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综合资源网,女人高潮娇喘抽搐喷水视频,久久精品这里精品,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ΑV一卡二卡三卡免费,午夜福利男女XX00动态图片,久久亚洲日韩精品,高清白嫩偷拍视频,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视频综合网,噜噜噜66网站,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深夜精品网站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 大話道德經(jīng)

傅佩榮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七章:善的五種形式(上)

荊十三 2024-11-04 17:19:30

第二十七章:善的五種形式(上)

        我們這一集的主題是善人與不善人,我們要介紹《老子?第27章》

。這一章內(nèi)容非常豐富
,含義很深
,它前面先提五種善,這五種善代表一個人擅長做什么事
,可以做到非常高明的程度,五種善于如何的情況。然后就提到圣人怎么做
,這代表這一章也是談到圣人的特別的表現(xiàn)的。它的意思我們先把原文讀一遍再來解釋

《老子?第27章》:善行無轍(zhé)跡

;善言無瑕謫(zhé);善數(shù)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guān)楗(jiàn)而不可開
;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
,善人之資。不貴其師
,不愛其資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e154002750821088-b83ed9db92114515-af08a121f706199ef4abdd3856626f56.jpg



       它的意思我們先說一遍:善于行走的

,不會留下痕跡;善于說話的
,沒有任何瑕疵
;善于計算的,不必使用籌碼
;善于關(guān)閉的
,不用栓鎖別人也開不了;善于捆綁的
,不用繩索別人也不能解
。因此
,圣人總是善于幫助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
;總是善于使用物
,所以沒有被丟棄的物。這叫做保持啟明狀態(tài)
。因此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鑒
。不尊重老師
,不珍惜借鑒,即使再聰明也免不了陷于困惑
,這是個精微奧妙的道理

        這章一開頭提到五種善于如何,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順其自然或是熟能生巧

,重要的是這“善于如何”的結(jié)果讓人滿意
。比如第一個,善行無轍跡
,就是善于行走的
,不會留下痕跡。原文講的是車轍馬跡
,車馬經(jīng)過的地方?jīng)]有留下任何痕跡
,為什么?這個還容易想象
,因為古代不像今天
,都是這么好的柏油馬路,它是普通的泥土路
、沙石路
,走路很容易留下痕跡的。你不留下痕跡
,只有一個辦法
,走在別人的腳印上。別人怎么走你怎么走
,這樣就沒有痕跡了
。如果你說我要走自己的路,要另辟蹊徑
,那你往哪里走,都有人可以跟蹤你的腳印
,找到你
,那就不是善于行走的了
。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與說話有關(guān)

。善于說話的人
,沒有任何瑕疵。你如果說話針對問題的關(guān)鍵以及別人的需要
,你說話說出來就沒有什么問題了
,大家聽了都會認可。我們有時候聽到某些人很會說話
,他一說出來一定是面面俱到
,每一方面都關(guān)注到了,別人聽起來都覺得很好
,沒有任何瑕疵
,想要挑毛病都挑不出來,這真是不容易

        第三種

,善于計算的,不必使用籌碼
。在古代是用籌碼來計算
,后來變成像我們所看到的珠算了,當然現(xiàn)在是用電腦
、手機這些來計算了
,根本不是太大的問題了。在古代的話
,你不用使用籌碼
,到底用什么?用心算
。你把問題不要弄得太復雜
,數(shù)字弄得簡單一點,你計算的時候有自己的方法
,這確實是一種可以學的方法

b3a36dfaa9390fb5-6d8fa47dff0b1b01-173df317926c968ae90da9f24d4b6f5f.jpg


        比如說我學《易經(jīng)》,《易經(jīng)》有64卦

,怎么去把它背下來
,這是很大的問題。我自己的方法就是把64卦的順序都背下來
,但背下來之后你要知道哪一卦是第幾個卦
,這就不好記了。我的方法就是每隔十個
,比如第一卦
、第十卦
、二十、三十
、四十
、五十、六十
,就是以十為準
,那些卦我把它背得很熟。然后我背《卦序歌》的時候
,你只要隨便說一個卦
,我在三秒鐘之內(nèi)就告訴你那是第幾卦,這就是一個方法
。這是講到計算

        接著他說善于關(guān)閉的,不用栓鎖別人也開不了

。說實在你門都沒鎖
,別人開不了,為什么
?因為別人根本不知道門在哪里
,不得其門而入。要不然就是說你這個鎖很特別
,別人根本無法察覺它是一個鎖
。你看有一些房間,它設(shè)計到最后有個暗室
,你根本不知道那里面是一個房間
。 這邊講到善于關(guān)閉,我們可以自己想象

        再看善于捆綁的

,不用繩索別人也不能解。換句話說
,你用繩子把一個人捆得再緊
,總是有人可以解開的。你看很多變魔術(shù)的是有這種本事
。真的會捆綁的該怎么辦
?最好是能夠像對付孫悟空一樣,讓他陷入到自己的話語里面
。因為最大的力量是克制自己的力量
,讓他答應(yīng),不要跳出這個圈圈
。他答應(yīng)之后
,他再大的本事他就不會跳出來了
,讓他自己去困住自己
。外面加的力量都可能被擺脫
、被超越的。

        所以這前面“五種善于”

,重要的什么
,你要先看結(jié)果。你要行走
,就希望不要有痕跡
;要說話,就希望不要有瑕疵這些
。你后面那個不要有痕跡
、不要有瑕疵等等,就是你的結(jié)果
。你想說怎么樣達到那個結(jié)果呢
?老子以這個方式開始。

        接著他就談到圣人

,他說圣人他善于救人
、幫助別人,所以天下沒有被遺棄的人
。事實上這句話你可以擴大來說
,也就是李白所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吹?jīng)]有?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一個人在世界上
,他既然存在,他就一定有某種用處
。重要是你放在什么地方
,在什么時候去用出來。所以沒有人是完全無用的
。物也是一樣
,天下哪里有真正的廢物呢?

9bb5790958fdea2e-3320f665e22c8794-e7dcdd16906e5af7c06ed19e145bafb1.jpg


        在這里倒是可以參考一個故事

。在《世說新語》這本書里面
,這本書是專門描寫魏晉時代很多人的特殊的行為表現(xiàn)的,它里面提到陶侃
,說陶侃在荊州擔任主管的時候
,他們要造船
,他就下令把造船使用的很多木頭的碎片統(tǒng)統(tǒng)收藏起來,放在倉庫里面
。大家覺得很好笑
,這種碎片有什么用呢?那么小氣
。結(jié)果第二年元旦的時候要集會了
,雪后初晴,所有的臺階都是融雪
,很濕很滑
。這個時候陶侃就說,把去年叫你們收藏的碎木屑拿出來
。碎木屑一鋪
,大家集會就沒問題了。

        這說明什么

?沒有任何東西是真正的廢物
,就看你能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
、什么狀況
。所以老子描寫說,圣人有這種本事
,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的價值
,每一樣東西的作用,人盡其才
,物盡其用
,這叫做襲明,就是保持啟明的狀態(tài)
。老子的啟明用在圣人身上是很適合的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9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道德經(jīng)》中的經(jīng)典名言
,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其一)
《道德經(jīng)》又名《老子》
,是中國古代著名經(jīng)典之一
,與《莊子》如雙峰對峙,它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作
,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篇幅不長
,但是內(nèi)容精辟
,意義豐富,思想更是深邃
。魯迅曾經(jīng)說過
,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宇宙真諦
!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始人馬云也總是熟讀此書
!足以可見,《道德經(jīng)》
2024-10-15
《道德經(jīng)》中的經(jīng)典名言<div   id=,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湟唬? onerror="nofind(this)" >
《道德經(jīng)》為什么強調(diào)“柔弱”的重要性?
在道家思想中
“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說明了什么道理
《道德經(jīng)》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
,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
,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
,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本章對第二章中的“有無相生”論點進行了具體說明
。老子以車轂、陶器
、房屋來舉例
,提出了世間萬物無
2024-10-21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說明了什么道理<div   id= 。" onerror="nofind(this)" >
傅佩榮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第三十五章:循序漸進才能水到渠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