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專家認為:正確服用中藥不會中毒
醫(yī)案日記
2023-06-10 15:41:20
中藥專家認為:正確服用中藥不會中毒
中國中醫(yī)藥專家24日表示
,中藥不是食品
,也不是毒藥
,正確服用中藥不會導致中毒。
安全利用中藥的特性
,關鍵在于正確使用配方并按醫(yī)生指導服用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研究所副所長邊寶林認為,有些中藥沒有毒性
,但并不等于可以無所顧忌的服用
。

他舉例說,紅棗是中藥的一味藥
,是少數可以當食品服用的中藥之一
,和人參一樣沒有毒性。中醫(yī)說紅棗“性甘平”
,用于“補虛生血”
。而西方人用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含量解釋紅棗的營養(yǎng)價值,不能用數據完全顯示出它對身體的整體作用
。
“事實上
,如果因為營養(yǎng)價值高,一次吃過量的紅棗或人參
,健康人也是承受不住的
,”邊寶林說。
他還說
,有些中藥材本身有毒性
,但運用到配方中不會使人中毒。比如中醫(yī)有時會在藥方中使用朱砂
,朱砂的主要含量是汞
。汞是有毒的,但中醫(yī)正是用它的偏性糾正病人人體的偏性
,所謂“以毒攻毒”
。
西方也有類似的歷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芭?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就有人使用
,這種被現代人認為的毒藥在當時被用來泡酒壯陽,”邊寶林說
。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杜貴友表示
,中醫(yī)要針對患者的情況下藥
,并根據患者的情況改變配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颊叻弥兴帒撛卺t(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才不會出現意外。
同時
,中國政府也明確要求中藥的生產廠家在中藥的說明書中標明服用的條件、時間以及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
,為患者提供警示
。
邊寶林表示,一些西方國家將中藥歸于食品類
,把藥品當成食品管理
,是不恰當的。還有些西方人將中藥當作食品服用
,或在應用中藥時用法用量不夠規(guī)范
,也有可能引起問題。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敝兴幒臀魉幎加卸拘裕暗兴幍亩拘钥傮w來說低于西藥
,”邊寶林說
。
他說:“中醫(yī)中藥在中國已有5000多年歷史。在醫(yī)學不發(fā)達
、沒有抗生素的過去
,中藥是治療急病重病,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途徑
。然而今天
,中醫(yī)中藥也要與時俱進,對中藥的研究也要不斷深入
,這樣才能全面了解中藥
,使之更好地造福人類?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ㄐ氯A社提供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怎樣吃中藥才正確
喝中藥期間,首先要忌口
,其次我們要按照醫(yī)生要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
我們中醫(yī)的理論是相生相克
,中醫(yī)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
。中藥的理論就是希望通過找到病根兒
,然后按照中草藥對應的療效來對身體進行調理。當把身體調理好了
,對癥下藥了
,病就自愈了。因為中藥是有很多中草藥配比在一起熬成藥
,各種藥在一起有互相促進有的時互相克制
,為了發(fā)揮各種藥材在一起對身體的調理和對疾病的治療,而且擔心因為其他飲食對中藥的干擾
,所以對于一般喝的中藥
,醫(yī)生都會對忌口有嚴格的要求。首先無論喝什么藥不能喝濃茶
。因為早在
神農嘗百草時代
,就發(fā)現茶葉有解藥功效。所以后世一直秉承茶葉解藥的要點
。當我們喝了藥又喝了茶
,那濃茶水對于中草藥的作用會大打折扣的。所以不建議喝中藥是喝茶
。
喝藥期間忌口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疾病是不能吃辛辣的,因為有些中藥在治療疾病時需要清內熱,這個時候如果吃了一些蔥姜蒜 ,熱性的肉食動物,比如說牛羊狗肉等
。那就無法徹底清除我們體內的熱氣
,而且會刺激我們體內的熱性,對身體不好
。那喝清熱的中藥的時候
,有沒有那么好的療效了,所以這個時候不建議吃這些
。另一種情況就是有時候我們體內寒氣比較重
,需要解寒。那這個時候一般中醫(yī)就會建議
,我們服藥期間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冰凍的汽水,飲料
,不要喝一些降火的茶和一些降火的食物
,因為本身體內就有寒癥了,這個時候如果吃這一些寒性的東西
,就會起到對身體相反的作用
,家中體內的寒而得不到徹底的治療
。第三種情況少吃有一些油膩的食物,我們身體有時候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一些腹脹腹痛或者腸胃的問題
,這個時候中醫(yī)再給我們開藥方的時候
,就建議我們首先不要吃一些油膩,這樣不僅得不到有效治療
,還會家中腸胃負擔
,同樣也會對我們身體調理有不當的作用。再就是有感冒咳嗽的時候
,這個時候如果吃的過于油膩
,甜和酸澀的食物,也就會加重刺激我們的呼吸道
,影響我們止咳平喘的療效。也不要因為中藥很苦就加糖和蜂蜜等
。
喝中藥我們同樣需要按照醫(yī)生要求煎煮和把握喝的量和方法。中藥是很多草藥在一起的,為了達到療效
,有些要需要提前泡
,有些藥不能同時煮,所以我們要按照中醫(yī)的要求來煎煮
,再就是很多人認為既然喝了中藥
,那就多喝一點,對治病有幫助
,但是我們有時熬出的中藥并不是越多越好
,俗話說的好有效一口藥,說明喝中藥的量并不是決定治病的關鍵
,不能在煮的時候放很多水
,然后煮出來每次喝一大碗,而是要根據醫(yī)生的藥方和煎熬的方式方法和病理來決定的
。而且有的重要是需要空腹喝
,有的是需要飯后喝,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們在喝中藥的時候一定要遵醫(yī)囑
,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喝。
三伏天調理身體時中藥的正確服用方法
三伏天調理身體時中藥的正確服用方法
病分陰陽
,有寒熱之分
,藥也分陰陽,也有寒熱之分
。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娜煺{理身體時中藥的正確服用方法
,歡迎閱讀
。
三伏天能喝中藥嗎
病分陰陽,有寒熱之分
,藥也分陰陽
,也有寒熱之分。中醫(yī)師在診病處方時會根據病人疾病陰陽寒熱性質選擇恰當的方劑
,通過合理的藥物加減變化
,使得整首方劑在寒熱溫涼上符合患者疾病陰陽性質。說通俗一點兒
,就是天熱或者病人罹患某些熱癥的'時候
,中醫(yī)師會在方劑中適當加上一些寒涼性質的藥,減去某些溫熱性質的藥
,從而達到“熱者寒之
,寒者熱之”的治療效果。而且某些寒性病變
,如寒邪凝滯導致的痛經
、腹痛、關節(jié)疼痛
,或陽氣虛衰導致的下肢冷痛
、腹瀉等疾病,最好的治療時節(jié)恰恰是伏天
。
中藥什么溫度喝最好
專家認為
,口服大多數中藥湯劑時,溫度以30℃~35℃為最佳
,苦味最淡
。若冷服,則易引起胃腸道刺激反應
,導致嘔吐
、腹痛等,此時可用生姜擦舌頭
,或熱服生姜湯
,即可解除。
喝中藥的注意事項
喝中藥忌吃蘿卜
服用中藥時不宜吃生蘿卜(服理氣化痰藥除外)
,因蘿卜有消食
、破氣等功效,特別是服用人參
、黃芪等滋補類中藥時
,吃蘿卜會削弱人參等的補益作用,降低藥效而達不到治療目的。
喝中藥忌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性多寒涼
,難以消化
。生冷類食物還易刺激胃腸道,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
。吃中藥時有哪些禁忌食物?故在治療“寒癥”服中藥如溫經通絡
、祛寒逐濕藥,或健脾暖胃藥
,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
喝中藥忌喝濃茶
一般服用中藥時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里含有鞣酸
,濃茶里含的鞣酸更多
,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
。尤其在服用“阿膠”
、“銀耳”時,忌與茶水同服
,同時服用會使茶葉中的鞣酸
、生物堿等產生沉淀,影響人體吸收
。如平時有喝茶習慣,可以少喝一些綠茶
,而且最好在服藥2~3小時后再喝
。
喝中藥忌辛辣食物
熱性辛辣食物性多溫熱,耗氣動火
。如服用清熱敗毒
、養(yǎng)陰增液、涼血滋陰等中藥或癰瘍瘡毒等熱性病治療期間
,須忌食辛辣
。吃中藥時有哪些禁忌食物?如蔥、蒜
、胡椒
、羊肉、狗肉等辛辣熱性之品
,如若食之
,則會抵消中藥效果,有的還會促發(fā)炎癥
,傷陰動血(出血)
。
喝中藥忌油膩食物
油膩食物性多粘膩,助濕生痰
,滑腸滯氣
,不易消化和吸收
,而且油膩食物與藥物混合更能阻礙胃腸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
。服用中藥期間
,如進食葷膩食物,勢必影響中藥的吸收
,故對痰濕較重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高血壓
、冠心病、高脂血癥
、高血粘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須忌食動物油脂等油膩之物
。
喝中藥忌腥膻食物
一般中藥均有芳香氣味,特別是芳香化濕
、芳香理氣藥
,含有大量的揮發(fā)油,賴以發(fā)揮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