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進補,推薦中藥材養(yǎng)生
現(xiàn)代人進補的時候不僅會通過飲食
,而且在平時還會選擇的就是中藥材進補
,這樣的方法養(yǎng)生效果是會更強的
,所以我們在平時就要注意在冬季的時候選擇合適的中藥材吃
,那么具體我們在冬季的時候適合哪些中藥材進補
,一起看看吧
。
人參:
生.png)
人參適用于身體虛弱者、呼吸氣短者
、走路氣急者
、盜汗肢冷者、咽于舌燥者
、神疲乏力者
、失眠多夢者、食欲不佳者以及高血壓
、冠心病
、肝陽、肝腫瘤
、慢性腎炎
、心肌炎等患者,能夠發(fā)現(xiàn)人參的滋補效果是非常強的
,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
,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溫補,所以說效果還是很強的
,大家不要錯過
。
阿膠:
阿膠是非常不錯的一種中藥材,也是女性朋友們非常熟悉的
,通過吃阿膠可以很好的補血益氣
,而且性味甘平,具有補血止血
、滋陰潤肺等功能
,適用于血虛引起的臉色姜黃瞧悴、頭暈眼花、心煩失眠及婦女月經(jīng)過多
、妊娠出血等
。由于阿膠尚具有滋陰潤肺作用,在冬季的時候比較寒冷干燥
,所以我們在平時就應該服用些阿膠
,能很好的潤燥。
鹿茸:
鹿茸歷來是名貴滋補品
,所以說我們服用鹿茸可以起到不錯的滋補作用
,也就是說我們服用鹿茸能能增強免疫力,提神抗疾病抗衰老
,老年人在冬季適當服用可強壯身體
、延年益壽;能補腎虛,益精血
,強筋骨
,用于腎陽不足、畏寒乏力
、陽痿滑精
、尿頻遺尿、女子不孕
、產(chǎn)后虛弱等癥
,所以鹿茸對身體素質(zhì)比較差的人群來說很適合吃。
冬季的時候很適合我們進補
,在這時候我們不僅可以通過食物來進補
,而且還可以通過中藥材進補,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所以在冬季的時候就要通過合理的飲食來進補才行
,上面推薦的幾款都很不錯,是我們不能錯過的
,可以很好的增強我們身體素質(zhì)
。
冬季進補吃什么好 冬季進補常用五種中藥推薦
1、海藻:促進細胞膜流動
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
、纖維素
、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能促進細胞膜的流動
。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
,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肌膚衰老的主要原因就是細胞間喪失了“溝通”能力
,而海藻海苔所含的脂肪酸又可以重建細胞間的橋梁
,恢復細胞膜的流動
,讓皮膚更緊致有彈性。
2
、核桃:養(yǎng)肝補腎
俗話說得好:”七月核桃八月梨“
,眼下已立秋,鮮核桃已經(jīng)上市
,建議大家核桃最好生食
,這樣營養(yǎng)損失最少。核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
、脂肪
、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營養(yǎng)最全面
,有養(yǎng)肝補腎
、潤腸通便的作用。
3
、荔枝:擊退暗沉肌膚
荔枝含維生素A
、B1、C
,還含果膠
、蛋白質(zhì)以及鐵
、鈣等多種元素
。有加速毒素排除、使皮膚細嫩的功效
。在干燥之秋
,是排毒養(yǎng)顏的理想水果。但一定要注意
,荔枝不能多吃
,會加重虛火,在吃荔枝前可以喝一些鹽水或者涼茶
。
4
、蘋果:抗氧化最好
吃蘋果既能減肥,又能幫助消化
。且蘋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
、礦物質(zhì)、糖類
、脂肪等
。蘋果具有防輻射的作用,蘋果的成熟需要大量的日照
,能有效吸收陽光中的射線
。
5、蘑菇:預防腫瘤
蘑菇富含一種叫麥角硫因的抗氧化劑,能預防細胞異常生長和繁殖
,預防癌癥腫瘤的發(fā)生和延緩衰老
。專家建議,最好1-2周就吃一次蘑菇
。將蘑菇和紅酒一起烹調(diào)
,能讓它們的健康效能加倍。
6
、芋頭:預防脾胃虛弱
芋頭富含淀粉
,營養(yǎng)豐富。每100克鮮品中含有熱量91卡
,蛋白質(zhì)2.4克
,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0.5克
,鈣14毫克
,磷43毫克,鐵0.5毫克
,維生素C10毫克
,維生素B10.09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
。并含乳聚糖
,質(zhì)地軟滑,容易消化
,有健胃作用
,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
、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
,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7
、紅薯:和胃
、暖胃
紅薯(特別是黃心的紅薯)是糧食中營養(yǎng)較為豐富的食品。由于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
、糖
、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
、益氣力
,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
、暖胃
、益肺等功效
。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
,防止膠原病的發(fā)生
。
8、南瓜:潤肺益氣
南瓜含有淀粉
、蛋白質(zhì)
、胡蘿卜素、維生素B
、維生素C和鈣
、磷等成分,營養(yǎng)豐富
。南瓜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
,而且有著不可忽視的食療作用。據(jù)《滇南本草》載:南瓜性溫
,味甘無毒
,入脾、胃二經(jīng)
,能潤肺益氣
,化痰排膿,驅(qū)蟲解毒
,治咳止喘
,療肺癰便秘,并有利尿
、美容等作用
。
9
、糙米:補充維生素
我們平常吃的雪白的米叫做精白米
,它是在加工過程中經(jīng)過精磨,去掉大米外層部分得到的產(chǎn)品
。大米雖然潔白細膩
,但經(jīng)過精加工的大米,在碾制過程中胚芽以及谷子釉質(zhì)部分和谷糠一起被磨掉了
,糙米保留的營養(yǎng)更加全面
,維生素保留較多。
10
、茄子:祛風通絡
吃茄子最清火
,茄子不僅是價廉物美的大眾蔬菜,還是食療佳品
。中醫(yī)認為
,茄子性涼
、味甘,有清熱止血
、消腫止痛
、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等功能
,所以在這個季節(jié)吃些茄子能降“火氣”
,除秋燥。
11
、銀耳:滋潤提神
銀耳以其色白如銀
,形如人耳得名,又名白木耳
、白耳子
、雪耳等。銀耳一般制成干品
,以干燥
、白色微黃、朵大體輕
、有光澤
、膠質(zhì)厚者為佳品。銀耳能滋陰清熱
,潤肺止咳
,養(yǎng)胃生津,益氣和血
,補腎強心
,健腦提神,恢復疲勞等功效
。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藥用特點
。
立冬節(jié)氣怎么養(yǎng)生保健,中藥煲湯進補喝什么——聽老中醫(yī)說
11月7日開始進入立冬節(jié)氣
,立冬怎么 養(yǎng)生 保健,中藥煲湯進補喝什么
,聽老中醫(yī)給你指導
。
先來分析立冬的特點?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叭藨臅r”
,我們要根據(jù)天氣特點,來準確調(diào)整飲食起居
,才能更好地 養(yǎng)生 保健
。
立冬
,古人給二十四節(jié)氣起名字是有特別的含義的。就先說說立冬這兩個字
。
立是建立
、開始的意思。二十四節(jié)氣當中
,四季的開始都被稱為“立”
。等發(fā)展到了頂峰,就稱為“至”了
。
“立”和“至”就是八節(jié)
,凡是“節(jié)”都是不容易通過的、氣機變化明顯的
,很多人容易在
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發(fā)病或者病情加重 。
再看冬這個字,《說文解字》上說:“冬
,終也
。”是結終了的意思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半x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荒晟牟荼局参铮?jīng)過春生
、夏長
、秋實以后,到了冬天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枯死了
。來年發(fā)青吐芽的是它的子孫后代
,而不是它自己。而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則進化了一步
,通過落葉
、收斂
、閉藏,對抗嚴寒冰霜
,來年還能推陳出新
、繼續(xù)欣欣向榮。有些動物
,比如昆蟲
、蛇狗熊通過冬眠來保存自己的能量
,而鳥兒則是通過逐日飛遷徙來躲避嚴寒。
人怎么辦呢
?人是萬物之靈
,不會像動物那樣遷徙或冬眠,而是通過人為改善起居環(huán)境
,來達到御寒
、保溫、 健康 生存發(fā)展的目的
。冬天我們要穿棉衣
、燒火炕、燒暖氣等
,同時要歇冬
、貓冬,有意識地減少外出和活動
。
所以中醫(yī)順應自然的 養(yǎng)生 保健原則
,在冬天就是
養(yǎng)藏 。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強調(diào):“冬三月
,此謂閉藏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睉摗叭ズ蜏兀瑹o泄皮膚
,使氣奪
。”這就是說冬季天氣寒冷
,萬物都處于收斂閉藏的狀態(tài)中
,所以
冬天的作息安排,應該是早睡晚起,避開陰寒之氣
,等太陽升起,有了陽光再出來活動
。
一個簡單但非常關鍵的提醒
,在冬天要有意識地減少外出,
不要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出門晨練 ,還是等太陽充足再鍛煉身體
,以達到去寒就溫的目的。
中醫(yī)認為
,冬天最要注意的是“
冬寒 ”
。
冬季是一年中最宜進補的季節(jié)
,同時也是寒邪肆虐的時節(jié)。冬季以溫補脾腎為重點
,補腎溫中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
,防止寒邪侵襲。
1.多吃溫熱性的食物
,如生姜
、白蔥等。關于蔥姜
,我前面單獨講過
,感興趣去我的主頁找找看。
2.補充鐵質(zhì)
。增加含鐵量高的食物
,如瘦肉、菜
、蛋黃
、動物肝臟等。
3.忌食生冷寒涼的食物
。各種冰制飲料
,屬寒涼性質(zhì)的瓜果,如西瓜
、梨
、香蕉、獼猴桃等
。( 現(xiàn)在很多水果都不是這個節(jié)氣該吃的
,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吃,只是要按照中醫(yī)的原則
,用熱性的食物搭配
,這是很有講究的)
4.忌食酸、澀味的食物
。如食醋
、酸白菜、泡菜
,以及山楂
、烏梅、酸柑等
。
別不多說
,直接上干貨。
直接告訴你們要煲什么湯
?
原料:羊肉500克
,當歸25克,姜1段
,鹽1小
,蔥花3克,紅椒塊3克
。
做法
1.羊肉汆燙
,撈起沖凈;姜洗凈,微拍裂
。
2.當歸洗凈
,切成薄片。
3.將羊肉
、生姜放入燉鍋
,加6碗水,以大火煮開
,轉小火慢燉1小時;加入當歸續(xù)煮20分鐘
,上蔥花、紅椒塊
,加鹽調(diào)味即可
。
作用:
當歸既能活血又能補血,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
,羊肉具有暖祛寒
、增加身體御能力的作用,并能補養(yǎng)陽
、促進食欲
、補充體力。
本品適合畏寒怕冷
、腹部冷痛
、四肢冰涼、腰膝酸軟等癥者食用
。
原料:枸杞子20克
,羊肉150克,板栗30克
,吳茱萸
、桂枝各10克,鹽5克
。
做法:
1.將羊肉洗凈
,切塊;板栗去売,洗凈切塊;枸杞子洗浄,備用
。
2.吳茱萸
、桂枝洗浄,煎取藥汁備用
3.鍋內(nèi)加適量水
,放入羊肉塊
、板塊、枸杞子
,大火燒沸
,改用小火煮20分鐘,再倒入藥汁
,續(xù)煮10分鐘
,調(diào)入鹽即可。
作用:
羊肉
、吳茱萸
、桂枝均有散寒邪、溫經(jīng)絡的作用;
板栗有滋腎氣的效果
。
配伍同用
,對肝不足、小腹冰
、畏寒怕冷
、腰膝冷痛的患者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適合冬至吃的中藥材及補湯推薦
冬至吃什么補藥食物 適合冬至吃的中藥材及補湯推薦
枸杞子:《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稱枸杞子“久服堅筋骨
,輕身不老
,耐寒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侗静輩R言》贊之“使氣可充
,血可補,陽可生
,陰可長”
。枸杞子有類似人參的“適應原樣”作用,且能抗動脈硬化
、降低血糖
、促進肝細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強體質(zhì)
,延緩衰老之功效
。
人參:《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認為,人參能“補五臟
,安精神
,定魂魄
,止驚悸,除邪氣
,明目開心益智
。久服輕身延年”。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
,它還具有抗氧化
、抗衰老
、抗疲勞
、保肝、調(diào)節(jié)心血管功能
、興奮造血系統(tǒng)功能等作用
。
黃芪:中醫(y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認為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
,清代的黃宮繡稱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
,改善心肌供血
,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
三七:清代名醫(y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參補氣第一
,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
,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三七的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參有相似之處
,且其人參總皂甙含量超過人參。三七可擴張血管
,降低血管阻力
,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參有明顯的優(yōu)勢。
當歸:當歸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藥用其根
,主產(chǎn)于我國四川、甘肅
、陜西
、云南
、湖北等省。醫(yī)學認為
,當歸味甘而重
,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
,故又能行血
,補中有動,行中有補
,為血中之要藥
。因而,它既能補血
,又能活血
,既可通經(jīng),又能活絡
。凡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
,痛經(jīng),血虛閉經(jīng)
,面色萎黃
,衰弱貧血,子宮出血
,產(chǎn)后瘀血
,例經(jīng)(月經(jīng)來潮時,出現(xiàn)口鼻流血)等婦女的常見病
,都可以用當歸
。
阿膠:阿膠味甘、性平
,有補血止血
、滋陰潤肺、調(diào)經(jīng)安胎等作用
,為歷代喜用的滋補珍品
。《水經(jīng)注》即有“歲常煮膠
,以貢天府”的記載
,故有貢膠之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侗静菥V目》更是稱其為“圣藥”
,它與人參、鹿茸并稱中藥的“三寶”
。
冬至要補湯:
第一款:冬令補湯
材料:土雞一只
,大棗30 g
,枸杞20 g ;生地20 g或熟地(不是濕熱體質(zhì)用熟地
,也可以兩種各一半)
;山藥30 g,百合20 g
,蓮米20 g
,芡實20 g,苡仁30 g
,當歸10 g
,黃芪20 g,黨參30 g
,麥冬15 g
,玉竹20 g
,銀耳15 g
做法:
1
、土雞處理干凈后剁大塊,分別將當歸
,黃芪用溫水泡十分鐘
,再用刷子刷干凈。生地整塊泡
,同樣用刷子刷干凈后切片
。紅棗,枸杞泡5分鐘撈出
,其他材料一起浸泡10分鐘
,沖洗3遍撈出控水。
2
、雞肉冷水入鍋
,大火煮開撇去浮沫,煮3——5分鐘撈出沖洗干凈
。
3
、砂鍋或燉鍋一次性加入足量多的水,放入雞肉塊和所有的藥材
,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燉半小時
,再轉小火燉2小時左右。
4
、最后關火
,放枸杞,蓋上鍋蓋燜一會兒就行以了
。
小貼士:喝補藥期間
,忌食蘿卜
。感冒發(fā)燒、消化不良時
,暫停服用
。
第二款:山藥雞湯煲
材料:母雞一只,山藥500克
,大棗30克
,枸杞15克,當歸
,黃芪各8克
,苡仁15克,蓮米20克
,百合15克
,黨參10克,蔥2根
,姜3片
,料酒1勺
做法:
1、母雞一只
,切塊備用
,將枸杞,紅棗
,蓮米
,百合,以仁
,黃芪
,當歸,黨參放清水中浸泡10分鐘撈出
。
2
、雞肉冷水入鍋,放入姜片
,蔥結
,少許料酒煮開撇去浮沬撈出;
3
、焯過水的雞肉塊轉入砂鍋煲中
,注入足量多的熱水,加蓋煮開
,放入浸泡過的中藥材
,中小火煲2小時
4、燉湯的時間將山藥削皮切塊
,放淡鹽水中浸泡
,防止氧化變黑
;
5、2小時后放入山藥塊
,燉20分鐘
,最后放入大棗枸杞煲10分鐘即可。因為是藥膳
,不需要格外家2鹽
,淡淡的藥香和雞肉的鮮香,整個湯很好吃的哦
。
冬季如何進補?
隨著天氣轉冷
,寒冬已到
。冬季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節(jié),學會養(yǎng)生保健是少生病的關鍵
。同時
,冬天也是最適合進行滋補的一個季節(jié),民間有“冬天進補
,開春打虎”的諺語
,冬季食補應注意營養(yǎng)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冬季養(yǎng)生的一些小知識~
一、冬季補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