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華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中醫(yī)治療疾病以辨證論治為依據。中醫(yī)藥治療乳腺增生病的療效確切
,在臨床上雖然有時治療效果不及西藥迅速
,但它的毒副作用比西藥小
,且以調理人體陰陽平衡、辨證論治為主
,作用持續(xù)而穩(wěn)定。
中醫(yī)可治療乳腺增生病
治療乳腺增生病的優(yōu)勢.png)
乳腺增生病的臨床表現(xiàn)以疼痛和腫塊為主,從病因上看與氣血關系密切
,發(fā)病機制主要是氣滯
、痰凝、血瘀等導致臟腑功能失調
,痰瘀阻于經脈
。肝郁氣滯、氣機不暢可產生疼痛癥狀
,痰瘀阻于經脈可產生腫塊
。所以中醫(yī)治療乳腺增生病以疏肝理氣、健脾化痰
、活血化瘀
、調攝沖任為治療原則。同時也可根據腫塊的形態(tài)
、質地
、月經周期變化等進行辨證治療。
臨床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行氣活血藥如延胡索
、丹參
、赤芍、川楝子等
;疏肝理氣藥如柴胡
、白芍、乳香
、沒藥
、橘葉、郁金等
;化痰軟堅藥如陳皮
、法半夏、海藻
、昆布等
;溫補腎氣藥如巴戟天、淫羊藿
、菟絲子
、仙茅等。
除中藥治療外
,中醫(yī)還可通過針灸
、局部外敷、理療
、磁療等方法達到治療目的
。
治療乳腺增生病應辨證
目前,市面上用于治療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藥物比較多
,一些保健品也加入了這一治療大軍
,許多老百姓根據廣告宣傳給自己開方買藥
,一些患者服用后效果較好,而一部分患者服用后卻未見效果
,這是為什么呢
?
其實原因很簡單,每一個中成藥都有各自的方劑配伍
,其藥物組成決定了它所適用的證型
,不辨證用藥效果當然不會好。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些病人認為頭暈就是氣血不足的表現(xiàn)
,吃了補氣補血的藥后癥狀沒減輕反而加重了,殊不知引起頭暈的原因不單單是氣血不足
,氣血旺盛
,肝陽上亢也可以引發(fā)頭暈,所以服藥后反倒加重病情
,因此辨證施治非常重要
,這也是中醫(yī)理論的核心。
治療便秘可緩解疼痛
在乳腺增生病的患者中
,有一部分患者伴有便秘
。雖然便秘與乳腺增生病的關系尚未明確,但據臨床觀察
,二者之間可相互影響
,主要表現(xiàn)在便秘加重了乳腺增生病的疼痛癥狀,使用通腑通便藥物治療后乳腺增生病的癥狀能得到較好的緩解
。
中醫(yī)理論認為六腑以通為用
,大腸屬腑
,乳房原不歸屬于六腑范疇
,但由于其生理功能以分泌乳汁為主,也是以通為用
,從廣義上來講可理解為具有腑的功能
。便秘是大腸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xiàn),通過通腑治療便秘
,也就間接達到了治療乳腺增生的目的
。
例如,婦女經前乳房脹痛明顯
,并且伴有便秘
,可適當使用通便藥物,對疼痛的緩解很有幫助
。產后婦女乳汁不通暢
,乳房疼痛
、發(fā)熱、大便不通
,可通過清肝胃熱
、通乳的方法,通便瀉熱而達到治療目的
。
有關注意事項
女性應重視乳房的自我保健
,對于患乳腺增生的女性,則更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
首先要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如避免高脂高糖飲食、不吸煙
、不喝酒
;調整生活節(jié)奏,改善心理狀態(tài)
,找到合適的渠道及時釋放壓力
,多參加戶外活動等,從根本上防止乳腺增生的進一步發(fā)展
。同時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嚴格遵守一些宜忌原則
,如在服用中藥期間應忌食辛辣
、生冷油膩、葷腥發(fā)物等食物
。在治療過程中如出現(xiàn)感冒或各種感染性疾病時
,應先治療新出現(xiàn)的急性病,再治療乳腺增生
,即中醫(yī)的“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原則。
其次
,患者不要頻繁更換醫(yī)院進行治療
,應在可信任的醫(yī)院治療一段時間,以免因醫(yī)生不了解全部病情而重復檢查
,加重患者經濟負擔
。應堅持用完同一個醫(yī)生的處方,不要因一時沒有見到明顯的療效而輕易放棄原治療方案
。
再次
,患者要學會正確的自我檢查方法,隨時注意自己病情的變化
,發(fā)現(xiàn)變化及時就診
。每年至少體檢兩次
,以使那些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病變及早被檢出。對于乳腺增生患者中較易發(fā)生惡變者
,如年齡較大
、病史較長、腫塊與月經周期無明顯關系
、腫塊較大且硬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特別是曾經活檢證實為乳腺非典型增生者
,要更為警惕
,必要時可考慮手術活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589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