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謂太初也,太初者
,道之初也,初時為精
,其黑赤盛
,即為光明
,名之太陽,又日元陽子丹
。丹復變化,即為道君
,故曰道之初
。藏在太素之中,即為
一也
。太素者,人之素也
,謂赤氣初變?yōu)辄S氣
,名曰中和。中和變?yōu)槔暇?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又為神君
,故曰黃神
,來入骨肉形中
,成為人也,故曰人之素藏在太始之中
,此即為二
也。太始者
,氣之始也
,謂黃氣復變?yōu)榘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白氣者,水之精也
,名太陰,變?yōu)樘途?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水出白氣
,故曰氣之始也。此即為三氣也
。夫三始之相包也,氣包神
,神?
精
,故曰白包黃,黃包赤
,赤包三,三包一
,三一混合
,名曰混沌。故老君曰: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
。又曰混沌若雞子
,此之謂也。
夫人形者 ,主包含此三一,故曰三生
,又曰三精
,又日三形,元包含神
,神得氣乃生,能使其形
,安止其氣
,如此三事,當根生成
。
夫道為三一者 ,謂虛無空,空者白也
。白包無
,無者黃也。黃包赤
,赤為虛。何為虛
?虛者精
,光明明而無形質(zhì),譬若日月及火
,其精明然
,而無有形質(zhì),故為
虛
。何謂無?無者黑也
,黑有形可見,無質(zhì)可得
,故為無
。何謂空
?空者
,未有天地山川,左顧右視
,蕩蕩漢沸
,無所障礙
,無有邊際
,但洞白無所見,無以聞
,道
自然從其中生
。譬若琴瑟鼓蕭之說
,以其中空
,故出聲音。是以圣人作經(jīng)誠后賢者
,欲使守道
,空虛其心,關閉其耳目
,不復有所念
。若有所念思想者,不能得自然
之道也
。所以者何?道未變?yōu)樯駮r
,無端無緒
,無心無意,都無欲澹洎
,不動不搖,及變?yōu)樯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神者
,外其光明,多所照見
,使有心意
,諸欲因生
,更亂本真
。或
曰思想不能復還反于道
,便入五道,無有休息時
。何謂五道
?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
,二道者
,神入骨肉形為人神
,三道者
,神入禽獸為禽獸神,四道者
,神入薜荔
者
,餓鬼名也,五道者
,神入泥黎者
,地獄名也,神有罪過入泥黎中考
。如此五道,各有劫壽歲月
,是以賢者學道
,當曉知虛無自然,守虛無者
,得自然之道,不復
上天也
,常在世問
,變化見死生,為世人師
。守神者
,能練骨肉形為真人
,屬天官
,當飛上天,此謂自然也
。守氣者
,能含陰陽之氣
,以生毛羽,得飛仙道
,名曰小
自然
。故神有廣狹,知有淺深
,明有大小,由是言之
,學道贊誦圣文
,尋逐明師,開鮮愚冥也
。
夫守道之法,當熟讀諸經(jīng),還自思惟我身神本從道生
,道者清靜
,都無所有,乃變?yōu)樯衩?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便見光明,便生心意
,出諸智慧
。智慧者,謂五欲六情
。五欲者,謂
耳欲聲
,便迷塞不能止
,目欲色,便淫亂發(fā)狂
,鼻欲香,便散其精神
,口欲味
,便受罪于網(wǎng)羅,心欲愛憎
,便偏邪失正平,凡此五欲為惑亂覆蓋
。六情者
,謂形識知
痛癢,欲得細滑
,耳聞聲
,心樂之
,目見色
,心欲之,鼻聞香
,心逐臭
,口得味
,心便喜
,身得細滑衣被,心便利之,得所愛
,心便悅之,坐此六情以喪
,故復名六
情喪人神
,但坐此六情所牽引,迷亂淫邪垢濁間蔽
,使神明不暢達
,便有肉人不能識別
,聽視不聰明
,情志閉塞,皆坐此五欲六情之所惑亂
,受罪展轉(zhuǎn)入五道生死,
無有休息時
。以是故
,當熟自思此意,其神本自清諍
,無此情欲
,但思念此意
,諸欲便自然斷止
,斷止便得垢濁盡索。垢濁盡索
,便為清凈
,便明見道與道合
,便能
聽視無方
,變化無常。人若復不解此意
,且聽吾說,譬如此類若鏡
,其師本作鏡時,極令清明
,至于人買鏡持歸
,不肯護之,至使令冥無所光照,乃復令摩鏡師以藥
摩之
,乃復正明
,以明能見人形影
。人神亦如此
。神本從道生,道者清爭
,故神本自清今
,而使以情欲迷惑
,陷于間冥
,其鏡冥者,藥摩之便明
,人神以欲自蔽冥
者
,亦當以經(jīng)法自摩
,諸欲乃得自然斷止
,而復清凈,乃有所見
。又若天新雨之水皆擾濁
,若收此水置一器中,初時水尚渾濁
,無所照見
,久久稍自澄清便明,明便
可于其中照見形影
,人神以諸欲亂時如此濁水,人能斷此情欲者
,如澄清水
,諸欲斷,便自然清摩澄明
,明便為得道,當曉知其本者
,諸欲便自然斷
,其余外道,不
曉知其本清今
,而反常相教斷情欲。
夫情欲非有形質(zhì)也,來化無時,不效有形之物可得斷截,使不復生,此神情欲思想出生無時,不可見知 ,不可預防
,遏不得斷截
,不效懸懸之緒可得寄絕
,不效
草木可得破碎,不效光明可得障敝
,不效水泉可得壅遏
。故神無形
,呼吸之間
,丹壞萬封。以是故
,不可得斷絕
。但曉知其本清摩無欲
,自然斷止
,而不曉知其本,
強欲自斷
,情欲終不能斷絕之
,譬如斷樹木使不生,當掘出其根本
,根本已出,便不復生
,癡人不曉之
,而但齊地斫之,其根續(xù)生如故
。人不曉情欲之本
,而強斷絕
其末,如此
,情欲絕不斷也
,會復生如故,外道家不曉人神本清諍
,而反入室
,強塞耳目斷情欲,不知情欲本在于心意
,心意者神也,神無形
,往來無時
,情欲從念
中生出,生出無時
,以無形故
,不得斷絕,但當曉知其本
,自當斷止其意不復生,為道當熟明此意
,若不明知此
,但自勞傷其精神耳。
夫為道既知此情欲,當復解知
道德經(jīng)行之法。夫道者
,謂道路也
,經(jīng)者,謂徑路也
,行者
,謂行步也,德者
,謂為善之功德也
,法者
,謂有成道經(jīng)可修讀而得道也
,謂有成道路之徑可隨而行之。
夫有德之人,念施行諸善行者,謂舉足從徑行,乃得大道,此欲賢者因經(jīng)法思念十善,施行功德,功德己行為得道,譬如舉足因成之徑,行步以前當?shù)么蟮?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令人堅坐在家
,殊不行步,何時得道
,賢者若不思經(jīng)法
,施行功德,何能得道乎
!人為道,但守一不移
,而不作功德
,譬若人生在家,未嘗出入
,不能見道路也,愚
者雖守道
,不作功德
,亦不能得道也。故老君作《道經(jīng)》
,復作《德經(jīng)》
,使忠信者奉行之
,假令但守道便可得遂
,圣人但作一言之訣,何須并作諸經(jīng)云耶
?
夫道得三乃成,故言三合成德
,自不滿三
,諸事不成。夫三者
,謂道德人也
,人為一
,當行功德
,功德為二
,功德行,乃為道
,道為三
,如此人入道德
,三事合
乃可得,若有人但作功德
,不曉道
,而無功德,亦不得道也
,若但有道德而無人,人亦不得道也
。譬若種谷投種土中
,不得水潤,何能生乎
。譬若釀酒
,有夠有米而
無水
,何猶成酒乎
。譬若有君臣而無民,當何宰牧乎
。譬若有火有水
,而無谷食
,人當何以自活乎
。譬若有車有馬,而無人御之
,何能自隨行乎
。如此譬喻,皆得三
乃能成道
。
夫道者有三三一,為三一,為三皇
,為三神,為三太一
。三太一
,謂上太一
,中太一
,下太一
。為三元,其三元各自有呂二一
,如此三三之一為九一
。故有九
官,從一始到九終
,九陽氣,從十月冬至始
,生黃泉之下
,到新年六月更終,從十月到六月
,合為九月,陽氣便終
,故陽數(shù)九
,故言九天子午亦數(shù),為道當知此九一
之變化
,始終之上下
。
夫人形體為一,神為二
,黑為三,此三三一乃成人
。又神為一
,黑為二,精為三
,此三三一乃復成神。又天為一
,地為二
,人為三,此三三一乃復成道德天地之
本
。三一者,謂虛為一,虛中有自然已立身也
,亦道君
,亦元陽子丹也,亦貴人也
。亦神人也
,其左方之一者
,亦天也
,亦日也,亦父也
,亦陽也
,亦得也
,亦師
也,亦魂也
,為人主作政也
。其右方之一者,亦地也
,亦月也,一母也
,亦陰也
,亦形也,亦司命鬼
,為邪為魔
,主為人作邪惡
,賢者當曉了此三三一
,分別善惡邪
正,覺知此者
,便能得道
。
夫道當曉知此左右之一,善惡之教 ,中央之一,正自我身神者
,即道子也
,左右之一,輔相我為善惡,左方之一
,日日關告我為善,其功德日日盛強
,便為正
道
,右方之一,不能復持
,邪事反戾我也
,不能使我為惡也
,右方之一
,日日教告我為惡事,牽引我惡
,日日深大
,便擊屬邪,右方之一
,此為屬邪,日與惡通
,賢
者為道
,但曉知其道,而不作功德
,便當屬邪,不能自出于邪部界
,邪則日日迷亂
,入便暗冥怒作妄語,邪精邪鬼神日來附近人
,賢者不曉此邪
,而強為靜閉塞耳
目
,欲斷情欲
,此諸邪鬼便奸亂人,又為人造作邪念
,前念適滅
,后念復起,如此之問
,無有解已
。若有功德之人,至于靜時
,便為左方之一
,不能持邪事來干亂人
也,以是言之
,無功德之人,而強為靜
,欲斷情欲
,則終為邪所亂,情欲不得定也
。夫自然有三
,法守太虛
,無謂高學功德之人
,解道根元,深洞微妙
,曉知三元九
一之變化
,玄中之玄,始祖無中之無極道,知其所始
,見其所終
,天地人物,皆各有形
,物既有形
,故有成散死生,精神無形
,展轉(zhuǎn)變化,故無止
,故曰常在
,不惑
世所聞,不迷世所知
,能知之明覽虛無之自然,故澹泊無憂喜
,情欲不能傾
。所以者何?此人但曉解其本,故不惑其末
,但為與人并有內(nèi)形耳
,智慧無窮極
,此乃為
虛無也
。亦從學而知之,非有素自然也
,其靜守道時
,當少食,正閉耳目
,還神光明著絳宮,絕去諸念
,不得強有所視思想也
,久久喘息,稍微
,從是以往
,不復自
覺喘息
,泊然不自知有身無身
,從是以往,為得定道之門
。道者虛也
,當示之時,神在天上虛無中
,左顧右視,但皓然正白
,中無所見
,有狀如雨雪時,四向樹亦
白
,山亦白,地亦白
,一切都白
,皆無所見,所以者何
?神出天上
,前向視不復見日月星宿
,山川河海
,如此為復命返道
,還入虛無也,若得是
,當下視
,乃見天下
諸事,便當回心念師言
,為道當濟度天下,但見是念故
,便止前所見白
,更冥神,便來還形中
,不如此者
,神便入道中
,散形與道合
,便為天下骨肉形,便跡辟
。故
老君曰:知白守黑為天下式
。謂神還形中,長在天下為人道師
,是謂大虛無之自然也。
夫守中自然之法,不能曉知天地人物所從出,不能知道之根源變化所由綠
,不能及不能知空虛之事
,其所見聞,心便疑惑怪之
,且回然不知道獨坐無能生于自
然,直受師言
,告身中道云
,言當守神者,亦當除情欲
,閉塞耳目
,還神絳宮,下視昆侖山
,或有教令將神升昆侖山
,視其上,想其見中黃道君
,始時相見
,久而見
之,久久悉見諸神與神語言
,講說天上事,無復有世俗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