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自膨式Amplatzer封堵器治療開放性動脈導管未閉(PDA)可取得較好的即刻
、短期和中期療效。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fā)大學兒童醫(yī)院Masura等報告,PDA患者接受該方法治療,其長期轉歸也較滿意。[Am Heart J2006,151(3):755.e7]為了明確Amplatzer封堵器治療PDA的遠期療效,Masura等進行了一項臨床觀察性研究
。1996年9月到2002年4月期間,該研究共納入64例單純性PDA患者,并給予Amplatzer封堵器經(jīng)皮閉合治療。患者年齡介于6個月至29歲之間,PDA病灶最小直徑≥2mm,平均直徑3.5mm。研究者對患者一直隨訪至2005年9月。為期40~108個月(中位值58個月)的隨訪結果顯示,治療1個月后,所有PDA完全閉合,而且療效一直保持到隨訪期結束
。整個研究期間患者無死亡,未出現(xiàn)明顯的并發(fā)癥。研究提示:Amplatzer封堵器用于經(jīng)導管PDA封堵術治療,近期和遠期療效均較滿意
。該方法適用于體重超過5kg、PDA中度到重度的患者。根據(jù)研究者的經(jīng)驗,在隨訪1年時,對PDA已完全閉合,降主動脈和左肺動脈內血流為層流模式的患者可停止隨訪。動脈導管未閉 居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率排行的第二位。上世紀60年代末出現(xiàn)的 動脈導管未閉 導管法堵閉術
。Amplatzer傘封堵器堵動脈導管未閉技術成功率接近100%,術后一天 動脈導管未閉 封堵效果達91.4%,動脈導管未閉 術后6個月可達98.6%。目前 動脈導管未閉 介入治療已是 動脈導管未閉 的首選治療方法。較傳統(tǒng)診療措施變得簡捷、安全、有效、合并癥少、痛苦小、恢復快。但高價費用使多少 動脈導管未閉 患者得不到救治,失去了最佳治療時間。動脈導管原本系胎兒時期肺動脈與主動脈間的正常血流通道。由于該時肺不司呼吸功能,來自右心室的肺動脈血經(jīng)導管進入降主動脈,而左心室的血液則進入升主動脈,故動脈導管為胚胎時期特殊循環(huán)方式所必需。出生后,肺膨脹并承擔氣體交換功能,肺循環(huán)和體循環(huán)各司其職給你提供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最權威的醫(yī)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復興門外南禮士路56號
電話:010-68028401
具體位置和公交線路樓主可參見地圖:
/#word=%B1%B1%BE%A9%B6%F9%CD%AF%D2%BD%D4%BA&ct=40&bs=010&sid=MAPPFGZWQAZWQADOT&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心臟中心概況及宗旨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心臟中心
北京南禮士路56號 100045
電話:010-68028401轉2407,2306
目前運用封堵器治療室間隔缺損(VSD)
、房間隔缺損(ASD)、動脈導管未閉(PDA)傳統(tǒng)方法有外科手術和內科介入兩種。這兩種方法均能有效地治療先天性心臟病。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760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