在五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六
、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清·王世雄《隨息居飲食譜》
七
、涌泉二穴
,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濉び瘸恕秹凼狼嗑帯?/p>
八、知恬逸自足者
,為得安樂本
。——明·高濂《尊生八箋》
九
、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
,不若攝養(yǎng)于無疾之先?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ぶ煺鸷唷兜は姆ā?/p>
十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
,一歲二十四泄
,皆得二百歲?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啤O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十一
、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后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额愋抟E》明·胡文煥
十二、衣服厚薄
,欲得隨時合度
。是以暑月不可全薄
,寒時不可極厚?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巍て羊灐娥B(yǎng)生要錄》
十三
、夜臥早起三月春,緩形無努志逆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铣骸ぬ蘸昃啊娥B(yǎng)性延命錄》
十四、元氣實
,不思食;元神會
,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
,陸地仙
。——明·胡文煥《養(yǎng)心要語》
十五
、治身養(yǎng)性謹務其細
,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獣x·葛洪《抱樸子》
十六、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
。——《素問·遺篇刺法論》
十七
、縱欲戕生
,古今同慨?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濉ち赫骡牎锻蒜蛛S筆》
十八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
,死亡隨至
。——明·高濂《尊生八箋》
十九
、忍怒以全陰氣
,抑喜以養(yǎng)陽氣?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獣x·葛洪《抱樸子》
二十
、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yǎng)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巍り愔薄娥B(yǎng)老奉親書》
二十一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萬物之綱紀
,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二十二
、養(yǎng)生之道
,莫先于飲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濉⒊懈伞都螛I(yè)堂叢書》
二十三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陰陽離決
,精氣乃絕?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p>
二十四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縱
,欲縱成災;樂不可極
,樂極生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鳌とf全《養(yǎng)生四要》
二十五
、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巍て羊灐娥B(yǎng)生要錄》
二十六、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素問·評熱病論》
二十七
、養(yǎng)生者
,心欲求寐愈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濉げ芡潯独侠虾阊浴?/p>
二十八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ち_天益《衛(wèi)生寶鑒》
二十九
、養(yǎng)生貴養(yǎng)氣,養(yǎng)氣貴養(yǎng)心
,養(yǎng)心貴寡欲
。——明·王文祿《醫(yī)先》
三十
、心要常操
,身要常勞?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鳌卫ぁ渡胍髡Z》
三十一
、五谷為養(yǎng),五蓄為助
,五菜為充
,五果為益?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鳌とf全《養(yǎng)生四要》
三十二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
,可以延年
。——《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三十三
、夏為蕃(草秀)
,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夜臥早起
,無厭于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で裉帣C《攝生消息論》
三十四
、惜氣存精更養(yǎng)神,少思寡欲勿勞心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鳌復①t《壽世保元》
三十五、邪與正相傷
,欲與性相害
,不可兩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鳚h·劉安等《淮南子》
三十六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啤堈俊娥B(yǎng)生要集》
三十七
、一身之氣,皆隨四時五運六氣興衰
,而無相反矣
。——金元·劉完素《素問玄機病原式》
三十八
、養(yǎng)性之道
,莫久行、久坐
、久臥
、久視、久聽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巍て羊灐娥B(yǎng)生要錄》
三十九、形不足者
,溫之以氣;精不足者
,補之以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p>
四十
、形生愚智
,天也;強弱壽夭
,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铣ち骸ぬ蘸昃啊娥B(yǎng)性延命錄》
四十一、養(yǎng)生以不傷為本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断山洝?/p>
四十二、虛邪賊風
,避之有時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p>
四十三
、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濉氰稖夭l辨》
四十四
、我命在我,不在天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断山洝?/p>
四十五、喜怒衰樂之發(fā)……可節(jié)而不可止也
,節(jié)之而順
,止之而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鳚h·董仲舒《春秋繁露》
四十六
、臥欲側而曲膝,益氣力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巍て羊灐秾毶洝?/p>
四十七、嗜欲使人氣淫
,好憎使人精勞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四十八
、四時陰陽者
,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
,秋冬養(yǎng)陰
,以從其根?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端貑枴に臍庹{神大論》
四十九
、體欲常逸,食須常少
。勞無至極
,食無過飽?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鳌ね醪獭缎拚婷匾?/p>
五十
、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yǎng)性之術
,亦難以長生也
。——南朝·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五十一
、天者陽之宗
,地者陰之屬。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獤|漢·華佗《中藏經》
五十二、省思慮則心血不耗
,發(fā)不易白
。——明·王文祿《醫(yī)先》
五十三
、食不語
,寢不言?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呵飸?zhàn)國·孔丘《論語》
五十四
、圣人勝心,眾人勝欲
,君子行正氣
,小人行邪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鳚h·劉安等《淮南子》
五十五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
,以資血氣
。——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五十六
、善攝生者
,先除欲念?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鳌り惱^儒《食色紳言》
五十七
、食莫若無飽,思莫若勿致
。——春秋·托名管仲《管子》
五十八
、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內
,不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外?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鳌復①t《壽世保元》
五十九
、食畢,飲清茶一杯
,起行百步
,以手摩臍。——明·鄭宣《昨非庵日纂》
六十
、善養(yǎng)性者
,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拼O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六十一、人于中年左右
,當大為修理一番
,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鳌埦霸馈毒霸廊珪?/p>
六十二、仁人之所以多壽者
,外無貪而內清靜
,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yǎng)其身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鳚h·董仲舒《春秋繁露》
六十三、人生如天地
,和煦則春
,慘郁則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濉こ绦榆帯夺t(yī)述》
六十四
、食欲少而數(shù),不欲頓多難消
,常如飽中饑
,饑中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铣ち骸ぬ蘸昃啊娥B(yǎng)性延命錄》
六十五
、天地萬物之理,皆始于從容
,而卒于急促
。——明·呂坤《呻吟語》
六十六
、事從容則有余味
,人從容則有余年?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睹鳌卫ど胍髡Z》
六十七
、體欲常勞
,食欲常少,勞無過極
,少無過虛
。——《南朝·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六十八
、視強則目不明
,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亂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獞?zhàn)國·韓非《韓非子》
六十九、生身以養(yǎng)壽為先
,養(yǎng)身以卻病為急
。——明·高濂《尊生八箋》
七十
、男貴寡欲養(yǎng)精
,女貴平心養(yǎng)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鳌とf全《廣嗣紀要》
有關養(yǎng)生的詩句問候語
1
、冬季干燥易上火,美食幫你巧順氣
;山楂化食消積忙
,生吃泡水兩相宜;啤酒改變壞情緒
,適量喝點會有益
;玫瑰潤膚安神妙,沏茶幾瓣別忘掉
。愿快樂安康
!
2、春季吃得要清淡
,體內積熱要防范
,綠豆赤豆酸梅湯,蔬菜水果加綠茶
,大辛之品皆應避
,化火變瘡危害大,飲食養(yǎng)生加鍛煉
,保持開心身體強!
3
、春季天氣多變
,特奉養(yǎng)生密涵:勿中“懶惰”劇毒
,加強自身鍛煉;凝聚“果疏”精華
,保養(yǎng)脾胃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环乐埂昂鳌鼻忠u
,衣物在身不單
。祝你健康平安。
4
、冬去春來
,季節(jié)變化,乍暖還寒
,最難將息
,養(yǎng)生貼士,關懷送禮:春捂秋凍
,勿忙減衣
,預防流感,加強鍛煉
,增加免疫
,祝你健康,幸福如意
,春天快樂
。
5、陣陣春寒仍料峭
,衣服不能穿很少
,千萬小心別感冒,早睡早起伸懶腰
,多多鍛煉健康保
,二月春光多么好,踏春賞景心情妙
,快樂天天開口笑
!
6、冬季養(yǎng)生有好茶
,如何選擇有門道
;大棗陳皮太子參,煎湯取汁養(yǎng)胃佳
;玫瑰茉莉配冰糖
,疏肝理氣就靠它;薄荷紅茶沸水泡
,風熱感冒全趕跑
。愿快樂安康
!
7、冬季養(yǎng)生有秘方
,分享給你記心上
;冰糖燕窩大米粥,滋陰潤肺效果好
;蘿卜胡椒生姜片
,煎湯止咳是良方;晨起一碗熱豆?jié){
,健脾清熱功效強
。愿快樂安康!
8
、冬季養(yǎng)生正當時
,贈你御寒飲食方;適當增加蛋白質
,每天二兩魚禽肉
;飯前喝碗熱粥湯,雜糧紅棗有營養(yǎng)
;零食首選是堅果
,原味一小把最佳。愿快樂安康
!
9
、寒風呼嘯重保健,情濃關懷送身旁
;頭暖腰暖別受涼
,中午開窗通風棒;冷水洗臉強免疫
,溫水漱口護齒忙
;蘿卜蜂蜜煲靚湯,生津潤肺是良方
。愿快樂安康
!
10、貼心分享小妙招
,幫你冬天不感冒
;限制糖類攝取量,新鮮果蔬多吃好
;堅持運動別犯懶
,慢跑登山健身操;調味多放蔥姜蒜
,常喝溫水是關鍵
。愿快樂安康
!
11
、冬季養(yǎng)生有秘訣
,狀元美食送給你;鱸魚富含蛋白質
,清蒸鮮美最適宜
;蓮藕清心安神忙,黑白木耳搭進去
;花生最好配紅棗
,補脾益血功效高。愿快樂安康
!
12
、寒冷冬季脂肪聚,低卡時蔬來幫你
;增強飽足卷心菜
,清炒護膚味道妙;消積化滯白蘿卜
,晚餐煮湯功效高
;超低熱量西蘭花,涼拌瘦腹就靠它
。愿快樂安康
!
13、冬季養(yǎng)生有門道
,多吃根菜是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