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综合资源网,女人高潮娇喘抽搐喷水视频,久久精品这里精品,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ΑV一卡二卡三卡免费,午夜福利男女XX00动态图片,久久亚洲日韩精品,高清白嫩偷拍视频,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视频综合网,噜噜噜66网站,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深夜精品网站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雜談

降壓藥臨床試驗統(tǒng)計分析報告生成系統(tǒng)問世

醫(yī)案日記 2023-06-20 08:19:27

日前記者從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獲悉,該院臨床藥理中心生物統(tǒng)計室研制出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降壓藥臨床試驗統(tǒng)計分析報告生成系統(tǒng)

,目前正在按照有關規(guī)定申報科技成果

按照ICH-GCP和我國GCP要求,要真實

、可靠地報告臨床試驗的結果
,在臨床試驗的最終階段
,生物統(tǒng)計學專業(yè)人員要根據統(tǒng)計分析結果寫出統(tǒng)計分析報告
,以提供給主要研究者撰寫臨床試驗總結報告的素材
,因此統(tǒng)計分析報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單位都仍然沿襲手工制表

、人工參照統(tǒng)計分析結果書寫統(tǒng)計分析報告的方法,此種方法速度慢
,通常從統(tǒng)計分析結束到完成統(tǒng)計分析報告至少需要兩周至1個月的時間,且由于是手工制表
,易看錯
、打錯數據
,以致誤導臨床試驗總結報告。

研制該系統(tǒng)是為了縮短撰寫統(tǒng)計分析報告的時間

,保證統(tǒng)計分析報告內容與統(tǒng)計分析結果完全一致
,達到數據真實
、可靠且具有可溯源性的要求
。據生物統(tǒng)計室李衛(wèi)博士介紹說
,該系統(tǒng)是采用SAS統(tǒng)計軟件中強大的宏功能(Macro),歷時8個月研制出來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蓪AS統(tǒng)計分析結果直接輸出成Word統(tǒng)計報告格式,在完成統(tǒng)計分析結果的同時撰寫出統(tǒng)計分析報告
,僅僅需要3天
,大大縮短了撰寫統(tǒng)計分析報告的時間。同時
,使用該系統(tǒng)可將統(tǒng)計分析報告差錯率降為零,實現統(tǒng)計分析結果和統(tǒng)計分析報告內容的完全一致

高血壓降不下來,加服了這種幾分錢1片的降壓藥,血壓降到135/80

61歲的張先生

,是一位多年的高血壓患者,之前一直吃纈沙坦
,血壓控制不錯。但是
,最近血壓一直高于140/90
,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張先生加服了一種降壓藥
,血壓降到了135/80
。 其實,很多高血壓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
,剛被診斷為高血壓的時候
,只吃一種降壓藥就可以有效降壓。但是隨著病程的延長
,會出現血壓控制不良的情況,有人把這歸咎于降壓藥的耐藥性
,其實不然,主要在于病情加重
、飲食不良
、情緒不穩(wěn)定等影響因素。 一般來說
,如果患者服用一種降壓藥療效很好
,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就可以長期維持此用藥方案。如果患者服用一種降壓藥不能有效降低血壓的話
,往往需要聯合其他降壓藥,而不是一味的加大藥物劑量
。 高血壓為什么要聯合用藥
? 高血壓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胰島素抵抗
、腎性水鈉潴留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SS)激活
、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動亢進
、細胞膜離子轉運異常等多種機制參與了高血壓的發(fā)生,單一用藥只能阻斷某一機制,很難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
。而且增加藥物劑量療效增加不明顯
,副作用卻明顯增加
。聯合用藥的目的是增加療效,減少副作用的發(fā)生
。 這種藥物很便宜
,加服1片
,降壓無憂
! 高血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腎素過多型(RAAS激活),占高血壓的65%
,對應的降壓藥是普利類
、沙坦類
、β受體阻滯劑
;另一種是鈉-容量型,占高血壓的35%
,對應的降壓藥是利尿劑和鈣拮抗劑
。 除利尿劑外,其他降壓藥均可單獨使用
,利尿劑一般不單獨用于高血壓的治療(吲達帕胺除外)
,多與其他降壓藥物合用,發(fā)揮協同降壓的作用
。利尿劑理想的聯合用藥方式包括:利尿劑+沙坦類
,利尿劑+普利類
,利尿劑+鈣拮抗劑。 一、噻嗪類利尿劑+沙坦類/普利類 1. 通過不同機制協同降壓 早期應用噻嗪類利尿劑
,通過排鈉利尿減少細胞外液和血容量,導致心排出量降低
,從而降低血壓,長期應用噻嗪類利尿劑,通過擴張小動脈血管降低血壓
。 沙坦類降壓藥和普利類降壓藥均通過抑制RASS的活性
,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另外
,利尿劑還可以延長沙坦類/普利類藥物的作用時間
,從而使降壓效果更持久平穩(wěn)。 2. 作用互補
,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用藥安全性
。 噻嗪類利尿劑的作用包括使PAAS激活;降低血鉀
;胰島素抵抗和糖耐量異常
;血尿酸增高或高尿酸血癥
,甚至會導致痛風
。 沙坦類/普利類降壓藥的作用包括抑制PAAS活性
;升高血鉀
;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尿酸?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噻嗪類利尿劑和沙坦類/普利類聯合應用
,可以達到作用互補
、減少副作用的效果。 此聯合方案尤其適用于老年收縮期高血壓
、肥胖(代謝綜合征)高血壓、糖尿病高血壓
、容量負荷增加或伴心功能不全
、高鹽飲食/鹽敏感性高血壓
、難治性高血壓
。 二
、噻嗪類利尿劑+鈣拮抗劑 利尿劑和鈣拮抗劑都是治療鈉-容量型高血壓的藥物。鈣拮抗劑具有減少外周阻力和排鈉的作用,利尿劑具有排鈉
、減少血容量的作用
。兩者的降壓作用機制有部分是重疊的
,理論上說,是不宜聯用的。 但是據VALUE研究表明
,鈣拮抗劑聯用利尿劑在降低心肌梗死
、腦卒中等疾病發(fā)生風險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
,說明此聯用方案有利于心血管的保護
,尤其適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應選擇長效的鈣拮抗劑
,噻嗪類利尿劑要應用小劑量
。 除上述的聯合方案外
,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也是可以聯用的
,臨床試驗證實,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的組合能偶然達到較好的降壓效果
,但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效果不及沙坦類與利尿劑聯合及鈣拮抗劑+普利類聯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梢赃@么說
,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是有用但受限的聯合方案,更多用于高血壓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 噻嗪類利尿劑很便宜,多數都是幾塊錢100篇
,不會給高血壓患者帶來經濟負擔。但是
,王藥師還是要提醒各位朋友
,不要嘗試別人口中「 ”好用「 ”的降壓藥或聯合方案
,因為那不一定適合你
,藥物方案的調整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
,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厄貝沙坦和纈沙坦都是降壓藥
,除此之外
,功效上還有什么差別嗎?

“沙坦”降壓藥屬于降壓藥中的其中一種

,作用機制為 通過拮抗血管緊張素II與血管緊張素II受體(AT1)結合抑制過度收縮心室血管,減少細胞炎癥發(fā)作
,降
低血壓 ,預防腎臟受損的同時重建左心室受損細胞
。沙坦類藥物在治療冠心病、II型糖尿病
、心力衰竭等代謝類疾病都有顯著療效


降壓藥的命名方式常以功效是否統(tǒng)一進行歸類,因此兩者都屬于同一類降壓性質的降壓藥

都屬于血管緊張素受體II拮抗劑(ARB)

人體分泌激素中含有一種能夠把控血壓高低的激素--- 血管緊張素 ,能夠刺激血管平滑肌和調節(jié)腎上腺激素與血管緊張素

,因此診斷高血壓時,血管緊張素的化驗結果非常有意義,如升高也說明患有低血壓
、低血鉀癥
、代謝功能異常
、醛固酮血癥等
;如降低則說明患有高血壓、腎素瘤、高血鉀癥等疾病
。而 沙坦類藥物能夠選擇性阻斷激素與AT1結合 ,降低血管外周阻力
,從而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

藥物代謝有區(qū)別

厄貝沙坦: 半衰期時間高達 11小時

,在代謝期間無代謝酶激活的情況下能生成血管緊張素
,但如緩解激肽轉化成非活性蛋白酶時, 需要與肝臟內的CYP2C9代謝酶共同作用

纈沙坦半衰期大概在 6小時 左右

,口服即可獲得藥效
無需經過肝臟代謝
,藥物分解速度快
,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溶解到紅細胞中
,抑制血管過度收縮
。在藥物利用結束后,能夠快速從血清中分離
,溶解后跟隨體液排出體外,因此很少有藥物殘留于體內
腎臟幾乎無負擔
,即使每天口服2次
,也能讓血漿濃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內

厄貝沙坦要比纈沙坦降壓更強

,因此在用藥時
,厄貝沙坦常用于治療高度高血壓
,單一用藥降壓效果顯著
,而 纈沙坦 則更適用于 輕度、中度高血壓
,如需增強藥效需與其他藥物聯用
。纈沙坦因為不經過肝臟代謝
,所以藥效低于厄貝沙坦
,但是其與其他藥物會發(fā)生相沖反應的能力也較弱,所以更溫和

用法用量有區(qū)別

厄貝沙坦: 初始計量0.15g

,每日1次。 若服藥2周后無降壓效果
,則應加量至0.30mg,或與利尿劑聯用
,增強降壓藥效
特殊人群(超過80歲的高齡患者、正在進行血透析者)初始計量應增大到75mg

纈沙坦: 初始計量80mg

,每日1次,以固定時間服藥能夠讓生物利用率達到最好
最好在早上時空腹服用
,如早上漏服可在午餐前服用,避免與用餐同服
,以免被胃酸抑制
,達不到預期降壓效果
。通 常在服用2周后可看到降壓效果
,如在4周后還未達到正常目標值則應 增大藥量至160mg ,但腎功能不全者、肝膽功能不全者無需調整藥量

適應癥有區(qū)別

厄貝沙坦: 適用于2型糖尿病腎病高血壓、H型高血壓

。因為其能夠更好的 保護心臟血管
,當藥力濃度最高時
,可是微量尿蛋白變成顯性尿蛋白危險系數降低
,同時保護保護心腦血管系統(tǒng)不被損害。

纈沙坦: 在對輕度高血壓和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做治療時

,能夠在短期內控制血壓
;治療左心室肥大者
,能夠重建左心室心肌細胞
,逆轉肥大組織
重新調整內皮細胞血流循環(huán) ,因此也非常適用于心力衰竭者

厄貝沙坦與纈沙坦 都屬于抑制劑降壓藥 ,在降壓效果方面只是側 重點不同

,可根據患者病因來選擇用藥,在用藥時注意 把控種類和劑量
,才可獲得最優(yōu)良的降壓效果

厄貝沙坦

實驗室研究數據表明厄貝沙坦能夠在保護心腦血管的同時降低尿蛋白,臨床試驗數據也證實具有該療效

,在檢查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尿液樣本中
,可發(fā)現白蛋白大幅度下降
,因此促進 適用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也適用于腎臟功能不全患者 ,在早期服用厄貝沙坦能夠將患上尿毒癥風險的系數降低30%。

降低尿蛋白 功效方面

首選厄貝沙坦。

降低腦卒中發(fā)生率 方面

,首選 厄貝沙坦 ,其次到纈沙坦

纈沙坦

多項研究數據證實

,纈沙坦在治療心衰
、心梗方面
,改善心機細胞代謝能力最強
,降低心衰死亡率最低
,因此對于 急需改善心肌功能的患者,首選纈沙坦

纈沙坦能夠與沙庫巴曲(腦啡肽酶抑制劑)強強聯合

,組合成新型藥物“ 沙庫巴曲纈沙坦 ”(諾欣妥)
,治療頑固心衰時,如之前一線藥物為纈沙坦
,那么能夠直接更換首選藥物為沙庫巴曲纈沙坦,如果之前一線用藥不是纈沙坦
,那么 需要停藥48小時后
,待機體完全代謝藥物后,再服用沙庫巴曲纈沙坦
,讓心肌細胞能夠更好的適應新藥
,同時還能減小對腸胃的刺激,避免誘發(fā)不良反應
,如 皮膚干燥、紅腫瘙癢
、血管性水腫(罕見)

在服用沙坦類藥物時

,以下人群應慎用:

對該類藥物過敏患者

,有條件可以做相關過敏源測試,以保證不被二次刺激過敏

進行過腎臟手術患者 ,尤其是移植腎

、單一腎
、腎動脈狹窄患者,應選擇對腎臟刺激減小的降壓藥
,避免加重腎臟負擔
,造成病情惡化

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 應慎用

,避免藥物作用分子滲入乳汁或者血液,影響胎兒 健康 發(fā)育。

總體來說

,沙坦類藥物的目的是讓血壓得到快速控制維穩(wěn),只是厄貝沙坦在保護腎臟方面更優(yōu)
,纈沙坦在保護心臟血管方面更優(yōu),因此高血壓患者在用藥時
,應保證先達到基礎降壓目的
,隨后再 結合個體案例進行針對性的選擇 ,發(fā)揮最大的藥效

如何撰寫合格的化學藥物臨床研究(試驗)報告

本指導原則的目的是向藥品注冊申請人(簡稱申請人)或/臨床研究者提供合理思路,以便于其能夠整理出內容完整

、表述明確
、結構良好
、易于評價的臨床試驗報告。臨床試驗報告應該對試驗的整體設計及其關鍵點給予清晰
、完整的闡述;對試驗實施過程應條理分明地描述;應該包括必要的基礎數據和分 析方法,以便于能夠重現對數據和結果的分析。 本指導原則包括了以下的臨床研究:I期臨床試驗(耐受性試驗和臨床藥代動力學試驗)
、II期/III期臨床試驗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試驗
。關于這幾類臨床研究的技術要求,請參閱相關的指導原則。本指導原則主要針對試驗報告的格式和內容進行闡述,也適用于其它以注冊為目的的臨床研究
。 本指導原則只對臨床試驗報告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原則框架,列出了報告 中應涵蓋的基本點,不可能做到完全細化
。鑒于臨床研究的復雜性,對格式和內容可根據研究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 二
、臨床試驗報告的結構與內容 (一)首篇 首篇是每份臨床試驗報告的第一部分內容,所有單個的臨床試驗報告均應 包含該部分內容
。 首篇中各標題下的內容均應分頁單列
。首篇內容不必標注“首篇”的字樣
。1、封面標題 包括受試藥物通用名
、研究類型、研究編號
、研究開始日期
、研究完成日 期、主要研究者(簽名)
、研究單位(蓋章)、統(tǒng)計學負責人簽名及單位蓋章
、藥品注冊申請人(蓋章)
、注冊申請人的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報告日期
、原始資 料保存地點
。2
、目錄 列出整個臨床試驗報告的內容目錄和對應頁碼。3
、研究摘要(附樣表) 對所完成的研究的摘要介紹,應以重要的數據體現結果,而不能僅以文字和P 值來敘述
。如需要,應附有完成的各期臨床試驗一覽表。 4
、倫理學相關資料 須申明完成的臨床試驗嚴格遵守赫爾辛基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Helsinki) 的人體醫(yī)學研究的倫理準則,須申明本臨床試驗方案及其修訂申請均經倫理委 員會(IEC 或IRB)審核批準,須提供倫理委員會批準件,須提供向受試者介紹的研究信息及受試者的知情同意書樣本
。5、試驗研究人員 列出臨床試驗主要研究人員的姓名
、單位、在研究中的職責及其簡歷(列 于附件中),主要研究人員包括主要研究者及各中心主要參加人員
、統(tǒng)計學分析 的負責人
、臨床試驗報告的撰寫人。6
、縮略語 臨床試驗報告中所用的縮略語的全稱
。 (二)正文內容和報告格式1
、基本內容 本部分內容為各類臨床試驗報告的格式中所包含的主要項目的原則性說 明
。 1.1 引言 介紹受試藥物研發(fā)的背景、依據及合理性,所針對的目標適應癥人群,目 前治療方法及治療效果等;說明本研究實施的合法依據及申請人和臨床研究單位間的合作情況
。1.2 試驗目的本臨床試驗所要達到的目的
。 1.3 試驗管理對試驗的管理結構和實施 GCP 的情況進行描述。管理結構包括主要研究者
、主要參加人員、指導委員會
、管理/監(jiān)查/評價人員、臨床試驗機構、統(tǒng)計分析人員
、中心實驗室設施、合同研究組織(C.R.O.) 及配送管理等。 實施GCP的情況指試驗參加人員的培訓
、監(jiān)查/稽查情況
、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的報告制度
、實驗室質量控制情況
、統(tǒng)計/數據管理情況以及研究中發(fā)生的問 題及其處理措施等。1.4 試驗設計 1.4.1 試驗總體設計及方案的描述 試驗的總體設計(如平行設計、交叉設計等)和方案的描述應清晰
、簡潔, 必要時采用圖表等直觀的方式,試驗進行時方案修改的情況和任何方案以外的信息來源也應詳細敘述
。包括下列方面:治療方法(藥物、劑量和具體用法)
、受試研究對象及樣本量
、設盲方法和程度(非盲
、單盲
、雙盲等)
、對照類型
、研究設計(平行、交叉)
、分組方法(隨機、分層等)
、試驗各階段的順序和持續(xù)時間(包括隨機化前和治療后
、撤藥期和單盲
、雙盲治療期,應指明患者隨機分組的時間,盡量采用流程圖的方式以直觀表示時間安排情況)
、數據稽查及安全性問題或特殊情況的處理預案、期中分析情況
。1.4.2 試驗設計及對照組選擇的考慮 應闡明所設對照的確定依據及合理性
。對試驗設計中涉及的藥物的清洗期
、給藥間隔時間的合理性的考慮應進行 說明
。如果未采用隨機化分組,則應詳細解釋和說明用以有效克服系統(tǒng)選擇性 偏倚的其他技術措施。 如果研究中不設對照組,應說明原因
。 1.4.3 研究對象的選擇確定合理可行的入選標準、排除標準和剔除標準
。 根據研究目的確定入選標準,說明適應癥范圍及確定依據,選擇公認的診斷 標準,注意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病程
、病史特征、體格檢查的評分值
、各項實驗室檢驗的結果
、既往治療情況
、可能影響預后的因素
、年齡、性別
、體重
、種族等
。 必要時進行合理的論證
。 從安全性和試驗管理便利性考慮的排除標準應進行說明,并注意排除標準對 整個研究的通用性及安全有效評價方面的影響。 事先確定的剔除標準應從治療或評價的角度考慮,并說明理由。對剔除的 受試者的隨訪觀察措施及隨訪時間也應進行描述
。 1.4.4 試驗過程 詳細描述試驗用藥在臨床試驗中的應用過程及其相關事宜。 列出試驗用藥的名稱
、劑型
、規(guī)格
、來源
、批號(如采用多個批號,對各受試者采用的藥物批號應登記)、效期及保存條件,對特殊情況的對照藥品應進行說明和評價
。對試驗用藥的用法用量(包括劑量及其確定依據、給藥途徑
、 方式和給藥時間安排)應詳細描述
。 詳細描述隨機化分組的方法和操作,說明隨機號碼的生成方法,應在附件 中提供隨機表(多中心的研究應按各中心分別列出)
。 描述盲法的具體操作方式(如何標注瓶簽
、編盲過程
、設置應急信件,雙模擬技術等)
、緊急破盲的條件、數據稽查或期中分析時如何確保盲法的繼續(xù)
、 無法設盲或可以不設盲的合理理由并說明如何控制偏倚
。 描述除試驗藥品外的其他藥品的使用
、禁用
、記錄情況及其規(guī)定和步驟, 并評價其對受試藥物的結果觀察的影響,闡明如何區(qū)分和判斷其與受試藥物對觀察指標的不同效應
。描述保證受試者良好依從性的措施(如藥品計數、日記 卡
、血/尿等體液標本藥物濃度測定
、醫(yī)學事件監(jiān)測等)
。1.4.5 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標 包括具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標
、實驗室檢查項目、測定時間安排
、檢測 方法、負責人員
、流程圖、注意事項
、各種指標的定義及其檢測結果(如心電圖
、腦電圖、影像學檢查
、實驗室檢查等)。說明不良事件數據的獲得方法,實 驗室檢查發(fā)現的不良事件的判斷標準及其處理等
。 如采用的有效性或安全性指標是非常規(guī)
、非標準的特殊指標,應當對其準 確性
、可靠性和相關性進行說明
。 判斷療效的主要終點指標應清晰闡述,并提供相應的確定依據(如出版物、 研究指導原則等)。如使用替代指標,應提供相應依據
。 測定藥物濃度時,詳細說明生物樣本的采樣時間和服藥時間之間的相隔時 間,服藥及采取標本時,飲食
、合并用藥
、吸煙、飲酒和喝咖啡等的可能影響
。 樣本處理和測量方法應進行方法學確證,特殊情況應加以說明
。 1.4.6 數據質量保證對保證指標測量的數據達到準確可靠的質量控制過程進行簡要闡述,包括監(jiān) 查/稽查的情況
、數據錄入的一致性
、數值范圍和邏輯檢查、盲態(tài)審核及揭盲過程等
。必要時,須提供質量控制的有關文件,如數據一致性檢查、數值范圍和邏輯檢查的原始記錄
、盲態(tài)審核時的原始記錄
、研究者與監(jiān)查員間交流的質疑表等。1.4.7 統(tǒng)計處理方案及樣本量確定 應明確列出統(tǒng)計分析集(按意向性分析原則確定的全分析集 FAS
、符合方 案集 PPS
、安全性數據集)的定義
、試驗比較的類型(如優(yōu)效性
、等效性或非劣效性檢驗)、主要指標和次要指標的定義
、各種指標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為國內 外所公認的方法和軟件)
、療效及安全性評價方法等
。 重點闡述如何分析
、比較和統(tǒng)計檢驗以及離群值和缺失值的處理,包括描述性分析
、參數估計(點估計、區(qū)間估計)
、假設檢驗以及協變量分析(包括多中心研究時中心間效應的處理)。應當說明要檢驗的假設和待估計的處理效應
、統(tǒng)計分析方法以及所涉及的統(tǒng)計模型。處理效應的估計應同時給出可信區(qū)間, 并說明估計方法
。假設檢驗應明確說明所采用的是單側還是雙側,如果采用單 側檢驗,應說明理由
。 對各種主要和次要指標的定義應清晰明確,分析時對某些有數據病例的剔除應解釋原因并加以詳細說明
。對研究中任何統(tǒng)計方案的修訂須進行說明
。 提供樣本含量的具體計算方法、計算過程以及計算過程中所用到的統(tǒng)計量 的估計值及其來源依據
。1.4.8 試驗進行中方案的修改 試驗方案不宜更改
。對進行中的研究進行的任何修改(如治療組改變
、入選標準改變
、給藥劑量改變
、樣本量改變等)均應說明,并應有倫理委員會批件
。對更改的時間
、理由
、更改過程及有無備案進行詳細闡述并論證其對整個 研究結果評價的影響
。 1.4.9 期中分析 說明有無期中分析。如進行期中分析,應按照所確定的試驗方案進行并說 明α消耗函數的計算方法
。1.5 結果1.5.1 研究對象 1.5.1.1 受試者的描述參加試驗的所有受試者人數可以圖表方式加以描述,包括篩選人數
、隨機 化人數
、完成試驗人數及未完成試驗人數
。 對所有未完成試驗的受試者應按中心和試驗分組列出隨機編碼、人口學信 息(如年齡
、性別)、入組及最后一次訪視時間、藥物劑量
、同時合用其他藥物的情況、未完成試驗的原因(如失訪
、不良事件
、依從性差等)、是否對其繼續(xù) 隨訪及停藥時是否破盲等進行分析說明
。 1.5.1.2 試驗方案的偏離 所有關于入選標準、排除標準
、受試者管理、受試者評估和研究過程的偏 離均應闡述
。報告中應按中心列出以下分類并進行總結分析:?7?5 不符合入選標準但進入試驗研究的受試者 ?7?5 符合剔除標準但未剔除的受試者 ?7?5 接受錯誤的治療方案或治療劑量的受試者 ?7?5 同時服用禁用的其他藥物的受試者 1.5.2 有效性評價1.5.2.1 療效/效應分析數據集 對參加效應分析的受試者應進行明確的定義,如所有用過試驗藥物的受試 者或所有按試驗方案完成試驗的受試者或某特定依從性的所有受試者
。一般應采用全分析集進行分析
。對使用過受試藥物但未歸入效應分析數據 集的受試者的情況應加以詳細說明
。 1.5.2.2 人口學和其他基線數據 以主要人口學指標和基線特征數據進行試驗組間的可比性分析
。基線的可 比性分析一般采用全分析集分析,必要時還需采用符合方案集分析
。分析的內容應包括年齡、性別和種族等人口學指標和適應癥的病情
、病程、影響療效/ 效應分析的因素和主要療效指標的基線值
。1.5.2.3 依從性每個受試者在試驗期間對試驗方案的依從性應予測評及分析
。 描述保證和記錄依從性的方法和指標,如隨訪次數
、用藥計數
、日記卡及 各項監(jiān)測指標等。必要時可行血/尿等體液標本的藥物濃度測定
。 1.5.2.4 合并用藥 分組列出試驗期間所有受試者的合并用藥情況
。 1.5.2.5 療效/效應的分析所有療效/效應指標均應給予明確定義
。以主要療效指標和次要療效指標
、 藥效/藥代動力學參數等比較處理組間差異。根據試驗方案進行全分析集分析和符合方案集分析
。1.5.2.6 有效性小結通過主要和次要療效指標的分析,簡要小結受試藥的有效性及臨床意義。 1.5.3 安全性評價只要使用過至少一次受試藥物的受試者均應列入安全性分析集
。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受試者用藥/暴露(exposure)的程度,指試驗藥物的劑量
、使用時程,用藥的受試者人數
。第二
、以合理的方式對常見的不良事件和實驗室指標的改變進行歸類,以合適的統(tǒng)計分析比較各組間的差異,分析影響不良反應/ 事件發(fā)生頻率的可能因素(如時間依賴性
、劑量或濃度
、人口學特征等)。第三
、嚴重的不良事件和其他重要的不良事件(指需要采取臨床處理,如停藥、減少劑量和其他治療手段的不良事件)
。通常通過分析因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的受試者來確定。所有不良事件應明確與藥物的因果關系
。以圖表的方式對出現的不良事件進行總結,對重點關注的不良事件進行詳細地描述。受試藥和對照藥出 現的不良事件均應報告
。 1.5.3.1 用藥/暴露的程度 用藥/暴露時間以藥物使用時間的平均數或中位數來表示,可以采用某特定時程有多少受試者數來表示,同時應按年齡、性別、疾病等列出各亞組的數目
。 用藥/暴露劑量以中位數或平均數來表示,可以表示成每日平均劑量下有多少受試者數。 可以將用藥/暴露劑量和用藥/暴露時間結合起來表示,如用藥/暴露至少一個月,某劑量組有多少受試者,同時應按年齡
、性別
、疾病等列出各亞組的數目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赡軙r同時提供發(fā)生不良事件或實驗室檢查異常時的藥物濃度。 1.5.3.2 不良事件分析 對受試藥和對照藥的所有不良事件均應進行分析,并以列圖表方式直觀表 示,所列圖表應按不良事件累及系統(tǒng)顯示其發(fā)生頻度
、嚴重程度以及與用藥的因果關系
。 分析時比較受試組和對照組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最好結合事件的嚴重程度及因果判斷分類進行。需要時,尚應分析其與給藥劑量
、給藥時間、基線特征及人口學特征的相關性
。 每件嚴重不良事件和主要研究者認為需要報告的重要不良事件應單列開進 行總結和分析,并附病例報告
。附件中提供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和重要不良事件的受試者的病例報告,內容包括病例編號、人口學特征、發(fā)生的不良事件情況 (發(fā)生時間
、嚴重程度
、持續(xù)時間
、處理措施
、結局)和因果關系判斷等。 1.5.3.3 與安全性有關的實驗室檢查
、生命體征及體格檢查 對每項實驗室檢查值及生命體征
、體格檢查指標進行描述,對試驗過程中 每一時間點(如每次訪視時)的每個指標也應描述
。提供相應的分析統(tǒng)計表, 包括實驗室檢查出現異?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虍惓V颠_到一定程度的受試者人數。 根據專業(yè)判斷,在排除無臨床意義的與安全性無關的異常外,對有臨床意 義的實驗室檢查異常應逐例加以分析說明,對其改變的臨床意義及與受試藥物的關系(如與藥物劑量
、濃度的關系
、與合并用藥的關系等)進行討論。 1.5.3.4 安全性小結 對受試藥的總體安全性進行小結,重點關注導致給藥劑量調整的或需給予 其他治療的或導致停藥的或導致死亡的不良事件
。闡述所發(fā)生的不良事件對受試藥臨床廣泛應用時的可能意義。 1.5.4 討論和結論 對臨床研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結果進行總結,討論并權衡受試藥的利益和風險
。不要簡單地重復結果,也不要引出新的結果。結論應清晰明確,對其意義和可能的問題應結合文獻加以評述,闡明對個體患者或針對人群治療時所獲的利益 和需注意的問題以及今后進一步研究的意義
。1.5.5 統(tǒng)計分析報告統(tǒng)計分析報告列于附件中,統(tǒng)計分析報告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部分:1)對整個臨床試驗中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過程的簡單描述
。包括:臨床試驗的目的和研究設計、隨機化
、盲法及盲態(tài)審核過程
、主要指標和次要指標的定義
、統(tǒng)計分析集的規(guī)定
、以及在資料整理過程中對缺失值和離群值的處理等內容。2)對統(tǒng)計模型進行準確而完整地描述
。包括選用的統(tǒng)計分析軟件(注明統(tǒng)計軟件全名及版本)、統(tǒng)計描述的內容
、對檢驗水準的規(guī)定,以及進行假設檢驗和建立可信區(qū)間的統(tǒng)計學方法的選擇及其理由
。如果統(tǒng)計分析過程中進行了數據變換, 應同時提供數據變換的理由和依據。3)各組病例入選時的基線特征描述及統(tǒng)計檢驗結果
。4)療效/效應的分析包括各組病例的各類觀察指標(主要指標
、次要指標等) 的統(tǒng)計描述和假設檢驗結果。應給出每個觀察時間點的統(tǒng)計描述結果
。列出假設 檢驗中的檢驗統(tǒng)計量、P 值
。例如,兩個樣本的 t 檢驗的結果中應包括每個樣本 的例數
、均值和標準差、最小和最大值
、兩樣本比較的 t 值和P 值;用方差分析進行主要指標有效性分析時,應考慮治療
、中心和分析指標基線值的影響,進行協方差分析;對于交叉設計資料的分析,應包括治療順序資料
、治療順序中的患者數
、每個階段開始時的基線值
、洗脫期及洗脫期長度、每個階段中的脫落情況, 以及用于分析治療
、階段
、治療與階段的交互作用方差分析表
。5)各組病例安全性評價,主要以統(tǒng)計描述為主,包括用藥/暴露情況(用藥持續(xù)時間
、劑量
、藥物濃度)
、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不良事件的具體描述;實驗室檢測結果在試驗前后的變化情況;發(fā)生異常改變及其與試驗用藥品的關系。6)多中心研究時,內容應包括各中心受試者的入選情況,試驗方案的偏離
、 人口學等基線數據的描述性分析,主要療效指標和次要療效指標的統(tǒng)計描述, 發(fā)生的不良事件的情況及處理和描述性分析
。以上結果應盡可能采用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圖表示
。統(tǒng)計分析結論應用精確的統(tǒng)計學術語予以闡述
。所有統(tǒng)計計算程序應以文件形式保存以便核查
。1.5.6 多中心臨床試驗中各中心的小結 多中心研究的各中心應提供小結表(見附件的樣表)。各中心小結表一般由 該中心的主要研究者填寫,須有該單位的蓋章及填寫人的簽名
。內容應包括該中心受試者的入選情況、試驗過程管理情況
、發(fā)生的嚴重和重要不良事件的情況及處理等,各中心主要研究者對所參加的臨床試驗的真實性的承諾等
。1.6 參考文獻 以溫哥華格式(Vancouver style)列出研究報告的有關參考文獻,其主要文獻 的復印件列于附件中
。2
、I期臨床試驗 2.1 耐受性試驗的報告格式1) 首篇2) 引言3) 試驗目的 4) 試驗管理 5) 試驗總體設計及方案的描述 6) 對試驗設計的考慮 7) 受試者選擇(入選標準
、年齡
、性別、民族
、體重
、體格檢查
、排除標準
、例數) 8) 受試藥物(名稱
、劑型
、來源
、批號
、規(guī)格、有效期
、保存條件) 9) 給藥途徑(包括給藥途徑的確定依據)10) 劑量設置(初試劑量
、最大試驗劑量、劑量分組)及確定依據11) 試驗過程/試驗步驟 12) 觀察指標(癥狀與體征
、實驗室檢查
、特殊檢查)觀察表 13) 數據質量保證 14) 統(tǒng)計處理方案 15) 試驗進行中的修改 16) 試驗結果及分析(受試者一般狀況及分析,各劑量組間可比性分析、各項觀察指標的結果
、數據處理與分析、發(fā)生的不良事件的觀察及分析) 17) 結論18) 有關試驗中特別情況的說明 19)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20) 附件(1
、2
、3
、4、5
、7
、9
、11
、12、14) 2.2 臨床藥代動力學試驗的報告格式1) 首篇2) 引言3) 試驗目的 4) 試驗管理 5) 試驗總體設計及方案的描述 6) 對試驗設計的考慮 7) 受試者選擇(入選標準
、年齡
、性別
、民族
、體重、體格檢查
、實驗室檢查、排除標準
、例數) 8)受試藥物(名稱、劑型
、來源、批號
、規(guī)格
、有效期
、保存條件) 9)給藥途徑及確定依據 10)劑量設置及確定依據11)生物樣本采集(樣本名稱
、采集時間
、處置方法)及試驗過程 12)生物樣本的藥物測定:分析方法的詳細描述及選擇依據(儀器設備
、分析條件、所用對照品如被測藥物
、代謝物、內標物的純度)及確證(最低定量限
、特異性
、精密度
、準確度
、提取回收率、標準曲線等)樣本穩(wěn)定性考察及測定方法的質量控制數據質量保證 13)統(tǒng)計處理方案 14)試驗進行中的修改 15)研究結果數據(20%受試者的樣品色譜圖及隨行質控樣品色譜圖
、各種生物樣本實測數據、數據處理
、統(tǒng)計方法及結果
、藥代動力學參數
、藥 —時曲線)16)發(fā)生的不良事件的觀察及分析(包括實驗室檢查結果) 17)結果分析與評價(應包括不良反應觀察) 18)結論 19)有關試驗中特別情況的說明20)主要參考文獻 21)附件(1
、2、3
、4
、5
、7、9
、10
、11
、12
、14) 3
、II/III期臨床試驗的報告格式1)首篇 2)引言 3)試驗目的 4)試驗管理5)試驗設計及試驗過程 ?7?5 試驗總體設計及方案的描述 ?7?5 對試驗設計及對照組選擇的考慮 ?7?5 適應癥范圍及確定依據 ?7?5 受試者選擇(診斷標準及確定依據
、入選標準、排除標準
、剔除標準、樣本量及確定依據) ?7?5 分組方法 ?7?5 試驗藥物 (包括受試藥
、對照藥的名稱
、劑型
、來源、批號
、規(guī)格、 有效期
、保存條件) ?7?5 給藥方案及確定依據(包括劑量及其確定依據、給藥途徑
、方式和給藥時間安排等) ?7?5 試驗步驟(包括訪視計劃) ?7?5 觀察指標與觀察時間(包括主要和次要療效指標
、安全性指標) ?7?5 療效評定標準 ?7?5 數據質量保證 ?7?5 統(tǒng)計處理方案 ?7?5 試驗進行中的修改和期中分析6)試驗結果 ?7?5 受試者分配
、脫落及剔除情況描述 ?7?5 試驗方案的偏離 ?7?5 受試者人口學
、基線情況及可比性分析 ?7?5 依從性分析 ?7?5 合并用藥結果及分析、療效分析(主要療效和次要結果及分析
、療效評定)和療效小結 ?7?5 安全性分析(用藥程度分析
、全部不良事件的描述和分析
、嚴重和重要不良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與安全性有關的實驗室檢查
、生命體征和體格檢查結果分析)和安全性小結 7)試驗的討論和結論 8)有關試驗中特別情況的說明 9)臨床參加單位的各中心的小結 10)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11)附件(1、2
、3
、4
、5、6
、7
、8
、9
、11、12
、13、14)4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試驗的報告格式1)首篇2)引言3)試驗目的4) 試驗管理 5) 試驗總體設計及方案的描述 6) 對試驗設計及參比藥選擇的考慮 7) 受試者選擇(入選標準
、年齡
、性別
、體重、體格檢查
、實驗室檢查
、排除標準
、例數) 8) 試驗藥物(包括受試藥和參比藥的名稱、劑型、來源
、批號
、規(guī)格
、有效期、保存條件) 9) 給藥途徑及確定依據 10) 劑量及確定依據11) 生物樣本采集(樣本名稱
、采集時間、處置方法)及試驗過程 12) 生物樣本的藥物測定 ?7?5 測定方法(儀器
、試劑)及確證(最低定量限
、特異性
、精密度
、準 確度
、回收率
、標準曲線等) ?7?5 樣本穩(wěn)定性考察 ?7?5 測定方法的質量控制13) 數據質量保證 14) 試驗進行中的修改和分析 15) 研究結果數據 20%受試者的樣品色譜圖及隨行質控樣品色譜圖 ?7?5 血藥濃度— 時間曲線(個體與平均) ?7?5 實測數據、數據處理
、統(tǒng)計方法和結果 ?7?5 藥代動力學參數16) 生物等效性評價 17) 發(fā)生的不良事件的觀察及分析(包括實驗室檢查結果) 18) 有關試驗中特別情況的說明 19) 主要參考文獻 21)附件(1
、2
、3
、4、5
、6、7
、8
、9
、10、11、12、14)(三)附件 1
、 倫理委員會批準件 2
、 向受試者介紹的研究信息及受試者的知情同意書樣本 3
、 臨床研究單位情況及資格,主要研究人員的姓名、單位
、資格、在研究中的職責及其簡歷4
、 臨床試驗研究方案
、方案的修改內容及倫理委員會對修改內容的批準件5
、20%受試者樣品測試的色譜圖復印件,包括相應分析批的標準曲線 6
、病例報告表(CRF)樣本 7、總隨機表 8
、試驗用藥物檢驗報告書及試制記錄(包括安慰劑) 陽性對照藥的說明書,受試藥(如為已上市藥品)的說明書 9、試驗藥物包括多個批號時,每個受試者使用的藥物批號登記表 10
、 QC 樣品的色譜圖復印件、受試者個體的藥—時曲線 11
、 嚴重不良事件及主要研究者認為需要報告的重要不良事件的病例報告 12、 統(tǒng)計分析報告 13
、 多中心臨床試驗的各中心小結表 14
、 臨床研究主要參考文獻的復印件 (四)樣表 1
、研究報告封面標題樣本 研究名稱: 研究編號: 受試藥物通用名: 藥品注冊申請人: (蓋章) 研究開始日期 :研究完成日期: 主要研究者: (簽名) 研究負責單位: (蓋章) 申請人的聯系人: 報告日期: 聯系方式(電話
、e-mail、通信地址): 18 原始資料保存地點:2
、研究報告摘要樣表 藥品注冊申請人 研究藥物名稱 研究名稱: 研究人員: 該研究的發(fā)表論文(參考文獻)目錄: 研究時間: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受試者數(計劃的和分析的): 入選及剔除標準: 受試藥物的規(guī)格、批號
、用法用量: 對照藥物的規(guī)格
、批號、用法用量: 評價標準 療效指標(主要和次要的): 安全性指標: 判斷標準: 統(tǒng)計方法: 結果和結論 有效性結果: 安全性結果: 結論: 報告日期: 193
、多中心臨床試驗的各中心小結樣表多中心臨床試驗的各中心小結表 臨床試驗題目 臨床試驗批件號 批準日期 藥品注冊申請人 臨床試驗機構及專業(yè)名稱 本中心試驗負責人姓名 職務/職稱 參加試驗人員 (可提供附表) 提供姓名、職稱
、所在科室、研究中分工等信息 倫理委員會名稱 倫理委員會批準日期 第一個受試者 入組日期 最后一個受試者 結束隨訪日期 試驗計劃入組受試者數 篩選人數 入組(隨機化)人數 完成試驗人數 未完成試驗人數 受試者入選情況一覽表 (可提供附表) 需提供所有簽署知情同意書的受試者編號(或姓名縮寫)
、 知情同意日期、篩選失敗原因
、入組日期
、藥物編號
、未完成試驗者的中止原因與日期
。 主要數據的來源情況 說明與臨床療效、安全性相關的主要指標的設定依據
。 說明采集數據的儀器
、檢測方法
、實驗室和正常值范圍。 試驗期間盲態(tài)保持情況 試驗盲態(tài):□雙盲 □單盲 □非盲 如果是雙盲試驗,有無緊急揭盲?□無 □有 如有,提供緊急揭盲受試者詳細情況 嚴重和重要不良事件發(fā)生 情況 嚴重不良事件:□無 □有 重要不良事件:□無 □有 如有,提供發(fā)生嚴重和重要不良事件受試者情況及與試驗 藥物的關系判斷
。 臨床試驗監(jiān)查情況 委派臨床試驗監(jiān)查員單位:□申請人 □CRO 監(jiān)查次數: 監(jiān)查質量評價: 主要研究者的評論 本中心主要研究者對本項臨床試驗的質量控制和試驗情 況作出評論,并對試驗結果的真實性作出聲明。 本中心主要研究者簽名: 日期: 20 本中心臨床試驗機構 管理部門審核意見蓋章: 日期: 備注:臨床試驗題目應明確臨床試驗的分期和項目
。三
、名詞解釋意向性治療原則(Intention To Treat Principle):以想要治療病人(即計劃 好的治療進程)為基礎進行評價的處理策略,而不是基于實際給予的治療
。這一原則認為,治療方案的效果最好是基于治療病人的意向而不是實際給予病人的處理來判斷
。其結果是隨機到每一個處理組的病人即應作為該組的成員被隨 訪
、評價和分析,無論他們是否依從計劃的處理過程。 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盡可能按意向性治療原則的理想的病例集, 由所有隨機化的受試者中排除了最少和不合理的病例而得到
。 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又稱有效病例
、有效樣本
、可評價病例樣 本
。由充分依從于試驗方案以保證這些數據會按所基于的科學模型而表現治療效果的病例子集所產生的數據集。依從性包括以下一些考慮,如接受治療,主 要指標可以測定以及沒有對試驗方案大的違反等
。 安全性分析集:安全性與耐受性評價時,用于匯總的受試者集稱為安

降壓藥物應用基本原則

高血壓作為常見病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而正確的控制高血壓可以很好的避免病情進一步提升

,從而保持良好身體
,那你知道降壓藥物應用基本原則是什么嗎?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降壓藥物應用基本原則的相關內容
,希望對你有用!
降壓藥物應用基本原則
1.小劑量

初始治療時通常應采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
,并根據需要,逐步增加劑量
。降壓藥物需要長期或終身應用,藥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
,重要性不亞于或甚至更勝過藥物的療效。

2.盡量應用長效制劑

盡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給藥而有持續(xù)24小時降壓作用的長效藥物
,以有效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
。如使用中、短效制劑
,則需每天2-3次用藥
,以達到平穩(wěn)控制血壓


3.聯合用藥

以增加降壓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應,在低劑量單藥治療療效不滿意時
,可以采用兩種或多種降壓藥物聯合治療
。事實上
,2級以上高血壓為達到目標血壓常需聯合治療。對血壓?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
,起始即可采用小劑量兩種藥聯合治療
,或用小劑量固定復方制劑。

4.個體化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和耐受性及個人意愿或長期承受能力
,選擇適合患者的降壓藥物。
降壓藥物的用藥誤區(qū)
誤區(qū)一:難受了才吃藥

吃吃停停會導致血壓忽高忽低
,不但不利于血壓穩(wěn)定,還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意外


誤區(qū)二:寧可相信廣告不肯相信醫(yī)生

高血壓患者應該咨詢醫(yī)生的意見,避免延誤病情的同時也蒙受金錢損失


誤區(qū)三:來回換藥

其實任何藥治病都有一個過程
,降壓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藥


誤區(qū)四:老盯著副作用

其實,副作用只是對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況做出的?特別提示?
,不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


有時候藥用得好
,副作用也能成為治療作用
。比如以硝苯地平為代表的二氫吡啶類藥物
,在降壓的同時可能會使心率增快
,引起心悸 等副作用

降壓藥物的常見知識
1. 高血壓為什么要服藥?

一般來說
,高血壓屬于慢性病
,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有效控制血壓到目標水平(一般來說要求血壓低于140/90mmHg)
,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心腦血管事件
,如防止卒中
、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腎病的發(fā)生及進展
,同時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2. 常見降壓藥有哪些?不同情況的選藥原則

近40年來隨著醫(yī)藥科技的進步
,新的降壓藥不斷問世
,而且都經過了大型臨床試驗的科學評估。在我國常用的一線降壓藥主要有利尿藥(如常見的氫氯噻嗪和速尿)
、?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
、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如?迪之雅? ?代文? )、鈣拮抗劑(CCB
,如?施慧達絡活喜?)等五大類。[1]

顧名思義
,降壓藥的共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壓
,但不同類別降壓藥因降壓機制不同而各有其側重點
,這些側重點正是醫(yī)生為不同病情患者選擇不同降壓藥的依據。

1) 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降低收縮壓的作用優(yōu)于舒張壓
,更適于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現的患者,應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鉀過低
,同時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情況
,請務必告知您的醫(yī)生
,避免使用這類藥物。

2) ?受體阻滯劑適用于高血壓伴心絞痛
、心肌梗死、心衰
、快速心律失常
、青光眼和懷孕的患者
,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圍血管病則不要使用該類藥物
。同時該類藥物還會影響糖脂代謝,可增加糖尿病發(fā)病風險


3) ACEI
、ARB類藥物(如?迪之雅?)更適于有胰島素抵抗
、糖尿病
、左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
,同時, ACEI
、ARB有利于防止腎病進展
,但不可用于孕婦


4) 劑型長效CCB(如?拜新同?)有較好的防止腦卒中
、血管性癡呆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對糖脂及電解質代謝無影響


5) 分子長效CCB(如?施慧達?、?絡活喜?)除劑型長效CCB優(yōu)點外
,此類藥品降壓時并不增加心率
,可平穩(wěn)控制24小時血壓,有效糾正異常血壓節(jié)律
,降低心血管風險。[1]

6) ?受體阻滯劑(前邊沒提到
,但也較為常用)適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質代謝紊亂的老年患者。

3. 關于單藥治療和小劑量原則

當高血壓不嚴重時
,可以用一種藥物小劑量開始治療,這樣不僅可以了解病人對某種藥物的療效和耐受性的反應
,又可以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如小劑量療效不佳
,則可加大劑量或換藥(對于老年患者尤其要緩慢降壓),如果血壓還是無法控制
,就要考慮多種藥物聯合治療了。

4. 為什么要幾種降壓藥聯合應用?

對于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說
,如果上述的單一藥物治療依舊無法控制血壓,而藥物劑量增加常伴隨不良反應加重(如ACEI引起的咳嗽),患者往往難以忍受
,這時依據不同類別降壓藥的降壓機制上的協同作用
,可以使得降壓效果增大而不增加或較小增加不良反應,我們一般選擇小劑量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高血壓藥物聯合應用以使得血壓達標
。聯合用藥已是控制血壓的主流觀念和方法了,所以您不必過于擔心是不是多種藥物會產生更多的不良反應
。但是切記:聯合用藥而不是同一種類的降壓藥重復用藥,因為一來療效不佳
,二來不良反應風險增加。

猜你喜歡:

1. 高血壓屬于什么疾病

2. 高血壓用藥的基本原則

3. 高血壓用藥知識大全

4. 高血壓聯合用藥原則

5. 高血壓患者用藥步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782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牽引術后緣何會便秘
牽引術后緣何會便秘我因患腰椎間盤突出癥
,前不久在一家中醫(yī)院做牽引手法復位術治療
,可我不明白的是
,為什么做過手法后
,短時間內會出現便秘和腹脹呢
天冷為什么愛牙痛
每年冬季
,尤其是在氣溫驟降的天氣里
,到牙科就診的就會明顯增多
。是為什么呢
小兒腎炎
疾病概述小兒腎炎一般指腎小球腎炎,是一種雙側腎臟的彌漫性
、非化膿性疾病。多發(fā)生于學齡兒童
,6-9歲最為常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
雜談熱門文章 100+
更多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道家“丹道密授”點擊獲取免費學習方式
道家“丹道密授”點擊獲取免費學習方式
萬法之王-無為法真?zhèn)?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