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
重視并加強開展一級預防的意義遠遠大于二級預防
。卒中的危險因素分為可干預與不可干預兩種,年齡、性別在卒中的一級
、二級預防中,非藥物療法具有重要意義。但在一定情況下,藥物治療是不可或缺的,此時要重視正確選擇藥物,做到合理用藥,治療時遵循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從而以最小的醫(yī)療花費獲得最大的療效。預防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地位
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是目前被證實治療超早期腦梗死最有效的藥物
。循證醫(yī)學證明:對符合適應證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在起病3小時內靜脈給予rt-PA溶栓治療,療效優(yōu)于抗血小板治療、抗凝治療。后循環(huán)腦梗死的溶栓時間窗可適當延長。溶栓治療應在有經驗的醫(yī)院、經過培訓的醫(yī)師操作。在缺血性卒中的一級預防藥物治療中,阿司匹林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目前惟一具有缺血性卒中一級預防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抗血小板藥物。研究提示在年齡≥45歲的女性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首次卒中的風險。對于已經有冠心病的患者,為了預防腦卒中,應該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對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若不進行溶栓治療,應該使用阿司匹林,劑量為100~300毫克/天,應用2~4周后調整為二級預防長期用藥劑量75~150毫克/天。溶栓治療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應該在溶栓治療24小時后使用阿司匹林,劑量為100~300毫克/天臨床上對房顫
抗高血壓治療推薦ARBs
國內外幾乎所有研究均證實
,高血壓是腦出血和腦梗死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收縮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腦卒中發(fā)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9%,舒張壓每增加5毫米汞柱,腦卒中發(fā)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6%。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高血壓非常重要,是防治高血壓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于腦出血患者血壓控制的最佳水平應該具體化,其應基于慢性高血壓、顱內壓、年齡、出血病因、距卒中發(fā)作的間隔時間。理論上,血壓升高在最初幾小時內會增加再出血的風險,壓及血腫體積相關。但過度降壓可能會使腦灌注壓降低,理論上會使增加腦損傷,尤其是在顱內壓升高時治療高血壓常用的藥物包括幾大類如ACEI/ARB類
應積極調節(jié)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是缺血性卒中
有缺血性卒中/TIA的患者
,應盡早完善血脂檢查,基線LDL-C>2.6毫摩爾/升者,建議他汀類藥物治療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770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基因研究飛入尋常百姓家,
下一篇:
天然抗癌物質研究進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