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所載的方劑后面都附有“醫(yī)囑”
,用以說明藥物的炮制和處理;湯劑的煎煮方法及丸一
一般方后醫(yī)囑中首先說明藥物的炮制和處理方法
二
、詳細(xì)說明湯劑的煎煮方法及丸、散(一)水煎劑的煎煮法
醫(yī)囑中說明煎藥大部分是水作溶媒的,而且都具體說明水量等等
醫(yī)囑中說明的煎煮方法有以下幾種:
1.直接水煎法。將藥物直接浸入水中加以煎煮
2.合和煎液后再煎
3.去滓后再煎
4.米熟湯成
5.先煎后下。甘草麻黃湯
、麻黃附子湯等方中均有麻黃,其方后均注明先煮麻黃,去上沫。大黃牡丹皮湯后下芒硝,厚樸三物湯后下大黃,百合雞子黃湯后下雞子黃,大、小建中湯后下膠飴,膠艾湯中的阿膠是在湯液煮成后“內(nèi)膠令消盡?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除此之外
,有的醫(yī)囑在煎法方面還特別強調(diào)了火候,如桂枝湯注明用微火煎煮。(二)丸
、散劑的制備方法丸劑的方后醫(yī)囑中注明了制備方法、過程
,丸藥制成后的大小及沖服丸藥的液體。如腎氣丸方后注明:“末之,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般都是煉蜜為丸散劑的方后醫(yī)囑中注明用搗
(三)外用藥劑的制備及使用方法
狼牙湯方是主治下焦?jié)駸岫幹猩彽耐庥盟巹t(yī)囑中說明了具體用法
,煮取半升,以綿纏筋如繭,浸湯瀝陰中,日四遍。百合洗方醫(yī)囑中說:“以百合一升,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三
、注明服藥方法、時間及藥量在服藥方法與時間方面
,瀉心湯等19個方都是采取頓服法,桂枝湯等 40方是一般法,小半夏湯等28方是再服法,鱉甲煎丸等是用三服法,奔豚湯等是四服法,竹皮大丸是五服法(日三夜二)。赤丸、烏頭桂枝湯等4方為加量服。在服藥量方面
,一般方后醫(yī)囑均有說明。丸藥注明服幾丸,散劑注明服幾錢,湯劑注明服幾升。有的根據(jù)病情注明藥量增減,如栝樓瞿麥丸條下:“不知,增至七八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四
在方后醫(yī)囑中對藥后調(diào)養(yǎng)有不少記載。如桂枝黃芪湯方后有“……須臾飲熱粥一升余
五
、強調(diào)服藥禁忌、注意事項及藥物加減服藥禁忌:如烏梅丸方后有“禁生冷滑臭等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注意事項:如大烏頭煎方后囑:“不差,明日更服
,不可一日再服。”甘草麻黃湯方后提示:“慎風(fēng)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藥物加減:許多方后醫(yī)囑論及了隨證加減問題
六
有的方后醫(yī)囑闡述了該方的特殊功效
有的方后醫(yī)囑對服藥后的反應(yīng)作了解釋
有的方后醫(yī)囑論及了疾病的予后及服藥后的結(jié)果
總之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論三首 脈證四條 方十六首)
問曰:熱在上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