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周內(nèi)大便次數(shù)少于2~3次
,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干結(jié)時稱為便秘,如超過6個月即為慢性便秘。便秘為臨床常見多發(fā)病
,多見于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可能與飲食過于精細,食物缺乏纖維素或水分不足,嗜食辛辣,結(jié)腸運動功能紊亂,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排便反射減弱,缺少運動,精神緊張、情緒不良,過度疲勞等有關(guān)。便秘患者治療首先需要排除器質(zhì)性疾病所導(dǎo)致的便秘
,然后根據(jù)便秘輕重、病因和證型,采用綜合治療,便秘患者應(yīng)重視生活治療,糾正不正常的飲食習(xí)慣和排便習(xí)慣,如增加膳食纖維含量,增加飲水量以加強對結(jié)腸的刺激,習(xí)慣晨起排便、有便意及時排便,同時應(yīng)增加活動。中藥治療需辨證論治
,根據(jù)證候可分為腸道實熱型、腸道氣滯型,氣虛便秘型、血虛便秘型、腎氣虧虛型腸道實熱型
主證:大便干結(jié)
1、三黃片:由大黃
、黃連素、黃芩組成。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用于三焦熱盛所致的目赤腫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牙齦出血,心煩口渴,尿赤便秘。2、黃連上清片:由黃連、大黃、連翹、薄荷、旋覆花主證:大便秘結(jié)
3
主證:雖有便意,大便不干硬
6、芪蓉潤腸口服液:黃芪(炙)
主證:大便秘結(jié),面色無華
7
主證:大便堅澀
,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晄白,四肢不溫,喜熱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治宜溫陽通便,常見的中成藥有便秘通口服液、蓯蓉通便口服液等。8
、便秘通口服液:由白術(shù)、肉蓯蓉、枳殼組成。適用于虛性便秘,尤其是脾虛及脾腎兩虛型便秘患者。癥見大便秘結(jié)、面色無華、腹脹、神疲氣短、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9、蓯蓉通便口服液:由肉蓯蓉、何首烏、枳實(麩炒)、蜂蜜組成。潤腸通便。用于老年便秘,產(chǎn)后便秘。津虧血少型主證:大便干結(jié),頭暈?zāi)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10、潤腸丸:桃仁
、羌活、大黃、當歸、火麻仁。潤腸通便。用于實熱津虧便秘。虛寒性便秘患者不宜服用。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5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