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用洗茶嗎
六安瓜片不用洗茶
,原因?yàn)榱补掀瑢儆诩?xì)嫩無梗無芽茶葉,沖泡時(shí)茶葉中的可溶物質(zhì)會很快析出
,第一泡及第二泡會析出80%左右,洗茶后會導(dǎo)致口感和香氣變淡
、營養(yǎng)成分流失,所以六安瓜片不用洗茶
。
六安瓜片的沖泡方法:

1.溫杯
取開水壺
,往透明玻璃杯中沖人約占杯容量1/3的熱開水進(jìn)行燙杯
,燙杯的作用是可以溫杯和進(jìn)一步潔杯。
2.涼水
沖泡六安瓜片建議水溫為80~85度
,在燙洗了茶杯之后
,我們不用蓋上水壺壺蓋
,而是敞著水壺
,讓水壺中的開水隨著水汽的蒸發(fā)而自然降溫
。
3.置茶
投入5g左右的六安瓜片茶葉
,置入溫?zé)岬目毡校p搖杯身可聞干茶中濃郁的火香味
。沖泡六安瓜片,茶葉與水的比例大致為1:50
,即每杯投六安瓜片5克左右
,沖水250毫升
。投茶量可根據(jù)個(gè)人濃淡喜好適量增減
。
4.搖香
將80°C左右的新鮮開水
,注入杯身1/3處
,搖杯潤茶3-5秒
,觀茶聞香
。
5.注水
提高水壺
,讓水由高處向下沖去
,并利用手腕的力量
,將水壺由上向下反復(fù)提舉三次
,這一動作被稱之為“鳳凰三點(diǎn)頭”
。采用“鳳凰三點(diǎn)頭”一是讓杯中的茶葉在水的沖激下上下翻滾
,促使茶葉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
,使茶湯濃度一致
。
;二是對賓客表示敬意
,三點(diǎn)頭象征著謙遜
、真誠
,如同行鞠躬禮
。
6.品飲
先賞茶湯
,在觀色、聞香
、形,然后趁熱品啜茶湯的滋味
。
喝茶有講究 ,為什么喝茶之前要洗茶
“洗茶”起源x0dx0a“洗茶”一詞最早起源于北宋
,是當(dāng)時(shí)茶葉采制過程用語
,后延伸至飲用過程中
。他們認(rèn)為不洗茶是不衛(wèi)生
、不懂茶藝的。所以采茶回來之后要經(jīng)過初制
、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
、釜炒、揉捻
、烘焙、篩揀等
,這樣做不僅能獲得茶葉品級
,而且達(dá)到衛(wèi)生標(biāo)準(zhǔn)
,其中偶有夾雜物如茶灰
、塵埃
,經(jīng)注入沸水即倒掉
,也迅即去除
。x0dx0ax0dx0a泡茶為什么要洗茶x0dx0a在當(dāng)時(shí)他們認(rèn)為不洗茶是不衛(wèi)生
、不懂茶藝的
,其實(shí)洗茶還有關(guān)精神層面之事
,就是寓意洗滌凡塵,而不是單單是為了衛(wèi)生
,當(dāng)然洗茶也是為了洗掉有害物質(zhì),或者里面有夾雜物如茶灰
、塵埃
,如果經(jīng)注入沸水即倒掉
,也迅即去除
,這一步也是泡茶的操作
。x0dx0ax0dx0a洗茶的時(shí)間不適宜超過3秒x0dx0a其實(shí)第一泡的有效成為居多如茶多酚
、氨基酸
、醚浸出物等
,不但對人體健康有益
,而且盡顯茶的美味
。有關(guān)實(shí)驗(yàn)表明
,茶的香味和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會在第一泡的三秒之后泡出來
,一旦超多3秒倒掉茶水
,茶中的有益成分也會大打折扣
。x0dx0ax0dx0a不過喝茶之前還是建議先洗茶
,因?yàn)楝F(xiàn)代茶葉中很可能會含有農(nóng)藥殘留
,洗洗更健康
,只要洗茶的時(shí)間把握好了
,茶還是一樣的好喝
。
10大名茶的正確沖泡方法
好茶
,一定要以最合適的沖泡方式對待才會有最精彩的滋味和瞬間
。學(xué)得一手好茶藝
,不僅不會浪費(fèi)家里放著的一罐罐好茶
,還能在親朋好友面前露上一手
,有益身體又逼格滿滿~現(xiàn)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國10大名茶的正確沖泡方法吧!
? 10大名茶的正確沖泡方法 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產(chǎn)于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qū)的祁門縣一帶
。祁紅外形條索緊細(xì)勻整
,鋒苗秀麗
。湯色紅艷明麗
,香氣持久
,又似蘭花香
,俗稱“祁門香”
,滋味甘鮮醇厚
。
泡茶工具:
透明玻璃茶壺
、公道杯
、小直口杯
、電水壺
、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沖泡方法:
溫杯:
用開水溫茶具
,使茶具均勻受熱;
洗茶:
取5g左右的茶葉放入茶壺中;洗茶重在一個(gè)“快”字,不求將茶味泡出
,只需讓茶葉受熱均勻,喚醒茶香即可
。
泡茶:
倒掉洗茶的水
,放入準(zhǔn)備好的祁紅,倒入八分滿開水
,蓋上茶壺2-3分鐘即可
。
出湯:
將泡好的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然后將茶湯分到小直口杯中
。
品茶:
聞茶香
,品茶味
,祁門紅茶有天然果香
,口感甘醇馥郁
。
凍頂烏龍茶
凍頂烏龍茶,產(chǎn)自臺灣
,茶區(qū)海拔1000-1800公尺。在臺灣
,高山烏龍茶最負(fù)盛名
,被譽(yù)為“茶中圣品”
。凍頂烏龍茶湯清爽宜人
,湯色蜜綠帶金黃
,茶香清新典雅
。凍頂烏龍茶鏟子臺灣鹿谷附近凍頂山
,山多霧
,路陡滑
,上山采茶都要將腳尖“凍“起來
,避免滑下去
,山頂叫凍頂
,山腳叫凍腳
。
泡茶工具:
紫砂壺一個(gè)
,公道杯
、小口杯
,電水壺、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
沖泡方法:
溫杯:
用沸水溫茶具,使茶具均勻受熱;
洗茶:
取5g左右的茶葉放入紫砂壺中;洗茶重在一個(gè)“快”字
,不求將茶味泡出,只需讓茶葉受熱均勻
,喚醒茶香即可。
泡茶:
洗茶后
,采用高沖的方式將沸水倒入茶壺中
。蓋上壺蓋
,期間
,不斷用開水淋浴茶壺
,以3次為佳
,內(nèi)外高溫才能使?jié)庥舻牟柘阃耆纳l(fā)出來
。
出湯:
將泡好的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要低到
、快速,講公道杯中的茶湯分到小口杯里
,濃郁茶香可即刻彌漫。
武夷大紅袍
武夷大紅袍
,素有“茶中狀元”之美譽(yù),乃巖茶之王
,產(chǎn)于福建省武夷山
。成品茶香氣濃郁
,滋味醇厚
,有明顯“巖韻”特征,飲后齒頰留香
,被譽(yù)為“武夷茶王”
。
泡茶工具:
紫砂壺一個(gè),公道杯
、小口杯
,電水壺
、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
沖泡方法:
溫杯:
用沸水溫茶具,使茶具均勻受熱;
洗茶:
用茶匙取適量大紅袍放入紫砂壺中;洗茶重在一個(gè)“快”字,不求將茶味泡出,只需讓茶葉受熱均勻
,喚醒茶香即可
。
泡茶:
棄去洗茶之水,傾入沸水
,蓋上壺蓋泡4-5分鐘
,期間藥用沸水澆注壺身
,以3次為佳
,高溫之下才能使?jié)庥舻牟柘愠浞稚l(fā)出來。
出湯:
將泡好的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低到、快速
,防止茶香飄逸。將公道杯中茶湯分到小口杯里
,即可品茶香、觀茶形
。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chǎn)于安徽省黃山市北麓的黃山區(qū)(原太平縣)新明
、龍門
、三口一帶
。太平猴魁外形兩葉抱芽
,扁平挺直
,自然舒展,白毫隱伏
,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
。葉色蒼綠勻潤
,葉脈綠中隱紅
,蘭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
,有獨(dú)特的猴韻
,湯色青綠明澈
,葉底嫩綠勻亮
,芽葉成朵肥壯。
泡茶工具:
透明玻璃杯
,電水壺、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
沖泡方法:
溫杯:
使用80℃左右的開水溫玻璃杯
。
洗茶:
取適量茶葉(7-8片)放入玻璃杯中,根部朝下
,賞茶形。
泡茶:
將80℃左右的開水沿著杯壁倒入茶杯中
,快速洗茶。
出湯:
倒入杯子容量1/3的開水
,1-2分鐘后再加滿。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產(chǎn)于安徽省太平縣以南的黃山
。茶芽格外肥壯
,柔軟細(xì)嫩
,葉片肥厚
,經(jīng)久耐泡
,香氣馥郁
,滋味醇甜
,成為茶中上品。黃山毛峰顏色嫩綠油潤;外形細(xì)扁如雀舌
,芽似峰,白毫顯;湯色杏黃清澈
。
泡茶工具:
陶瓷蓋碗一個(gè),電水壺一個(gè)
,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
沖泡方法:
溫杯:
用75-80℃的開水,沖淋陶瓷蓋碗
,使其充分均勻受熱。
投茶:
用茶匙取3-5g茶葉放入蓋碗
,上投、中投
、下投皆可。
泡茶:
先加入適量的75-80℃的開水
,以覆蓋茶葉為佳
,蓋上碗蓋
。
出湯:
1-2分鐘,再沿杯壁加滿開水,即可品茗聞香了
。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
。才子當(dāng)?shù)靥赜衅贩N
,經(jīng)板片
、剔去嫩芽及茶梗
,通過獨(dú)特的傳統(tǒng)加工工藝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焙制過程十分考究
。顏色黛綠泛黃,外形平展
,每一片都不帶芽和茶梗,微向上重疊
,形似瓜子。滋味清高
,湯色清澈
,回味甘甜
。
泡茶工具:
直口玻璃杯一個(gè)
,電水壺一個(gè),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
沖泡方法:
溫杯:
開水涼溫到大約75-80℃
,再用誰沿著杯壁倒入,溫杯
。
投茶:
取3g茶葉放入玻璃杯
,上投
、中投
、下投皆可
。
泡茶:
倒入適量溫開水
,以覆蓋茶葉為佳,輕輕搖動茶杯
,使茶葉完全吸入水分
,散發(fā)香味
,擱置三分鐘左右
,再沿著杯壁加滿水沖泡,觀茶形
、聞茶香、品茶湯
。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
,產(chǎn)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群山之中。杭州不僅以西湖聞名國內(nèi)外
,也以西湖龍井譽(yù)滿全球。西湖龍井色澤嫩綠泛黃
,外形扁平光滑,苗峰尖削
。湯色嫩黃明亮
,滋味清香或有嫩栗香
,但有部分茶帶有高火香,清爽濃醇
。
泡茶工具:
闊口透明玻璃杯一個(gè)
,電水壺一個(gè)
,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西湖龍井沖泡選擇純凈水或山泉水為佳。
沖泡方法:
溫杯:
用沸水溫杯;
投茶:
用茶匙從茶罐里去適量茶葉
,一般5-7g,放入玻璃杯中
,上投、中投
、下投皆可
。
泡茶:
待開水涼至85℃左右,高提水壺
,沖入適量的水(懸壺高沖),以覆蓋茶葉為佳
。搖香30秒左右,手捧玻璃杯
,朝一個(gè)方向輕輕搖動玻璃杯
,讓茶葉濕潤均勻受熱
。再用懸壺高沖的方式注入開水九分滿(鳳凰三點(diǎn)頭式)
,35秒后,即可飲用
。
品飲:
杯中茶水喝到一半時(shí),就可以續(xù)水了
,沖泡的時(shí)間要隨沖泡次數(shù)而增加。
品龍井茶的講究:
水溫方面
,應(yīng)用約75℃-85℃的水
。千萬不能用沸水沖泡,因?yàn)辇埦枋菦]有經(jīng)過發(fā)酵的茶
,所以茶葉本身十分嫩
,如果用太熱的`水去沖泡,就會把茶葉滾壞
,而且還會泡出苦味來,影響口感
。要控制水溫
,最好先把沸水倒入公道杯
,涼過一點(diǎn)之后再倒入茶蠱沖泡
,這樣就便于控制水溫。還需記住一點(diǎn)是要高沖
、低到
。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產(chǎn)于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條索纖細(xì)
,卷曲成螺,滿披茸毛
,色澤碧綠
。香氣清爽持久,滋味鮮爽香醇
,湯色嫩綠明亮。
泡茶工具:
陶瓷蓋碗一個(gè)
,電水壺一個(gè),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
沖泡方法:
溫杯:
沸水涼溫之75-80℃,溫杯;
洗茶:
好的碧螺春茸毛很多
,泡茶前需先洗茶。用75-80℃的水倒入蓋碗2/3的水
,然后再用茶匙取3-5g茶葉放入蓋碗中,洗去茶毛
,洗茶速度需快。
泡茶:
倒掉洗茶的水
,沿著蓋碗杯壁四周,將溫水注入
,觀察茶葉在水中沖泡的模樣。
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茶產(chǎn)于福建省安溪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吧熬G起霜”成為鐵觀音高品質(zhì)的標(biāo)志
,獲得了“綠葉紅鑲邊,七泡有余香”的美譽(yù)
。烏龍茶屬半發(fā)酵茶。鐵觀音顏色烏潤砂綠
,外形條索肥壯緊結(jié),卷緊而重實(shí)
。香氣馥郁持久
,有桂花香,滋味醇厚甘爽生津
,湯色橙黃鮮麗。
泡茶工具:
白瓷蓋碗
、公道杯、闊口杯
,電水壺一個(gè)
,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
沖泡方法:
溫杯:
用燒開的沸水溫杯;
洗茶:
用茶匙取7-8g茶葉放入蓋碗中
,加水洗茶
,洗茶速度需快,不求泡出茶味
。
泡茶:
倒掉洗茶水,沿著蓋碗碗壁沿四周將開水注入(鐵觀音需沸水沖泡)
。用蓋碗杯蓋輕輕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凈
。
出湯:
沖泡3-4秒即可出湯
,鐵觀音講究茶湯分離
,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倒入闊口杯中
。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是中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
,為湖南岳陽縣洞庭湖中島嶼。清代
,君山茶分為“尖茶”
、“茸茶”兩種
。“尖茶”如茶劍
,白毛茸然,納為貢茶
,素稱“貢尖”
。黃茶
,輕微發(fā)酵
,顏色金黃光亮;芽頭肥壯挺直,勻齊
,滿披茸毛
,香氣清鮮,茶色淺黃
,味甜爽。
泡茶工具:
直口玻璃杯一個(gè)
,電水壺一個(gè),基本功夫茶具一套
。
沖泡方法:
溫杯:
開水涼溫至75-80℃
,用水沿著杯壁倒入杯中溫杯。
投茶:
用茶匙取3g茶葉放入玻璃杯
,上投、中投
、下投皆可
。
泡茶:
倒入八分滿溫開水
,之后輕輕搖動茶杯
,使茶葉完全吸附水分
,觀察茶葉漸漸立在水中的樣子
,最后可品茶
。
綠茶怎么泡?
綠茶品飲篇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1:瓷杯品綠茶
瓷杯品綠茶適于泡飲中高檔綠茶,如一
、二級炒青綠茶、珠茶綠茶
、烘青綠茶
、曬青綠茶之類
,重在適口
、品味或解渴。一般先觀察茶葉的色
、香、形后
,入杯沖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扇 爸型斗ā被颉跋峦斗ā保?5--100℃初開沸水沖泡
,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逸
,保持水溫,以利茶身開展
,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鐘后開蓋
,嗅茶香,嘗茶味
,視茶湯濃淡程度,飲至三開即可
。這種泡飲法用于客來敬茶和辦公時(shí)間飲茶較為方便
。
杯泡法
,茶葉與水的比例
,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cc水泡3克茶為適中
。喜濃飲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飲者可略少加茶
。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2:玻璃杯品綠茶
玻璃杯泡綠茶
,適于品飲細(xì)嫩的名貴綠茶
,便于充分欣賞名茶的外形
、內(nèi)質(zhì)。
泡飲之前
,先欣賞干綠茶的色、香
、形。取一杯之量的茶葉
,置于無異味的潔白紙上
,觀看茶葉形態(tài)
。名茶的造型
,因品種不同
,或條
、或扁
、或螺、或針……欣賞綠茶制作工藝
,察看綠茶茶葉色澤,或碧綠
,或深綠
,或黃綠
,或多毫……
,再干嗅綠茶中香氣,或奶油香
,或板栗香,或鍋炒香,或不可名狀的清鮮茶香……充分領(lǐng)略各種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風(fēng)韻
,稱為“賞茶”。然后進(jìn)入沖泡
。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飲細(xì)嫩名綠茶,便于觀察茶在水中的緩慢舒展
、游動、變幻過程
,人們稱其為“綠茶舞”。泡綠茶的具體操作
,可視綠茶條的松緊不同,分別采用兩種沖泡法
,一是沖泡外形緊結(jié)重實(shí)的名茶,如龍并綠茶
、碧螺春綠茶、都勻毛尖綠茶
、蒙頂甘露綠茶、廬山云霧綠茶
、福建蓮芯綠茶、凌云白毫綠茶
、涌溪火青綠茶、高橋銀峰綠茶
、蒼山雪綠綠茶等
,可用“綠茶上投法”
。即洗凈茶杯后
,先將85—90℃開水沖入杯中,然后取綠茶投入
,一般不須加蓋,綠茶茶葉便會自動徐徐下沉
,但有先有后
,有的直線下沉
,有的則徘徊緩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
;干綠茶吸收水分
,逐漸展開葉片,現(xiàn)出一芽一葉
、二葉,單芽
、單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
、劍,葉如旗
;湯面水氣夾著茶香縷縷上升
,如云蒸霞蔚,趁熱嗅聞茶湯香氣
,令人心曠神怡;觀察茶湯顏色
,或黃綠碧清,或乳白微綠
,或淡綠微黃……隔杯對著陽光透視,還可見到湯中有細(xì)細(xì)茸毫沉浮游動
,閃閃發(fā)光
,星斑點(diǎn)點(diǎn)
。綠茶茶葉細(xì)嫩多毫
,湯中散毫就多,此乃綠茶嫩茶特色
。這個(gè)過程稱為濕看欣賞。
待綠茶茶湯涼至適口
,品嘗茶湯滋味,宜小口品啜
,緩慢吞咽,讓茶湯與舌頭味蕾充分接觸
,細(xì)細(xì)領(lǐng)略名綠茶的風(fēng)韻
。此時(shí)舌與鼻并用,可從茶湯中品出綠茶嫩茶香氣
,頓覺沁人心脾。此謂一開茶
,著重品嘗茶的頭開鮮味與綠茶茶香,飲至杯中綠茶湯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時(shí)(不宜一開全部飲干)
,再續(xù)加開水
,謂之二開綠茶。如若泡飲茶葉肥壯的名綠茶
,二開綠茶湯正濃,飲后舌本回甘
,余味無窮,齒頰留香
,身心舒暢
。飲至三開
,一般茶味已淡,續(xù)水再飲就顯得淡薄無味了
。
二是泡飲茶條松展的名綠茶茶
,如六安瓜片綠茶、黃山毛峰綠茶
、太平猴魁綠茶、舒城蘭花綠茶等
,如用“上投法”,綠茶茶葉浮于湯面不易下沉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捎谩爸型斗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即在干綠茶欣賞以后
,取綠茶入杯,沖入90℃開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時(shí)
,稍停二分鐘,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沖水至滿
,此時(shí)綠茶茶葉或徘徊飄舞下沉,或游移于沉浮之間
,觀其茶形動態(tài),別具茶趣
。其他各項(xiàng)欣賞、品飲如前
。
泡飲細(xì)嫩名綠茶茶,如用不透明的白瓷杯
,當(dāng)然亦可
,但不能透視綠茶在杯中變化全貌
,不能充分領(lǐng)略綠茶湯中茶趣
,是一不足
。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3:茶壺泡綠茶
一般不宜泡飲細(xì)嫩名綠茶茶
,因水多,不易降溫
,會悶熟綠茶茶葉,使綠茶茶葉失去清鮮香味
。壺泡法適于沖泡中低檔綠茶,這類茶葉中多纖維素
,耐沖泡
,茶味也濃
。泡茶時(shí)
,先洗凈壺具,取綠茶入壺
,用100℃初開沸水沖泡至滿,3—5分鐘后即可酌入杯中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