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面就說一句話 后面就結(jié)論了 這兩句話,你可以拿古希臘時代的德爾菲神殿上的兩句話來對照 真的了解自己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宇宙里面多一個我 有位作家就說過了,他說:身為作家,最怕與讀者見面,因為有的讀者見面之后就會說一句話:你這個人見面不如聞名。以前聽你名聲很大,見了面之后聊聊天才知道,不過如此而已。所以老子就認為 再看第二句“自愛不自貴”,你愛惜自己 我們常常說一個人要自愛,這里面包括有自尊心,要珍惜、了解自己,做許多事情要適可而止,跟別人來往要互相尊重,像這些都是“自愛不自貴”的表現(xiàn)。既然這邊談到“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代表什么?代表有些人他會倒過來,他不見得自知,但他喜歡顯揚自己;他不見得自愛,但是喜歡抬高自己。 所以最后結(jié)論是四個字“去彼取此”,這四個字作為結(jié)論,在《老子》里面總共出現(xiàn)三次:第12章、第38章以及這里第72章,都提到“去彼取此”這四個字,代表你要取舍。老子喜歡列出一種作為的正反兩面,讓你進行客觀的思考與主觀的反省,然后問自己何去何從。這代表什么 所以把前面的狀況說了之后,從“民不畏威”開始,不管你把“民”說成是百姓,或講成人君,都一樣的。如果你毫不在意,心存僥幸,等到后果出來不堪設(shè)想的時候,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在這里認為,第一個“民”這個字,沒有必要講成“人君”,直接說成“人民”就好了。當人民不害怕威迫的時候,大的禍患就來到了,這當然代表百姓走投無路了。所以后面就提到:不要打斷百姓的日常生活,不要壓制他的謀生之路,讓他們活得比較安定、快樂。 而老子的思想就是你最好掌握正確的路,讓一切順勢而行。而后面對每一個人都有參考價值的,就是那兩句有關(guān)圣人的話:你要了解自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2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課后思考:
,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其一)"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