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雜談

      明朝秘方,乳腺疾病的特效藥,還能清除身體各種包塊

      荊十三 2024-02-13 16:53:42
      《傷寒論》上講,大氣一轉(zhuǎn)
      ,其氣乃散

      人是一團氣
      ,一個整體
      ,牽一發(fā)動全身
      ,這團氣塌癟了
      ,整個人就塌癟了
      ,這團氣旺盛了,整個人就旺盛了
      就像一杯水一樣
      ,你把一杯水倒?jié)M之后它各個方向的壓強是一樣的,人是一個自充自融
      ,充是充滿
      ,融是融化
      ,自充自融的一個整體,它不會說一個部分很不好
      ,另一個部分很好
      什么叫大氣一轉(zhuǎn),其氣乃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這個大氣就是人身一團之氣,周身之氣
      ,只不過這團氣有深有淺
      ,有內(nèi)有外,有上有下
      ,有清有濁
      大氣一轉(zhuǎn),其氣乃散
      ,這團氣一下運轉(zhuǎn)開了它就把不調(diào)之氣
      、淤邪之氣都給散開,這就是治整體
      比如看到山被云霧包饒
      ,大家都在云里霧里,十米以外都看不清晰
      ,突然一陣風(fēng)過來
      ,不到一分鐘,云霧被吹散
      ,顯山露水,所有阻結(jié)水氣都被刷新
      ,山色進入眼簾
      微信圖片_20240120113745.png
      正如《黃帝內(nèi)經(jīng)》講,若風(fēng)之吹云
      ,明乎
      ,若見蒼天!
      你會馬上領(lǐng)會到
      ,氣行病愈的道理
      所以不管是結(jié)節(jié)囊腫,或者頑固的骨刺增生
      ,滿身的脂肪瘤結(jié)
      ,在中醫(yī)看來,它都不過是肝氣郁結(jié)在不同的地方的產(chǎn)物而已
      《黃帝內(nèi)經(jīng)》認(rèn)為
      ,我們?nèi)梭w的血脈就像江河
      ,你脖子胸肋小腹腿腳上的包結(jié),那不過就像河流上游中游下游停留的垃圾塑料袋而已
      ,它們只是不同地方的產(chǎn)物而已
      凡身體有病之處,皆氣脈不能通
      ,氣脈通達之所
      ,斷無生病之理,河流狹窄拐彎處
      ,容易阻塞
      ,人體氣脈郁結(jié)處容易長病塊。
      比如脖子
      ,乳房
      ,子宮,少腹
      ,一生氣都是這些狹窄之處先存住
      。像這些痰濕淤血包裹身體,你要先讓氣機轉(zhuǎn)動起來
      。氣滯是因
      ,包塊瘤積是果。
      古代醫(yī)家講
      ,臟腑五行生克
      ,皆是虛象,唯一氣流通
      ,方是真機

      那么有沒有這樣一個一氣周流的方子呢?
      。方子有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
      ,叫做十六味流氣飲
      為什么叫流氣
      ?就是讓周身氣機順暢流動起來
      ,凡積滯腫塊氣血流動所過者化,之所以會有積滯腫塊就是因為氣血長期不能通利流動所致
      掃帚不到
      ,灰塵不會自動跑掉,氣血不通
      ,病痛不會自動清空
      十六味流氣飲古往今來有很多版本,最經(jīng)典的版本是這樣的:

      木香10克

      、桂枝10克
      、桔梗10克
      、白芷10克、檳榔10克
      、厚樸10克
      、烏藥10克、紫蘇10克
      、枳殼10克
      、防風(fēng)10克、川芎10克
      、當(dāng)歸10克
      、芍藥10克、黃芪20克
      、人參10克
      、甘草10克

      這個方子用了很多散氣的藥,木香
      、紫蘇
      、檳榔、烏藥
      、桂枝
      、桔梗都是散氣的,把凝聚在一起的邪氣疏散開來
      防風(fēng)
      ,除了直接驅(qū)散身體內(nèi)風(fēng)邪的功用及流通身體臟腑真氣的作用外,還有從更高的角度來看
      怎么說呢
      ?風(fēng)藥,李東垣說:“風(fēng)者
      ,春也
      ,木也,生發(fā)之氣也
      。”他用這股春生之氣來用風(fēng)藥
      ,意境高遠(yuǎn)
      凡癌瘤腫塊者,許多都表現(xiàn)出一派秋冬肅殺之氣
      ,所謂枯木逢春
      ,可吐新芽,用風(fēng)藥就是把身體那股生機給醒過來
      。如同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又如同春陽融雪
      ,把冰塊(腫塊)給吹化了。
      防風(fēng)為風(fēng)藥之潤劑
      ,你看刮一場風(fēng)
      ,沒有帶些牛毛細(xì)雨來,那就是純粹的剛風(fēng)
      ,如果帶些牛毛細(xì)雨來
      ,這就是柔軟的風(fēng)。
      柔軟的風(fēng)
      ,連風(fēng)帶雨
      ,滋潤大地,可以蘇醒五臟六腑
      ,制造一股生發(fā)之氣
      ,就像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一樣。
      3
      氣有余便是火
      ,古話講
      ,人身啊,這些多余的氣火就容易產(chǎn)生包塊
      ,你看很多人脖子上長包塊
      ,比如甲狀腺結(jié)節(jié)、淋巴結(jié)核等
      因為中醫(yī)講
      ,怒則氣上,氣最容易堵在狹窄的脖子那里 
      。所以這里用了厚樸
      、枳殼來把氣降下來,防止它往上走
      把瘀堵通開后
      ,虛象顯露了,而且散氣
      、降氣的藥用多了
      ,驅(qū)邪的同時也會耗散人元氣,尤其是身體特別虛弱的人
      ,這時就要以培補氣血
      ,以資化源為主。
      如果元氣不夠
      ,就沒法把瘀血徹底推動排出
      。所以適當(dāng)吃些補益的藥,讓它氣血足后,就能夠沖開郁結(jié)瘀血
      ,氣為血之帥
      ,氣行則血行。
      所以用了人參
      、黃芪來補充正氣
      ;當(dāng)歸、白芍補血
      ;白芷
      ,有植物麝香之稱,王清任通竅活血湯治療頭部瘀血作痛時
      ,因為麝香貴重
      ,真貨又比較少,常常會用白芷來替代
      ;川芎補血行血
      ,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最后用一點甘草來調(diào)和諸藥
      ,還能顧護脾胃
      十六味流氣飲是破一切積聚包塊的方子,像各種結(jié)節(jié)
      、增生
      、囊腫、肌瘤等都可以用
      調(diào)理氣機也叫疏泄氣機
      ,肝主疏泄,就是該出的讓它出
      ,該進的讓它進
      ,該上的上,該下的下
      ,有點像交通警察的意思
      。如果這個地方?jīng)]人管了,交通就阻塞了
      ,從中醫(yī)講叫氣滯
      。所以這個方子對肝膽系統(tǒng)的包塊效果更佳。

      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人體的氣機也一樣
      ,一定要流動起來,就像天空中的流云一樣
      ,有自己的節(jié)奏。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5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天冷為什么愛牙痛
      每年冬季
      ,尤其是在氣溫驟降的天氣里,到牙科就診的就會明顯增多
      。是為什么呢
      ?一般來說,引起牙痛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疾病
      ,如齲齒
      、急性牙髓炎、牙周炎
      、急慢性根尖周炎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近20年來
      ,更年期綜合征幾乎成了醫(yī)學(xué)上一個時髦的診斷
      。不少45~55歲的中年婦女,因心慌
      、失眠多夢
      、潮熱、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