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樞穴別名懸柱穴
1
、懸樞。懸,吊掛也2
懸樞穴
懸指懸系
此外
取穴方法:懸樞穴位于人體的腰部
功能作用:壯陽益氣
主治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焊雇锤姑洠旯炔换?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泄瀉
穴位配伍:
懸樞配委中
臨床運用:現(xiàn)今常用于治療腸炎、痢疾
艾灸療法:采用雀啄灸
懸樞穴靠近胃俞,具有通調腸氣
消化不良在中醫(yī)中屬“脘痞”
、“胃痛”等范疇,認為其病位在胃,涉及肝脾等臟器。治療上主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等法。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關節(jié)按壓懸樞穴
,以局部有酸脹微痛感為準。持續(xù)10秒點按左右放開,休息3秒,再進行點按。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huán),每次點按5分鐘,每天1到2次。長強
【定位】:在尾骨端下0.5寸
人體背部穴位主治:
1、絡卻穴
、玉枕穴身體方面:頭痛眩暈
、視物不明、鼻塞、熱病無汗、失眠。2
身體方面:頭暈目眩
3、風府穴
身體方面:失眠多夢
皮膚方面:魚尾紋
4
身體方面:咳嗽、胸悶氣喘
皮膚方面:神經性皮炎
、額頭膚色晦暗5
、陶道穴、身柱穴身體方面:感冒咳嗽、心慌驚恐
皮膚方面:紅血絲
6
身體方面:虛胖
皮膚方面:面色青黃、眼袋
7
身體方面:少氣乏力
皮膚方面:皮膚粗糙
8、脊中穴
身體方面:消化不良
皮膚方面:酒渣鼻
9、懸樞穴
身體方面:月經不調、腰酸痛
、口干唇燥、腳冷乏力、便秘、腹痛、小便不利、陰部腫痛皮膚方面:黃褐斑
10
身體方面:泌尿不暢
皮膚方面:皮膚干燥
11
身體方面:月經不調
、經痛崩漏帶下、疝氣、小便不利、便秘、陰部濕癢;皮膚方面:雀斑
、妊娠斑、子宮性肝斑、處女性肝斑、面色蒼黃、暗啞無光。12
、承扶穴、股門穴身體方面: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
、便秘、痔瘡、臀部炎癥。13
、合陽穴身體方面: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不調
、子宮性內膜炎14
、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身體方面:坐骨神經痛
、腰肌勞損、痔瘡15
身體方面:頭痛
督脈主治神經系統(tǒng)
、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病癥,以及熱性病癥和本經所過部位之病癥。
擴展資料:
人體背部有各臟器的背腧[shù]穴
,這些穴位在功能上與各臟器相對應,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1
、肺俞①皮膚隆起的多為胸中有熱
,可有氣短、咳嗽等癥狀,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應,可結合觀察。②本穴如有反應
,在肺經的太淵、孔最、中府等處往往呈異樣變化。③診得條索狀結節(jié)并伴有壓痛者
,是痰飲咳嗽之癥。④診得條索狀結節(jié)
,周圍皮膚有明顯壓痛者,多為咳嗽、氣急、肺熱胸痛、感冒等病變。肺腧是天灸的常用穴:天灸是在三伏天之初伏
、中伏、末伏一年中最熱的時節(jié),將特定中藥(如甘遂、細辛等)貼敷于特定的穴位,使人體陽氣得天陽之助,達到驅逐內伏寒邪伏日為庚日,庚日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