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的主題是沒有人了解我 《老子?第70章》:吾言甚易知 我們接著用白話把它意思說一遍:我的言論很容易了解,也很容易實踐 在這一章里面 但問題出在什么地方,為什么天下人莫能知、莫能行呢 有趣的是,古代圣賢對自己的想法沒有被人了解這一點 而儒家的孟子也一樣,孟子的學生去外面打聽,想看看別人對老師的印象如何。打聽回來之后向孟子報告,實在讓人失望,就是一句話,“外人皆稱夫子好辯”。也就是一般人把孟子什么崇高的理想、深刻的見解,統(tǒng)統(tǒng)講成他喜歡辯論,只是他的口才好,別人辯不過他,不見得代表他說的是對的 儒家方面如此,道家在老子之后也差不多。比如莊子,就在《莊子?天下篇》里面,描寫莊子的智慧與才華都是第一流的,但莊子認為天下太渾濁了,沒有辦法跟他們講正經(jīng)的話,所以莊子寫作用了大量的寓言,講很多故事。他最特別的手筆就是借重很多古人的話,你大概很難想象,在莊子書里面借重了許多古代有名的人物,以他們的口來說出莊子自己的想法。請問你猜猜看,莊子筆下借用古人最多的是誰?是老子嗎?不是,老子只是第二名,他借用最多的是孔子。因為在莊子那個時代,跟孟子同時,孔子是儒家的開山祖師,是名門正派的大人物,代表有學問的人。因為孔子的學生大部分當老師,兩三代下來之后 所以古代重要的圣賢都有這樣的心態(tài) 在西方 所以老子就回到人間 接著他說了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2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ㄆ湟唬? onerror="nofind(this)" >
,無之以為用”說明了什么道理。"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