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修身
論及“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
,孫中山、章太炎、范文瀾等人非議不絕,梁啟超、錢穆、馮友蘭等人則評價極高,從1872年他去世至今仍眾說紛紜,尚未蓋棺定論。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概括成“譽之者則為圣相,讞之者則為元兇”。編輯曾國藩家書日記精華為《曾文正公嘉言鈔》的梁啟超高度稱贊他“豈惟近代曾國藩從古代圣哲原典中追尋“立志多讀古書
,立志作第一好人”的原點。同治九年正月初八,曾國藩第一次給侄兒曾紀壽寫信,就鼓勵他立志,因為“古來圣賢豪杰,皆有非常之志。人之有志,猶水之有源,木之有根,作室之有基曾國藩從中國家訓經(jīng)典中追尋修齊治平的原點
“勤”“儉”“嚴”“和”以齊家
“勤”必有恒
。一勤天下無難事,人但有恒事必成。曾國藩一生最為推崇這個“勤”字,他自為勤而不惰、勤而不傲,凡事以勤為先。他認為,勤有三大好處:于個人能養(yǎng)品、于家庭萬事興、于團隊能形成好風氣。他力主以勤治事,無論是辦團練、治湘軍,還是任尚書、當總督,都要制定一份工作表,不僅把自己每天從早到晚的事務(wù)及時間安排得緊鑼密鼓,而且與官兵一道早起勤習行事。他主張以勤興家,提倡家長帶頭勤,家庭成員也要勤,甚至還親自擬制功課表,將家務(wù)勞動細分為食事、家事、細工“儉”而有節(jié)
“嚴”中生趣。曾國藩治軍以嚴著稱
“和”能致祥
曾國藩一生傾注了大量心血來維持兄弟和睦
,并現(xiàn)身說法引導他們和而少爭、清廉守正。他常寫家書勸誡子弟:“欲以口舌勝人,轉(zhuǎn)為人所不服也,居今之事,要以言遜為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今人可從曾國藩家訓原文中追尋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的原點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rujia/1409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上一篇:
天下為公”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下一篇:
曾國藩修身齊家的“本”與“拙”
?孔子愛徒顏回為何英年早逝" onerror="nofind(this)" >
,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智慧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