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傳統(tǒng)典籍 >> 道學漸法之金丹大道 >> 丹道五大流派

      南宗丹法:紫陽真人《金丹四百字》

      大道家園 2023-04-21 12:04:11

      金 丹 四 百 字
      天臺紫陽真人張平叔撰 北宗龍門后裔閔一得注
      自序
      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者

      ,七以火數(shù)
      ,九乃金數(shù),以火煉金
      ,返本還元
      ,謂之金丹。
      (七以火數(shù)——火喻身中之神。九乃金數(shù)——金喻身中之氣
      。以火煉金——神返身中,氣自還也
      。返本還元——神返本性
      ,氣還元命,神氣混一
      ,性命交融
      。此節(jié)破題,以屬明白之至
      ,下文逐一承明
      ,更為縷晰。)
      以身心分上下兩弦
      ,以神氣別冬夏二至
      ,以形神契坎離二卦。

      (此三節(jié)標明丹法綱領(lǐng)
      。)

      以東魂之木
      ,西魄之金,南神之火
      ,北精之水
      ,中意之上,是之攢簇五行

      (此節(jié)標出作丹之藥材
      。)
      以含眼光,凝耳韻
      ,調(diào)鼻息
      ,緘舌氣,是之和合四象

      (此節(jié)教人用功
      ,收聚藥材。)
      以眼不視而魂在肝
      ,耳不聞而精在腎
      ,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勤部在肺
      ,四肢不動而意在脾
      ,故名曰五氣朝元
      。以精化之氣,以氣化之神
      ,以神化之虛
      , 故名曰三花聚頂。以魂在肝而不從眼漏
      ,魄在肺而不從鼻漏
      、神在心而不從口漏,精在腎而不從耳漏
      ,意在脾而不從四肢孔竅漏
      ,故曰無漏。
      (此上四節(jié)
      ,皆言購聚藥材
      ,務使充足而勿漏之法。)
      精神魂魄意
      ,相與混融
      ,化之一氣,不可見聞
      ,亦名無狀
      ,故曰虛無。煉精者
      ,煉元精
      ,非淫泆之精。
      (淫泆所感之精
      ,是漏精
      ,非元精。)
      煉氣者
      ,煉元氣
      ,非口鼻呼吸之氣。
      (口鼻呼吸之氣
      ,是漏氣
      ,非元氣。)
      煉神者
      ,煉元神
      、非心意念慮之神。
      (心意念慮之神
      ,是漏神
      ,非元神
      。)
      故此氣神精者
      ,與天地同其根
      ,與萬物同其體,得之則生
      ,失之則死

      (止念久則神不漏而還元,懲忿久則氣不漏而還元
      ,窒欲久則精不漏而還元
      ,乃為元精、元氣
      、元神
      。)
      以陽火煉之則化成陽氣,以陰符養(yǎng)之則化成陰精
      ,故曰見之不可用
      、用之不可見。
      (平昔窒欲能久則真水自升
      ,平昔懲忿能久
      ,則真火自降。此二節(jié)烹煉藥材使之混融之法
      。)
      身者心之宅
      ,心者身之主;心之猖狂如龍
      ,身之獰惡如虎
      。身中有一點真陽之氣,心中有一點真陰之精
      ,故曰二物

      (窒欲久而真水升,焰出先天之氣
      。懲忿久而真火降
      ,流出太極之精。此節(jié)標出所以點藥成丹之妙品
      。)
      心屬乾
      ,身屬坤,故曰乾坤鼎器
      ,陽氣屬離
      ,陰精屬坎,故曰烏兔藥物
      。抱一守中
      ,煉元養(yǎng)素,故曰采先天混元之炁

      (到得身心混合
      ,自然神凝于虛
      ,即是采取丹頭之法)。
      朝屯暮蒙
      ,晝午夜子
      ,故曰行周天之火候。
      (念不起則火不炎
      。意不散則火不冷
      ,故必以清靜自然為運用之法。)
      木液旺在卯
      ,金精旺在酉
      ,故當沐浴。
      (息念以養(yǎng)火
      ,真氣自薰蒸
      。)
      震男飲西酒,兌女攀北花
      ,巽風吹起六陽
      ,坤土藏蓄七數(shù),故當抽添

      (性靜則情逸
      ,心動則神疲,為學日損
      、為道日益矣:以上六節(jié)皆示以火候調(diào)勻之法度
      。)

      夫采藥之初,動乾坤之槖龠
      ,取坎離之刀圭

      (誰為動之,如何動法
      ,何處動手
      ?是不可以知知之也。惟求之谷神自知
      。準能取之
      ,如何取法,何從著手
      ,此不可以力爭也
      ,當使象罔也。)

      初時如云滿千山
      ,次則如月涵萬水
      ,自然如龜蛇之交合、馬牛之步驟。龍爭魂
      ,虎爭魄
      ,烏戰(zhàn)精,兔戰(zhàn)神
      ,恍惚之中見真鉛,杳冥之內(nèi)有真汞
      ,以黃婆媒合
      ,守 在中宮。鉛見火則飛
      ,汞見火則走
      ,遂以無之油和之,復以無名璞鎮(zhèn)之
      。鉛歸坤宮
      ,汞歸乾位,真土混合
      ,含光默默
      。火數(shù)盛則燥
      ,水銖多則濫
      。火之燥
      ,水之濫
      , 不可以不調(diào)勻,故有斤兩法度

      (火之燥——咎由念起
      。水之濫——咎由意散。此節(jié)暢言以火煉金時要妙
      ,皆屬譬喻
      ,非真景也。只是過來人追敘初時有此光景
      ,其實爾時只是念不起
      、意不散,自然神凝氣聚
      。置我于無
      ,即是調(diào)勻,斷不可泥象執(zhí)文
      、論斤較兩
      ,自取壞事)。

      修煉至此,泥丸風生
      ,絳宮月明
      ,丹田火熾,谷海波澄
      ;夾脊如車輪
      ,四肢如山石,毛竅如浴之方起
      ,骨脈如睡之正酣
      ,精神如夫婦之歡合,魂魄如母子之留戀
      。此乃真境界
      ,非譬喻也。
      (此節(jié)言其效驗有如此
      。并無作用
      。)
      以法度煉之,則聚而不散
      ,以斤兩煉之
      ,則結(jié)而愈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瓴仄菧?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精結(jié)神凝,一意沖和
      ,肌膚爽透
      。隨日隨時,漸凝漸聚
      ,無質(zhì)生質(zhì)
      ,結(jié)成圣胎。
      (法度
      ,載在下文
      ,學者尋流而知源,只在無功功里施功
      。斤兩載在《悟真》
      ,學者舍妄以健真,只是有用用中無用
      ,此節(jié)復申明調(diào)勻之總訣
      。)

      夫一年有十二月,一月三十日
      ,一日百刻
      ,一月總計三千刻
      ,十月總計三萬刻。行往坐臥
      ,綿綿若存
      ,胎氣既凝,嬰兒顯相
      ,玄珠成象
      ,太乙含真。
      (行住坐臥
      ,綿綿若存——此八字是法度
      。嬰兒顯相——無相之相。玄珠成象——無象之象
      。太乙含真——囫囫圇圇。)
      三萬刻之中可以奪天上三萬年之數(shù)
      ,何也
      ?一刻之功夫,自有一年之節(jié)候
      ,所以三萬刻可以奪三萬年之數(shù)也

      (此乃自然法度,不可以私智推求
      。)
      故一年十二月
      ,總有三萬六千之數(shù),雖愚昧小人行之
      ,立臍圣域

      (此是真實語,茍得其養(yǎng)
      ,無物不長
      。)
      奈何百姓日用而不知?元精喪也
      ,元氣竭也
      ,元神離也。
      (日用——二字點眼
      ,茍失其養(yǎng)
      ,無物不消。)
      是以三萬刻
      ,刻刻要調(diào)和
      ,如有一刻差違,則藥材消耗
      ,火候虧缺
      ,故曰“毫發(fā)差殊不作丹”

      (刻刻要調(diào)和——只是念不起意不散是也。意一散則藥即消
      ,念一起則藥即耗
      ,犯此病者,皆由平昔懲忿窒欲功夫未足之故
      。)
      是宜刻刻用事
      ,用之不勞,真氣凝結(jié)
      ,元神廣大

      (刻刻用事——只是行住坐臥綿綿若存。動而專一則意自不散
      ,靜里翕機則念不起
      ,所謂“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是也
      。憊不散
      ,故氣得凝結(jié),翕不起
      ,故神能廣大
      。)
      內(nèi)則一年煉三萬刻之丹,外則奪三萬年之數(shù)
      ;大則一日結(jié)一萬三千五百息之胎
      ,小則十二時行八萬四千里之氣。故曰奪天地一點之陽
      ,采日月二輪之氣
      ,行真水于鉛爐,運真火于汞鼎

      (真水鉛爐——由戒得定
      ,神氣充足。真火汞鼎——由定生慧
      ,神智圓明
      。)
      以鉛見汞,名曰華池
      ;以汞入鉛
      ,名曰神水。
      (以鉛見汞——身入心中
      。以汞入鉛——心宅身內(nèi)
      。)
      不可執(zhí)以無為,不可行于有作
      ,不可泥于存想
      ,不可著于持守
      ,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煉

      (執(zhí)以無為——自有入無
      ,形于有作——無中生有。泥于存想——總在竅外
      ,即存而忘乃入竅中
      。著于持守——即出竅矣!因持而安
      ,自在竅中
      。其身未宅神室者曰枯坐灰心,其人未知運用者曰盲修瞎煉
      ,是皆有損無益
      ,斷斷不可。)
      惟恐不識藥材出處
      ,又恐不知火候法度
      ,須要知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

      (上文第五節(jié)至第十節(jié)已指明藥材出處
      ,第十一節(jié)至此節(jié)指示法度甚詳
      。然究竟于何處得手
      ,須譯下文。)
      此竅者
      ,非心非腎
      ,非口非鼻,非脾非胃
      ,非谷道
      ,非膀胱,非丹田
      ,非泥丸
      。能知此一竅,則冬至在此矣
      !藥物在此矣
      !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
      !結(jié)丹 亦在此矣
      !脫體亦在此矣!夫此一竅
      ,亦無邊旁
      ,更無內(nèi)外
      ,乃神氣之根,虛無之谷
      ,在身中求之
      ,不可求于他也。此之一竅
      ,不可以私意揣度
      ,是必心傳口授。茍 或不爾
      ,皆妄之矣

      (揣度——即是念頭。夫大道 教人忘念
      ,烏可私意揣度
      ?然既戒揣度,又戒他求
      ,謂必心傳口授者
      ,顯示學者以必由心得也。在上智之人天懷素定者
      ,讀之自可 頓入
      。中智之士功需漸進者,尚恐覓趨徑而無由
      。吾今仰體張祖婆心
      ,普為學人身中指一入竅正路:厥惟止念一法。夫欲止念
      ,先須懲忿窒欲
      ,芟除種種雜念,只留 正念
      。正念雖留
      ,卻不許有依附傍念潛滋暗長。俄而
      ,此念頓息
      ,后未念起,正是萬慮消忘絕妙好時
      。得師一句
      ,便能心受矣。然人果能于前念已斷
      ,后未念續(xù)之 際
      ,當下猛然一覺,不啻心傳盡堪自得
      ,夫亦何待夫口授焉
      ?要當下覺得
      ,切勿自驚。弗自驚者則居之安
      ,居之安則身中藥材亦資之深
      ,而所謂法度者亦取諸左右逢 其源矣!上文所謂冬至藥物火候等等盡在于此者
      ,信也
      。若以私意揣度之,不幾南轅而北轍哉
      !烏乎可
      ?)
      今作金丹四百字,包含造化之根基
      ,貫穿陰陽之骨髓
      ,使
      煉丹之士,尋流而知源
      ,舍妄以從真
      ,不至乎忘本逐未也。

      (尋流知源——尋文知義
      。舍妄以從真——因假悟真
      。性命為本,神氣為未
      。此節(jié)教讀者不可泥文執(zhí)象
      ,下文復申明虛無實際。)

      夫金丹于無中生有
      ,養(yǎng)就嬰兒
      ,豈可泥文執(zhí)象而溺于旁蹊曲徑
      ?然金丹之生于無
      ,又不可為頑空。當知此空
      ,乃是真空
      ,無中不無,乃真虛無

      (人當萬慮消亡之候當下得之
      ,自能心領(lǐng)神會,有不可思議之妙
      。)

      今因馬自然去
      ,講此數(shù)語,汝其味之

      (因馬自然去——五字又是一個煉丹總侍口訣
      。汝——指海南白子也
      。)

      紫陽張伯端序。
      [ 嗚呼
      !此序何為而作也
      ,昔者紫陽張祖,大丹既成
      ,欲永其道于世
      ;尚恐泄機,復遭天譴
      。乃著《悟真》一篇
      ,假譬喻以為言。蓋欲學者因假悟真
      ,不啻心傳口授
      。 不虞其言鉛汞過多,形神未顯
      。讀者不諒其心
      ,而泥其文,反致溺于曲徑旁蹊
      。而旁門雜出之徒
      ,每引其言以為證,甚至貽厥元孫海南白子
      ,誤會其旨
      ,亦三煉而三 傾,翻欲罵倒其書
      ,重致慨于先師之不復作也
      。維時張祖憫世人之不諒,復著《金丹四百字》
      ,托言因馬自然去
      ,以寄示海南。猶恐其見鉛汞而目逃
      ,復明以自序如 此
      。白子始得以二八兩之藥、結(jié)三百日之胎
      。亦復憫念世人
      ,悟真者寡,泥象者多
      ,暇日復自錄其師傳《修仙辯惑論》一篇
      ,鋟木以傳于世。并不敢隱我張祖運心不 普之過。
      夫道家丹經(jīng)
      ,如《悟真篇》者亦美矣
      !白子天縱之資,讀之而未得其竅
      ,尚誤會而難成
      。茍不得此四百字及此序言,幾無以補救于后
      。今之人
      ,德慧不及白子, 竊恐其讀此而仍無著手處也
      。(一得)故于辛卯之秋
      ,將余門人陽林子簽呈其箋釋彭注《金丹四百字》一冊,刊示同門
      ,今年正月
      ,敬檢我北宗朱云陽真人所注《悟 真篇闡幽》一書,重刊行世
      ,闡明張祖正指之所在
      。茲復審譯此序,逐節(jié)箋注
      。而于玄牝一節(jié)
      ,即將己所閱歷課程略為指引如上。所望世之愚不肖如(一得)者
      ,即 仿此課程以進功
      ,其賢智如白子者,仍讀本文而得訣
      ,由是而進按《悟真篇闡幽》一書以為法度之準程
      ,不亦無礙乎?
      白子頓之宗也
      ,(一得)漸之徒也
      ,頓與漸取徑雖殊,及其至之一也
      。張祖所謂“雖愚昧小人行之
      ,立躋圣域”
      ,誠實語也
      。愿與普天下后世學人循序進修,同躋圣域
      ,永無負我張祖此序
      ,以補救《悟真篇》之慈旨可也。
      道光十五年二月吉北宗后裔閔一得謹注并跋
      。 ]
      本 文 注
      天臺紫陽真人張平叔撰
      西陵一壑居士彭好古注解 西浙龍門宗子閔陽林釋義
      真土擒真鉛
      ,真鉛制真汞
      。鉛汞歸真土
      ,身心寂不動。
      [ 注 ] :人之初生
      ,天一生坎水為腎,腎水沉重象鉛
      ,腎生氣
      ,氣中一點真一之精,是為真鉛
      ;地二生離火為心
      ,心火飛揚象汞,心生液
      ,液中一點正陽之氣
      ,是為真汞。 坎中有戊土
      ,離中有己土——水本陰
      ,而陰中有真陽;火本陽
      ,而陽中有真陰——是為真土
      。陰交于陽,陽交于陰
      ,全憑真土

      真鉛即身中之氣,真汞即心中之神
      ,真土即心中之意也
      。誠能運吾之真意,使汞常迎鉛
      、鉛常制汞
      ,鉛汞歸真土,則神氣渾融
      、性情合一
      ,而身心寂然不動矣。雖曰不動
      ,其實如如之中有了了
      ,冥冥之中有昭昭。妄心已除而照心不昧
      ,肉身若死而法身常生
      ,非墜頑空而甘枯槁也。
      [ 釋 ]:舉意宅身以收心,即得五行攢簇
      ,四象和合
      ,從此五氣朝元,漸見三花聚頂
      ,何等直截
      !并不繁難,只是一個誠意以先之耳

      虛無生白雪
      ,寂靜發(fā)黃芽。玉爐火溫溫
      ,金鼎飛紫霞

      [ 注 ]:虛無寂靜,下手采藥之功夫
      。白雪黃芽
      ,吾身藥生之景象,然以白雪歸虛無
      ,以黃芽歸寂靜
      ,亦自有辯:白雪自虛空而生;黃芽須火養(yǎng)而生——以火能生土也
      。 時當姤卦
      ,天交于地——虛無則白雪自生;時當復卦
      ,地交于天——寂靜則黃芽自發(fā)
      。正如天地之間,陽極而陰
      ,則白雪自天而飛
      ;陰極而陽,則黃芽自地而長

      玉爐即黃庭
      ,火即神,以神馭氣
      ,火在玉爐之中
      。溫溫者,行火之候
      。鼎者
      ,乾位,神之本宮
      。黑變紅為紫
      ,火飛上為霞——霞與火非二物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坝駹t火溫溫”
      ,乾宮之神照入于坤宮之內(nèi)。至于“鼎上飛紫霞”
      ,則坤受乾火
      ,發(fā)現(xiàn)于坤宮之表,有飛象矣

      [ 釋 ] :心宅身久
      ,身得心治之初效也。華池蓮花開
      ,神水金波靜
      。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輪鏡

      [ 注 ] :紫陽本序云:“以鉛見汞名曰華池
      ,以汞入鉛名曰神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奔创硕^
      ,華池為命蒂,神水為性根
      。欲性命渾融
      ,始以汞投鉛,次以鉛制汞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矊m真一之精載正陽之 炁而上升,氣象似蓮花之開矣
      。高宮正陽之炁隨真一之精而下降
      ,安靜似金波之靜矣。至時之將子
      ,水清金白而性命神氣兩相渾合矣
      。故曰“天地一輪鏡”——只在 以性合命、凝神入氣穴是也
      。昔人謂“煉丹無別法
      ,但引神水入華池,萬事皆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闭源艘狻?
      [ 釋 ] :心身合一
      ,純乎天理
      ,自然運行
      ,乃得有下手之時也。
      朱砂煉陽氣
      ,水銀烹金精
      。金精與陽氣,朱砂而水銀

      [ 注 ] :朱砂是液中正陽之氣
      ,水銀是氣中真一之精。補離宮之陰
      ,液中采取真一之精
      。“金精與陽氣”
      ,以陽人煉之則如朱砂
      ,以陰符養(yǎng)之則如水銀,非二物也

      [ 釋 ]:得下手時
      ,極煉極烹。仍以心治身
      、以身養(yǎng)心以待之
      ,無別法也。

      日魂玉免脂
      ,月魄金烏髓
      ,掇來歸鼎中,化作一泓水

      [ 注 ]:太陽木火為日魂
      ,魂藏神而陽中有陰,陰即月魄
      ,日非月無以生其光
      ,故曰“玉兔脂”,脂從精也
      。太陰金水之月魄
      ,魄藏精而陰中有陽,陽即日魂
      ,月非日無 以成其體
      ,故曰“金烏髓”,髓從神也
      。猶朱砂是日中之精
      ,中感月華而生真汞;水銀是月中之華
      ,中感日精而生真鉛
      。大修行人
      ,上士以神化氣、以氣化精
      ,中士 以精留氣
      、以氣留神,精神混合調(diào)合于寶鼎之中
      ,則甘露自降為一泓水矣

      [ 釋 ]:交養(yǎng)融合而身心始化也
      。夫然后將以觀其竅矣

      藥物生玄竅,火候發(fā)陽爐
      。龍虎交會時
      ,寶鼎產(chǎn)玄珠。

      [ 注 ]:玄竅
      ,即玄牝
      。玄陽而牝陰,總謂之玄竅
      ,人身下田為爐
      ,乃神之所棲,火發(fā)于此
      ,故曰陽爐
      。爐上則鼎也,靜極而動
      ,藥物自生
      ,時當采取。得藥之后
      ,茍無 火候以烹煉之
      ,其藥復散,玄珠何從而產(chǎn)哉
      ?是必撥轉(zhuǎn)頂門關(guān)捩子
      ,奪取驪龍頷下珠,藥即是火
      ,火即是藥
      ,藥火合一,則龍虎交會
      ;而懸胎寶鼎
      ,自產(chǎn)黍米之玄珠 矣。然必玄竅生藥
      ,方可陽爐發(fā)火
      ,若機未至而先助長
      ,則外火雖行,內(nèi)符不應
      ,適以自焚其軀耳
      !大抵神氣融和,則玄竅自見
      ;玄竅既見
      ,則火候自知;火候既 知
      ,則龍虎自并
      ;龍虎既并,則玄珠自成一其妙在動靜之間
      ,不差毫發(fā)可也

      [ 釋 ] :身心純一不雜,化象豁然
      ,尤須一意主持
      ,慎獨是至要也。前五節(jié)只著力一靜字
      ,至此加一敬字為主持
      ,主敬存誠功夫其在斯乎?
      此竅非凡竅
      ,乾坤共合成
      。名之神氣穴,內(nèi)有坎離精

      [ 注 ]:此竅
      ,即上玄竅。以其不屬有無
      ,不落方體
      ,超乎身心之外,出乎恍惚之間
      ,故曰非凡竅
      。人身上乾而下坤,乾之中爻索坤而成坎
      ,坎居坤位而氣居之
      ,坤之中 爻索乾而成離,離寄乾位而氣居之
      。神者心中之汞也
      ,氣者身中之鉛也。心為神室
      ,身為氣府
      ,故曰“名為神氣穴”
      。身中有一點真陽之氣,氣屬離
      ,心中有一點真 陰之精
      ,精屬坎,故曰“內(nèi)有坎離精”

      [ 釋 ] :身心渾然
      ,靜觀得竅,即非肉體凡身矣
      。此后更須戒慎身心
      ,勿離勿放,大旨惟必誠其意
      、克欲從嚴是也

      木汞一點紅
      ,金鉛四斤黑
      。鉛汞結(jié)成珠,耿耿紫金色

      [ 注 ] :心中一點真陰之精名曰木汞
      ,木數(shù)三,內(nèi)涵真陽之氣之一
      ,故曰一點
      ;木能生火,火色紅
      ,故曰一點紅
      。身中一點真陽之炁名曰金鉛,金數(shù)四
      ,故曰四斤
      ;鉛色 黑,金水同宮
      ,故曰四斤黑
      。初以紅入黑,次煉黑人紅
      ,紅黑相投
      ,結(jié)成黍米之珠于寶鼎而耿耿如紫色矣。紅與黑相問
      ,其色紫
      ,故曰紫金色。然鉛汞非有定物
      ,紅 黑非有定色
      ,一點四斤亦非定數(shù)也
      。得意者當自知。
      [ 釋 ] :仍是身心渾化主敬存誠功夫
      。真積日久
      ,至道大凝之時矣!夫然后快足于心
      ,乃可以清靜自然為運用也夫

      家園景物麗,風雨正春深
      。犁鋤不費力
      ,大地皆黃金。
      [ 注 ] :家園者身中之土也
      ,景物者身中藥物景象也
      。時遇一陽來復之際,但鼓巽風以吹坤土
      ,即引神水以潤華池
      ;及至三陽交泰之時,亦甚不費采取之力
      ,但勿忘勿助
      ,而大地黃芽自上中而迸出矣!謂之金者
      ,言其結(jié)成金丹也

      [ 釋 ] :集義所生之氣,至大至剛
      ,惟以直養(yǎng)無害而已矣

      真鉛生于坎,其用在離宮
      。以黑而變紅
      ,一鼎云氣濃。

      [ 注 ] :腎生氣
      ,氣中真一之水為真鉛
      。真一之水即離宮正陽之氣,見液相合
      ,氣中收取真一之水
      。非液中采取正陽之氣,使母子相逢而相顧戀
      ,則金隱于水
      ,無由上升。 蓋以神馭氣,千古傳心之要訣也
      ,故曰“其用在離宮
      ,,——體在坎而用在離也
      。鉛既以火而出
      ,水則以黑變紅。藥即是火
      ,但見自三關(guān)路頭以抵九重天上
      ,油然而 興,霏然而升
      ,翕然而蒸
      ,靄然而凝,而其氣如云之濃
      ,上升鼎內(nèi)矣

      [ 釋 ] :此承上節(jié),特標身心渾化之功用全在以心治身之所致也——靜之力也

      真汞產(chǎn)于離
      ,其用卻在坎。姹女過南園
      ,手持玉橄欖

      [ 注 ] :汞雖產(chǎn)自離宮,然非得北方之正炁以制伏之
      ,則常欲去,人不得凝聚
      ,故曰“其用卻在坎”
      。姹女者汞也,南園者離也
      ,離中之汞一見坎中之鉛
      ,則鉛汞相投將舍離官而同降坎位,故曰過南園
      。一過南園而汞成雪矣
      !玉者象其色之白也,橄欖者象其不方不圓也

      [ 釋 ]:此復標身心渾化之功用全在以身養(yǎng)心之所致也——敬之至也

      震兌非東西,坎離不甫北
      。斗柄運周天
      ,要人會攢簇。

      [ 注 ] :震東兌西,離南坎北
      ,八卦之方位
      。天道運行,無時休息
      ,而斗柄轉(zhuǎn)移
      ,逐月各指一方,陰陽寒暑不愆其期
      。人身一天地也
      ,自玄谷上泥丸,復下重樓以歸北海
      , 謂之周天
      。其斡旋之機亦由乎斗柄。一年十二月
      ,一月三十日
      ,共三百六十日,一日一百刻
      ,一年計三萬六千刻
      。一日之功可奪三萬六千刻之氣,言修丹之士
      ,運周 夭火候于一日之內(nèi)
      ,以一日易一年,以十二時易十二月
      ,攢年于日
      ,簇月于時,惟隨斗柄以為轉(zhuǎn)運
      ,而東西南北不必言矣
      。斗柄一差,則時令乖忒
      ,慎之慎之

      火候不用時,冬至不在子
      。及其沐浴法
      ,卯酉時虛比。

      [ 注 ] :火之為物
      ,太大則炎
      ,大小則冷,要在調(diào)合得中
      ,故火必曰候
      。一時有六候。候者,吾身之節(jié)候
      。何時之有
      ?吾身靜極而動,在月即為冬至
      ,在日即為子時
      ,迎此 機而與之俱動,則火候在此矣
      !大抵一陽升為子
      ,一陰降為午,陽升陰降為卯
      ,陰升陽降為酉
      。所謂“不刻時中分子午”,非必以冬至為子
      、夏至為午
      、兔雞之月為 卯西也。如外丹
      ,進火為子
      ,抽火為午,不增火
      、不減火為沐浴
      。不拘子午,亦不拘卯酉也

      [ 釋 ] :此二節(jié)統(tǒng)言身心渾一之功用
      ,專賴一真意以主持之。靜之力也
      ,敬之至也
      ,其實誠之至而無息也。真人復示此八十字
      ,不第授學者以運用之柄,且為執(zhí)文泥象之士掃除一切丹書眼障而言也

      烏肝與兔髓
      ,擒來共一處。一粒復一粒
      ,從微而至著

      [ 注 ] :人稟天地真元之炁三百八十四銖,共重一斤:八兩日之精
      ,故曰烏肝
      ,即木液也;八兩月之精,故曰兔髓
      ,即金精也
      ,金木間隔,假戊己為媒娉
      ,用火鍛煉
      ,日生 一粒,如黍米大
      ,重一銖八厘
      ,自微至著,積銖而成兩
      ,三十日重三十八銖四絲:三百日重三百八十四銖
      ,方圓一寸而重一斤矣!
      [ 釋 ] :顯言只須身心交合
      ,并無別法運用
      ,但以至養(yǎng)無害自微至著而已。是用慎獨
      ,以至心廣體胖
      ,其氣將塞乎天地之間矣!
      渾沌包虛空
      ,虛空括三界
      。及尋其根源,一粒黍米大

      [ 注 ] :有世界則有三才
      ,有三才則有虛空,有虛空則有渾沌
      ,未有天地之先
      ,渾渾沌沌,渾沌包虛空
      ,虛空括三界
      。及尋吾身受氣之初,不過一粒大如黍米然
      。此人生之根源
      ,而修丹者之所當知也。故曰:“有人要覓長生訣
      ,只去搜尋造化根
      。”
      [ 釋 ] :渾沌者身也
      ,虛空者心也
      ,一者誠也
      。身包心,心括身——所以致此者
      ,一真意由之也
      。真意在天地為造化之樞機,在人身之生化之主宰也
      。既使由之
      ,不妨仍使知之,見得真士功用
      ,其盛大有如此者

      天地交真液,日月含真精
      。會得坎離基
      ,三界歸一身。
      [ 注 ] :心液下降
      ,腎氣上升
      ,液與氣總名曰液——天地交真,液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隇闉蹙菫橥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總名曰精——日月含真
      ,精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矊訇?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坎中藏戊,戊為陽土
      ,是陽者坎之基 也
      。離屬陽,離中藏己
      ,己為陰土
      ,是陰者離之基也。會得坎中戊土基始于陽
      、離中己土基始于陰
      ,則身中天地、身中日月
      ,皆由真土為之運用,而三界歸于一身 矣

      [ 釋 ]:坎者身也
      ,離者心也
      ,坎離基者意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苍谙忍炀游?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為魄,至后天居北
      ,是魄已流而為精
      。今統(tǒng)先后天、混精魄為一家者
      ,身也
      。離在先天居東,之魂
      ,至后 天居南
      ,是魂已顯而為神。今統(tǒng)先后天
      、渾神魂而為一家者
      ,心也。惟上居中央
      ,會合四象
      ,實為先后天坎離之基。未嘗因先后天而變其所者
      ,意也
      ,惟上士舉意宅 身以收心,使身心意三者渾歸一處
      ,不貳不息
      ,鞠養(yǎng)成真,以致盛大而能生物
      ,豈非萬物已備于我
      ,三界歸一身那!此丹道 之極功
      ,圣人之能事具矣
      。此后四節(jié),乃 重申精凝神結(jié)之功用
      ,并非更進一層之說
      ,慎勿疑有重立爐鼎之事為邪說引誤可也。
      龍從東海來
      ,虎向西山起
      。兩獸戰(zhàn)一場,化作天地髓

      [ 注 ] :心中正陽之氣為龍
      ,木能生火
      ,震屬木,故龍從東海來
      。腎中真一之精為虎
      ,金能生水,兌屬金
      ,故虎向西山起
      。若使龍吟云起而下降,虎嘯風生而上升
      ,二獸相逢交戰(zhàn)于黃屋之前
      ,則龍吞虎髓,虎啖龍精
      ,風云慶會
      ,混合為一而化為天地之髓矣!
      [ 釋 ] :此溯言下手時身心初得渾凝之象
      ,非實有戰(zhàn)象也
      。此言戰(zhàn)者,言人從后天欲復先天
      ,必須天人交戰(zhàn)一場
      。天定勝人,則情魔滅盡
      ,人定勝天
      ,則理障消融,然后天人渾合
      ,身心乃得渾化耳

      按:紫陽本序云:“心之猖狂如龍,身之獰惡如虎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贝斯?jié)言“龍從東海來”,乃心家之魂也
      ,“虎向西山起”
      ,乃身家之魄也,其實即本序所云“身中一點真 陽之氣
      、心中一點真陰之精”
      ,“謂之二物”,即此“兩獸”也
      。本序又云:“心屬乾
      ,身屬坤”,此節(jié)言“戰(zhàn)一場”者
      ,即陳泥九云“以制伏身心為野戰(zhàn)”是也
      。 言“化作天地髓”者
      ,即“天地日月軟如綿”是也。彭居士忘卻先天坎離本位
      ,率從后天探象,故落出心腎震兌等字
      ,殊非本旨
      ,應從本序改注如此。
      金花開汞葉
      ,玉蒂長鉛枝
      ,坎離不曾閑,乾坤經(jīng)幾時

      [ 注 ] :金花本真鉛
      ,借汞成胎,王蒂本真汞
      ,借鉛成形
      。人身汞為神,鉛為精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敖鸹ㄩ_汞葉”者,恍恍惚惚水中生神也
      ;“玉蒂長鉛枝”者
      ,杳杳冥冥火中生精也。得 訣者
      ,坐至金花顯露
      、玉蒂滋萌,則鉛汞之枝葉已茂
      ,此時正宜采藥進火
      ,使坎離運行于東西,乾坤周回于上下
      ,一往一復
      ,一升一降,如環(huán)無端
      ,不可有頃刻之 停
      。蓋未得藥時,須要認汞葉之開與鉛枝之長
      ,既得藥后
      ,又要知往復之妙、升降之宜
      ,方為始終兼盡
      ,而圣胎圓成矣
      。茍乾坤坎離不循環(huán)于十月之中,則鼎器藥物 暫得竟失
      ,金花烏保其不謝
      ?玉蒂烏保其不調(diào)那?
      [ 釋 ] :此節(jié)標示全在真意主持
      ,務使身心刻刻交融
      ,無一絲毫間斷,惟以心體乾道之大健
      ,以身由坤道之大順
      ,自然周運不息,將復坎離而乾坤矣
      !更不必疏明震兌艮巽
      ,復障心目。下節(jié)即申明取填之說

      沐浴防危險
      ,抽添自謹持。都來三萬刻
      ,差失恐毫厘

      [ 注 ]:一年十二月,共計三萬六千刻
      ,攢簇一日之內(nèi)十二月之中
      。十月行火候,陽生
      ,則采藥于子宮而使之逆升
      ,謂之抽鉛;陰生
      ,則退火于午位而使之順降
      ,渭之添 汞。其余兩月
      ,卯月益水安金
      ,酉月行火止水。只行水候
      ,不行火候
      ,謂之沐浴,以卯月生中有殺
      ,酉月殺中有生
      ,防火之太燥而有危險也。除兩月六千刻,止十月 三萬刻
      ,故曰“都來三萬刻”
      。三萬刻功夫,毫厘有差
      ,則陰陽差互
      ,惟既防危險,又知謹持
      ,專心致志于一圈之中
      ,與動俱現(xiàn),與靜俱隱
      ,期年可以養(yǎng)成嬰兒而為 超脫之仙矣!
      [ 釋 ]:惟是主敬存誠
      ,斯其為物不貳
      ,茍有用之者,期月而已可也
      。故曰“都來三萬刻”也
      。差失之恐者,只須純一無閑
      ,三萬刻中無一息之停
      ,非有別項差失可慮?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兑住吩唬骸安缓闫涞?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或承之羞?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笔撬忠?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夫婦交會時,洞房云雨作
      。一載生個兒
      ,個個會騎鶴。
      [ 注 ]:夫婦者
      ,身中真陰真陽也
      。真陰真陽,得真土為媒娉
      ,結(jié)為夫婦
      ,洞房交結(jié),云騰雨施
      ,一年之內(nèi)
      ,十月懷胎,兩月沐浴,胎完氣足
      ,產(chǎn)個嬰兒
      ,便跨鶴自泥丸 出矣。九載生九個
      ,故曰個個
      。千百億化身,無非一身
      ,非真有九個也
      。嬰兒為孩,亥子交會
      ,合為孩字
      ,此結(jié)胎下手之要也。
      [ 釋 ] :斯仙耳
      !不若世間夫婦道
      ,今再為揭喻一說:真土為意,譬諸媒也
      ;真鉛為身
      ,譬諸夫也;真汞為心
      ,譬諸婦也
      ;得媒合夫婦以成室家,譬諸舉意混身心而凝至道
      。然那否那
      ?敢以質(zhì)諸夫子!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51/3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丹道中派祖師黃元吉真人之《道門語要》
      道 門 語 要 ? 黃 元 吉 道 門 語 要 序 念不出總持門
      ,心要在腔子里
      。自古三教圣人
      ,訣惟此而已矣。修道 清靜無為
      ,隨地隨時皆是
      。不用習靜觀空,自然止其所止
      北派丹法:《碧苑壇經(jīng)》(龍門心法)大清高士全真演教龍門承律第七代崑陽子王常月演
      ,第八代戒弟子施守平纂,...
      《碧苑壇經(jīng)》(龍門心法) 碧 苑 壇 經(jīng) 大清高士全真演教龍門承律第七代崑陽子王常月演 第八代戒弟子施守平纂   第十一代宗裔閔一得訂 碧 苑 壇 經(jīng) 卷 首 一 北派丹法:《碧苑壇經(jīng)》(龍門心法)大清高士全真演教龍門承律第七代崑陽子王常月演<div   id=,第八代戒弟子施守平纂
      ,..." onerror="nofind(this)" >
      北派丹法:龍門西域心宗閔一得編《古書隱樓藏書》
      碧 苑 壇 經(jīng) 大清高士全真演教龍門承律第七代昆陽子王常月演 第八代戒弟子施守平纂,第十一代宗裔閔一得訂 卷 首 一
      中派李道純祖師之《中和集》
      中和集 元. 李道純 李道純簡介: 李道純(1219—1296),字元素
      ,都梁(今湖南武岡縣)人
      ,號清庵,又號瑩蟾子
      ,本為道教南宗創(chuàng)始人白玉蟾的二傳弟子
      北派丹法:北七真之丘處機《大丹直指》
      邱 祖 秘 傳 大 丹 直 指 一 、 論 三 寶 三 要 修煉有三寶三要
      。 三寶者
      ,精、氣
      、神也
      。精,先天一點元陽也
      ;氣
      ,人身未生之初祖氣也;神即性,天所賦也
      。此三品上藥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
      ,煉神化道
      ,三寶之旨也。
      2023-04-21
      北派丹法:北七真之丘處機《大丹直指》
      南宗丹法:紫陽真人《金丹四百字》
      金 丹 四 百 字 天臺紫陽真人張平叔撰 北宗龍門后裔閔一得注 自序 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者
      ,七以火數(shù)
      北派丹法:劉一明《修真辯難》
      修真辯難 修真辯難序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又曰:窮理盡性以至于命
      。 夫理即道也
      ,道即理也。陰陽之道即性命之道
      。此理此道位天地而育萬物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
      ,先天而天弗違
      ,后天而奉天時,最幽最深
      南宗丹法:南宗二祖石杏林真人《還原篇》
      還 源 篇 石杏林 泰素慕真宗,遍游圣境
      。參傳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