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的藥用
醫(yī)案日記
2023-06-22 10:19:37
在綠色王國里
,素有“活化石”之稱的白果樹,樹姿優(yōu)美
,風采動人。白果營養(yǎng)豐富
,香甜細軟,滋味極佳
,可以 食用
。但因“性溫有小毒
,多食令人腹脹”
,故民間限制小孩多吃。白果有潤肺平喘
、行血利尿等功效
,是中醫(yī)主治結(jié) 核
、哮喘病
、遺精
、濁帶
、小便頻數(shù)等病癥的良藥
。
白果樹
,又名公孫樹、鴨掌樹
。宋代白果曾被列為貢品
,皇帝嘗后備加贊賞
,賜它芳名為銀杏。從此
,銀杏這個名 字就流傳于世。銀杏樹干端直
,樹型優(yōu)雅
,青葉嫩綠,秋季金黃
,素以長壽著稱。在許多風景勝地以及一些尋常百姓庭 院中散在的銀杏中
,樹齡三五幾百年的不算稀奇,只能算初步取得“壽星”資格
,已發(fā)現(xiàn)有上千年的高壽古銀杏
,有的已創(chuàng)3000歲以上的長壽紀錄。

白果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白果果仁含淀粉62%,粗蛋白11%
,粗脂肪3%
,蔗糖5%
。此外
,還含有銀杏酸、銀杏醇以及鈣
、鉀、磷等多種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
、多種維生素等
。明清以來都列為食療佳品
。糖水白果、白果甜粥能止喝生津
,消暑醒神
;燉食白果可作強身健身的補品
;白果燉老鴨
,專治尿頻與遺尿癥;油浸3個月的白果果槳中含有抗菌成分
,對結(jié)核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草綱目》載:“熟食溫肺益氣
,定喘咳,縮小便
,止白濁
;生食降痰
,消毒殺 蟲”
。“然吃多(白果)則收令太過,令人氣壅臚脹昏頓
。”所以白果又不可多吃,尤其不可生食過多
。
白果具有很好醫(yī)用價值
,人們以常以它為原料料制作藥膳進補或調(diào)理。白果與豬肉
、牛、羊肉和禽蛋相配
,采用 炒、蒸
、煨、燉
、燜
、燴
、燒
、熘等多種方法
,可制成各種色香味俱全的菜點
。江蘇
,浙江民間將白果用鹽水烹炒
,滋 味香醇
;用糖水煮熟
,略加桂花糖漬,其味更為可口
。山東民間用白果果仁
、糯米蒸成八寶飯,品味純正
;還有被譽為 齊魯珍饌的孔府菜中色
、香
、味、形俱佳的“詩禮銀杏”
。道教圣地——四川灌縣青城山盛產(chǎn)白果,道人用白果仁配豬 肘燉雞
,湯純色白如玉石
,汁鮮味美
,是旅游者最愛品嘗的佳肴
,與洞天乳酒、洞天貢茶
、道家泡菜
,同被稱為“青城 四絕”
。在廣西桂林
,酒席上有美味的白果羹、白果鴿雞和白果水魚
。在著名的白果產(chǎn)地浙西天目山地區(qū)
,人們將白果燉好加糖和紅棗做成的甜白果
,成為每年新春待客的佳點
。
還有如下三則藥膳,也可獨令風騷
。
銀杏全鴨:銀杏200g
,水盤鴨1只(約1000g)
,豬油500g
,胡椒粉、料酒
、雞油
、姜
、蔥
、食鹽、味精
、花椒
、清湯
、淀粉各適量
。將銀杏去殼放入鍋內(nèi),用沸水煮熟
,撈出去皮膜
,切去兩頭
,去心
,再用開水焯去苦水,在豬油鍋中炸藥 一下
,撈出待用
。另將水盤鴨洗凈
,整凈
,用食鹽
、胡椒粉
、料酒將鴨身內(nèi)外拌勻后,放入盤內(nèi)
,加入姜
、蔥
、花椒
,上籠蒸1小時取出。揀去姜
、蔥
、花椒
,用刀從背脊處切開
,去凈全身骨頭,鋪在碗內(nèi)
,齊碗口修圓
,修下的鴨肉切成 銀杏大小的丁顆
,與銀杏拌勻
,放于鴨脯上。將原汁倒入
,加湯上籠蒸30分鐘
,至鴨肉爛熟
,即翻入盤中
。最后在鍋內(nèi) 摻入清湯
,加入余下的料酒、鹽、味精
、胡椒面
,用水豆粉少許勾芡,放雞油少許
,澆于鴨上即成
。功效:滋陰養(yǎng)胃
,利水消腫,定喘止咳
。
白果蓮肉粥:白果6g
,蓮肉15g
,糯米50g
,烏骨雞1只(去內(nèi)臟)。先將白果
、蓮肉研末
,納入雞腹中
,再入糯米與適 量水
,慢火煮成稠粥。功效:補肝腎
,止滯濁
,主治下元虛憊
,婦女赤白帶下
,小兒遺尿
,老人尿頻
。
豬小肚燉白果:白果15~30g,豬小肚(膀胱)1只
。將豬小肚整凈后
,將白果塞入豬小肚中
,放入鍋中
,燉熟食之。也 可煨熟食之
。功效:固腎氣
,止遺尿
。主治小兒遺尿癥
。
白果的藥用與食療
銀杏是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活化石”,現(xiàn)為我國特產(chǎn)
,除野生于某些天然林中外
,全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均有栽培。銀杏的種仁
,就是這里要談的白果。
據(jù)李時珍《本草綱目》稱:“(本品)原生江南
,葉似鴨掌,因名鴨腳(鴨腳子)
。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
。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可見把它派上用場的時間與其“資歷”相比算是較晚的
。先是民間食用
,后來入貢朝庭,隨之身價倍增
!如宋代歐陽修便有“絳囊初入貢
,銀杏貴中州”的詩句;楊萬里詠銀杏詩:“深灰殘火累相遭
,小苦微甜韻最高。未必雞頭如鴨腳
,不妨銀杏伴金桃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泵鞔詠碜鳛樗幱弥饾u增多
。
采集方法
白果于秋末種子成熟后采收。種子為核果狀
,橢圓形到近球形
,外種皮有白粉
,熟時橙黃色。除去肉質(zhì)的外種皮
,洗凈,曬干
,即是人們熟知
、帶殼的白果了。白果以殼色黃白
、種仁飽滿、斷面色淡黃為佳
,種仁外有膜質(zhì)的種皮
。作藥用或食用時
,須敲破外殼
,取出種仁。入藥可生用或蒸(煮)熟
、炒黃
;食用還須除去膜質(zhì)的皮和心(胚)
。
性能與應用
白果性平
,味甘、微苦
、澀
,有小毒
,歸肺經(jīng)
。有斂肺定喘、止帶縮尿及化痰的功能;外用則能“消毒殺蟲”
。
白果種仁含較多的碳水化合物
,其次為蛋白質(zhì)
、脂肪
,以及維生素E、鈣
、磷
、鉀
、硒等
,故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
。但與藥效有關(guān)的成分還不清楚
。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其有一定祛痰作用
,對結(jié)核桿菌、致病性皮膚真菌等有抑制作用
。所含銀杏酸
、銀杏酚等有一定的毒性
。
本品除一般食用外
,主用于如下病證:(1)哮喘痰嗽。(2)帶下量多、白濁、尿頻或遺尿
、腎氣虛
。
此外
,將生品搗爛涂敷,可用于手足皸裂
、酒齄鼻
、頭面和手部癬瘡等
。
白果的主要方例
定喘湯(《攝生眾妙方》)治哮喘
,喘咳上氣,痰多色黃
,苔微厚膩
。白果(炒黃)21個
,麻黃9克
,杏仁6克
,款冬花9克
,蘇子6克,法半夏9克
,黃芩9克,桑白皮9克
,甘草3克。加水煎煮
,取汁。分3次服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當時金陵一家藥鋪治哮喘推出此湯方,“服之無不效者
,其人以此起家”。本方至今常用
。
銀杏膏(《壽世保元》)治久年咳嗽咯痰
;或用于慢性支氣管炎
,咳嗽痰稠
,上氣似喘,肺氣不足者
。白果
、細茶葉
、胡桃仁各120克
。細茶葉微炒、研細末
,白果
、胡桃仁搗爛,加蜂蜜250克
,于鍋內(nèi)煎煉成膏
。每次服1茶匙
,每日2~3次
。
白果山藥粉(《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小便淋濁
,婦女帶下及眩暈
。白果(炒熟)、山藥各等分
。焙干研為細末,混勻
。每日40克
,分3~4服
,用米湯或溫開水送下
。
白果燉烏雞(《瀕湖集簡方》)治婦女脾腎兩虛,赤白帶下
,質(zhì)清稀量多者。白果
、蓮子
、糯米各15克,胡椒5克
,凈烏骨雞1只。將白果
、蓮子等4物共研為末,放入凈烏骨雞腹中
,以線縛定
;加水和生姜
、食鹽少許
;用小火燉至熟爛
。分3~4次食
。
煨白果(《本草綱目》方)治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白果14個
,煨熟或煮熟。一日分2次食
。
此外,白果燉雞或燒雞
,是民間最常見的食用做法:用鮮白果仁約50~100克
,凈雞1只(切塊)
,燉湯可另加蘑菇
,燒雞另加萵筍,以生姜
、食鹽等調(diào)味食用
。對于上述病證也有一定效果
。
使用提醒
1.本品入藥用量較小
,每日6~10克;煮熟或燉湯食則稍多
,但以25克以內(nèi)為宜(單人用量)
。
2.本品有小毒
,不宜生食
,尤其不可多食
。白果中毒潛伏期1~12小時
,可見嘔吐
、腹瀉
、頭痛
、恐懼、驚叫
、抽搐
、昏迷等
,甚至可以致死
。在金元時期就有白果中毒或致死的記載。
3.因有收斂的藥性
,故喘咳痰稠
,不易咳出者慎用
。
白果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白果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銀杏果俗稱生白果
。銀杏在中國、日本
、朝鮮、韓國
、加拿大、新西蘭
、澳大利亞
、美國
、法國
、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qū)均有大量分布
。那么白果的功效與作用禁忌有哪些呢
?一起來了解一下!
銀杏的功效
由于銀杏的營養(yǎng)成分很高
,具有治咳喘、益肺氣
、縮小便、護血管
、增加血流量
、改善大腦功能
、增強記憶能力
、延緩老年人大腦衰老、保護肝臟
、減少心律不齊等功效
。
銀杏的這些功效
,早在古代已得到印證
,比如,明代李時珍曾說:?銀杏入肺經(jīng)
、益脾氣、定喘咳
、縮小便。?清代張璐璐的《本經(jīng)逢源》中載銀杏有降痰
、清毒、殺蟲之功能
,可治療?瘡疥疽瘤、乳癰潰爛
、牙齒蟲齲
、小兒腹瀉、赤白帶下
、慢性淋濁、遺精遺尿等癥?
。
銀杏的作用
銀杏的作用很多
,從其藥用方面來看
,主要有五方面的作用:
一是抗菌殺菌的作用
。銀杏中的白果酸、白果酚經(jīng)試驗證明是具有一定的抗菌殺菌作用
,對于呼吸道疾病具有一定的療效作用。另外
,用銀杏泡水可以止癢
,對各種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二是止咳祛痰的作用
。銀杏味甘苦澀,具有斂肺氣
、定喘咳的功效,對于肺病咳嗽
、老人虛弱體質(zhì)的哮喘及各種哮喘痰多者,具有一定的輔助食療作用
。
三是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實驗證明
,銀杏果的'外皮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可以阻止老年色素顆粒的形成
,并能夠分散已形成的色素顆粒,減少色素顆粒的數(shù)量
。
四是美容養(yǎng)顏作用
。經(jīng)常食用銀杏
,能夠滋陰補身
,促進血液循環(huán)
,使人肌膚紅潤
、精神煥發(fā),具有美容養(yǎng)顏的作用
。此外,銀杏還有排毒祛痘的功效
。
銀杏果飲食禁忌
1、有實邪者忌服
。
2
、生食或炒食過量可致中毒
,小兒誤服中毒尤為常見
。
3、吃的時候去除果仁中綠色的胚芽
,避免接觸果核。
4
、不良反應或中毒
。
銀杏果中毒
,古代即有記載,近年來亦屢有報告
。大多發(fā)生在入秋銀杏果成熟季節(jié)
,因炒食或煮食過量所致。生吃銀杏果后
,中毒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服后1~12小時
,癥狀為發(fā)熱
、嘔吐
、腹痛、泄瀉
、驚厥
、呼吸困難
,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少數(shù)人則表現(xiàn)為感覺障礙、下肢癱瘓
。使用銀杏果切不可過量
。服食銀杏果制成的食品也應注意這點
。刺激皮膚,銀杏果的外種皮有毒
,能刺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發(fā)皰
。有人接觸還會出現(xiàn)過敏性皮炎
。
以10歲以下小兒為多
,成人偶亦有之。中毒者服食量小兒自7粒至150粒
,成人自40粒至300粒不等
。中毒出現(xiàn)的時間在食后1~12小時不等
。
癥狀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為主
,表現(xiàn)為嘔吐,昏迷
,嗜睡
,恐懼
,驚厥,或神志呆鈍,體溫升高
,呼吸困難
,面色青紫
,瞳孔縮小或散大,對光反應遲鈍
,及腹痛
、腹瀉等
,白細胞總數(shù)及嗜中性粒細胞升高。
少數(shù)病例并有末梢神經(jīng)功能障礙表現(xiàn)
,呈兩下肢完全性弛緩性癱瘓或輕癱,觸痛覺均消失
。
多數(shù)患者
,經(jīng)救治可獲恢復
,但也有少數(shù)因中毒重或搶救過遲而死亡。一般認為引起中毒及中毒的輕重,與年齡大小
、體質(zhì)強弱及服食景的多少有密切關(guān)系
。年齡愈小中毒可能性愈大
,中毒程度也愈重;服食量愈多,體質(zhì)愈弱
,則死亡率也愈高
。
銀杏果,味帶香甜
,可以煮或炒食
,有祛痰
,止咳
、潤肺、定喘等功效
,但大量進食后可引起中毒。銀杏果內(nèi)含有氫氰酸毒素
,毒性很強
,遇熱后毒性減小
,故生食更易中毒
。
一般中毒劑量為10-50顆,中毒癥狀發(fā)生在進食銀杏果后1-12小時
。為預防銀杏果中毒
,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銀杏果
,本病多見于兒童
。
為防止銀杏中毒,醫(yī)生提醒:切忌過量食用或生食
,嬰兒勿食,銀杏的有毒成分易溶于水
,加熱后毒性減輕,所以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1小時以上
,再加熱煮熟
,均可大大提高食用銀杏的安全
,如發(fā)現(xiàn)中毒癥狀
,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銀杏果中毒的病癥主要有
①潛伏期:l~12小時;
②消化系統(tǒng)癥狀:惡心
、嘔吐、食欲不振
、腹痛;
銀杏果中毒治療的方法
1、立即催吐
、洗胃
、導瀉
。
2
、補液以加速藥物排泄
。
3
、激素治療。
4
、對癥治療。
銀杏果中毒后急救的方法
急救應洗胃或洗腸導瀉
。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溶液,以稀釋血中毒濃度及治療脫水
,并可給服蛋清、活性炭
。同時給予對癥處理,比如抽搐者給予鎮(zhèn)痙劑
,面紫紅者給予氧氣
、呼吸興奮劑
,和進行人工呼吸
。具體措施有:
1
、口服雞蛋清或0.5%活性炭混懸液,可保護胃粘膜
,減少或阻止人體對毒物的繼續(xù)吸收。
2
、即催吐、洗胃
、導瀉,洗胃用溫開水
,導瀉可用硫酸鎂或番瀉葉
。
3
、保持室內(nèi)安靜,避免光線
、音響的刺激,酌情使用鎮(zhèn)靜劑
。
4、民間用甘草15~30克煎服或頻飲綠豆湯
,可解銀杏果之毒。
5
、多喝濃度高的糖開水、茶葉水
,以促進利尿
,加快毒物的排出
。
銀杏果的藥用價值
銀杏果是營養(yǎng)豐富的高級滋補品
,含有粗蛋白、粗脂肪
、還原糖、核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