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综合资源网,女人高潮娇喘抽搐喷水视频,久久精品这里精品,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ΑV一卡二卡三卡免费,午夜福利男女XX00动态图片,久久亚洲日韩精品,高清白嫩偷拍视频,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视频综合网,噜噜噜66网站,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深夜精品网站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雜談

62首良方:現(xiàn)代病名+方子+加減法

荊十三 2024-02-13 17:17:39

一、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方

組成:黨參18克,白術(shù)12克

,云苓15克
,柴胡9克
,佛手片5克
,烏賊骨(或瓦楞子(煅))15克
,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氣

,舒肝和胃。

主治:胃

、十二指腸潰瘍
,慢性胃炎,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

加減法:噯氣反酸者加砂仁

、元胡或合用烏貝散(烏賊骨85%
,浙貝母15%研為極細(xì)末),每服2~3克
。肝氣郁結(jié)者加白芍
、枳殼、郁金
,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熱過盛者合用三黃瀉心湯。脾胃虛寒者加黃芪
、桂枝
、法夏或附桂理中湯。兼吐血便血者加側(cè)柏葉
、白及
、阿膠、田七末(炒)
。胃陰虧虛者加麥冬
、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臨睡前麥芽糖一湯匙
,吞服。

微信圖片_20240120152630.png

、治萎縮性胃炎方

組成:太子參30克

,云苓12克,淮山藥12克
,石斛12克
,小環(huán)釵12克,麥芽 30 克
,丹參12克,鱉甲30克(先煎)
,甘草5克
,田七末3克(沖服)。

功效:健脾養(yǎng)胃

,益陰活絡(luò)

主治: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

加減法:脾胃氣虛較甚者加黃芪或參須(另燉)

;濕濁偏重者加扁豆、雞蛋花
、苡仁等
;肝郁者加素馨花
、合歡皮、郁金等

、治膽汁返流性胃炎方

組成:吳茱萸1~3克,川連3~5克

,太子參30克
,白術(shù)15克,云苓15克
,甘草5克
,威靈仙15克,桔梗10克
,枳殼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嘔

主治:膽汁返流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胃潰瘍
、胃竇炎

四、治食管賁門失弛緩癥方

組成:太子參30克

,白術(shù)15克
,云苓15克,甘草5克
,白芍15克
,臺(tái)烏12克,威靈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氣

,緩急進(jìn)食。

主治:食管賁門失弛緩癥

、治慢性結(jié)腸炎方

組成:木香(后下)5克,川連5克

,柴胡10克
,白芍15克,枳殼6克
,甘草5克
,太子參30克,白術(shù)15克
,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

,行氣止痛。

主治:慢性結(jié)腸炎

加減法:腹痛明顯者加砂仁

、元胡、救必應(yīng)
;泄瀉較甚者加番石榴葉15~30克
;納差者加麥芽、雞內(nèi)金
、布渣葉
;久瀉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補(bǔ)骨脂10克

、治泄瀉方

組成:新鮮番石榴葉30片(干品15~30克)

功效:消炎止瀉。

主治:腸炎泄瀉

,細(xì)菌性痢疾

七、治腸套疊方

組成:旋覆花5克

,代赭石15克(先煎)
,黨參9克,炙甘草5克
,生姜2片
,大棗3枚,法夏9克

用法:上藥慢煎,服后半小時(shí)

,繼用下法
。另外,用蜂蜜100毫升
,加開水200毫升
,待溫度為37時(shí),灌腸
,與此同時(shí)
,用梅花針扣擊腹部腫塊

功效:降逆理腸

,調(diào)暢氣機(jī)。

主治:小兒腸套疊

、治急性闌尾炎方

組成:生大黃15克(后下)

,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
,桃仁12克
,丹皮9克,皂角刺12克
,芒硝6克(沖服)

功效:清熱瀉下。

主治:急性闌尾炎

;闌尾膿腫(藥物組成中去芒硝)

針灸療法:針刺闌尾穴(雙側(cè)),用瀉法深刺之

,運(yùn)針一二十分鐘
,接電針機(jī)半小時(shí),再留針1小時(shí)
。每天1次
,連刺3天。

外敷法:三黃散外敷

。用蜂蜜適量加水調(diào)勻
,敷患處,藥干即換

、治慢性闌尾炎方

組成:生大黃9克,丹皮9克

,冬瓜仁30克
,桃仁9克,芒硝6克

功效:清熱瀉下

主治:慢性闌尾炎。

加減法: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

;熱甚加地丁
、銀花、連翹
;出現(xiàn)包塊(闌尾膿腫)加皂角刺
;虛人于后期酌加黨參或花旗參以扶正。

注:此方即大黃牡丹皮湯

,可每月服三四劑
,持續(xù)3個(gè)月。

十、治慢性肝炎方

組成:黨參或太子參15~30克

,云苓15克
,白術(shù)12克,甘草5克
,川萆薢10克
,珍珠草30克。

功效:健脾化濕濁

,扶土抑肝木

主治:慢性肝炎。

加減法:濕重者加法夏10克

、砂仁3克
、苡仁15克。肝郁者加素馨花10克
、郁金10克
。肝陰不足而見眩暈、失眠
、夢(mèng)多者加桑寄生30克
、桑椹子15克、旱蓮草12克
、女貞子12克
。腎陰虛而見腰膝酸痛、舌嫩紅苔少
、脈細(xì)數(shù)者加首烏30克
、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
、淮山藥易白術(shù)
、太子參易黨參。黃疸者加田基黃30克
、溪黃草 30 克
,或金錢草25克、土茵陳25克
。血瘀者加丹參15克
、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
、蟲6克

十一、治早期肝硬化方

組成:太子參30克

,白術(shù)15克
,楮實(shí)子12克
,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
,菟絲子12克,土鱉蟲10克
,甘草6克
,丹參18克,鱉甲(醋炙)30克

功效:健脾護(hù)肝

,化軟堅(jiān)。

主治:早期肝硬化

加減法:酒精中毒性肝硬化

,加葛花12克;肝炎后肝硬化
,加珍珠草30克
;門脈性肝硬化,若硬化較甚
,加炒山甲10克
;牙齦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
;陰虛者去川萆薢
,加淮山藥15克,石斛12克
。黃疸者加田基黃30克

十二、治腹水方

組成:甘草

、甘遂等量

用法:用等量之甘草煎濃汁浸泡已打碎之甘遂,共泡3天3夜

,去甘草汁
,將甘遂曬干為細(xì)末,每服1~2克
,用腸溶膠囊裝吞
,于清晨用米粥送服。

功效:攻逐瀉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

。注:此方為民間驗(yàn)方,攻逐力強(qiáng)
,不宜重用多用
,仍須與辨證論治相結(jié)合

十三、治低白蛋白癥方

組成:淮山30克

,苡米15克
,鱉或龜約斤許。

用法:煲湯或燉服

。每周1~2次

功效:健脾填精。

主治:低白蛋白癥或A/G比值倒置者

十四

、治肝吸蟲方

組成:黨參(或太子參)12克,云苓12克

,白術(shù)10克
,扁豆12克,山藥15克
,郁金10克
,棗子檳榔25克(切),使君子10克
,甘草5克
。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
,榧子肉25克
,棗子檳榔25克(切)。

用法:先服方

,每日1劑
,復(fù)煎當(dāng)日服,連服3~4天
;后服方
,服法同上,連服5~7天為1療程
。若體質(zhì)壯實(shí)者
,則先服方,后服方
,劑次不變
。感染輕者,一般服1~2療程可愈
;感染重者
,一般服3療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療程

功效:健脾驅(qū)蟲疏肝

主治:肝吸蟲病

十五、治膽道蛔蟲癥方(膽蛔湯)

組成:炒榧子肉15克

,使君子(打)12克
,棗子檳榔(切)12克,烏梅10克
,苦楝根白皮15克

功效:驅(qū)蟲,安蛔

,止痛。

主治:膽道蛔蟲

,腸道蛔蟲
,亦可治蛔蟲性腸梗阻。

加減法:腹痛甚者加木香

、枳殼
、砂仁;熱象明顯者加黃連
、黃柏
;大便秘結(jié)者加枳實(shí)、玄明粉
、大黃
;脾虛者加四君子湯或參苓白術(shù)散;蛔蟲性腸梗阻亦可配合針刺四逢穴
,或加服生油50毫升
,口服或胃管給藥。

十六

、治膽囊炎與膽石癥方

組成:柴胡10克

,太子參15克,金錢草30克
,郁金12克
,白芍15克,蒲黃6克
,五靈脂6克
,甘草3克。

功效:舒肝利膽排石

,健脾活血

主治:膽囊炎,膽石癥

加減法:熱盛者去太子參加黃芩

、梔子
;濕盛者去太子參加茵陳、木通
;大便秘結(jié)者去太子參加元明粉
、枳殼或大黃;脾虛較甚者加云苓
、白術(shù)

十七、治阿米巴痢疾方

組成:鴉膽子肉20粒

用法:以滑石粉為衣

,空腹吞服。

功效:清熱解毒

,殺蟲止痢

主治:阿米巴痢疾。

注:此方出于張錫純

十八

、治高血壓方

一方石決牡蠣湯:組成:石決明30克(先煎),生牡蠣30克(先煎)

,白芍15克
,牛膝15克,鉤藤12克(后下)
,蓮子心3克
,蓮須10克。功效:平肝潛陽
。主治:肝陽上亢之高血壓病
。加減法:苔黃、脈數(shù)有力者加黃芩
;兼陽明實(shí)熱便秘者加大黃
;苔厚膩者去蓮須加茯苓、澤瀉
;頭痛甚者加菊花或龍膽草
;頭暈甚者加天麻;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棗仁

二方蓮椹湯:組成:蓮須10克

,桑椹子12克,女貞子12克
,旱蓮草12克
,淮山30克,龜板30克(先煎)
,牛膝15克
。功效:滋腎養(yǎng)肝
。主治:肝腎陰虛之高血壓病。加減法:氣虛者加太子參
;舌光無苔加麥冬
、生地;失眠者加酸棗仁
、柏子仁
。血虛者加首烏、黃精

三方肝腎雙補(bǔ)湯:組成:桑寄生30克

,首烏30克,川芎10克
,淫羊藿10克
,玉米須30克,杜仲10克
,磁石30克(先煎)
,生龍骨30克(先煎)
。功效:雙補(bǔ)肝腎
,兼予潛陽。主治:陰陽兩虛之高血壓病
。加減法:氣虛者加黃芪 30 克
;腎陽虛為主者,可用附桂十味湯(肉桂
、熟附子
、黃精、桑椹子
、丹皮
、云苓、澤瀉
、蓮須
、玉米須、牛膝)
;腎陽虛甚兼浮腫者
,用真武湯加杜仲、黃芪

四方赭決九味湯:組成:黃芪30克

,黨參15克,陳皮3克
,法夏10克
,云苓15克
,代赭石30克(先煎),草決明30克
,白術(shù)15克
,甘草3克。功效:益氣祛痰
。主治:氣虛痰濁之高血壓病
。加減法:兼肝腎陰虛者,加首烏
、桑椹子
、女貞子;兼腎陽虛者加肉桂心
、仙茅
、淫羊藿;兼血瘀者加川芎
、丹參
、田七末等。

十九

、治冠心病方

組成:黨參(或太子參)18克

,竹茹10克,法夏10克
,云苓15克
,橘紅10克,枳殼6克
,甘草5克
,丹參18克。

功效:益氣祛痰以通心陽

主治:冠心病

加減法:氣陰兩虛者合生脈散;血瘀胸痛甚者加田七末

、豨薟草或失笑散
;氣虛甚者合用四君子湯或重用黃芪;血壓高加草決明
、代赭石
、鉤藤、牛膝
;血脂高加山楂
、布渣葉、草決明,首烏

二十

、治風(fēng)濕性心臟病方

組成:太子參30克,白術(shù)15克

,云苓15克
,甘草5克,桃仁10克
,紅花5克
,五爪龍30克,雞血藤24克
,桑寄生30克

功效:益氣活血。

主治:風(fēng)濕性心臟病

二十一

、治慢性心衰方

組成:花旗參10克(另燉),麥冬10克

,炙甘草6克
,大棗4枚,太子參30克

功效:益氣生脈

主治:慢性心功能衰竭。

加減法:心陽虛者用暖心方(紅參

、熟附子
、薏苡仁
、橘紅等)
,心陰虛者用養(yǎng)心方(生曬參、麥冬
、法夏
、云苓、田三七等)
,除二方外
,陽虛亦可用四君子湯合桂枝甘草湯或參附湯,加五爪龍
、北芪
、酸棗仁、柏子仁等
;陰虛用生脈散加沙參
、玉竹、女貞子
、旱蓮草
、桑椹子等
。血瘀加用桃紅飲(桃仁、紅花
、當(dāng)歸尾
、川芎、威靈仙)或失笑散
;水腫甚者加用五苓散
、五皮飲;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薟草
、北杏
、紫菀、百部
;喘咳痰多者加蘇子
、白芥子、膽星
、浮海石
;濕重苔厚者加苡米、扁豆衣
;喘咳欲脫之危癥則用高麗參合真武湯濃煎頻服
,配合靜脈注射麗參針、參附針
,或參麥針以補(bǔ)氣固脫
。注:此方出于黃省三加以化裁。

二十二

、治偏癱截癱方

組成:黃芪120~240克

,赤芍15克,歸尾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紅花5克
,地龍10克
,丹參24克,水蛭10克

功效:益氣活血

主治:中風(fēng)后遺癥,外傷性截癱

。注:此方為補(bǔ)陽還五湯加味

二十三、治咳嗽方

組成:百部10克,紫菀10克

,橘絡(luò)10克
,浮海石10克,冬瓜仁10克
,北杏10克
,五爪龍20克,蘇子10克
,萊菔子10克
,甘草5克。

功效:降氣化痰

,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

加減法:外感咳嗽加豨簽草15克

、桑葉10克
、薄荷6克(后下)。食滯咳嗽加布渣葉15克
、芒果核10克
。脾虛咳嗽合四君子湯培土生金。暑熱咳嗽加蓮葉10克
、扁豆花10克
、西瓜皮15克。秋燥咳嗽加雪梨皮15克
、沙參15克
。過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10克、生姜3片
、蘇葉6克
。痰熱咳嗽加黃芩12克、瓜蔞15克
、竺黃10克

二十四

、治肺氣腫方

組成:五爪龍30克

,太子參30克,白術(shù)15克
,云苓15克
,甘草5克,蘇子10克
,萊菔子10克
,白芥子10克,鵝管石30克。

功效:培土生金

,降氣除痰

主治:肺氣腫,哮喘之緩解期

,慢性支氣管炎

加減法:咳嗽甚者加百部10克、紫菀10克

、橘絡(luò)10克
。喘甚者加麻黃6克、地龍10克
。兼食滯者加木亡果核10克
,布渣葉15克。

二十五

、治支氣管擴(kuò)張癥方

組成:百合30克

,百部15克,海蛤殼30克
,白芨30克

功效:固肺斂肺,止咳止血

主治:支氣管擴(kuò)張癥

,肺結(jié)核,百日咳
,久咳
,咳唾痰血。注:上海驗(yàn)方

二十六

、治肺結(jié)核方

組成:黨參15克,黃芪15克

,淮山藥15克
,知母15克,玄參15克
,生龍骨 15 克
,生牡蠣15克,丹參9克
,三棱10克
,莪術(shù)10克。

功效:補(bǔ)氣養(yǎng)陰

,活血化瘀

主治:肺結(jié)核

二十七、治神經(jīng)官能癥方

組成:甘草10克

,大棗5枚
,面粉一湯匙(沖熟服)。

功效:養(yǎng)心安神

,甘緩和中

主治:神經(jīng)官能癥,失眠

注:此方即甘麥大棗湯

,小麥改為麥面粉效果更好。

二十八

、治頭痛方(加味選奇湯)

組成:防風(fēng)9克

,羌活9克,黃芩9克
,甘草6克
,白芍12克,白蒺藜12克
,菊花9克

功效:祛風(fēng),清熱

,止痛

主治:頭痛,偏頭痛

,眉棱骨痛
,三叉神經(jīng)痛。

加減法:陰虛明顯者生地易黃芩

,或以磁石朱丸與六味地黃丸以治之
。日服磁朱丸以鎮(zhèn)攝其亢陽,晚服六味地黃丸以滋其腎陰
。血瘀者加茺蔚子10克
,牛膝15克,豨簽草15克
,或用血府逐瘀湯

注:磁朱丸本眼科用藥,又名神曲丸

,出自《備急千金要方
,用120克神曲以配60克之磁石及30克之朱砂,磁石滋腎潛陽
,重鎮(zhèn)安神
,朱砂清心安神,妙在用120克神曲以健運(yùn)脾氣
,使石藥不致有礙胃氣
,又能升清降濁。

二十九

、治癲癇方

組成:荊芥8克

,全蝎10克,僵蠶10克
,浙貝10克
,橘絡(luò)10克,白芍15克
,甘草6克
,云苓15克,白術(shù)12克
,丹參15克
,黃芪15克,蜈蚣2條

用法:共研極細(xì)末

,每次3克,每日2次
,溫開水送服
。小兒減半量。

功效:益氣祛痰

,鎮(zhèn)癇安神

主治:癲癇。

附:治癲癇民間驗(yàn)方

組成:未開眼黑狗仔全只

用法:放瓦筒包黃泥糊

,炭火烤至小黑狗干炭,研細(xì)末
,放瓶中打地氣
,分幾次用黃精酒送服,一般壯者不服此方

另方:黃豆2500克

,地龍干30克,白胡椒30克
,水5000克
,慢火煲至干水,每天3次
,食黃豆一握

功效:鎮(zhèn)癇安神

主治:癲癇。

三十

、治甲亢方

組成:太子參30克

,麥冬10克,五味子6克
,浙貝10克
,玄參15克,生牡蠣30克
,山慈姑10克
,甘草5克。

功效:益氣養(yǎng)陰

,化痰散結(jié)

主治: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

加減法:肝郁者加柴胡

、枳殼
、白芍;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
、熟棗仁
、柏子仁;煩躁驚惕者加麥芽
、大棗
;汗多加浮小麥、糯稻根
;手顫者加鉤藤
、首烏、白芍
、雞血藤
;突眼加木賊、白蒺藜
;氣虛者加黃芪
、白術(shù)、云苓
、五爪龍
;腎虛加旱蓮草、女貞子
、菟絲子
、楮實(shí)子;血瘀者加丹參
、丹皮

三十一

、治皮肌炎方

組成:青蒿10克,鱉甲30克(先煎)

,地骨皮30克
,知母10克
,丹皮10克
,紅條紫草10克。

功效:滋陰清熱

主治:皮肌炎

,紅斑性狼瘡。

三十二

、治硬皮病方

組成:熟地24克

,淮山藥30克,云苓15克
,山萸肉12克
,澤瀉10克,丹皮10克
,阿膠10克(烊化)
,百合30克,太子參30克

功效:補(bǔ)腎健脾養(yǎng)肺

,活血散結(jié)以治皮。

主治:硬皮病

加減法:心血不足者加熟棗仁

、雞血藤;胃陰虛者加石斛
、金釵
;痰濕壅肺者加橘絡(luò)、百部
、紫菀
、五爪龍;兼血瘀者加丹參
、牛膝
;腎虛甚者加鹿角膠、鱉甲等
;氣虛者加黃芪
;舌淡者加少許桂枝。

三十三

、治糖尿病方

組成:淮山藥90克

,澤瀉10克
,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
,生地12克
,熟地12 克,丹皮10克
,玉米須30克
,仙鶴草30克,黃芪30克

功效:益氣養(yǎng)陰

,降糖止渴。

主治:糖尿病

三十四

、治地中海貧血方

組成:一方:吉林參6克,鹿茸片3克

,燉服
。二方:黨參18克,白術(shù)12克
,云苓15克
,炙甘草6克,歸頭12克
,熟地24克
,川芎10克,花生衣10克,白芍12克,淫羊藿6克
,補(bǔ)骨脂10克,杞子10克

功效:大補(bǔ)氣血。

主治: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亦可用)

三十五

、治血小板減少癥方

組成:黃芪15克,黨參15克

,白術(shù)12克
,柴胡9克,升麻5克
,陳皮3克
,炙甘草5克,黃精12克,仙鶴草30克
,首烏15克

功效:益氣養(yǎng)血。

主治:血小板減少癥

三十六

、治重癥肌無力方

組成:黃芪60克,黨參18克

,白術(shù)15克
,甘草3克,歸頭10克
,陳皮3克
,柴胡10克
,升麻10克
,五爪龍30克,首烏20克
,杞子10克

功效:補(bǔ)脾益損。

主治:重癥肌無力

加減法:腎陽虛加巴戟

、肉蓯蓉、淫羊藿
;腎陰虛者加山萸肉
、旱蓮草,或加服六味地黃丸
;心血不足者加熟棗仁
、夜交藤;胃陰虛者黨參易太子參
,加石斛
、金釵;兼濕者加苡仁
、云苓
;兼痰者加浙貝、橘絡(luò)
;有外感者用輕劑之補(bǔ)中益氣湯原方
,酌加豨簽草、千層紙
、桑葉等

三十七、治血尿方

組成:三葉人字草30克。

功效:止血尿

主治:血尿

加減法:泌尿系結(jié)石者加海金砂5克

,金錢草30克,砂牛末3克(沖)
;慢性腎盂腎炎者合自擬珍鳳湯(珍珠草
、小葉鳳尾草、太子參各15克
,云苓12克
,白術(shù)、百部各9克
,桑寄生30克
,小甘草5克);慢性腎炎者加淡豆豉30克
,田七末3克(沖)

三十八、治血崩方

組成:血余炭末3~9克(沖服)

功效:收斂止血

主治:婦女崩漏。

加減法:月經(jīng)過多或月經(jīng)時(shí)間過長(zhǎng)可合用膠艾四物湯(阿膠

、艾葉
、當(dāng)歸頭、熟地
、川芎
、白芍)。另一法:直接灸隱白
,大敦穴
,1~3壯。

三十九

、治上消化道出血方

組成:阿膠10克(烊化)

,田七末(炒黃)3~5克(沖服)。

用法:三七末炒至深黃色

,放置冰箱24小時(shí)即可用

功效:養(yǎng)血止血。

主治:消化道出血

四十

、治吐血咯血方

組成:用5歲以下之健康男孩之中段尿,送服止血散(血余炭

,煅花蕊石
,白及末
,炒三七末,等份共為極細(xì)末)1~3克

功效:引火歸原

,血?dú)w其位。

主治:肺病大咯血或胃病大吐血

加減法:血得止辨證用藥以治其本

另一法:用梅花針叩擊人迎穴,以人迎穴為中心

,叩擊圓周直徑1寸至寸半(同身寸許)
,從中心開始圓周擴(kuò)大。左右各叩擊1~3分鐘
,每天1~3次

四十一、治腰腿痛方

組成:當(dāng)歸15克

,丹參15克
,乳香5克,沒藥5克
,生地25克
,赤芍15克,白芍15克
,甘草5克。

功效:活血化瘀

,通絡(luò)止痛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經(jīng)痛

四十二

、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方

組成:豨簽草15克,老桑枝30克

,宣木瓜12克
,晚蠶砂10克,威靈仙15克
,赤芍15克
,甘草5克,寬筋藤24克
,絡(luò)石藤24克
,銀花藤24克。

功效:祛風(fēng)清熱

,通絡(luò)止痛

主治:熱痹,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四十三

、肢節(jié)疼痛外洗方

組成:海桐皮12克

,細(xì)辛3克,祈艾12克
,荊芥9克
,吳茱萸15克,紅花9克
,桂枝9克
,川斷9克,歸尾6克
,羌活9克
,防風(fēng)9克,生川烏12克
,生姜12克
,生蔥連須5條。

用法:煎水加米酒30克

,米醋30克
,熱洗患處,每日2次

功效:祛風(fēng)活血

,通絡(luò)止痛。

主治:肢節(jié)疼痛

,風(fēng)寒濕痹
,瘀痹。注:此方為家傳方

四十四

、治脫發(fā)方

組成:首烏30克,黑豆30克

,大棗4枚
,甘草5克,黃精15克
,熟地24克
,桑椹子12克,五爪龍30克
,雞血藤24克

功效:養(yǎng)血生發(fā)。

主治:斑禿

,脫發(fā)
,白發(fā)

外治法:每天晨起用白蘭地酒擦全頭發(fā)腳,脫發(fā)處多擦

;脫發(fā)處配合運(yùn)用毫針平壓挑刺患部
。其針法是:先用一寸毫針向后斜刺百會(huì)穴,并留針至結(jié)束
;繼而選用一寸毫針3~5枚
,并排攝在拇、食指間
,然后平壓在患部皮膚上
,再一齊平提起,此時(shí)患部的皮膚則被輕輕挑起
,如此往返操作
,把整個(gè)患部的皮膚平壓挑刺一遍,每天或隔天1次

四十五

、治漫性咽喉炎方

組成:五爪龍30克,玄參15克

,千層紙6克
,桔梗10克,烏梅6克
,甘草6克

功效:益氣養(yǎng)陰,利咽止痛

主治:慢性咽喉炎

。注:如無五爪龍,可用太子參15克代

四十六、治過敏性鼻炎方

組成:五爪龍30克

,木賊12克
,菊花10克,玄參15克
,白芍15克
,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
,甘草6克
,辛夷花10克,太子參15克
,大棗4枚

功效:益氣固表

,疏風(fēng)通竅。

主治:過敏性鼻炎

。注:如無五爪龍
,可用黃芪15克代。

四十七

、治牙痛方

組成:旱蓮草15克

,側(cè)柏葉15克,細(xì)辛6克
,海桐皮30克

功效:滋陰降火,消腫止痛

主治:牙齦腫痛

,牙痛,牙周炎

四十八

、治泌尿系感染方

組成:珍珠草(鮮用)30克,小葉鳳尾草(鮮)30克

功效:清熱利尿

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

四十九

、治慢性腎盂腎炎方(珍鳳湯)

組成:太子參15克

,白術(shù)12克,云苓12克
,小甘草5克
,百部9克,桑寄生18克
,珍珠草15克
,小葉鳳尾草15克。

功效:健脾利濕

,扶正祛邪

主治:慢性腎盂腎炎。

五十

、治泌尿系結(jié)石方

組成:金錢草30克

,生地15克,廣木香5克
,雞內(nèi)金10克
,海金砂3克(沖服),(或琥珀末或砂牛末與海金砂交替使用)
,小甘草3克
,木通9克

功效:利水通淋,化石排石

主治:泌尿系結(jié)石

加減法:小便澀痛者加小葉鳳尾草24克,珍珠草24克

。血尿者加白茅根30克
,淡豆豉10克,三葉人字草30克
。氣虛明顯者加黃芪30克
。腎陽虛者加附桂或附桂八味丸加金錢草、琥珀末之類治之
。腎絞痛或腹痛甚者可當(dāng)即用撥火罐療法
。此法不僅能止痛,而且能使結(jié)石下移
,以利排出

拔火罐療法:痛在上腹或腰背者罐口放在腰背部痛點(diǎn)處(罐口余部偏于下方),痛在下腹部者

,罐放腹部痛點(diǎn)處

五十一、治尿毒癥方

組成:熟附子10克

,肉桂心2克(焗服)(或桂枝10克)
,白芍15克,云苓15克
,白術(shù)15克
,生姜10克,豬苓30克
,云苓皮30克
,益母草30克。

功效:溫陽利水

主治:尿毒癥

。注:宜與灌腸方同用。

五十二

、灌腸方

組成:大黃30克,槐花30克

,崩大碗30克
,蘇葉10克,益母草30克

用法:煎至200毫升

,紫金錠3片
,熔化,保留灌腸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尿毒癥,昏迷

,膿毒血癥

五十三、消尿蛋白方

組成:黃芪30克

,龜板30克
,淮山藥15克,苡仁15克
,玉米須30克

功效:健脾固腎,利濕化濁

主治:蛋白尿

五十四、治乳糜尿方

組成:太子參15克

,白術(shù)15克
,云苓15克,甘草6克
,川萆薢30克
,百部12克,臺(tái)烏15克
,廣木香3克(后下)
,丹參15克,珍珠草15克
,桑寄生30克
,石菖蒲10克。

功效:健脾祛濕

主治:乳糜尿

五十五、治前列腺肥大方

組成:黃芪30克

,荔枝核10克
,橘核10克,王不留行12克
,滑石20克
,木通10克,云苓15克
,炒山甲15克
,甘草5克
,兩頭尖10克,玉米須30克

功效:益氣行氣

,通利水道。

主治:前列腺肥大

加減法:尿頻

、尿急、尿澀痛者加珍珠草15克
,小葉鳳尾草15克
;血淋加白茅根30克,三葉人字草30克
,淡豆豉10克

五十六、治睪丸炎方

組成:生大黃10克

,熟附子10克
,黃皮核10克,荔枝核10克
,柑核10克
,芒果核10克,橘核10克
,王不留行15克

功效:寒溫并用,行氣止痛

主治:慢性睪丸炎

,附睪炎,睪丸痛

加減法:腰膝酸痛者加狗脊30克

。氣虛者加五爪龍30克,黃芪30克
。血瘀者加炒山甲15克
,丹皮15克。熱象明顯者加生地24克
,玄參15克
,龍膽草10克,車前子20克

五十七

、治閉經(jīng)方

組成:晚蠶砂10克,王不留行15克,益母草30克

,牛膝15克,海螵蛸18克
,茜草根15克

功效:行血通經(jīng)。

主治:閉經(jīng)

,月經(jīng)愆期未至
,月經(jīng)不調(diào)。

加減法:氣虛脾虛者加四君子湯

;血虛血瘀者合用桃紅四物湯
;肝氣郁結(jié)者合用四逆散;氣滯血瘀者合用血府逐瘀湯

五十八

、治子宮脫垂方

組成:黃芪30克,黨參18克

,白術(shù)15克
,柴胡10克,升麻10克
,當(dāng)歸10克
,枳實(shí)5克,首烏30克
,甘草5克

功效:補(bǔ)氣固脫。

主治:子宮脫垂

五十九

、治子宮肌瘤方

組成:桂枝12克,云苓12克

,赤芍12克
,桃仁10克,丹皮12克
,三棱10克
,莪術(shù)10克,炒山甲12克

功效:活血化瘀

,削堅(jiān)散結(jié)。

主治:子宮肌瘤

加減法:月經(jīng)過多或經(jīng)期延長(zhǎng)可先服膠艾四物湯以止血

。腹痛甚可加服失笑散或五靈止痛散。

附宮肌瘤丸:桂枝、茯苓

、赤芍
、桃仁、丹皮
、蒲黃
、五靈脂,各等份為末
,煉蜜為丸
,每丸6克,每晚服3丸

六十

、治皸裂方

組成:豬膚(鮮)60克,百合30克

,黃芪15克
,淮山藥15克。

功效:益氣潤(rùn)肺

,生肌養(yǎng)皮

主治:手足皸裂。

六十一

、治肛裂方

組成:煅爐甘石研末3份

,珍珠層粉1份,和勻
,凡士林適量
,搽。

功效:收斂生肌

主治:肛裂

六十二、治外痔方

組成:榕樹須60~100克

,蘇木20~30克

功效:活血,軟堅(jiān)

,消腫

主治:外痔。

用法:煎水熏洗患處

以上方藥62首

,除可以治療胃病牙痛、咳嗽脫發(fā)等日常病癥
;糖尿病
、高血壓
、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多發(fā)疾病
;也有可以治療外傷癱瘓
、風(fēng)濕性心臟病、肺結(jié)核等危險(xiǎn)指數(shù)較高疾病的方藥

中醫(yī)方藥博大精深

,配伍稍改則效用不同,望各位醫(yī)友用心閱讀
,亦可留言與各位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5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不會(huì)
,看這里" rel="prev"> 小兒咳嗽,會(huì)不會(huì)治
?不會(huì)
,看這里

相關(guān)文章
春季吃野菜 時(shí)尚又抗癌
春季轉(zhuǎn)眼之間就要到了,各種野菜長(zhǎng)得蓬蓬勃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吃野菜也成為時(shí)尚之舉。野菜的吃法很多
,可清炒
,可煮湯,可做餡
,營(yíng)養(yǎng)豐富
,物美價(jià)廉,殊不知野菜在抗癌方面也有一手
天冷為什么愛牙痛
每年冬季
,尤其是在氣溫驟降的天氣里,到牙科就診的就會(huì)明顯增多
。是為什么呢
安全使用甲硝唑
基因檢測(cè)結(jié)果可能影響乳腺癌患者對(duì)手術(shù)方案的選擇
《中華醫(yī)學(xué)信息導(dǎo)報(bào)》報(bào)道
,最近
,美國(guó)的研究人員提出
小兒腎炎
疾病概述小兒腎炎一般指腎小球腎炎
,是一種雙側(cè)腎臟的彌漫性
、非化膿性疾病。多發(fā)生于學(xué)齡兒童
,6-9歲最為常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
更年心是怎么回事?近20年來
,更年期綜合征幾乎成了醫(yī)學(xué)上一個(gè)時(shí)髦的診斷。不少45~55歲的中年婦女
,因心慌
、失眠多夢(mèng)、潮熱
、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