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上shì士wén聞dào道, ①亡:通“無”,沒有 ②建言:一說是立言之意 ③夷:平坦 ④建:同“健” ⑤渝:空虛 ⑥隅:角落 ⑦希:無 ⑧唯:只有 我們中華文化 你就會覺得啊 我還聽這些 但是更多的我們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 好像很低洼的深谷一樣 你就永遠(yuǎn)感覺到修養(yǎng)不夠 媽媽, 你這個人就很容易走偏了 最后他的結(jié)論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4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注釋
曾仕強(qiáng)教授解讀《道德經(jīng)》第四十一章
他之所以能夠源遠(yuǎn)流長。
之所以博大精深
主要就是靠這個士
什么叫做是?
就是以前所講的讀書人。
現(xiàn)在叫做知識分子。
其實(shí)啊,
這兩個是有區(qū)別的。
以前我們說讀書人。
一定是說他懂得道理。
不懂得道理。
你就沒有資格叫讀書人。
在現(xiàn)在的知識分子呢?
他只懂得技術(shù)。
他是懂得專業(yè)。
往往恍而不懂的道理。
所以這是非常大的。
一個遺憾
老子當(dāng)年
把四分成三等。
叫做上士
中士
下士。
那為什么要分成上中下呢
因?yàn)椤?br role="presentatio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color: transparent; position: absolute; white-space: pre; cursor: text; transform-origin: 0% 0%;"/>道很深
不是一般人。
通通都能夠了解
當(dāng)然
你最后可能了解,
但是剛開始
你不可能完全了解
你看小孩生出來,
他不會說話
麻煩病人會說話
他很多事情不懂,
慢慢的變成懂
上士聞道他是怎么反應(yīng)
勤而行之。
第一個他不會去批評什么道
所以我們今天很喜歡講論道。你如果讀了道德經(jīng)。
原來自己已經(jīng)不是善事的,
你要論什么道?
你還有資格論道嗎?
人家上等。
智慧的人。
他只要聽到道。
他跟他內(nèi)心是相通的。
他就非常勤勞。
不斷的去實(shí)踐。
用實(shí)踐來增強(qiáng)。
他對于道的感悟。
他不但不會懷疑。
不但不會評論。
更不會到處去講給人家聽。
他不會。
宗室聞道呢,
若存若亡,
宗室就很喜歡評論啊,
這個是有道理的。
啊,
這個文字上是這么來的。
這以前是怎么說,
現(xiàn)在怎么說誰怎么說怎么說?
寫了一大堆。
講的一大堆。
就這證明他似懂非懂。
那下士聞道的反應(yīng)就更妙了,
叫做大孝子,
為什么會大孝呢?
因?yàn)榈馈?br role="presentatio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color: transparent; position: absolute; white-space: pre; cursor: text; transform-origin: 0% 0%;"/>它所顯露出來的。
往往是跟下士所想象的,
剛好是相反的。
這很有意思。
那大家一定覺得為什么會這樣?
我們的答案是,
根據(jù)老子來的。
聽起來也蠻可笑的。
就是當(dāng)然是這個樣子。
什么叫道?原來是這么玄,這么不實(shí)在的。我這個吃飯都來不及了,
你都沒有關(guān)系。
因?yàn)檫@是很自然的現(xiàn)象。
老子認(rèn)為,
不同思想認(rèn)知水平的人對道德理解程度不同,
因此聞道后的態(tài)度也各有不同。
那么,
究竟如何才能增加對道的感悟,
成為上士呢?
老子分分析完這三種現(xiàn)象以后,
他就告訴我們。
故見言有之。
什么叫戒嚴(yán)?
建言就是古人的言論。
從古到現(xiàn)在,
所流傳下來的那些。
我們今天把它叫做成語。
叫做典故。
你從這句話就知道。
道德經(jīng)也不完全是老子的創(chuàng)建。
老子說以前人所講的話。
我把它集結(jié)起來。
他也沒有穿奸。
你要創(chuàng)建個什么?
那個真理是。
自古自古以來。
沒有天理錢,
他就存在的
你要有什么鉆戒呢
老子所引述的。
古人所講的話
有這些
各位可以聽聽看。
明道若寐
靜道若退
愚道若類,
上德若谷
大白若魯
廣德若不足,賤德若偷執(zhí)
貞若愚大方
免臣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為什么明道若寐,
若就是好像的樣子,
你看真正光明的大道。
看起來好像是黯淡無光。
你可以看到一片都是黑的。
只要有一個亮點(diǎn),
總覺得啊,
好亮好亮啊。
似乎很黑暗。
稍微做點(diǎn)好事不得了啊。
換句話說,
你背景如果很亮的時候,
你這個人再亮也不過如此了。
這個大家其實(shí)從現(xiàn)象當(dāng)中你可以體會得到。
只是你猛然間聽到這個,
你就覺得很奇怪
這就證明我們的認(rèn)知經(jīng)常是相反的。
不是真的
進(jìn)到若退
前進(jìn)的時候看起來好像是越來越退步,
你剛開始什么都不懂
哎
突然間懂了,
覺得我進(jìn)步好快呀
一考就考 40 分吶
然后 40 分要考到 60 分,
你就覺得越來越難了
60 分以后要考到 80 分
那簡直是沒辦法了。
你越前進(jìn)的快
你就越感覺到好像天天在退步一樣
一道落淚
平騰叫做以
區(qū)區(qū)不平就叫做累
寬平的大路走起來,
好像屈局不行
為什么會這樣
因?yàn)槟愕捏w力會疲倦嘛。上德入骨
大白若如
大擺的意思是說你的功勞很大。
弱辱好像受到恥恥辱一樣的
為什么大家如果看到郭子儀
你就知道了?
郭子儀
他很會打仗
他每次戰(zhàn)勝回來。
他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就是辭職
人家都笑他。
你回來
戰(zhàn)功彪炳
馬上要升官了。
你還辭職
其實(shí)
在歷史上所有的。
將軍里面
只有國子儀是虎祿壽
記權(quán)的人。
就是他懂得道德經(jīng)了
我一打勝仗回來
我就神氣的很。
所以最不高興皇帝最不高興啊
他心里想
你回過頭來要威脅我的,
是不是
人家各自一
得到勝利回來辭職。
就表示說我
我沒有想什么
我這是應(yīng)該做的事情
你皇上不用擔(dān)心。
皇帝也真的去把他貶了
貶呢
他就是當(dāng)做就是正常的,
雖然受到恥辱
他也很安靜的去接受
然后一陣子又回來,又扁了
又回來
我很不足
我還要繼續(xù)努力。
為什么叫做見得若通
像這句話一聽就覺得很奇怪
老子告訴我們一個人要立德,
你最好不要讓人家知道
中國古代哲人曾提出
人生有三不朽,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雖久不廢
此之謂不朽
可見樹立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值得追求的最高境界。
然而
為什么老子卻告誡人們
立德之事最好不要讓人知道呢?
因?yàn)槟阆胱屓思抑馈?br role="presentatio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color: transparent; position: absolute; white-space: pre; cursor: text; transform-origin: 0% 0%;"/>你的動機(jī)就不純正了
而且人家知道以后人家會嫉妒你
人家就想辦法打擊你。
所以真正修養(yǎng)的人
他是不要讓人家知道的
他好像自己是小偷一樣的。
生怕人家知道他在修養(yǎng)
執(zhí)貞若愚
指針就是
質(zhì)樸真實(shí)。
但是好像很容易改變一樣
天真的嬰兒
他沒有主觀
他隨機(jī)應(yīng)變
他是每樣聲音都很自然
就是因?yàn)樗?br role="presentatio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color: transparent; position: absolute; white-space: pre; cursor: text; transform-origin: 0% 0%;"/>很質(zhì)樸,很真實(shí)。
所以他看起來很容易改變。
好像他沒有原則?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我要你抱我那嬰兒沒有嬰兒
從來沒有叫媽媽要抱他。
只有孩童才會。
買那個給我。
那就孩童嬰兒不會。
大方無語。
雨就是角落啊。
像這個。
桌子它有四個角落。
你為什么可以看得很清楚,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
你看的這么清楚,
怎么會無語呢?
明明是個語嘛
因?yàn)樗÷铩?br role="presentatio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color: transparent; position: absolute; white-space: pre; cursor: text; transform-origin: 0% 0%;"/>所以你看得到嗎?
這樣各位才知道方就是圓
圓就是方
因?yàn)轱L(fēng)太大了,
就跟圓一樣
就跟圓一樣
這樣我們才聽懂,
說這個人很大方
就是他很圓通
這個人很圓通
就是他很大方。
大器免成這句話
你看你做一個小東西
可能兩個小時就做完了。
你如果要做一個萬里長城
那可能多少年都還做不完。
所以一般人都說。
大氣。
完成。
因?yàn)樗枰L時間的努力。
實(shí)際上。
如果到了。
道德層次,
你根本沒有成不成的觀念,
成又怎么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所以為什么很多人晚節(jié)不保?
就是因?yàn)樗€是要有誠的觀念。
我沒有臣的觀念。
而且沒有早晚的觀念,
哪里有早晚的觀念,
只要我活著,
我就這么一路走下去。
大陰。犧牲。
大道的陰。近乎無聲。
你聽得非常清楚,
但是一點(diǎn)聲音都沒有。
大象無形。
你看像我們就用普通那個像來看嘛。
太榨汁了。
如果這個小孩子啊,
他看不懂這個像是什么形狀,
他看不懂。
如果大人的話。
你看到大道的象。
他是近乎無形的
你看不到頭尾
怎么會有形?
道影無名
大道是沒有名字的
是我們很勉強(qiáng),
才把它叫做道。
你就不必再問道是什么了,
不必再問。
因?yàn)樗緛砭蜎]有名嘛。
很勉強(qiáng)給他名字,
你還問他為什么為什么?
那你不如不講話,
你不如不問。
你勤而行之。
你真正。
從實(shí)踐當(dāng)中。
去體悟,
那不是更好嗎?
老子引用了這些。
古代流傳下來的話。
只有一句話。
夫?yàn)榈馈?br role="presentatio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color: transparent; position: absolute; white-space: pre; cursor: text; transform-origin: 0% 0%;"/>尚待且成。
他說天底下。
只有道這個東西。
他是很大方的。
你要借多少我就給你多少。
不跟你計(jì)較。
也不收你利息。
更不要你單薄。
而且它幫助你。
有所成就以后。
他不鞠躬,
他功臣不鞠嘛,
他把所有成就都讓給你。
讀到這里
我們應(yīng)該很清楚的感覺到
老子的修德的功夫啊。
他不但要重視自己的積極性
他還有很多世俗所無法了解的禮物
因此。
他自己做給我們看
我們要不要學(xué)他
他也不管。
淺修密行
見得若偷
一個人呢?
好好的
安安靜靜的
不要說什么都要人家知道。
你就修自己吧
你就讓自己一步一步的
從知識面。
然后到道義面
然后到人心慈悲
充滿了慈愛。
然后最后把這些德都忘記掉
那你就變成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這時候你跟道就非常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