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xù)介紹老子《道德經》相關的背景。這一集的主題是:《道德經》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第一 第二 第三 (一)《道德經》的書名是怎么回事 先看第一點,老子《道德經》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老子》這本書總共分為81章 其次 重要的是這本書的注解實在太多了 (二)《道德經》的版本問題 接著看到第二點。這本書從古到今,在版本方面有什么樣的問題呢?我們先說這本書的作者。作者的身份,司馬遷都覺得很難有定論,后代更不必說了。所以我建議,先把它當成幾位隱居的人共同的心得,而不是獨自一個人寫成的。為什么?因為在短短的5000多字里面,至少有兩段四句話完全重復。如果是一個人寫這本書,應該很容易把它編成合乎邏輯而減少重復。另外還有兩句重復、三句重復的地方,所以這應該是幾個人的心得,再由一個人編輯成的。這確實是可能的,因為在《論語》里面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是隱士,他們對整個時代看得很透徹,對于孔子的儒家的作為有些諷刺的說法。這些人他有他的學問和見識,他們的心得合成《老子》這樣的一本書是可能的。 在古代來說的話 當然也有人說:那為什么儒家里面沒有談到老子呢?不要忘記,就在《論語·憲問篇》里面記載一句話:“有人問孔子說:‘以德報怨,您覺得如何?’”而“以德報怨”四個字在《老子·第63章》寫成“報怨以德”,他把他的理由在那邊都做了說明。所以在這里可以知道那種思想是《老子》書中見到的,代表在孔子的時代 到了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村又出土了戰(zhàn)國后期的楚國的墳墓,其中有《老子》的竹簡本三組。但是三組加起來的內容不到《老子》原文的三分之一,并且大多數的字都很難辨認,所以竹簡本的用處有限。所以今天要談《老子》的話,最可靠的根據是采用王弼注解本,然后再參考比王弼早四百年左右的帛書本《老子》,以這兩個版本作為基礎是比較可靠的。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8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其一)" onerror="nofind(this)" >
,無之以為用”說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