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
關(guān)于“君子道者三”一句中的“道”字有多種解釋,比較常見的有三種
孔子說:“君子之道包括三個方面
仁者之所以能不憂,是由于仁者愛人
智者
,明辨事理,遇事自然不會迷惑勇者
,遇事會勇往直前,直面困難,故能不畏懼。勇敢決不是魯莽,孔子曾經(jīng)教訓子路時提到的“暴虎馮河”就是魯莽的典型代表。真正的勇敢一定是深思熟慮決定的行為,甚至可以為了理想和信念從容的面對危險或者死亡。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引用了尹焞的注釋“成德以仁為先,進學以知為先
。故夫子之言,其序有不同者以此?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子貢問“君子”,孔子說
,把實際的行動擺在言論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著你說,做完了,大家都會跟從你,順從你。古今中外,人類的心理都是一樣的,多半愛吹牛,很少見諸于事實;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動上做出來就很難。所以,孔子說,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情。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是什么呢?周是包羅萬象
,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他說一個君子的做人處事,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就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之前有說過
講到學問,這就要做兩件事
相反的
無論古今中外
想要成為君子需要跨過以下幾道坎?
一是要跨過“高德低能”的坎
孔子說“君子懷德”
二是要跨過“既要成人之美
,又要自我成功”的坎。當代社會尊崇的是成功者。而君子卻被要求成人之美。這正是當代人最不屑于作為的。社會競爭如此之烈,“內(nèi)卷”如此殘酷,我都成人之美了,那我還有什么成功的機會和社會地位呢?三是要跨越低檔“中庸”的坎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四是要跨越彬彬有禮的坎
。儒家學說提倡君子有禮。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禮儀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在西式教育的影響下,在獨生子女政策的環(huán)境中,孩子的禮儀水平確實大大退步了。如果說傳統(tǒng)禮儀有100種,當代大學生能夠知道的大概不超過10種,很多禮儀因不合時宜消亡了,但更多的是受西方“自由平等”的觀念影響,被西式禮儀取代了。很多家庭因“失禮”而失和
、因失和而離婚,可見“君子有禮”也是很難做到的。五是要跨越君子知恥的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遺憾的是
,似乎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斷壓低“恥”的底線,寧可要有瑕疵的、帶點“恥”的成功,也不愿當一個“君子固窮”的孔乙己。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rujia/1409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孔子的“三戒”養(yǎng)生法
下一篇:
。" rel="prev">
《春秋左氏傳》教你如何克己復(fù)禮
?孔子愛徒顏回為何英年早逝"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