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時,賊功
,賊神
;說小點是事物的五種變化規(guī)律,如“木火土金水”五行
;再說小點是人身體中的“口
、眼、耳
、鼻
、舌”等
。古人常常講“天五星,地五行
,色五色
,音五音,人五臓”等
,這是對立統(tǒng)一的五種變化規(guī)律關系
,同道家修身按照這五種變化規(guī)律關系相結合,使其自身內應適合其外應
,以達天
、人同一之境界。就象《黃帝內經》里面的養(yǎng)生必須適應一年四季變化的氣候規(guī)律一樣道理
,以求心理平衡
,生理平衡。明白了自然規(guī)律和身體規(guī)律
,你不僅保養(yǎng)好了身體
,也能夠做好事業(yè),當然《陰符經》的道理是能大能小
,大到蘊涵治國之策
,小到養(yǎng)生之術。所以講到明白這些道理
,掌握這些規(guī)律
,宇宙雖大好象在你心中,了如指掌
,宇宙中萬象變化無非在你自己身體變化規(guī)律中都可找到
。
天性,人心
;人心
,機心。立天之道
,以定人也
。
天性,其實是人原來的本性
;這天人合一的人的本性
,是在天地動靜變化規(guī)律中無形的變化著,這就叫機心
。人性的變化都是由這“機”來決定
,如果用天之自然規(guī)律的道來端正人性的方向,人們才能克服一些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主觀欲望,達到存天理定人性
。
人的心是稟承于天地之性的
,人性是隨著的自然變化規(guī)律而變化著的,所以說人性即是天性
,人們的心常常自然而然
,卻又不知所以然,比如人認識到自然規(guī)律中往往受到風寒要感冒
,受到炎熱要中暑
,但是沒有認識的東西很多,這就叫做“機”
。天之所以能夠動
,地之所以靜,這也是“機”在起作用
。這種“機”表現(xiàn)在人身上就是生命長短
,身體好壞,人格高低
,事業(yè)成敗等等諸多方面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傲⑻熘馈本褪且锰斓刈匀灰?guī)律來端正人性的方向
,既修練自己的人性,又按照自然客觀規(guī)律成就事業(yè)
,以天理定人性
,真正達到性命雙修。
天發(fā)殺機
,移星易宿
;地發(fā)殺機,龍蛇起陸
;人發(fā)殺機
,天地反覆。
天發(fā)了殺機
,星宿就要移位可隕落
;地發(fā)了殺機,江海中的龍蛇就要爬上岸來
;人動了殺機
,就會弄得天翻地覆。
天發(fā)殺機
,是指一些反常的自然現(xiàn)象
。如氣候反常,冬天變暖,久旱久澇
,這樣連星際都會脫離軌道隕落
。地發(fā)殺機,就是地震
、海嘯
、山崩,連水中動物都會逃離爬上岸
。人發(fā)殺機是講人違背人性
,用所有的武器進行相互殘殺,就會造成地覆天翻
,面目全非的場面
。指人性不能違背自然之規(guī)律,達到天時
、地利
、人和的要求,也就是人與自然
,人與社會
,人與人之間達到和諧,比如現(xiàn)在氣候變暖就是人違背自然規(guī)律之結果
,長此下去就會天地反覆
。
天人合發(fā),萬化定基
。性有巧拙
,可以伏藏。
天和人共同發(fā)生了殺機
,這就造成了社會動蕩不安的局面
,大亂必然得到大治,在天下大亂
,八方不守的局面時候
,肯定會出現(xiàn)一個新的王朝,來奠定了自己萬變中的基礎
。人的天性有靈巧和笨拙之分
,但是要揚長避短,善于正確運用伏藏之術
。
天發(fā)殺機是自然殺機
,主要指自然災害:如天氣異常,山崩地裂
,大水泛濫
,蟲災旱災
。人發(fā)殺機是人為殺機,主要指人事禍亂:如壞人當?shù)?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好人受氣
,政治腐敗,經濟混亂
。人的本性是和天性相通的
,因此人在心理上保留著與天性相通的靈性。圣人總結出大自然的規(guī)律
,盡量做到天人合一來安定社會
,奠定基業(yè)。每個人的個性
,都是有巧有拙的
,不可能只有長處,沒有短處
。所以處事就應該不動聲色
、深藏不露,使對手難測深淺
,就可以發(fā)揮長處
,藏匿短處了。所以
,伏藏便成為致勝的關鍵
。所謂伏藏,就是嚴守機密
,“大智若愚”便是這個道理
,唯有善于伏藏
,方能用其巧
,揚其威。性有巧拙
,可以伏藏
,就是揚長避短的謀略藝術。從道家修練角度看就是要養(yǎng)道育德
,巧拙之性俱隱伏于身心
,然后內觀正性,外視邪淫
,善則行之
,不善則舍之,修身煉性
,達到神定氣和
。天性的自然威力
,人應該可以掌握它,人要按照自然規(guī)律變化來行動
,大到國家安邦定基
,小到身體道德修養(yǎng),做到揚長避短
,自然規(guī)律無法抗拒時候就要預測
,盡量化害為利,減少社會或者自身的傷害
,所以道家一直提倡大智若愚
,韜光養(yǎng)晦,順其自然
。歷史上就象孫臏
、蘇秦、諸葛亮
、郭子儀等運用《陰符經》取得事業(yè)的正面效果
。
九竅之邪,在乎三要
,可以動靜
。
人有九個竅位,這九個竅位常常受到誘惑和干擾
,九竅中惟耳
、目、口三者為招致精
、神
、氣散失之要竅,如果能夠得到動靜相宜的修煉
,就能抗拒外來邪魔的入侵
。
九竅者,耳二
、目二
、鼻孔二、口一
,此為七竅
,也叫“陽竅”,還有“陰竅”二(尿道
、肛門)
,合稱為“九竅”。九竅之中
,惟耳目口三者為招邪之要口
,耳朵聽到雜亂聲音就會精力動搖
,眼睛迷于濃艷色彩就會神光松弛,嘴巴不停多說就會內氣散失
,精
、神、氣一傷
,就會心緒迷亂
,九竅不通,邪不可拒
。但是, 眼睛總是要看
,耳朵就是要聽的,口是一定要講話的
,它們不可能絕對靜止
,只在懂得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人才能靜觀自然
,心歸淡泊
,更何有邪氣之不消滅哉!這是講人道
,人體之自然規(guī)律
,懂得修心養(yǎng)身的人,才能夠做到無為而為
,有作為不以為之
,無欲理事不被心身所累,萬物有忍而心不生厭
,無執(zhí)無著
,身歸自然,造福人類
。
火生于木
,禍發(fā)必克;奸生于國
,時動必潰
。知之修煉
,謂之圣人
。金、木
、水
、火、土五行中火是生于木者
,木干枯禍發(fā)
,生大火
,必然會攻克任何東西。奸邪的人生于國家內部
,當他們時機成熟有動亂時
,整個國家都會崩潰。懂得這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變化規(guī)律和自身正邪變化規(guī)律
,不斷加強自己的品德修煉
,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圣人了。
五行相生相克中
,金本克木
,木反因之雕刻而成器;木本克土
,土反因之而茂盛繁榮
;土本克水,水反因之而不泛濫
;水本克火
,火反因之而不曼延;火本克金
,金反因之而生光明
;克中有生,生中有克
。同樣人的五行是五心
、肝、脾
、肺
、腎,又稱五臟
,也和自然規(guī)律五行差不多
,只有生克適宜,五行相安
。肝為木
,心為火,腎為水
,脾為土
,肺為金,又有木對肝對目火對心對舌土對脾對口金對肺對鼻水對腎對耳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傊匀坏奈逍凶兓眢w的變化是密切聯(lián)系的
,其實中國的中醫(yī)理論也是有此而來
。如肝為木
,心為火。木火熾燃必由水降
,腎水降心火
,心火溫腎水,達到身體平衡
,身體不平衡
,往往憂之傷脾、氣之傷肝
,火之傷心
,怒之傷腎,大喜大怒傷志
。不平衡產生雜念
,雜念為奸,奸起妒忌
,動亂必生
,這樣的人當?shù)溃瑖揖筒话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所以《陰符經》講到人應該合乎自然五行規(guī)律
,要修煉,精通動靜與伏藏之術
。研究事物內部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以智慧來防微杜漸,以法制嚴加限制
。這樣的統(tǒng)治者
,才是真正“天人合一”的的圣人。
中篇
天生天殺
,道之理也
。天地,萬物之盜
;萬物
,人之盜;人
,萬物之盜
。三
盜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時
,百骸理;動其機
,萬化安
。人知其神之神,
不知其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數(shù)
,大小有定。圣功生焉
,神明出焉
。其盜機也,
天下莫能見
,莫能知也
。君子得之固窮,小人得之輕命
。
中篇翻譯解讀:天生天殺
,道之理也。天道不斷循環(huán)運行
,不停創(chuàng)造生命
,再把生命滅除掉,這就是大道所展現(xiàn)出來的恒常不變規(guī)律
。天地
,萬物之盜;天道與地道這兩個必備因素一旦結合交匯
,天地陰陽之氣是一切物體產生的最初本源
,所以天與地是天下萬物共有的家。萬物
,人之盜
;天下萬物的結合交匯,產生了人類并且養(yǎng)育了人類
,所以說萬物是人類形成和生長的最初本源
,萬物是人類的生存之家和最終歸宿。人
,萬物之盜
。而人類,又根據(jù)四季運行規(guī)律
,運用智慧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前所未有的新鮮事物
,培育出了各種谷物充當糧食,馴化了各種飛禽走獸供人驅使和食用
,制造了無數(shù)漁獵農耕的工具
,讓這個世界變得欣欣向榮。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天
、地、人這三才互相結合
,互相平衡向前推進
,開創(chuàng)了這個世界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秩序。故曰:食其時
,百骸理
;動其機,萬化安
。所以圣人說;飲食要根據(jù)四季變化而隨時調整改變
,順應天地運行之道,才能氣脈通暢
,百病不侵
,春天是青菜生長的季節(jié),你就吃青菜
,夏季就吃西紅柿黃瓜
,秋季各種瓜果成熟了,就去采摘食用
,這是天地之氣按照時令賜予我們的食物
,千萬不要吃反季節(jié)的瓜果蔬菜,那是生病的源頭
。早晨太陽出來了
,陽氣生發(fā),你就起床來開始一天的工作
,不要懈怠
,這不是休息的時間。晚上太陽下山了
,陰氣逐漸升起遮蔽陽氣
,這就是休息的時候了,如果你晚上不休息
,做其他事情
,就是與自己的健康作對,你身體的五臟六腑將無法順應天地之氣而調整自身
。人知其神之神
,不知其神之所以神也。普通人只知道萬事萬物都有恒常不變的運行規(guī)律
,但是卻不知道推動這些規(guī)律背后的動力源泉來自哪里
。日月有數(shù)
,大小有定。日月的往復運行
,產生了時間這個概念
,一年分為四季
,共有365天似乎是固定不變的
,每個時間節(jié)點會發(fā)生節(jié)氣變化而推動著動植物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