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xx,女
自訴:1972年7月全身出現(xiàn)水腫
,經(jīng)某醫(yī)院檢查檢查:診脈浮數(shù)
。舌質(zhì)淡白無華,苔粗黃,全身浮腫,下肢尤甚,按之沒指。腹脹大如鼓,右側(cè)有包塊辨證:腎陽虛衰,水濕內(nèi)盛
治法:解表宣肺
處方:麻杏石甘湯合小柴胡湯加減
麻黃10克 杏仁10克 石膏30克 柴胡12克 前胡10克 黃芩12克 薏苡仁30克 枳殼10克 大腹皮30克 大棗3枚 生姜皮10克 白茅根30克
二劑
3月18日二診:病入服上藥后
處方
(1)鯉魚1尾(重500克左右)
(2)舟車丸(劉完素方)
黑牽牛子12克 大黃6克 甘遂3克(面裹煨) 青皮3克 陳皮3克 大戟3克(而裹煨) 木香3克 枳殼3克 檳榔塊6克 芫花(醋炒)3克
上藥共碾細末
3月29日三診:病人服上方(2)六次后,從大便下水較多
處方:
甘遂3克(面裹煨)白芥子6克 大戟3克(面裏煨)
上藥共研細末,分為6份
4月4日四診:病人服上方后
處方:己椒藶黃丸
防己20克 椒目20克 葶藶子(炒子)20克 大黃20克
上藥共研細末,分為16份
4月24日五診:病人服上方后,療效頗佳
處方:
黃芪30克 白術30克 茯苓30克 防己12克 大棗3枚 生姜皮10克
四劑
囑病人堅持服鯉魚燉紅豆。
4月29日六診:病人浮腫未復作
處方:
黃芪60克 潞黨參30克 薏苡仁100克 白術30克 懷山藥100克 茯苓3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枸杞30克 車前子30克 神曲30克
上藥共研細末
同時病人堅持服鋰魚燉紅豆
。5月31日七診:病人精神更加好轉(zhuǎn)
,食欲大增。但因吃麥餅后發(fā)生胃痛,吃牛皮菜引起全身浮腫,咳嗽,頭昏痛,脈浮,苔黃,口苦,治當表里兩解。處方:越婢加術湯合五苓散加減
麻黃10克 杏仁10克 石膏30克 白術15克 澤瀉12克 茯苓(帶皮)30克 豬苓15克 木香10克 白芍30克 甘草6克 神曲10克
二劑
6月11日八診:病人服上方二劑后
,浮腫全消,諸癥亦解,因續(xù)服丸藥。處方:丸藥方再服一劑。
7月19日九診:病人腹中包塊已消去大半
,精神更見好轉(zhuǎn),已能參加輕微勞動。但勞動一天后,下午兩腳又腫處方:
黃芪60克 紅參30克 白術30克 茯苓30克 薏苡仁100克 山藥100克 菟絲子60克 枸杞子30克 覆盆子30克 車前子30克 熟地黃30克 制附片30克 神曲30克
上藥共研細末
8月16日十診:病人胃痛又作
按:腰膝以下
,腎氣主之,腎陽衰微,陰盛于下,故見腰以下腫;復加外邪,故頭面全身浮腫。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水氣內(nèi)盛,故腰痛而酸重,腎與膀胱相表里,腎陽虛,膀胱氣化不利,故小便量少。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溫養(yǎng)四肢,故四肢厥冷,畏寒,神倦,面色灰黯無華,舌質(zhì)淡白。因感外邪,寒從熱化,故脈浮,苔黃。邪入少陽,故見寒熱——本段摘自《中國當代中醫(yī)專家臨床經(jīng)驗薈萃 4 疑難雜病治驗錄》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64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真武湯加味治療下肢水腫醫(y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