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任何行業(yè)的,在哪個地方發(fā)展的 老子接著說 后面老子就做一個簡單的推論 所以這是用古代的歷史故事來說明,這對我們現(xiàn)代人也有啟發(fā) 所以這一集我們學到一個做人處事的原則 所以一個人重要的是分辨內(nèi)與外。外在的一切是相對的,但它少了也不行。你少了這種外在的條件,你內(nèi)在的修煉一定會受到限制。就好像古希臘時代有一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他比他的老師柏拉圖更為肯定現(xiàn)實世界的一切。他也講究各種思想與覺悟,但是他強調(diào)什么?我要保有幸福的生活,最高的境界是“觀想” 所以這說明什么?說明你再怎么樣的超越,你不能離開現(xiàn)實的生活,這就是這一章所說的“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我們至少學會“不離輜重”這樣的觀念,守住自己的根據(jù)地,然后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為什么這一章里面提到萬乘之主,而我們認為它還是屬于老子早期的著作呢?為什么?是因為你從這里面可以看到,很明顯,他就把存在的人分為兩個階級,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這種劃分其實是比較早的情況,因為戰(zhàn)國中后期,很多布衣可為卿相,老百姓都崛起了。所以在《老子》里面這些觀念,我們認為,它分兩個階級這一點就比較古老,比較原始。 最后就回到老子的結(jié)論了,他說你輕舉的話就會失去根本,妄動就會失去主宰。我們今天已經(jīng)有這個成語了,盡量不要輕舉妄動,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想清楚。我們有一句話叫做謀定而后動,你有什么計謀、有什么考慮,想清楚了你再采取行動。否則的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9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課后思考:
?" onerror="nofind(this)" >
,無之以為用”說明了什么道理。"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