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章題目采用陸西星祖師《參同契測疏》
,經(jīng)文采用清康熙年間仇兆鰲《參同契集注》陳致虛祖師為全真道士,在其所著《周易參同契分章注》中
,此章章名為《卯酉刑德章》。朱元育祖師為龍門派傳人,在《參同契闡幽》中將此章章名改為《刑德反復(fù)章》。卯酉為沐浴溫養(yǎng)之功,張伯端祖師在《金丹四百字》中說:“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虛比”,即采藥得一后無思無慮,靜候陽生。刑德,道家真?zhèn)髡J為元精在片時走失為刑宋理學(xué)家朱熹自號“空同道人”
,取空自羨慕《參同契》之意。歷代修道者無不詳究此書,然文辭古奧,未得明師真訣雖熟讀其文,但不明其旨歸。陳致虛、陸西星、朱元育祖師均受明師真訣,得訣后修煉有成,為《參同契》作注,壽金丹一脈提 要:一陽初動,采得元精
坎中一陽
若修士不慎
“剛?cè)岬d
[1] 活子時至
[2] 龍西
建
丹家以卯酉為溫養(yǎng)之功
[3]卯為二月
意譯:活子時至
,外陽舉為剛,以真意采之則萎,為柔,丹家稱為動靜反復(fù)。動,則采藥
。一陽初動時靜則溫養(yǎng)
溫養(yǎng)之時
呂洞賓祖師《敲爻歌》云“靜則無為動是色”
。動為活子時動,外陽無念而舉,故為“色”。丹士以虛無之心溫養(yǎng),以待陽生。此時功為筑基之功,精未煉完,下身沒有煉成馬陰藏相,陽關(guān)沒有自然而閉,所以要防止元精泄漏。“刑主殺伏
,德主生起[1]。二月榆死,魁臨于卯[2]。八月麥生,天罡據(jù)酉[3]?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刑德
,刑為刑罰,法治;德為道德。主張寬猛相濟,恩威并用。法家重刑法,認為重刑即是返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明君為天下大義而設(shè)置刑罰,為愛人而實施道德教化
。如以刑德仁義比之于春秋
,則春天萬物生機勃勃,為仁為德,秋天秋高氣爽,月明風(fēng)清,葉黃而枯,落葉飄飄,萬物以肅殺,為刑為義。在內(nèi)丹中
,以得到先天真陽之精,化為甘露,為仁德,以失去元精為刑義。[2]二月為卯
,斗魁指卯,春天百花齊放,萬物發(fā)生,稱為“德”與“生”。但二月榆樹的果實榆莢掉落,為德中有刑。[3]八月為酉
,“天罡”(斗柄 )指酉,秋天以秋風(fēng)掃落葉之勢,萬物肅殺,稱為刑與殺。但秋天小麥發(fā)芽生長,為刑中有德。意譯:二月為卯
,斗魁指卯,春天百花齊放,萬物發(fā)生,稱為“德”與“生”。但二月榆樹的果實榆莢掉落,為德中有刑八月為酉
在內(nèi)丹術(shù)中
藥至中宮溫養(yǎng)
,須防元精泄漏,故德中須防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當元精剛行半路之際
,一下手,點住會陰穴,將其逆回,稱為刑中有德,害里卻藏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陰符經(jīng)》云:“恩生于害
,害生于恩”。《悟真》云:“若會殺機明反復(fù)
簡單言之,得藥至中宮為德
得藥化為甘露與元精走失(丹家稱為走丹或走火)是丹道修煉中的主要矛盾
《回光集》云:“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失人生再復(fù)難
“子南午北
子位為北
這一陽來復(fù)
好養(yǎng)生之道的人們,何不求之
龍門派第六代傳人李虛庵祖師云:“人人得閉(陽關(guān))
[2]“一九”為水中金
《入藥鏡》云:“水鄉(xiāng)鉛
這一味藥即是元精
石杏林祖師《還源篇》云:“屋破修容易
《悟真》云:“常道即茲為日用
《葫蘆歌》云:“說得丑
這精囊中元精日日生之
[3]白玉蟾祖師《酹江月?冬至與胡胎仙》云:“水中起火
,妙在虛危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元精被阻在會陰竅內(nèi)
,為火,出竅為水,丹家稱為白虎出洞,水中火發(f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觀二十八宿玄溝圖(《秘藏參同契》230頁
在天道中日月合輝為晦朔之日
一到子時,則元精出爐
,子時為活子時,丹家稱為“播精”。此子時不是晚上11點至凌晨1點。若如此修煉,則與刻舟求劍等同。活子時至
,外陽舉,若于睡夢中不覺察,元精化為有形有質(zhì)之后天精液走泄,稱為精滿自溢。這元精稱為爐內(nèi)藥、水中火
、水中金、水鄉(xiāng)鉛等等。元精動而自溢,稱為出爐,又喻為水中火發(fā)、白虎出洞、虎嘯風(fēng)聲,必以真意取之,運之,逆上督脈,化為甘露。意譯:天地之子午為南北,子北午南
。人身之子午為坎宮真炁穴、離宮絳宮。在丹道中子為水,午為火。子至南,為先天陽精化為甘露至于絳宮
,為采藥之功。午至北,為后天炁下至真炁穴,為無孔雙吹之功丹道不過得此水中金一味藥,“得其一
,萬事畢”。“一”為水之生數(shù),九為金之成數(shù),故“一九”之數(shù)指水中金一味藥,即元精。修道者修煉陽精
,元精生,則采之,又待陽生,陽生又采之,如是“終而復(fù)始”,體內(nèi)甘露越聚越多,金光透體,大丹成就。“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本文作者:盧理湘原文曾發(fā)布于《道源》2008年第四輯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1448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