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死春不雨,禾橫秋早霜。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
凌晨荷鋤去
攜來朱門家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
白居易(772-846)
1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話翻譯: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
,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
,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2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白話翻譯: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
3、池上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小娃撐小艇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白話翻譯: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4
、問劉十九【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白話翻譯:
釀好了淡綠的米酒
,燒旺了小小的火爐。天色將晚雪意漸濃,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
?5
、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白話翻譯: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zhuǎn)到這里來
。1.有哪些詩句是描述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的1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溫帶大陸性氣候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快行冷鋒的影響3、“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劉元載《早梅》)——不同坡向?qū)χ脖坏挠绊?、“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垂直地帶性5、“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準靜止鋒的影響6、“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謁山》) ——地殼變動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季節(jié)性8、“人有悲歡離合數(shù)家新住處,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 ——地殼變動14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赤壁懷古》) ——波浪的侵蝕作用15、“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盆地夜間氣流上升,易成云致雨16、“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迎風坡易形成降水17、“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毛澤東《送瘟神》)——地球自轉(zhuǎn) 18."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秋陰不散"的多云天氣,因夜間云層愈厚,大氣逆輻射愈強,地面就能獲得較多的熱量補償。故夜間降溫較晴天慢得多
,地面溫度不易降到0℃以下。這就是秋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凍的科學道理。而連續(xù)的陰天除使霜凍來得晚外
,還會導致降水天氣。詩人有聲有色地描寫了"秋陰不散"的兩種結(jié)果。19."山明水凈夜來霜
20."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由于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
冬季相反,形成西北風
夏天
,登上廬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迎面吹來,帶來了豐沛的降水(即"熱風吹雨")。22."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杜牧《清明》)"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趙師秀《有約》)"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曾幾《三衢道中》) 我國東部地區(qū)降水類型主要為鋒面雨
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
有的年份夏季風特別強
這樣
23."三月無雨旱風起
"(白居易《杜陵叟》)"麥死春不雨
春季和夏初
七
2.包含事物哲理的詩句題西林壁(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3.表現(xiàn)新生事物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
[解讀]在沉船旁邊又有千萬只船駛過
,枯樹前面又有千萬棵綠樹在茁壯成長。唐敬宗寶歷二年(公元826年),劉禹錫和白居易在揚州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詩贈劉禹錫,為劉禹錫被貶二十三年鳴不平,劉禹錫寫詩作答。雖然也感嘆自己遭遇不幸,埋沒一生,自比“沉舟”、“病樹”;但又相當達觀,看到的是千帆競發(fā),萬木爭春[解讀]蒼茫的沙漠中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解讀] 平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
4.關(guān)于不要被事物表面現(xiàn)象迷惑的文言文句子昔者曾子處費
楊朱之弟曰布
有富室
莫道讒言如浪深
工之僑得良桐焉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
,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
,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5.描寫事物特點的句子把句子寫生動,寫形象
,在小學語文課本里常見的、也是同學們在作文中常用的方法,除描寫、比喻的手法外,還有擬人、排比、夸張等多種方法。如下面段落中的例句:秋天來臨了。
天空像一塊覆蓋大地的藍寶石
。村外那個小池塘睜著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著這美好的天色。一對小白鵝側(cè)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山谷里楓樹的葉子這段描寫秋天原野景色的話,一共只有7句
,卻有5個是擬人句,如“池塘睜著碧澄澄的眼睛,疑望著……”;“白鵝欣賞自己……”;“楓樹的葉子喝了……酒”;“稻子低著頭彎著腰”;“雁群高興地唱著歌”運用擬人的方法,把無思維的動植物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使它們像人一樣會思想、有感情、能說話,有性格有行為。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排比句也能增強語氣、充分表達感情
。這種句式由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字數(shù)大體相等、意思相聯(lián)、語氣一致的詞組或句子組成,排成一串。并且,常常有一個相同的詞語,反復出現(xiàn)在各詞組或句子中,起連鎖作用,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